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417章 大批迁徙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417章 大批迁徙

簡繁轉換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4 03:39:48 来源:源1

第417章大批迁徙(第1/2页)

《大渊日报》,这个大渊皇朝的官方喉舌,目前每日发行量破了五百万的大型报纸,这几日,连篇累牍报道远洋海外的事情。

不仅如此,每一日都有增刊。

太子殿下,如何英勇神武,如何披荆斩棘,如何在狂风巨浪的汪洋大海上,英明统率舰队,突破重洋险阻。

这些儒圣,夸人的本事,那是天生的。

关键是,此次太子殿下率船队出海,原本就是一个大获丰收的大事件。

加上这些儒圣的春秋笔法,那更是被吹的天花乱坠。

收获了多少金银财富,这些肯定是不说的,只是一笔带过。

毕竟,儒生乃是圣人门徒,金银珠宝如粪土啊,这点职业操守他们还是有的。

最重要的是,太子殿下完成了开疆拓土。

拓土千里,已经是可以彪炳史册的功勋。

这一次不一样,在皇帝的圣明烛照之下,在太子殿下的英明领导之下,大渊皇朝拓土数万里啊。

不仅如此,番邦蛮夷,望风而降,纳土来拜,日后是年年朝贡,岁岁来朝,这可是万邦来潮啊。

遥想当年,盛唐之景,万国衣冠拜冕旒啊!

这是多少儒生,多少炎黄子孙,心心念念的啊?

简直是点到了兴奋点啊!

最后,太子殿下从海外,带回来高产粮种,还有不少瓜果蔬菜种子,都是价值无量,造福后世子孙的好事情。

这是官方的宣传,是《大渊日报》上表现出来的。

民间也有流传,这东西,就玄幻,也实实在在多了。

谁谁谁,谁家的小儿子,就因为当初应召,去天津卫当了水手。

好家伙,如今成了四海公司的员工,而且得到了大量钱财赏赐。

他还在海外,那什么澳洲,有一片庄园呢,是太子殿下亲自赏赐的,听说有一百多亩,有安南去的奴仆,帮着耕种,每年产出的粮食,能养活一村人。

还有谁家的兵户,就派遣了一个儿子跟着去了。

听说都分到了天地,一大片的地界,有山有湖,都建了庄园了,这次虽然没回来,可托人带了信给家里面。

说是在海外,有大片土地一家子管理不过来,让家中再派几个兄弟过去,就是族中子侄叔伯也可以啊。

这谣言的传递速度,可比《大渊日报》强多了。

《大渊日报》虽然是简体字,白话文,但是儒生们写的文章,引经据典是必须的。

加之大渊皇朝,目前的文盲率绝对是九成往上,读书人不多,有些时候,一个村子也没有一个人能读书写字,更遑论读报纸,大大限制了官方消息的传递范围。

还是谣言可靠,毕竟,大家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原本,朝廷还担心,这一次要大规模迁徙百姓,会有困难,毕竟故土难离,这是历史积累的经验。

但是,这一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朝廷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迁徙请求,有半个村子的,也有十几户一起的,反正是,都急着要跟着朝廷的船队出海,甚至他们还准备自备半年的粮食,连牲口、草料都要带上。

举家搬迁啊,有些村子一咬牙,连祖宗都挖了出来,打算集体搬迁,去海外当富户。

沈三儿,便是这一次,跟着太子殿下出海的兵士之一。

他们家是兵户,而且,是属于京营的兵户。

沈三儿入了京营,这一次被太子殿下带着出海。

不仅如此,他们家所在的村子,这一次也有不少军户被迁徙,去了海外。

沈三儿一个人回来,身上可带着二十六封家信。

他们村的军户们,被统一安排在了澳洲。

等太子的船队,从美洲回来,回到澳洲的时候,这些军户们,都写了信,让他帮着带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7章大批迁徙(第2/2页)

毋庸置疑,是请家里面再派一些人过去的。

沈三儿从军中领了奖励,又去了一趟皇家银行,处理了事情,这才回到家中。

太子殿下仁慈,这一次给了他们半个月的假期,让他们归家好好跟家人团聚团聚,之后再归营。

甲字屯,很奇特的一个名字,是京城外一个寻常的兵屯。

居住在此的,都是曾经从京营中退下来的将士,也是京营新鲜血液的提供者。

沈三儿离家一年多,这一次回来,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站在村口,看着熟悉的村落,沈三儿有一种放声欢呼的冲动。

“是三儿?”

远远的,便见有几个人朝着自己奔跑而来。

沈三儿定眼一看,是自己的父母,还有几个兄弟。

“爹,娘,我回来了!”

一家人快速围了上来,几个兄弟更是敲了敲沈三儿越发挺拔的身子。

“好样的,《大渊日报》上说了,你们从海外回来了,没想到吾儿这一次竟然还能活着回来。”

沈父满脸都是笑容,十分欣慰。

参军可是危险程度十分高的事情,他们甲字屯,每年都有参军二郎战死的噩耗。

没想到,自家儿子,去了一趟海外,走了万万里,竟然活着回来了。

很快,村民们就闻讯而来。

“三儿啊,我家二狗子如何了,还活着吗?”

“胖婶放心,我狗子兄弟好好的,咱们村的村民都活着,他们现在在澳洲开垦,这一次我回来,带了他们的家信,咱们回村说。”

“好,快回村。”

屯长来了,咬着手中的大眼袋,对于村中后生的回归,心情大好。

又听说村中出去的孩子们,都活的好好的,更是欣喜万分。

他们家也去了一个儿子,还是拖家带口,一共五口人呢。

没想到啊,飘扬出海,远渡重洋,竟然还能安然活着,还有家信从回来,简直是苍天庇佑啊。

欢欢喜喜入了村,有儿子参军,这一次跟着出海的,也有迁徙了儿子一家出去的,都来了,全都聚集在沈三儿家里面。

甲字屯虽然地处京郊,但是他们村可不富裕。

军中的军户,说白了,就是武将的私产,不管是田地还是人口,都是归军中管辖的。

就连工坊招工,他们都不能过去。

擅自脱离军籍,这可是重罪,跟逃兵差不多。

好在,最近几年,京城内散工零活也多了,村里面的年轻汉子,不用继续守着一亩三分地,也能外出多挣一点银钱,村里面生活倒是改善了不少。

“三儿,快说说,你们这次出海的经历。”

一群人围坐在一起,有人想要让沈三儿说说出海的经历,也有人想要问一问家信的事情。

“屯长,诸位长辈,咱们先开看家信,太子殿下仁德,这一次给了我十天假期,我们有的是时间说。”

“太好了!”

沈父大喜,“快,老大,你拿上银钱,去弄些酒水肉食回来,今天三儿回来了,我开心,咱们好好吃一顿。”

屯长一摆手,“别浪费钱了,村里面有一家算一家,有肉出肉,有粮出粮,有力气出力气,有了这些孩子们的消息,对于咱们甲字屯来说是大喜事。”

“对对对,我家还有腊肉。”

“我家养了不少鸡,杀两只。”

沈三儿连忙摆手,从怀里面摸出来一张银票,递给了他大哥。

“大哥,你拿着这些去买酒水肉食,往多了买!”

沈父眼尖,一眼瞅见了那银票,激动站了起来。

“这是银票,那银行发行的银票吗?稀罕物件啊,我就是远远看到过城里有钱人用过,还没摸过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