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428章 皇室操刀人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428章 皇室操刀人

簡繁轉換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9 15:54:28 来源:源1

第428章意外的客户源(第1/2页)

两人寒暄几句,赵清虎便被孙公公引着,进入了宏丰帝办公的地方。

这件事情,对于赵清虎来说,可是大大有利的。

宫中出去的老人,不管如何,肯定是有些本事的。

便是真的没本事,也是他的客户啊,从他手上买房子的。

没想到啊,自己来宫中一趟,几百套房子就卖出去了。

回头让顾凌轩盯着点,最好是把这些宫中之人集中在一两栋,弄一个偏远些,景色雅致一些的。

价格也要低一点,就用自己的内部价格给他们吧。

------

拆迁新区内,赵老三一家也住进了新房子。

他们家一共八口人,按照这一次京兆尹的拆迁补贴,他们拿到了一栋八十五平的房子,空间不小,隔开足有四个房间,还有厨房、客厅。

对比之前的茅草屋,这楼房简直是好上了好几个档次。

考虑到张母年纪大了,他们家被分配到了一楼。

不仅如此,还有三十三块银元的拆迁补贴,是他们那破烂茅草屋拆迁的补贴。

原本一贫如洗的家庭,如今有房有窝,甚至还有存款,着实让一家人开心不已。

拆迁区的学校也建好了,他们家几个孩子,年龄合适的,全都被送去学校了。

她妻子在慈济院的工资,因为满了一年,涨了一些。

再说张老三,之前在工地上帮忙货运,因为板车换上了橡胶轮胎,不仅轻松省力,每天赚的银钱也多了不少。

以往,他只是个拉板车的力夫,还因为身体不太好,接不了重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月一家人糊口都是问题。

自从生活条件改善后,张老三身体也养的差不多了,有了力气,加上工具改善,京城内雇佣小工的机会也多了,每天赚不少,甚至还有几个固定的小作坊,每个月定期有几天请他过去帮忙,给的工钱不少。

“当家的,我跟你商量件事情。”

晚上,张老三两口子吃饱喝足上了床,张氏突然开口了。

张老三好奇,“怎么了?”

“咱们这小区的卖房政策,当家的你听说了吗?”

“听说了,今天做工的时候,几个熟悉的老哥都在讨论这个,听说是朝廷有了政策,购房钱财不够的时候,可以房贷。”

“当家的,今日我们慈济院几个女工也在讨论!我们那主管也说了几句,说是咱们这的房子,肯定是要涨价的。”

“涨价?”

张老三愣了,随即摇头道:“咱们家可不卖房子,一大家子还要住呢!自从搬了进来,风吹不着,雨打不着,老娘身子骨都硬朗了不少。”

张氏无语了,“不是卖房,是买房。”

“买房?”

张老三有点懵,“咱们家有房子啊,还卖房子?”

“当家的,咱们有五个孩子,儿子就有三个,日后成家立业,还怕房子多啊!如今咱们住的可是楼房,跟之前的茅草屋可不一样,旁边也没地给咱们加盖茅草屋啊。”

张老三一个猛子坐了起来,是啊,这楼房可不能加盖的。

“我有个姐妹,一起做工的,他们家人口多,一大家子十六口人,要了三个小一些的户型,还得了不少补贴银元,他家就决定了,再买一户房子。”

“可咱家的银钱不够啊。”

“当家的,我都算过了,咱们家如今有四十一块银元,还有一些零碎,这些就不算了,足够付首付,若是买一个小一些的户型,也不用贷款太多。”

张老三眼珠子转了转,在脑海中快速权衡利弊。

小户型的,的确便宜,最便宜的八百文一个平米,也就是四五十块银元。

“明日我去问问?”

“好,明日中午我回来一趟,咱们一起去问问。”

第二日,当张老三夫妇两个从售楼部走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有点懵,走路似乎都有些找不到下脚地方。

售楼部的人办事效率是真的高啊!

两夫妻就进去一趟,出来的时候,银行存折上的存款没了,多了两个房产证?

原本,他们真的只是来问问。

谁曾想,莫名其妙,买了两套房子?

都是他们小区的,一个二楼、一个三楼,都是小户型,每户五十二块银元。

“孩他娘,刚才那人怎么说的,咱们欠多少?”

“我有工作,我的这个可以分十年还清,半年还一次,一次一块银元八百文。你没有工作,只能贷款五年,利息低一些,也是半年还一次,一次还三块银元六百文。”

“嘶!”

张老三倒吸了一口冷气,半年他们两套房子,要还给银行五块银元,还要四百文。

如今他挣的虽然不少,可夫妻两个加起来,扣掉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一个月最多就结余一块多银元。

掰着手指头算一算,倒是可以还得起,可家里面怕是又没什么结余了。

“孩他爹,我感觉那人说得对,咱们这两间房目前用不上,可以租出去啊,一个月也有几百文的收入。”

“对,租出去,我找人去打听打听,看是否有愿意租房的。”

“好!”

------

宏丰帝对于赵清虎提出的房贷很感兴趣,让几个大臣议论了一番,便加入了大渊皇家银行的运行规章之中。

皇家银行并没有参与房贷业务之中,而是以监督者的身份存在。

承接这个业务的是农业银行、煤炭银行,还有一众私人银行。

私人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是在京城外,可随着大渊皇家银行发行纸币。

所有私人银行,都在京城设置了分行,好方便跟皇家银行对接业务。

这一次的房贷,他们也很感兴趣。

可惜,一些拥有工位的员工,大都选择农业银行,或是煤炭银行,他们只能吃一些汤汤水水,降低房贷利息,给一些没有固定工作,收入不稳定的购房者释放贷款。

他们也不亏,毕竟,每一笔房贷都有一间房子作为抵押。

若是房贷还不上,他们有权利收房子的。

私人银行执行房贷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他们把半年支付一次改成了每月支付一次,减小了每次支付的额度,倒是挺能诱惑人的。

毕竟,只要有些家资的购房者,按照私人银行的利息一算,每个月还款的数目只是几百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8章意外的客户源(第2/2页)

如今的京城,只要你是好手好脚,勤奋一些,便是苦力,每个月收入一块银元也不是问题。

就是有些可惜,拆迁新区第一期的房屋有限。

搭配房贷政策推出后,才两个月时间,大大小小所有房屋就全都卖光了。

随后就发生了一件大事,陆帧又带着人杀上门了。

这一次赵清虎没有多吃多占,而是按照新的商税制度,让顾凌轩把商税交了上去。

第一期新区的售卖,总共有一千一百多万两房款,按照新的商税制度,超过五百万两的营收,就是最高档的商税,十税三!

扣除商税后,赵清虎分到了四百七十多万。

不仅如此,第二期的工程也立马开工。

配套的城市系统,环卫、保安等等,在杜府尹的安排下,也快速安排安排上,还是事业单位的编制,虽然工资有点低,可一人工作,养活两三人是没问题的,比慈济院的待遇还要好一些。

慈济院毕竟是妇女救助会下面的慈善机构,并非是营利机构,所以慈济院的工资待遇,基本上就是京城内最低,大概率就是低保水准。

需求会催生改变。

新区的建设,倒逼着京兆府做出了许多改变,增添了很多岗位。

为此,杜府尹是天天跑户部,找人要编制要钱财的权限。

这些事业单位的事情,若是一件件都要找户部,那实在是烦人。

没办法,陆帧最后一咬牙,跟杜府尹商量出了一些办法,准许京兆尹截留一些,原本就属于他们处理的税赋钱财,好让京兆府能供养这些为京城提供服务的事业单位。

杜府尹开心了,他的京兆尹再次壮大了起来。

有了户部新的政策,即便不借助土地管理局的营收,也能养活维持整个京城运转的员工们。

赵清虎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挺意外的。

古人不傻啊,有了问题,他们自己就会想办法处理。

处理这些问题,归根究底,还是钱财。

大渊皇朝不缺劳动力,只要银钱足够,啥事不能办?

这些问题,甚至都不用他去提点一二,他也省的麻烦,十分乐见其成。

“爵爷,咱们是不是也应该成立一个公司啊?”

杜府尹最近日子好过了不少,身体都“健壮”了不少。

赵清虎浅浅抿了一口茶水。

“拆迁新区一共有三期工程,多余的地界,需要建设一些公益项目,怎么,你有想法?”

“不敢欺瞒爵爷,下官想着专事专办,我就一个人,有时候也不能劈开了两半用啊。”

京兆尹最近虽然没啥大事,可杜府尹是真的忙啊。

京城他要管,还有商贸新区也要管,还有土地管理局,事情实在是忙的处理不过来。

今日还是忙里偷闲,来找赵清虎商量此事。

“若是筹建一个公司,京兆尹要怎么入股,你们是朝廷官府,又不是私人。”

“这---”

新区第一期的建设,税后京兆府也拿到了不少分红,几百万两啊。

之前杜府尹多次跑户部,找户部要权限,陆帧最终咬牙答应他的一些要求,他的重要筹码就是这笔钱。

最后两个部门商议的结果,便是上交八成到国库,其余的留在京兆府作为维持日常开销。

每年盘账一次,多退少补!

规矩虽然粗暴,但是,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还是够的。

可要成立一个公司,还真不好处理。

赵清虎是私人,完全可以入股,他们京兆尹怎么办?

虽然是朝廷官府,却不是一个主题机构,不似皇室,可以百无禁忌。

大渊皇朝的律令之中,可没有提到过这些。

赵清虎摸了摸下巴,“这样吧,干脆我们把后续的工程全都打包给建筑公司,反正事情都是他们在做,咱们就彻底放手,坐地分红便是。”

“如此,建筑公司的费用怕是要提升。”

“要想马儿跑得快,自然要喂饱了。”

杜府尹想了想,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建筑公司是朝廷的,反正脱离不了他们官僚系统,全都打包外包也不是不行,自己到时候派几个问你过去督工便是。

“那就按照爵爷说得来,我回去就写折子。”

送走了杜府尹,赵清虎也就没再继续关注这件事情。

有了第一期的模板,后续只要依葫芦画瓢便是,有京兆府派人督办,自己再让顾凌轩每个月去看一两次,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如今的大渊皇朝,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房地产刚刚兴起,绝对是快速上升期,大量利润入账,各方都有钱赚,一般不会有问题。

就是下面的银行,一口气通过房贷的口子,发出去几百万的贷款,后续收账是个大工程啊。

农业银行,已经连续向皇家银行申请过账好几次了。

两家银行分账之后,农业银行几乎成了皇家银行赚钱的钱袋子。

而皇家银行也结束了私人贷款业务,主要处理的,就是朝廷的几个大公司,类似煤炭商会、雪花盐业的这些贷款业务。

其余的,全都下发给农业银行。

这是亲儿子,虽然分账了,可还是统一管理的。

煤炭银行则不然,那是自负盈亏的,就是挂靠皇家银行而已,性质更加趋向于私人银行。

整个银行系统也是庞大。

以皇家银行为中心,农业银行、煤炭银行两家,都是属于国有的,算是朝廷管控。

目前,三家银行的主要管理层,都是有官身的。

私人银行,则是之前的钱庄转换而成。

按照如今的大渊皇朝律令,想要成立一家私人银行可不简单,不仅要向皇家银行申请资格,还要审核财力、资质的。

好在,借助这个庞大的系统,让纸币的推广,出奇的顺利。

百姓们对于银行的信任程度,出乎意料的高。

便是私人银行,也都是推广纸币的主力军。

皇家银行的金库,已经连续三次扩张。

宏丰帝还怕大量金银存放在京城不安全,先后分流出去了将近三成,弄得赵清虎哭笑不得。

京城还不保险,哪里比这更安全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