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在红楼当暴君 > 第269章 让皇帝欠人情,这买卖划算

朕在红楼当暴君 第269章 让皇帝欠人情,这买卖划算

簡繁轉換
作者:榻上参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2 02:34:09 来源:源1

第269章让皇帝欠人情,这买卖划算

又过了两个月,荣国府大管家赖大贪墨一案,终于尘埃落定。

不仅仅是京城和北直隶的田庄产业,就连远在金陵和南直隶的产业,商铺,以及其他各省零零散散的产业,也都被查得一清二楚。

现银,古董字画,田庄,房屋,商铺,各项合计大约三百二十万两。

根据赖大以及其他人的供述,这些资产不仅仅是赖大贪的,还有赖大他爹,几十年前便贪了不少。

至于赖大他爷爷有没有贪,时间太过久远,已经无从查起。

只能说,赖家这两三代人,几十年以来,便是一只寄生在贾家身上,不断吸血的囊虫。

赖自尽之后,贾母念着昔日的情分,将她与她男人合葬,有一说一,算是便宜了她,也便宜了她男人。

当汪安将帐册呈报给贾探春的时候,探春愣了愣神,很明显是被惊着了。

贾探春知道赖大乃是巨贪,但她没想到竟然贪了这麽多,更没想到的是,赖家两三代人,从几十年前开始,便已经在贪了。

这一家子,喷喷,真是无话可说。

贾探春问道:「奏报陛下了吗?」

汪安笑道:「这是娘娘的家务事,无须奏报陛下。」

贾探春点了点头,心里便明白了**分。

虽说查抄赖大家,是陛下起的头,但赖大是荣国府的家奴,贪的也是荣国府的银子,

此事确实是荣国府的家务事,陛下身为天子,是不好直接插手过问的。

几个月前,陛下起心动念查抄赖家,也是让她前来主理此事。

毕竟荣国府是她的娘家,她来查赖大,她来查抄赖家,也是自家人办自家事,并不算是坏了规矩。

至于事后,汪安向陛下如何禀报,那就不是她能操心的事情了。

贾探春点了点头,便让丫鬟侍书捧着帐册,跟着她来至贾母上房。

贾母上房之内,贾探春将事情说了一遍,着重提了一下赖大的老子,也就是赖嬷嬷的男人,几十年前便开始大贪特贪的事情。

贾母听了,果然怒不可遏,连声怒骂赖嬷嬷,还有赖嬷嬷她男人,说他们赖家对不起她,对不起老国公爷,对不起荣国府云云。

骂了一通之后,贾母倒也没有想过报复赖嬷嬷和她男人,比如挖坟掘墓,曝尸三天什麽的。

相反,贾母还红了眼圈,说自己瞎了眼,对不起老国公爷云云。

贾探春和鸳鸯,在一旁劝慰了许久,贾母这才稍稍止歇。

贾探春问道:「祖母,赖大该如何处置?」

贾母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道。

「赖大狗贼,贪了咱们家那麽多银子,依本心而论,我恨不能将其活活剐了,但主子私刑奴婢,便是犯了国法,还是和他弟弟赖二一样,将他交给顺天府依律治罪吧,该杀头杀头,该流放流放,从此与咱们家再无瓜葛。」

贾探春点了点头,心知如此处置甚为妥当,便不再说什麽,而是问道。

「祖母,抄来的银子该如何处置?」

从赖大家里抄来的银子,都是赖大和他爹这些年,从荣国府贪墨来的银子,自然是物归原主,归荣国府所有。

而贾探春之所以如此问,乃是因为她还记得,那日在御驾之前,贾母说要将抄没来的银子,拿出一半来进献给陛下,支援东南战事,以充军资的。

当时陛下虽然没有答应,但贾母既然这麽说了,你就得这麽做,不然便是欺君,便是逗皇帝玩儿,其罪不小,其祸更是大矣。

贾探春这麽说,不过是委婉的提醒贾母,莫要忘了这件事儿。

不料贾母沉吟片刻,便斩钉截铁的说道。

「修建省亲别墅,估摸着再有六十万两,也就尽够了,留下六十万两,交给银库管事吴新登,以作修建省亲别墅之用。」

说到这里,贾母顿了顿,便接着说道。

「至于剩下的两百六十万两,全部上交内帑,进献给陛下,咱们荣国府是武勋世家,

可惜子孙实在不争气,东南打倭寇出不上什麽力,既然出不了人,那便出银子吧!」

贾探春闻言,整个人都傻了。

原本说好了的,将抄没来的银子,拿出一半进献给陛下,以充军资的。

也就是一百六十万两,现在怎麽又变成两百六十万两呢?

而且那省亲别墅,说到底也是为陛下修建的。

这麽里里外外一算,岂不是三百二十万两银子,贾家一分不剩,全进献给陛下了?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贾探春这些日子以来,帮着贾母管理荣国府,自然知道荣国府的财政状况,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麽光鲜亮丽。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此时的荣国府虽然还顶着国公府的门媚,但内囊早已经空了。

好歹给家里留下一百万两银子,往后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啊!

一分不剩全都进献给陛下,那荣国府的日子,往后还过不过了?

贾探春心里一急,便温言劝道。

「祖母,何必如此呢?进献一半银子,咱们贾家的忠心,陛下必然会记在心里的,还是留下一些银子,以作家用吧!」

贾母看着贾探春,原本和煦的眼神,突然变得冷冽。

她沉声说道:「糊涂,你这简直就是妇人浅见,你觉得咱们贾家的根基是什麽?是祖上传下来的爵位,还是这些黄白之物?」

不等贾探春回答,贾母便接着说道。

「都不是,咱们贾家的根基,是圣眷,若是有圣眷在身,哪怕是祖宗的爵位丢了,哪怕是穷得只能靠典当东西过日子,只要陛下心里还念着你,想翻身也只在陛下一念之间,

可若是失了圣眷,就算爵位再高,就算银子再多,终究只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难以长久啊!

你方才说的不错,若是只进献一半银子,陛下必然会记得咱们贾家的忠心,但若是咱们一分不剩,将所有银子全部献给陛下,就会让陛下欠咱们贾家一个人情。

当今陛下年方十六,少说还能御极三四十年,甚至是五六十年,你现在告诉我,是银子重要,还是能维持五六十年的圣眷,陛下的人情更重要?

你在后宫之中也是一样,素日行事不要计较那些个人得失,唯有一点你要牢牢抓住那就是圣眷,

只要圣眷还在你身上,哪怕是你犯了什麽错,被贬为嫔,甚至是贬为宫女,等风头过去之后,陛下自然还会再次宠爱你的,

可若是你失了圣眷,别说你只是个荣妃,即便是你元春姐姐,贵为贤贵妃,贵为众妃之首,陛下也能随便找个理由,废了你的妃位,将你贬到冷宫,让你生不如死。」

说到这里,贾母似乎颇为动情,一时间竟忘记了君臣尊卑,也忘记了尊称贾探春为荣妃娘娘,而是一把拉住她的黄小手,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探春啊,此乃后宫求存之道,你务必要时刻谨记啊!」

贾探春听着贾母这些话,好似醍醐灌顶,一双美目之中星辰闪耀。

她美目含泪,首微点道。

「祖母教诲,孙女谨记于心,时刻不敢忘怀。」

贾母点了点头,长叹一声继续道。

「人人都知道,薛家是陛下的钱袋子,但是薛家砸锅卖铁,冒着生意崩盘的风险,给陛下进献了上千万两银子,你觉得这个人情大不大?

若是薛家这个人情不大,若不是陛下记着这份人情,薛宝钗区区商户之女,又岂能被册封为庄贵妃?这可是大乾开国百馀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啊!

外间那些眼皮子浅显之人,都觉得薛家是冤大头,可老身不这麽看,老身反而觉得,

薛家这笔买卖,做得极为划算,简直赚大发了。

不信你等着瞧,只要薛家子弟不作死,不去做那投敌叛国,或是谋反之类的勾当,陛下在位多少年,薛家便会风光多少年,而且还会越来越风光的。

你在后宫之中,除了事事以你元春姐姐马首是瞻之外,也要和薛宝钗,薛宝琴,还有那位薛姨妈相处和睦,

尤其是薛宝钗,你与她万万不可生出什麽来,陛下最宠爱你元春姐姐是不假,但是那位薛宝钗,她身上的圣眷也不浅啊!

再说回咱们家,你们姊妹几个,无疑是极为出色的,但是贾琏,贾环,贾琮,」

说到这里,贾母微微一顿,似乎有些泄气。

旋即,她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还有我的宝玉,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怎麽成器,我已经八十七岁了,没有几年可活的了,

我死之后,只要陛下还记着这份人情,宝玉他们即便庸庸碌碌,不说高官厚禄,至少还是能安享富贵的,

若是宝玉他们实在混蛋,又惹出什麽乱子来,只要陛下还记着这份人情,总还是能法外开恩,放他们一条生路的。

我已经八十七了,精神头也越来越不济,能为子孙谋划的,便只有这些了,至于往后,便只能看他们的造化了。」

说到这里,贾母双目含泪,不由得滚下泪来。

听着贾母的这些话,贾探春也不由得红了眼圈,流下泪来。

她钻到贾母怀中,美目含泪道。

「老祖宗,您为了荣国府,为了贾家,为了宝玉哥哥他们,真是操碎了心,您放心,

有我和元春姐姐在,定然会好好约束贾氏子弟,不会让他们胡作非为,失了圣眷的。」

贾母点点头,叹息一声,没有再说什麽。

她方才这番话,可谓是将勋贵大族,后宫嫔妃,在李崇这样一位皇帝手下,如何求生求存之道,碎了,嚼烂了,亲自喂给贾探春吃。

至于探春能领会多少,便要看她的造化,看荣国府,看贾家的造化了。

可是还有另外一番话,贾母没有说给贾探春听,

亦或者说,她藏在心里的这番话,不说没事,说了便是大不敬之罪。

那便是自古以来,历朝历代,臣子想要通过进献银子,或者是类似的手段,来让皇帝欠你的人情。

这银子要麽不献,要麽全献,千万不能献一半,留一半。

在皇帝年轻的时候,英明神武的时候,皇帝会体谅你的难处,但是皇帝总有老的那一天,总有犯糊涂的那一天。

到了那个时候,皇帝大概率不会记得,你给他进献了多少银子。

皇帝只会记得,你留下了多少银子,没有献给他,却偏偏要赚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皇帝不仅不会念你的好,反而还会因此忌恨你。

到那时,她已经逝去几十年了,可她的这些儿孙们都还在,他们便要承受来自皇帝的怒火了。

到那时,不管是贾家还是荣国府,可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