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在红楼当暴君 > 第171章 四年前满门抄斩,四年後斩尽杀

朕在红楼当暴君 第171章 四年前满门抄斩,四年後斩尽杀

簡繁轉換
作者:榻上参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13:22: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71章四年前满门抄斩,四年后斩尽杀绝

当戴权将事情原委,以及康嫔的身世,还有她的动机,一五一十禀告给李崇的时候,

把李崇都给整得不会了。

什麽叫四年前他射出去的一箭,划过了林如海的膝盖,最终射在了林黛玉身上。

更让他无语的是,四年前将金陵苏家满门抄斩,怎麽偏偏就遗漏了康嫔呢?

虽说她姓吕,是吕家的女儿,但她从小便长在苏家,这麽多年又对苏家多有关照。

这已经不是什麽蛛丝马迹了,而是摆在明面上,明晃晃的关系链,戴权等人怎麽就给疏忽了呢?

难道说,嫔妃在入宫之前,都不做政审的吗?

难道说,嫔妃入宫之后,都不定期调查其社会关系的吗?

这是失职,极其严重的失职!

这番道理,李崇明白,戴权自然也明白。

他此刻跪伏在地,默默等着皇帝降罪。

李崇居高临下,看着戴权,面色如常,不见喜怒之色,眼神更是平淡如水,不知道在想着什麽。

许久,李崇才慢悠悠的说道。

「戴大,朕能顺利登基,能十岁亲政,能灭了王子腾,能扳倒胡玄机,你功莫大焉,看在过往这些功劳上,这次朕便不惩处你了。」

说至此处,李崇话锋一转,道。

「但仅此一次,朕的耐心是有限的,你若是再出什麽纰漏,朕也不会罚你,但也不会再用你了,朕给你建的别墅,早已经建好了,你便去中官村养老吧!」

戴权闻言,如遭雷击。

若是有得选,他更希望皇帝打他五十大板,甚至是一百大板,那样他反而会安心些。

而现在,皇帝虽说不惩罚他,但这种不罚之罚,更让他心如刀绞,更让他惊惧不安,

惶惶不可终日。

戴权明白,在皇帝这里,他已经没有犯错的资格了,若是他再出什麽岔子,皇帝一定会将他赶出宫去,让他去中官村了此残生。

可是他不想离开紫禁城,更不想离开皇帝啊!

皇帝十岁登基,十岁亲政,日后必是一代圣主。

若是他能一直陪伴在皇帝左右,他日在史书之上,必定会有他戴权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样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他真的不想错过啊!

戴权双目含泪,即头谢恩。

接着,李崇让戴权起身,并让小桂子去传林如海入宫。

等林如海来至武英殿,一番行礼请安之后,李崇直接开门见山。

「四年前,金陵苏家,爱卿是怎麽处置的?」

林如海一愣,他有些犯迷糊,陛下为何会问起四年前的旧事?

他想了想,回答道。

「启禀陛下,金陵苏家,阴养水匪为祸地方,另有其他作奸犯科,鱼肉百姓诸事,依律直系亲属满门抄斩,七岁以下幼童免死,发卖为奴,女眷充入教坊司为,其他人发配充军,与披甲人为奴。」

李崇点点头,长叹一声道。

「疏忽了,这是没杀绝啊!」

李崇吩咐道:「爱卿便再跑一趟南直隶吧,将苏家剩下的这些人,不管是幼童还是女眷,尽皆处死,一个不留。」

林如海大惊,紧忙劝谏道:「陛下,不可啊!自古一罪不二罚,苏家主脉犯事之人,

四年前便已处死,其他人是无辜的啊!」

「无辜!?」李崇冷笑一声。

他也懒得与林如海废话,摆摆手,让戴权将康嫔谋害林黛玉的事情,详详细细的说与林如海听。

随着戴权的讲述,林如海的面色,变得越来越苍白,原本和善的眼神,也渐渐添了几分凛冽的杀机。

恍惚间,林如海想起四年前,在处置金陵苏家之时,他与三等公史,在金陵爆发的一场冲突。

当时史坚持要将金陵苏家,上上下下男女老幼,一个不剩全部斩杀,而他则以有伤天和,不合律法为由坚决反对。

林如海清楚的记得,当时史看着他,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眼神也颇有玩味之处。

当时史说,这些个世家大族,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是不赶尽杀绝,谁也说不好再过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苏家会不会出几个厉害人物。

到那时,苏家便会翻身,现在你不杀光他们,难道等着他们的后人,来灭你林家满门吗?

你林如海也是世家大族出身,这样的事情,难道还见得少吗?三国时期的关羽后人,

被庞德后人灭门的事情,难道你都忘了吗?

现在想想,史果然有先见之明,也很不幸的一语成,

都还没等到几代人之后,仅仅只是过了四年,苏家馀孽便报复到他女儿林黛玉身上了。

听完戴权的讲述,林如海面色铁青,眼中杀气四溢,他不再劝谏皇帝,也不再说什麽有伤天和,不合律法了。

和他女儿林黛玉比起来,什麽天和,什麽律法,什麽操守,尽皆轻如鸿毛。

此时的林如海,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杀回南直隶,弥补四年前犯下的的过错,将苏家馀孽赶尽杀绝。

别说是老弱妇孺,即便是苏家的老鼠,他都要滚水灌窝,杀他个乾乾净净。

林如海满脸杀气,领旨离去之后,李崇又问道。

「吕家都有哪些人做官?

戴权心里明白,皇帝问到吕家,乃是康嫔的娘家,姑苏吕家。

你们吕家的女儿,犯下如此大罪,身为娘家,怎麽可能置身事外,半点惩处都没有呢?

戴权从怀里掏出那本小册了,翻了几页说道。

「康嫔的父亲,已经致仕归乡,康嫔的两个弟弟,还有五个堂弟,其中一人在礼部任职,其他人则在南边各省为官。」

李崇点点头,想了想吩咐道。

「康嫔的父亲和弟弟,以及其他三代血亲,尽皆斩杀,吕氏一族为官者,即行罢,

剥夺进士出身,此生不得出仕,

吕氏一族男丁,三代之内不得以科举立身,女子不许入宫,不得嫁于身有功名之人,

凡是娶了吕氏女儿者,子孙三代亦不得以科举立身..:.:

戴权默默记诵着皇帝的种种处置,与此同时,他也在心中感叹,皇帝行事是越来越狠辣了。

不仅吕氏一族不许科举,就连吕氏一族的女婿,及其子孙也不许科举,皇帝这样做,

是要彻底掘了吕氏一族的根基啊!

这道旨意一旦颁行天下,戴权可以想像,那些娶了吕氏女的人家,必定会在第一时间休妻再娶,连一天都不敢耽搁。

且说李崇将通政使李不言,升任兵部尚书之后,第二日便下旨,徵召北直隶地区的十万边军入京,一个月之后在通州大营阅兵讲武。

稍微有点脑子的朝臣,第一时间便想起了唐玄宗李隆基,想起了李隆基除掉郭元振所用的法子。

一样都是兵部尚书,一样都是阅兵讲武,至于之后事态的发展,想来也是一样的。

皇帝一定会以军容不整,兵部职责有亏,兵部尚书渎职为由,将李不言下狱处死。

难怪皇帝一连拒绝了四年,这一次却这麽痛快的便给批准了,原来皇帝这是想杀人了啊!

那麽多朝臣都看明白了皇帝的用意,徐少湖和张玉圭,自然也看明白了。

徐府,书房内。

徐少湖居于上座,淡定饮茶,看书。

而他的得意门生张玉圭,则一脸的焦急之色。

「老师,您与李不言私交甚笃,不如您去劝劝李不言,让他请辞吧!

徐少湖抬头,缓缓说道。

「刚刚任职不到一天,便请辞,你把朝堂当成了什麽地方?菜市场吗?想来便来,想走便走?」

「可是老师,李不言若是不请辞,他必死无疑啊!再说了,国库本就入不敷出,再搞阅兵讲武,折腾这麽一下,不知道又要花费多少银子?

到时候,国库的钱没了,李不言死了,兵部尚书也丢了,何苦来哉?国库若是没钱了,只能增加赋税来补窟窿,到时候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老师,还是让李不言请辞吧!」

徐少湖瞪了眼张玉圭,怒斥道:「幼稚,你以为李不言请辞,陛下便会熄了阅兵的念头?

陛下练兵四年,挂靠在御马监的两万兵马,一切供给全是陛下的内帑出银子,外朝一点也节制不了。

你知道这四年,为了这支新军,陛下花了多少银子?不来一场阅兵讲武,看看他们的成色,陛下岂能甘心?」

说罢,徐少湖挥挥手,道。

「此事已成定局,多说无益,转过年陛下即将大婚,老夫估计陛下定然会再开恩科,

科举取士才是咱们礼部的差事,你还是把心思,放在这上边吧!」

四年前,皇帝刚刚登基亲政,第二年便开恩科,有了第一批天子门生,共一百七十三人。

去年,三年一届的会试和殿试如期举行,皇帝又有了第二批天子门生,共一百九十一人。

这些人要麽进了翰林院,要麽在各部各院,要麽下到地方任职县令,其中有不少人已经升任了知府。

这些人俨然已经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皇帝也尝到了给读书人当老师的甜头。

皇帝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过,明年大婚将再开恩科。

皇帝频繁开恩科取土,朝臣也算是看明白了,皇帝这是要培养自己的文官基本盘啊!

那些文官大佬们想反抗,却又毫无办法。

因为皇帝开恩科,是给全天下的读书人施恩,若有人胆敢反对,便成了全天下读书人的仇人,往后别说当官了,连当个人都难。

这是皇帝的阳谋,更是大势所趋,那些文官大佬们毫无办法,只能尽量让自己的子侄,让自己的门生,多考中一些吧!

见徐少湖提起明年将再开恩科之事,张玉圭只能点头称是,可他还是不死心。

「老师,即便陛下阅兵一事万难阻止,可李不言还是能救一救的,不用老师出面,学生去劝他请辞,还请老师准许。」

见张玉圭执意如此,徐少湖叹了口气。

「你想去便去吧,只是..:...

徐少湖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再说什麽,摆摆手,让张玉圭离去。

张玉圭走后,徐少湖站起身子,走出书房,望着宫城的方向,眼神莫名,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望了许久,徐少湖才叹息一声,道。

「你以为李不言不想请辞吗?以老夫对他的了解,他这会恐怕已经进宫,已经去向陛下请辞了。

只是,陛下很明显是要杀人立威,又怎麽可能如此轻易的,便让他请辞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