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 第四百八十七章 千秋功业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四百八十七章 千秋功业

簡繁轉換
作者:星辰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01:20: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百八十七章千秋功业(第1/2页)

京杭大运河到辽河一线,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迁徙正如火如荼。

奴儿干都司,一条连通辽河流域和松花江的大运河也准备开挖了。

工部尚书曾同亨细细在运河沿线考察了一番之后,选定的运河起始点还不是开原西北的大辽河拐角处,而是开原西面,铁岭以北的庆云驿站所在之处。

因为这里是原来通往奴儿干都司的最后一个驿站所在之处,辽东镇的大道都修到这里来了,陆上交通也比较方便。

而且,这附近就是辽河直流清河的汇入口,清河水还能调来当运河第一段的水源,还有从这里开挖一路往北还能连通辽河东面好几条支流。

运河也不是一直朝北挖的,连通到东辽河之后运河还会转而往东北方向连通一座大湖泊,然后又从那大湖泊一路往西北方向挖,连通另外几座湖泊。

这条运河的终点也不是原本京营大军驻扎的松花江南岸,而是嫩江和松花江的交汇之处。

因为那里有整个松嫩平原最大的湖泊,大水泊,水量十分充沛。

宋朝的《武湖经总要》就有记载,大水泊周围三百余里,这周围的意思并不是指周围的地,而是指周围湖岸的长度,也就是说,大水泊如果是个正方形,那长和宽都有八十里左右,由此可见大水泊之大。

这运河具体怎么修建万历属实不是很懂,他就是尽全力给曾同亨调集人员和物资,以保证运河顺利修建完工。

万历二十五年五月,辛卯朔。

奴儿干都司的冰雪已然彻底融化,迁徙来的屯卫军户也达到了一百五十余万户,自运河源头至东辽河以南那密密麻麻的帐篷都连成了一条白线,松辽大运河终于可以开工。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朝阳初升,施放大光明。

庆云驿站北,京营大军和屯卫青壮汇聚之处。

运河源头新修建的祭天台之上,一阵鞭炮声响起,三牲祭礼随之而上。

万历手举三炷香,朗声道:“朕欲修建松辽大运河以造福万民,乞上天怜悯大明亿万百姓,佑此千秋功业,朕率军民数百万叩谢上天恩泽。”

说罢,他恭敬的插上香,随即满脸肃穆的跪下来,行三叩九拜之礼。

“哗啦”,数十万京营将士,上百万屯卫青壮,包括汇集而来的屯卫家眷,如同波浪跟着跪倒。

这修建运河的确是千秋功业,京杭大运河自春秋战国始建,到隋朝贯通南北,再到大明全线贯通,两千余年间不知福泽多少百姓。

松辽大运河更是关乎小冰河天灾数十年乃至上百年间大明亿万百姓能不能吃饱饭的问题,他是真心希望这条大运河能顺利修通。

他恭敬的三叩九拜毕,随即便起身抬手道:“鸣炮、击鼓、开挖。”

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那雄浑的鼓点声也随之响起,上百万屯卫青壮自祭天台旁开始依次挥舞起锄头,对着石灰框定的区域就是一通挖,那扬起的黑土不断向北延伸,仿佛一直延伸到了天际一般。

工部尚书曾同亨见此情景,那都不由得浑身热血沸腾。

这的确是难得的千秋功业。

松辽大运河一旦建成,这片大平原上出产的粮食便能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京畿、西北、乃至中原,自此大明就不再缺粮了。

大明不再缺粮看似简简单单一句话,实际却是关乎亿万百姓的生死存亡。

嘉靖朝的天灾依然历历在目啊,一旦天灾降临,那便是饿殍遍野!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很多时候老百姓就缺这口救命的粮食啊。

这片大平原还不是上亿亩,而是两亿多亩,而且这边的黑土地相当的肥沃,亩产基本能达到三石以上。

如此多的粮食拉出去能全活多少百姓?

这条大运河必将如同京杭大运河一般,造福百姓上千年乃至数千年。

他的名字也必将随当今天子一起载入史册,流芳千古!

不过,这条大运河要修建起来并没有这么容易。

他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又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从庆云驿到东辽河一下因为有辽河支流,粮食物资用八爪船还能转运。

但是,过了东辽河,那便离开辽河水系了,我们的快船还划不过去,一百多万青壮、七八百万男女老幼的粮食物资靠辽东镇调派而来的万余辆粮车还远远不够啊。

微臣斗胆,请万岁爷调集更多的粮车过来,以保证东辽河以北的粮草物资供给。”

这个其实就是他要先修建大运河的主要原因。

因为没有大运河来转运粮草物资,那不要说种地了,就连过冬的房舍都修建不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百八十七章千秋功业(第2/2页)

这边的房舍可都要配上锅炉,而且还有砖头和木头等物资那都得在别的地方准备好拉过来,到这边准备那肯定来不及了。

如果这么多的物资全靠马车来转运,那大明所有马车全部调集过来都不够。

现在一百多万青壮、七八百万男女老幼还只是需要拉点粮食和基本的生活物资而已,一万辆马车那都已经不够用了。

这马车肯定得配够,七八百万男女老幼的粮食和基本生活物资必须保证。

万历毫不犹豫道:“神枢营两万辆战车其实也可以当粮车用,朕全部调拨给你,够不够?”

这个还是不够啊。

曾同亨硬着头皮道:“万岁爷,神枢营两万辆战车加上辽东镇调集而来的一万辆粮车那也才三万辆啊,三万辆马车也只能保证东辽河以北百余里三百余万男女老幼的粮食物资供给,还差一大半。”

这意思最少还需要最少四万辆马车是吧?

现在水师快船那都得转运物资,肯定是没办法拉这么多马车过来了。

看样子只能从附近的边镇调拨了,按边军标配,五万边军就是一万辆粮车,十万边军就是两万辆粮车。

他们这些年可是一直在给边镇打造粮车,各个边镇的粮车那都差不多配齐了,至少京城附近的几个边镇的粮车肯定是配齐了。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单将军,速速派快骑八百里加急传朕口谕,命辽东镇把剩下一万辆粮车调过来,命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各调派一万辆粮车过来,速度一定要快。”

单思南连忙拱手躬身道:“末将遵旨。”

说罢,他便疾步而去,安排快骑传旨去了。

万历见状,又问道:“于野,可还有什么需要?”

曾同亨细细想了想,随即拱手躬身道:“多谢万岁爷,微臣暂时想不到还缺什么,微臣这就去各河段巡查督导,今年微臣一定将松辽大运河修通。”

万历微微点头道:“嗯,朕给你一千锦衣卫轻骑随行护卫,注意安全。”

“多谢万岁爷恩典。”

曾同亨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皇次子朱常溆见工部尚书走了,立马忍不住提醒道:“父皇,这三百多万屯卫军户过冬的问题怎么解决?

他们现在用的这帐篷就是一块厚点的布而已,根本就抵御不了这边的严寒啊,今年他们又要挖运河,这保暖的房舍谁来修建呢?”

你小子倒是会考虑点问题了。

这个朕自然早有安排。

万历很是干脆的问道:“元德,辽东镇的屯卫军户什么时候能忙完?”

张元德连忙细细解释道:“万岁爷,原本辽东镇是四月底才开始春耕,五月初才开始播种插秧。

微臣已经他们提前半个月了,现在他们正在播种插秧,估计五月中旬就能忙完。”

万历闻言,微微点头道:“嗯,差不多,等水师快船转运完屯卫军户又差不多到五月中旬了,到时候朕再命他们转运匠户和修建屯卫居所的材料过来。”

这时候,辽河南岸突然传来一阵稀疏的马蹄声和不绝于耳的羊叫声。

皇次子朱常溆回头一看,不由得惊呼道:“哇,好多羊啊,那里来这么多羊?”

那自然是朕命人赶来的。

万历微微笑道:“这是从北平行都司那边赶过来的,今日开工大吉,自然要给每人来碗全羊汤庆贺一下。”

全羊汤!

皇次子朱常溆闻言,不由双眼放光道:“父皇,儿臣要吃三碗,不,四碗。”

你小子,就知道吃。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耐心教导道:“溆儿,今后这里就要交给你来管了,你别光想着自己吃,你得多想想怎么让治下子民都丰衣足食。”

这个我知道。

皇次子朱常溆连连点头道:“儿臣明白,儿臣会教他们养猪,到时候他们不但有吃不完的肉,还能卖熏肉赚钱,对了,父皇,猪饲料什么时候大批量生产啊?”

你的确会考虑问题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细细解释道:“现在我们的大渔船还不多,光是给东瀛和这边供应吃的鱼都不够,还没法大量生产鱼粉。

这边现在也还没有出产粮食,这个是急不来的,等明年这边开始试种粮食了我们才能根据这边出产的情况来尝试猪饲料的最佳配方,后年这边大量出产粮食了才能开始养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