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 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的钱你们这么贪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的钱你们这么贪

簡繁轉換
作者:星辰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01:20: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百三十七章朕的钱你们这么贪(第1/2页)

万历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账本,那都不由得眉头深皱。

户部故意记糊涂账,怎么查?

他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于野,这糊涂账你能算清楚吗?”

这个怎么说呢?

李化龙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他们这么记账,微臣一个人肯定是算不清楚的。

不过,这么多人一起算就不一样了,微臣命他们把各项收入和支出分开算,按年月依次记账,把账捋顺了,应该就能算清楚了。”

这办法貌似不错。

问题就是时间。

万历又看了看堆积如山的账本,随即问道:“这账大致要多久才能算出来?”

这个不好说啊。

李化龙琢磨道:“如果之前十年的账全算清楚,你微臣都不知道要算多久,如果只是把近三年的账摘出来算清楚,那应该几天时间就够了。”

几天时间?

那倒是还能等一等。

如果时间太长,那就等不了了,不是他等不了,是奴儿干都司那边等不了。

他们正说话间,袁可立和骆思恭已然疾步而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忍不住问道:“张朝这家伙招了没?”

唉,这家伙。

袁可立缓缓摇头道:“万岁爷,微臣试过了,动用大刑都撬不开张朝的嘴。

此人并非娇生惯养出来的,骨头那是相当的硬,不管怎么用刑他都是一个劲的喊冤。

微臣估摸着他怕是打死都不会招,这家伙涉及的银钱那都不知道有多少,他肯定清楚,招了那就不得了。”

哼,骨头很硬是吧?

朕就不信,找不到骨头软的。

万历暗自冷哼一声,随即果断道:“这一次不但户部仓库的金银出了问题,京通十三仓的粮食那也出了问题,张朝不招,那就把京通十三仓的大使都抓起来严刑拷问。

朕还就不信了,这些家伙都是硬骨头,你只管放手用刑,弄死几个也没关系,他们本就罪有应得。”

这个也是铁证如山,抓这些人来严刑拷问倒是没有问题。

袁可立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想了想,又细细交待道:“思恭,张朝和李戴这条线很重要,刑部拷问不出来你就继续查,把他们的亲友都暗地里查个遍。”

骆思恭闻言,连连拱手道:“微臣遵旨。”

万历很清楚,这帮贪官污吏并不是傻子,这惊天大案要查个水落石出很难。

但是,他却没想到,这案子查起来这么难。

这帮贪官污吏,那都成精了。

京通十三仓的大使的确有骨头不够硬的,袁可立严刑拷问之下,还真有几个招了。

问题,招了那就跟没招差不多。

这些管粮仓的大使还都只是棋子而已,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是谁在侵吞粮仓的粮食。

他们只知道,上任的时候有人来跟他们说了,每次粮食出入粮仓的时候上面都会给他们按比例少算一点,他们收了这少算出来的粮食别多管闲事就行。

比如,每次送来的粮食如果是一千石,那公文上入库的只有九百石,少算的一百石归他们,如果出库是一千石,他们同样可以自己截留一百石,这一百石自然有人做账,算作运输途中的损耗。

也就是说他们收了一定比例的黑心粮之后配合着上面人把掺了假的粮食摆里面,把正儿八经的好粮食摆外面就行了。

至于上面人是谁,他们压根就不知道,甚至,连他们上任的时候来告诉他们规矩的人他们都不知道名字!

说白了,他们就是无关紧要的棋子而已,出了问题上面人就会把他们弃了。

袁可立算是白忙活了几天。

骆思恭那边忙活了几天也没见有什么进展。

李化龙倒是几天时间就把近三年朝廷的收支大致算出来了。

这天下午未时许,万历刚抱着小朱常洵来到慈庆宫偏殿之中,李化龙便满脸复杂的拱手躬身道:“万岁爷,朝廷近三年的收支算出来了。”

总算是有进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百三十七章朕的钱你们这么贪(第2/2页)

问题,你这表情,怎么回事?

万历颇有些惊奇道:“你这意思,算出收支总账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

唉,这个怎么说呢?

李化龙满脸凝重的点头道:“万岁爷,如果从账面上看,那的确看不出什么问题来,他们做出来的好像是糊涂账,但是收支和盈余却没多大出入。

微臣估计他们还另有账本,又或者,他们心里有数,不用另外记账也能把账做平。”

这帮贪官污吏这么厉害的吗?

万历愣了一下,随即问道:“你捋顺之后的账本呢?朕看看。”

李化龙连忙指着硕大的桌面中间道:“万岁爷,中间这些新的都是,就是不知您要看哪一部分的。”

啊?

万历看着中间同样堆积如山的新账本,那都不由得吓了一跳。

他还以为这些都是拿来备用的,还没有记账上去呢,谁知道这些都是记了账的!

这么多得看到什么时候去?

他愣了一下,随即缓缓摇头道:“算了,这么多朕就不看了,你大致跟朕说一下这三年各项收支总账吧。”

这账面上真没多大出入。

李化龙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细细介绍道:“现在朝廷的收入主要是田赋、劳役折银、盐赋、商赋和市舶司堪合收入。

田赋有折算粮价定的银钱,也有直接征收的粮食。

这折算粮价定银钱还根据地域和田地好坏分了很多类,一两银子有折价三石的有折价两石的也有折价一石的。

至于直接征收的粮食,那大多是就近运送给藩王的禄米,河南、山西、陕西大部分的田赋都是直接征收粮食,就近运送到各藩王属地,湖广、山东和巴蜀也有一部分是这么处理的。

这三年折算粮价定的田赋大致都是两千一百余万两。

还有就是劳役折银,去年是两百三十余万两,前年和大前年都是四百二十余万两。

盐税这三年大致都是两百万两不到,差个几万两。

还有就是商税,主要是葡萄牙人缴纳的商税,一年大致就是一百万两左右。

市舶司堪合收入这几年也是一百万两左右。

这么算起来,朝廷一年的税赋收入大致就是两千多万两不到三千万两,去年少一点,大致是两千七百余万两,前年和大前年都是两千九百余万两。

至于支出,地方上征召各种劳力的工钱是大头,包括各地衙门的差役和修桥铺路、兴修水利等征召的劳力,这个工钱各地也有不同,这一项支出每年都超过了一千六百万两。

还有就是户部所有仓库采买补充各种物资和替换各种折旧物资的费用,这一项每年都超过了八百万两。

他们大抵是为了把账搞混,这一项还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地方采买补充的,算是未入库之前的支出,一部分是京城采买补充的,算是入库之后的支出。

至于官员的俸禄,那每年都是不到两百万两,就差一点。

还有就是各项杂七杂八的支出,每年大概是一两百万两。

如果按他们做的账来算,每年的支出都是两千八百余万两,前年和大前年都还有一百万两左右的盈余,去年还亏了一百万两左右。”

这帮贪官污吏,做的一手好账啊!

每年支出两千八百余万两,还不包括所有人马的粮饷!

这里面明显有很大的问题,各种劳力的工钱支出就是个天大的问题。

原本没有变法之前征召劳力那都不用钱,直接征召青壮来服劳役就行了,现在倒好,劳役折银最多才四百多万两一年,征召劳力的工钱却多达一千六百多万两一年!

这意思劳役折银还让朝廷每年亏了一千一百多万两!

可能吗?

还有什么户部所有仓库采买补充各种物资和替换各种折旧物资的费用,以前仓库空着那是什么钱都不用花。

现在倒好了,为了让户部所有仓库充盈,每年花掉八百多万两!

开玩笑呢?

朕的钱你们这么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