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在红楼当暴君 > 第271章 告诉我娘,我不是孬种

朕在红楼当暴君 第271章 告诉我娘,我不是孬种

簡繁轉換
作者:榻上参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2 02:34:09 来源:源1

第271章告诉我娘,我不是孬种

又过了两个月,天气已经很炎热了,东南各地也进入了多雨季节,这也是历年以来楼寇开始频繁袭扰的时候。

这大半年以来,史和林如海等人抄家灭族,徐少湖和梅若云则施以怀柔之策,双方刚柔并济,彼此配合之下,那些敢于对抗朝廷的东南世家,就像是打扫垃圾一样,已经被清扫一空。

而剩下的那些东南望族,或是畏惧史的兵锋铁蹄,畏惧林如海的狠辣手段,或是被徐少湖所描述的,剿灭倭寇以后,重开海上贸易的巨大利益所诱。

他们一个个要银子给银子,要粮草给粮草,虽说时常有推之举,动不动还他娘的哭穷,但表现得还算乖巧。

故此,史等人上奏李崇之后,将东南方略的重心,开始转移到打击倭寇,围剿倭寇上面。

史倒也还算务实,他并未急功近利,想着今年便将数十年的倭患一扫而空,而是徐徐渐进,多种手段一起上,力求让倭寇没有能力再率军登岸,让倭寇没法子像往年一样袭扰东南各地。

其一,他命手下水师主力舰队,奔袭其中一夥实力最大的倭寇,攻占他们盘踞多年的海岛老巢,不求一举而灭之,只是将他们打散,不让他们再有大举进犯的可能。

这件事,若是放在以前,是绝对做不到的。

非不为,实不能也!

因为以前的朝廷水师,不仅舰船不及倭寇,火炮火枪等武器,皆不如倭寇,故而主动出击,跟送死也差不了多少。

但现在不同了,李崇这几年,将近千万两白银,统统砸在营建水师,研制神威大炮研制大乾神枪之上。

此时的大乾水师,不管是舰船数量和质量,还是武器装备方面,都已经远胜倭寇,唯一欠缺的便是一场大胜罢了。

对于大乾水师的变化,倭寇一无所知,或者说知之甚少,故而双方在海上刚一接战,

倭寇便被神威大炮,和大乾神枪给打得措手不及。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持续了大半天的海战之后,面对几乎是碾压式的武器优势,剩下的上千名倭寇四散奔逃,从此开始化整为零,不敢再和大乾水师正面决战。

就连这伙倭寇的若头犬养平八郎,都差点死在了神威大炮之下。

而这伙倭寇的大头目,因为常年蜗居东瀛,要想除掉他,估摸着得踏平扶桑才行。

海上大胜倭寇的消息,传回东南各地之后,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原本整天哭穷,各种推的东南世家,几乎在一夜之间,突然变得阔绰起来,各种捐银子以充军资,各种为大军输送粮草军械,一个个卖力的不得了。

谁赢,他们帮谁,古人诚不我欺!

对此,史等人自然乐见其成。

史甚至答应他们,等平定倭寇之后,会为他们向皇帝请功,以后的海上贸易,也会给他们分一杯羹的。

这样一来,这些东南世家,一个个就更加卖力气了,好似浑然忘记了,就在一年之前,他们还和倭蔻不清不楚呢!

盘踞在海上最大的一夥倭寇被击溃之后,四散而逃的那些倭寇,还有其他倭寇,纷纷开始化整为零,打算按照十几年前的打法,小规模,多频次的袭扰东南沿海。

反正海岸线那麽长,你史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上千里的海岸线,总有你顾不到的地方,到时候让你顾此失彼,疲于奔命之下,最终全盘崩溃。

只能说,这些倭寇的想法很美好,但是现实却很残酷。

面对倭寇的改变,史也迅速调整各地部署,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之法。

他先是将水师一分为三,分处三地海路要津,随时保持万均压顶之势,让那些倭寇不敢轻樱其锋。

其次,史徵集数千艘民船,十条船为一组,每条船皆配备火枪等武器,来回巡逻各处入海水路。

再者,史在沿海各地紧要城镇,皆派军卒结寨固守,其中分派军卒,少则十数人,

多则上百人,皆用四年前便在演练的鸳鸯阵对敌。

若有一处遭遇倭寇袭扰,则三十里内的所有民船,所有寨子里的兵卒,全部在第一时间前往驰援。

史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打法,顿时让倭寇过去的袭扰之策,完全没了用武之地。

当然,这种打法耗日持久,花费银子的也堪称天量。

史赌的就是,海上倭寇不能袭扰内地,不能抢家劫舍,不能做那海上走私的勾当,

会变得越来越穷,实力也会越来越弱。

而大乾再不济,也有两京一十三省,便是一仗不打,单纯靠着这种互相消耗,耗也能耗死这些倭寇。

但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打法,却有一个最显着的好处,那就是倭寇再想袭扰内地,

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如此一来,东南沿海各地,尤其是那些东南世家,再想拖欠朝廷赋税,便是一点藉口也没有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不交,或者是暴力抗税,那史和林如海等人,可就得用刀和他们说话了。

反正抄家灭族得来的银子,可比他们要缴纳的赋税多多了。

估摸着史和林如海等人,还巴不得这些东南世家不交税,巴不得他们武装抗税呢!

为此,史特意上书李崇,请求将东南各地两年内的赋税,不用解送朝廷,而是全部充作东南军费。

对于这件事,李崇答应了,但也只给了两年期限,而且在圣旨中说的很明白,两年之内,史要什麽,他就会给什麽,哪怕是他要东南各地官员任命之权,李崇都舍得给。

但是两年之后,若是史还未彻底消灭倭寇,那他以及史家满门,便不用再活着了。

有一说一,史的忠心还是毋庸置疑的,李崇都已经放话了,他要什麽,李崇就会给什麽,但史还是谨守臣节,不敢越雷池半步。

别说任命东南各地官员,就是那些负责徵税的官员,史都没有自己任命,而是让朝廷从户部抽调得力官员,来东南各地督办税赋,协办粮草诸事。

见史如此知趣,李崇就更加放心了,但凡赞了点家底,便一分不剩全部解送东南,

而军器局制作的所有神威大炮,大乾神枪,也全部运往东南。

拼了再过两年穷日子,也要彻底剿灭倭寇,平定东南,重开海路,组建商队,再通西洋,去做那获利极为丰厚的远洋贸易。

时间来至七月,柳林镇的一座军寨之内,薛蟠,贾琏,贾蔷,贾环,贾琮,贾芸等人,全都在这里了。

不过军寨内的气氛却不算太好,准确来说,这些勋贵子弟们,一个个抱怨连天。

原因无他,只因柳林镇深处内陆,离海岸线足足有一百三十里之遥,而在水路之上又有那麽多民船来回巡逻。

也就是说,倭寇侵袭这里的可能性,简直比母猪上树还要低,他们若想捞到什麽军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俗话说,年轻的将士渴望建功立业。

他们这些人虽然是勋贵子弟,平日里或许不着调,但既然来了前线,既然选择了从军,谁不想沙场建功,博个军功爵位回去,光宗耀祖呢?

故而,这几位聚在一起,抱怨天,抱怨地,抱怨主帅史,甚至抱怨起远在紫禁城里的宫中贵人们。

试想一下,他们的姐姐妹妹,若不是皇帝的女人,若不是宫中贵人,主帅史怎麽可能把他们摆在这里呢?

很明显,将他们这几个人布置在前沿,主帅史怕他们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不好给皇帝交代,不好给宫中贵人交代。

可是如此一来,别人杀倭寇杀得刀都卷刃了,帐中的倭寇首级都摆不下了,而他们却只能全程围观,只能坐在这里干看着,一点军功都捞不到。

那等剿灭倭寇之后,他们倒是全须全尾的回京了,但未免也太丢人现眼了吧!

在这几人之中,贾环就像是一只炸毛的老猫,眼珠子瞪的老大,一脸怨念的瞪着薛蟠「薛大哥,这都怪你,谁不知道令妹是贵妃娘娘,要不是因为你,要不是因为庄贵妃娘娘,我们哥儿几个,帐中的倭寇首级,少说也攒了七八颗了。」

薛蟠那牛脾气一上来,哪能受得了这气?

他腾的一下站起身来,一脚踢翻屁股下的坐墩子,也跟贾环一样,将一双眼晴瞪得老大。

「贾老三,你也好意思说这话?舍妹是贵妃不假,但你大姐,可是贤贵妃,是众妃之首,你亲姐也是荣妃,要我说,我们哥几个之所以被派到这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方,都是被你小子给连累了。」

因为军功无望,贾环也被气得不轻,他也腾的站起身来,也和薛蟠一样,将屁股下的坐墩子一脚踢翻。

为了彰显自己的愤怒,他还将手中茶碗,砰的一下,摔了个粉碎。

「贤贵妃是众妃之首不假,但谁不知道,我和贤贵妃并非一母同胞,平日里也并不亲近,大帅怎麽可能因此而特意照顾我?

至于家姐,她的确是荣妃,但无论如何,也比不过令妹庄贵妃吧,明明是你连累了大家,现在却将屎盆子,一股脑扣到我头上,薛大哥,亏我平日里那麽敬重你,你这话,真的是,真的伤了兄弟的心。」

薛蟠并不相让,继续说道。

「你和贤贵妃亲不亲近,大师又怎麽会知道?你就说你和贤贵妃,是不是一个爹吧?」

贾环被气得嘴唇直哆嗦,指看薛蟠怒道。

「你胡搅蛮缠,大帅是陛下心腹,大帅的侄女还是惠妃娘娘呢,大帅怎麽可能不知道这些?」

见薛蟠和贾环二人争吵,越说越不像话,甚至将话头引到了宫中贵人身上,贾琏面色铁青,怒声说道。

「都少说两句吧,大家都是亲戚,这大半年又相处得极好,别因此伤了情分,再说了,宫中贵人,也是你们能编排的,难道你们都不要命了吗?」

在这几人之中,贾琏年纪最大,而且在庶务上极为擅长,可以说这大半年,贾琏就像是他们几位的大管家一样,将他们照料得妥妥贴贴。

对此,无论是薛蟠,还是贾环,无疑都是承贾琏情的,并心怀感激的。

故而贾琏一开口,薛蟠和贾环便气呼呼的互相瞪了一眼,不再继续吵了。

过了一会,贾环看着贾琏,贾蔷,贾芸,贾琮四人,叹息了一声。

「我和薛大哥被大帅按在这里,一身本事难以施展,或许是因为宫中贵人的缘故,可是你们几位,并无姐姐妹妹在宫中,为何也被大帅安排在这里啊?」

贾琮年纪还小,建功之心并不热烈,只是看了贾环一眼,并没有说话。

而贾琏,贾蔷,贾芸三人,彼此互视一眼,旋即纷纷露出一脸的苦笑。

还能因为什麽?

因为他们也姓贾呗!

谁不知道,贾家现在是大乾第一外戚。

本来想着,靠着祖上在军中的威望人脉,能更好的捞取军功。

结果没想到,却被这个贾姓,给连累了。

尤其是贾琏和贾蔷,一个是罪人之子,一个是宁国府嫡派子孙,都想着沙场建功,得个军功爵位,好回去重振门媚的。

结果没想到。

还有贾芸,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了,本想着来军中效力,捞点军功,混个前程的。

结果没想到。

唉,只能说一句,时也命也,造化弄人啊!

就在几人争吵过后,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时候,有一名贾家的部曲家将,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斥候来报,五里之外有倭寇踪迹。」

贾琏,薛蟠,贾环等人听了,纷纷愣了愣神,旋即大喜过望。

他们之所以愣神,乃是因为此地离海岸线甚远,河道上又有那麽多民船来回巡逻,这倭寇是怎麽摸到这里来的?

而他们之所以大喜过望,原因就很简单了,这些倭寇,那可是送上门的军功啊!

薛蟠想都不想,便脱口而出道。

「快些点燃烽火,发火箭示警,让附近的军寨速速前来支援围剿。」

薛蟠话音未落,除了贾琮没说话,贾琏,贾蔷,贾环,还有贾芸,便异口同声道。

「不行,若是贸然示警,那些倭寇见咱们有了防范,跑到别的地方去了,那可怎麽办?好不容易有军功找上门,你舍得白白拱手让人吗?」

薛蟠闻言,也面色微动,很明显被他们给说服了。

是啊,这送上门的军功,岂能白白放弃呢?

故而几人一番商量之后,贾蔷主动请缨,带十人前去侦查,最好是打他几枪,然后装作不敌,将那伙倭寇给引过来。

等引过来之后,那便好办了,一定要把那群杂碎给全歼了,搏一个大大的军功。

计议已定,贾蔷披挂整齐,便从他手下的五十名部曲家将之中,挑选了十名好手,带着他们冲着五里外的那群倭寇去了。

而贾琏薛蟠等人,也一个个披挂齐整,在军寨内严阵以待。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远远的便听见几声枪响。

很明显,贾蔷已经和那伙倭寇碰上了,接下来就看那些倭寇上不上道了。

又过了一会,远远的只听枪声大作,薛蟠倒是没多想,而贾琏和贾环却面色铁青,心知有些不对劲儿。

事先已经商量好了的,贾蔷率人摸到近前,只是打几枪,将那伙倭寇给引过来便行了。

而这会儿枪声大作,这动静怎麽瞧着,都很是不对劲啊!

贾琏想了想,为了稳妥起见,又派出去十名部曲好手,前去接应贾蔷。

又过了好一会,只听寨子外马蹄声响,嘶鸣声不绝于耳。

贾琏薛蟠等人,连忙顺看寨墙往远处观瞧。

只见五六个人,似乎是贾蔷他们,一个个极为狼狈,玩了命的往寨子这边冲来。

而在他们身后的不远处,大概一两里之外,乌决决一大片倭寇,最少也有五六百人,

正朝着寨子猛冲而来。

只因这些倭寇,大多数都是步卒,骑马之人甚少,故而前进速度并不算太快。

便在这时,贾蔷等人已经冲到寨前,

只见贾蔷满脸是血,带去的十名部曲好手,连同前去接应的十名部曲家将,此时只剩下五个人了。

贾蔷还未进寨,便大声嘶吼。

「点烽火,放火箭,示警,示警啊!」

这座军寨之中,是以贾蔷为主的,贾蔷都发话了,薛蟠等人连忙一边接应贾蔷进寨,

一边点燃烽火,放火箭示警,一边紧闭寨门,严阵以待。

贾蔷顾不得擦脸上的血,便让寨墙上的部曲家将,赶紧用神威大炮给老子轰,轰死那帮狗日的倭寇,延缓他们的合围速度。

可惜军寨之中,只有四门神威大炮,若是再多个十几门,都不用放枪,光靠大炮轰,

都能灭了这帮倭寇。

而那些倭寇也不傻,见眼前这座军寨竟然有这种射程极远,又打得极为精准的大炮,

便纷纷四散开来,冒着被炮火轰死的危险,玩了命的朝军寨冲来。

只要冲到近前,这些大炮便起不了什麽作用了。

而贾蔷的应对之策,则是等这些倭寇进入大乾神枪射程之后,便连续放枪,为的也是杀伤倭寇,延缓他们的合围时间。

一般情况下,点燃烽火,燃放火箭示警之后,周围三十里之内的其他各寨,都会在第一时间燃放火箭回应,表示自己这边收到了讯息,马上便会率军驰援。

可今儿,贾琏他们示警之后,却迟迟等不来其他军寨的回应。

贾蔷心知坏事了,周围那些军寨,还有河道上来回巡逻的民船,定然是被倭寇给神不知鬼不觉的一窝端了。

这是出了内鬼啊!

这是有人与倭寇合谋,要血洗柳林镇啊!

要知道柳林镇,乃东南交通枢纽,商铺无数,南来北往的客商更是数不胜数。

若是柳林镇被倭寇给屠了,这伙倭寇便是三年不出海,也尽够他们招兵买马,养精蓄锐的了。

如此一来,陛下平定东南的大计,大帅两年平倭的方略,可就全完了。

想至此处,贾蔷看着薛蟠,贾琏,贾环等人,嘶声怒吼道。

「倭寇人数虽众,但武器没有我等精良,再加上我们手下,全部都是贾家的部曲好手,个个以一当十,又有这座军寨在手,只要我等固守,未必不能一战!

但是这里的情况,必须尽快告知大帅,让他派大军前来驰援,若是晚了,柳林镇可就完了,咱们有一个算一个,也得死在这里,你们谁愿意前去给大帅报信?」

贾蔷说最后这句话的时候,眼光是看向贾琮的。

原因无他,在他们几人之中,就数贾琮年纪最小,平日里胆子也最小,留在这里估摸着也帮不上什麽忙,让他去送信倒是极为合适的。

趁着此时倭寇尚未合围,前去送信之人,大概率能保住一条命。

而留在这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便都得跟倭寇玩命了。

到时候,谁死谁活,亦或者全军覆没,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有一说一,薛蟠和贾琏等人,心里也害怕,他们也知道留在这里,可谓九死一生。

但是一想起若是他们逃走了,柳林镇被血洗,不管是陛下,还是大帅,都绝不会饶了他们。

再想想半年之前,贾宝玉乃是贤贵妃胞弟,犯了军法都被处以宫刑了,他们若是此时逃走了,估摸着到头来还是个死。

想到这里,薛蟠和贾琏等人,便纷纷熄了逃走的念头。

算了,逃走是个死,留下来和倭寇拼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今逃亦死,不逃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贾琮这会儿,已经被吓得小脸煞白,身子都有些微微发抖了。

他是真的想去给大帅送信,他是真的怕死,更加不想死在这里。

但他若是就这麽走了,万一琏二哥,薛大哥,蔷大哥,环三哥,芸二哥他们都死在了这里。

那他往后,还有什麽脸面见人呢?

就在贾琮想走,却又不敢走,正处于天人交战之时,只见贾环面色铁青,狠狠地踢了贾琮一脚,将他端倒在地。

「发个锤子愣,还不快去给大帅送信,你他娘的跑得越快,我们哥儿几个才有一线生机!」

说着,贾环又一把拉起贾琮,红着眼圈子说道。

「若是我死在了这里,麻烦你回家之后,告诉老祖宗,告诉我娘,我贾环不是孬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