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384章 安南大计划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384章 安南大计划

簡繁轉換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1 03:13:04 来源:源1

第384章安南大计划(第1/2页)

“怎么又回来了?”

武王乐了,刚刚跟着副将下去选人,这么快就去而复返了?

“嘿嘿!”

刘思安搓了搓手,堂堂武将,也是京中有名的会玩的主,一时间竟然露出了些猥琐神情。

“有事就说。”武王好气又好笑。

咱们又不是第一天认识,干啥?

“王爷啊,我苦啊,您看看我这铠甲,那些该死的土著,拎着刀子就劈了下来,亏了他们祖上还有咱们汉人血统呢,都不是好鸟。”

刘思安开始诉苦,弄得武王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刚才还满心的雄心壮志,这是咋了,出去一趟就变样了?

副将在一旁,给武王使了个眼色。

这家伙不是好人啊,走在大营内,就听到了训练场上的枪声,掉头就往王爷营帐跑,拉都拉不住。

“得了,还演戏上瘾啊,你这是看上了本王手中什么宝贝?”

“王爷,火枪!”

武王眉峰一挑,你还挺有眼光。

“本王手上也不多。”

“王爷,我从土著他们嘴里面得知,有银矿!”

武王白眼连翻,有银矿又如何?

采金冶铁提举司的人对这个才感兴趣,本王又不能私自开采。

“罢了,给你五十条枪,两千发子弹,省着点用,这东西目前还是震慑作用,别当做三眼铳,胡乱就全都把子弹打出去了。”

“多谢王爷!”

“采金冶铁提举司的人也在安南,竟然有银矿,你带几个人过去。”

“遵命!”

刘思安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欢欢喜喜,快速带着人返航。

后面运安南百姓的船他都等不急,要先回吕宋。

火枪这东西,武王是在战场上进行了实战的,优劣他都看出来了。

火枪的确杀伤力强大,指哪打哪,只要你枪法好,杀人如屠狗。

但是子弹就是限制火枪的关键。

火枪再厉害,枪手再准,没有子弹一切白搭。

一把枪若是保养得好,可以用很久。

可一颗子弹,打出去了就无法回收,只能用一次。

武王在安南,日夜期盼,希望朝廷能早一点把接替他的两路总督派遣下来。

如此,他才好班师回朝,离开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朝廷,自从得到了安南被全境拿下的消息后,狂欢三日,大赦天下后,文武群臣跟宏丰帝,同样在为此事头疼。

就是刚刚抵达京城的东王,都被牵扯了进来。

这个安南两路总督,绝对是封疆大吏,而且因为安南初定,不能派一个太软弱的人过去。

除了这个两路总督外,驻安南的武将也是关键。

武将倒是好挑选,王雄回来了,宏丰帝有意让他辞去雪花盐业的职务,去安南主持军事。

就是这个两路总督,宏丰帝不想轻易舍出去。

一众文臣,对这个位置,自然很感兴趣。

两路总督,即便不是超品大员,至少也是个从一品。

“陛下,天津卫来了消息,安南王室成员已经抵达。”

暖身殿内,左相汇报了一个消息。

宏丰帝揉了揉眉心,“封赏安置可有处理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4章安南大计划(第2/2页)

“陛下放心,礼部早就准备好了。”

安南王室,有名有姓的不多,这一次武王是一股脑全都打包送了过来,男女老少三百多人,听说还有一位皇太后。

处置这些王室成员很简单,给一个安乐公的爵位,赐予一个庄子,养着他们就好。

安南王室最后投诚了,并非是一无所有,他们还是随身带着一些奴仆跟金银细软的。

来了京城,也不怕他们活不下去。

只是,安南王室都走海路抵达天津卫,即将抵达京城,他们这里,两路总督还没确认呢。

一旦确认,即便是从天津卫出海,也至少需要一个多月才能抵达安南。

若是不顺风,时间会更长。

“陛下,此次安南之战,江南六路付出不少啊,总也要安抚一二。”

右相忍不住了,安南两路,若是能安插他们江南之人,绝对是大喜事。

宏丰帝虽然面无表情,可对右相这个提议,嗤之以鼻。

江南六路出工出力,那是交易条件,如今好意思拿出来当筹码?

“那就准许江南六路百姓,异地换地,江南一亩地,兑换安南三亩。”

宏丰帝给了一个福利条件。

可这听在右相耳内,无异于一盆冷水。

安南可是化外之地,蛮夷之邦。

就是云贵川的土民,都不愿意异地换地,更何况是他们江南六路的人。

可好歹也是一个福利条件,他能说什么?

你们地主老财看不上,天知道那些沿海的穷鬼是不是愿意交换?

“罢了,今日朕乏了,此事明日早朝再议。”

等大臣们退走了,宏丰帝才看向东王。

“三弟,朕的侄子们大了吗?”

东王无语,“皇兄,大臣们连您的儿子都舍不得外放封地,更何况是臣弟的儿子,他们最多有个郡王爵位。”

“时移世易,没有皇室成员在安南,朕不放心。”

封建皇朝是家天下,安南整个打下来,宏丰帝岂能不派遣皇室成员过去。

北王常年在辽东,子嗣不丰,最大的儿子今年才十二岁。

总不能把十二岁的孩子分封去安南吧?

东王不一样,这小子自小风流。

正妃尚未入门,庶子就有两位。

大渊皇朝皇室成员不多,子嗣不丰,太祖当初对此,绝对是乐见其成。

家里有皇位需要继承,谁还嫌弃子孙多啊?

东王的嫡子,早就册封了世子,年满十六了。

他那庶长子,已经二十岁了,尚未册封,刚好把他封去安南。

“那皇兄打算给什么待遇啊?”

“一千府兵,其余的按照正常郡王待遇,此外加上一县之地的封地。”

“皇兄想要实封?”东王震惊。

他这个亲王在大同,也只有三千甲士护卫。

而且,他的封地也不在大同,而是另外的县城,有两县之地,只给他提供税收供奉,其余的他也没办法插手。

安南天高皇帝远,还实封一县之地,自己这大儿子,岂不是要在封地为所欲为?

“哎!”

宏丰帝叹了口气,带着东王,看了新的大渊皇朝的地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