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在红楼当暴君 > 第295章 太监岂能生子?定有贵人相助!

朕在红楼当暴君 第295章 太监岂能生子?定有贵人相助!

簡繁轉換
作者:榻上参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6 03:05:13 来源:源1

第295章太监岂能生子?定有贵人相助!

十月初十,荣国府。

贾宝玉和胡玉娘所住的那座小院之内,挤满了贾家的各位主子,以及有点脸面的丫鬟仆妇。

隔间里,贾母,邢夫人,尤氏,贾宝玉等人都在这里,似乎在焦急的等待着什麽。

而在里间,则传来一阵阵女人凄厉的嘶喊声。

「啊!疼!疼煞我了!」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婆子的声音。

「姨奶奶,看见头了,孩子快出来了!」

「姨奶奶,使劲,快使劲啊!」

隔间里的贾宝玉,听着胡玉娘如此凄厉的喊叫声,急得手心里满是汗渍,心里更是七上八下,

慌乱不堪。

他先是来回步,接着又来到贾母身边。

「老祖宗,玉娘不会有什麽事儿吧,都这麽久了,孩子怎麽还没生出来?」

贾母狼狠地瞪了一眼宝玉,训斥道。

「小孩子家家的,胡说什麽?还不快胚呸几下,有玉娘她爹在这里,宫里你大姐姐又派了太医和稳婆来,玉娘能出什麽事情?」

说着,贾母看着贾宝玉,尤其是他脑门上,因为着急忙慌那一脑门的汗。

贾母从鸳鸯手中拿过一块帕子,拉着宝玉的手,给他仔细擦拭脑门上的汗,擦拭手心里的汗渍。

贾母一边替宝玉擦汁,一边笑看说道:「到底是小孩子家家的,没经过什麽事儿,竟然看急成这样?

女人生孩子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是要过生死关的,玉娘又是头胎,自然会更艰难一些,你要是实在心疼,往后好好待玉娘也就是了。」

贾宝玉听了贾母这话,才渐渐安静了下来,

可不知道怎麽回事,他还是莫名有些心慌,

又过了好久,孩子还是没有生出来,而正在里间生孩子的胡玉娘,喊叫声也不复方才那般大声了。

好没来由,贾宝玉的心越来越慌,慌得他又有点不住尿了。

贾宝玉正想叫袭人来,陪着他去恭房小解。

便在这时,只见宫里来的那位稳婆,一双手上满是鲜血,一脸慌张的跑出来。

这稳婆来至贾母身前,急声道。

「老太太,情势有点不妙,姨奶奶骨盆有点窄,孩子一直出不来,若是耽搁的时间久了,孩子会憋死的,奴婢实在没法子了,只能动手掏了。」

贾宝玉闻言,还有些不明所以。

而贾母和胡君彦,听了稳婆这话,则齐刷刷面色大变。

胡君彦身为绍兴名医,自然知道稳婆说的骨盆狭窄是什麽意思,他也知道稳婆说的实在没法子,只能动手掏了,对产妇,也就是他女儿胡玉娘的伤害非常大,搞不好会让他女儿就此丧命的。

而贾母八十多岁了,可谓见过识广,再加上她自己也生过三个孩子,当即便明白过来,这稳婆特意跑出来说这话,是让她这个主家来拿主意的。

果然,只见稳婆接着说道。

「老太太,为今之计,只能设法先保住一个了,您得赶紧拿个主意,保大还是保小?」

贾宝玉这会儿,终于算是明白过来了。

玉娘这是难产了啊!

贾宝玉腾的一下站直了身子,一张脸涨得通红,想都没想便大声喊道。

「保大人,自然是保大人。」

不料,贾宝玉话音未落,贾母便面色阴沉的瞪了他一眼。

「闭嘴!小孩子家家的,胡说什麽?」

说着,贾母看向稳婆。

「孩子大人都要保,都是要保的,若是实在没法子,那便只能保小了。」

说罢,贾母扭头看向胡君彦。

胡君彦此时的脸色难看至极,眼圈都有些微微泛红了。

他抬头看了眼贾母,然后看着那位稳婆,颤抖着嘴唇,无比艰难的说道。

「保,保小。」

说罢,胡君彦查拉着脑袋,紧闭双眼,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着脸颊缓缓滑落。

胡君彦在心里默默说道:「玉娘,别怪爹心狠,若是由你来做主,你也会选择先保住孩子的是不是!」

贾母和胡君彦都说要保小,那位稳婆得了准信,紧忙又跑回了里间,继续给胡玉娘接生。

而在隔间里,这会儿的气氛却显得十分凝重,更有几分压抑。

贾宝玉红着眼圈,不多时便已经泪流满面,

贾母将贾宝玉揽入怀中,摩着他的脖颈子,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宝玉,别怪我心狠,你现在,你现在,」

说到这里,贾母又是一声长叹,

「唉,无论如何,也得给你留个后啊!不然等我死后,九泉之下见了你祖父,没法向他交代啊说罢,贾母也红了眼圈,垂下两行清泪。

「老祖宗。」

贾宝玉悲豪一声,窝在贾母怀里,默默流泪不止。

贾母一边摩爱抚着宝玉,一边温言安慰道。

『这些个接生的稳婆,怕出了事儿自己会担责任,都会把事情说的很严重,其实并没有她们说得那麽吓人,这种事我是经过的,放心,没事的,玉娘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

贾宝玉抬起头来,证惬的看着贾母。

「老祖宗,真的吗?」

贾母点了点头,还没来得及说话,站在一旁的胡君彦,原本黯淡的眼神,因为贾母的这句话,

又恢复了几分神采。

「二爷,老太太说的没错,不仅仅是这些接生的稳婆,就算是小老儿,遇到了棘手的病人,也会刻意把病势说的很吓人,这样一来,治好了便是小老儿的功劳,若是治不好,家属也怪罪不到小老儿的头上。

小老儿是如此,想来这些稳婆也是如此,再说了,玉娘年纪轻轻的,身子一向也很好,不会出事的,肯定不会出事的,头胎嘛,自然是要艰难一些,二爷听老太太的话,放宽心便是了。」

也不知道是真被贾母和胡君彦给说中了,还是胡玉娘福大命大,又过了好一会儿,在贾母等人焦急的等待之中,里间终于传来几声孩子的啼哭之音。

那哭声是如此的亮,一听就是个带把儿的男娃娃。

不一会,还是那位稳婆,着急忙慌的跑了出来。

不过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她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稳婆来至贾母身前,笑盈盈的福了一福。

「恭喜老太太,贺喜老太太,贵府添了弄璋之喜,是个男娃娃。」

贾母闻言,长吁了一口气,连忙双手合十,不住喃喃自语道。

「祖宗有德,祖宗有德啊!」

便在这时,贾宝玉和胡君彦异口同声的问道。

「玉娘,玉娘怎麽样了?」

见贾宝玉和胡君彦如此问,那位稳婆脸上的笑容,瞬间变得更灿烂了一些,

「姨奶奶没事儿,只是身子有点虚,想来没什麽大碍。」

贾宝玉闻言,顿时喜极而泣。

他先是连道了好几声『阿弥陀佛」,接着又看了眼稳婆,再看了看贾母,看了看胡君彦。

此时的贾宝玉也有些分不清,到底是这位稳婆的心思,被贾母和胡君彦给说中了,还是胡玉娘福大命大,自己穿过了生死关。

不多时,又有一位稳婆,将刚生下来的婴儿,抱到外间来给贾母等人看。

贾母从稳婆手里接过孩子,低下头细细观瞧。

只见这孩子,脸上皱巴巴,红扑扑的,但是细瞧其眉眼,却是个极为清秀的模样。

想来等孩子长大之后,定然是一位风度翩的贵公子。

只是这眉眼,看看和宝玉不大像。

想至此处,贾母唇角含笑,心说孩子还小呢,等再大点,等五官长开了便像了。

便在此时,贾母只觉手臂传来一阵温热,还有些湿湿的。

旁边的丫鬟琥珀,也在这时捂着嘴笑道。

「尿了,尿了,孩子尿了老太太一身。」

其他人闻言,便着急忙慌的想将孩子抱过来,再给贾母换一身乾净衣裳。

不料,贾母却喜笑颜开,连声笑道,

「童子尿是最乾净的,一点也不脏,你们一个个慌慌张张的,当心吓着孩子,第一泡尿给了我,哈哈,看来这孩子喜欢我。」

贾母正说着,怀里的孩子竟然咧开嘴,吐着舌头,冲着贾母咯咯直笑。

几乎在一瞬间,贾母觉得她那颗心,都快要融化了。

贾母看着怀里的孩子,极为小心翼翼的亲了孩子一口,无限宠溺的笑道。

「我的乖孙,你喜欢曾祖母,曾祖母也喜欢你!」

贾母话音未落,屋内众人便都跟着笑了起来。

众人见贾母如此欢喜,便纷纷过来道喜,就连屋子外边,小院里也传来阵阵道喜之声。

「老祖宗添了重孙子,奴婢给老祖宗贺喜!」

道喜之声不绝于耳,不多时整个荣国府上上下下,便响起了无数人道喜的声音。

贾母抱着孩子,喜得眉飞色舞,连声说道。

「赏!今儿阖府上下,众人皆有封赏!」

丫鬟婆子将贾母赏赐众人的消息传下去,不多时,整个荣国府便此起彼伏,响起了一阵阵谢赏之声。

「奴婢谢老祖宗赏!」

荣国府上上下下,贾母都挨个赏了一遍,今儿负责接生的太医和稳婆们,贾母自然也不会落下。

而她们的赏赐,无疑更加丰厚了许多。

凡是接生的太医稳婆,贾母每人赏了二百两银子,就连负责打下手的丫鬟婆子,贾母都每人赏了五十两。

一时间,屋内屋外,甚至是整个荣国府,便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自从稳婆把孩子抱出来之后,便一直被贾母抱在怀里,须也不松手,就连贾宝玉,都只能站在一旁,眼巴巴的乾瞪眼看着。

邢夫人和尤氏,捂着嘴笑了一会,心说贾母和宝玉是隔代亲,现在有了重孙子,宝玉这个隔代亲,似乎都不怎麽亲了。

二人笑了一会,便过来与贾母说道。

「老太太,该给孩子起个名字了。」

「孩子的大名,宝玉他老子早已经起好了,叫贾萎,我便给孩子起个小名吧!」

说着,贾母低头想了想,伸出手指逗弄着怀里的孩子。

「你娘今儿生你,受了一场大罪,好在祖宗保佑,最终母子平安,既然你的大名叫贾萎,小名便叫平安吧,但愿你一辈子都无病无灾,平平安安的。」

自从小平安降生之后,贾母那满脸满眼的笑意,便好像焊死在了脸上,好几天都没有消退。

而胡玉娘产子,贾宝玉有了孩子,贾母添了重孙子的消息,不到两日便传遍了整座京城。

像内阁首辅李守中家,北静王府,史家等等与贾家交情深厚的人家,都在第一时间登门祝贺。

至于其他朝中大员,开国勋贵们,也纷纷派人送上了一份贺礼。

就连那些与贾家有着世仇的人家,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派人给荣国府送来一份贺仪。

说起这些和贾家有仇的人家,这一年来,他们的心情肯定是极度抑郁的。

先是贾元春被封为贤贵妃,而且还是众妃之首,地位堪比皇后,他们不得不忍气吞声,派人去荣国府祝贺。

再是贾元春怀孕,而且还是男胎,他们又不得不送去贺礼。

然后便是柳林镇大捷,荣国府一夜之间多了一百多个军功爵位,他们不仅要送礼,还得亲自登门,去荣国府祭奠贾琏,祭奠那些阵亡的部曲家将。

而现在,贾宝玉这个死太监,竟然有了儿子,这麽离谱的事情,上哪说理去啊!

而这一次,他们又不得不再一次捏着鼻子,派人给荣国府送去一份贺礼。

估摸着要不了多久,贾元春便要生产了。

到时候,估摸着肯定要举国同庆。

毕竟贾元春怀孕之时,陛下都让在京勋贵官员,以及各地封疆大吏,上摺子贺喜了。

贾元春仅仅只是怀孕,便如此的大动干戈,而贾元春顺利产子,还是陛下的第一个儿子,怎麽可能不举国欢庆呢?

到那时,他们这些人,不仅要给荣国府送上一份贺礼,还得进宫去朝贺一番。

眼看着贾家越来越鼎盛,眼看着荣国府越来越势大,这些和贾家有仇的人家,一个个灰心丧气,只觉得生无可恋,人生好没意思。

当然,他们恨极了贾家,明面上动不了贾家,背地里搞点小动作,还是少不了的。

比如贾宝玉,明明被处以宫刑,怎麽会有儿子呢?

虽说他们已经猜出来了,这孩子肯定是经过了贾母的一番运作,在贾宝玉还没有变成太监之前,想办法给贾宝玉留的后。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传闲话,在背地里败坏胡玉娘,败坏荣国府,败坏整个贾家的名声。

便这样,在贾母添了重孙子的消息,传遍整个京城的界时,另一则谣言,也在界一时间,传遍了整个四九城。

这则谣言简而言之,那就是太监岂能生子?必定有贵人相助。

至于很多时候,真相往往以谣言的形式存在,那便是后话了。

除了在朝大臣,开国勋贵们纷纷送来贺礼,宫里的娘娘们,也都派人送来了贺礼。

这一日,贾母安坐上房,戴着老花镜,正翻看着宫里各位娘娘的赏赐,琢磨着明日进宫谢澡的事情。

贤贵妃贾元春是贾母的嫡亲孙女,又是贾宝玉的界胞姐姐。

淑贵妃肚黛玉是贾母的嫡亲外孙女,还是贾宝玉的姑舅表妹。

再加上这二位都是贵妃,身份高贵,地位尊崇,她们俩的赏赐,自然是第一等的。

荣妃贾探春是贾母的孙女,又是贾宝玉的亲妹妹,靖妃贾迎春是贾母的孙女,敬妃李纨曾经是贾母的孙媳妇,惠妃史湘云是贾母的娘家侄孙女。

这几位娘娘的赏赐,也甚是丰采,只是比贾元春和肚黛玉的赏赐,三微低了那麽一等。

至于庄贵妃薛宝钗,宸妃薛宝琴,丽妃秦可卿,顺嫔妙玉,与贾母并无亲戚关系,故而她们的赏赐,只是礼尚往来的寻常之物,

宫中各位娘娘的赏赐,差不多都在贾母的意料之中,但是有一份赏赐,却让贾母面露疑惑之色那就是恭嫔,她给的赏赐,竟然比贾迎春等人的还要贵重,还要丰采许多,只是比贾元春和肚黛玉的赏赐,稍稍低了那么半等而已。

贾母时常进宫,宫里各位娘娘,各位贵人的情况,贾母大致也知道一些。

可她就是想不起来,这位恭嫔娘娘是谁?

而让贾母更加疑惑不解的是,这位恭嫔与荣国府非亲非故的,为何会赐下如此采重的贺礼?

荣国府上上下下都说,鸳鸯是贾母寸子里的虫,贾母心里在想什麽,鸳鸯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明白。

事实也确实如此,见贾母皱着眉头,一直在盯着恭嫔的礼单看个不停,鸳鸯心里便已经猜了个**不离十。

鸳鸯笑道:「老太太您可是想问问,这位恭嫔娘娘是谁?为何要给丈家送这麽重的礼?」

贾母闻言,抬头看着鸳鸯。

「你知道?」

鸳鸯嘻嘻笑道:「老太太您都不知道,奴婢怎麽会知道呢?不过奴婢虽然不知道,但有人知道。」

说着,不等贾母发问,鸳鸯便接着笑道,

「老太太,贤贵妃娘娘身边的斗鬟抱琴,是跟着这些赏赐一块来的,听说是贤贵妃娘娘,体谅抱琴进宫十几年,一直没有见过父母家人,

便由意给了她这个澡典,让抱琴借着这个机会,回家与老子娘团厚一天的,老太太何不叫了她来,问问她便什麽都清楚了。」

贾母点了点头,便命习琥珀速去传了抱琴来。

不多时,十几年未见父母家人,哭得眼晴都红肿了的抱琴,便来至贾母上房。

抱琴甫一进来,便要跪地请安。

贾母连让驾鸯拦住了抱琴,说什麽也不让她跪下去。

抱琴虽说是荣国府的家生子奴婢,但十几年前便跟着贾元春进了宫,该有的优待和礼遇,贾母还是要给的。

贾母让抱琴坐在一张小踏凳上,笑意盈盈的说道。

「你与父母家人十几年未见,不想却被我扰了你们一家子的骨肉团厚,你放心,我叫了你来,

只是问你几句话,问完话你便可以回去,与父母家人继续团厚了。」

贾母如此纤尊降贵,说话还如此客气,抱琴不禁有些受宠若惊,红着脸连称不敢,

若不是有鸳鸯在一旁拦着,抱琴说什麽也得跪下给贾母磕几个头,心里不能舒讲一些。

贾母看着抱琴,笑着问道。

「宫里是不是添新人了,恭嫔是哪位娘娘,出自什麽人家?」

见贾母问这个,抱琴想了想,这种事情又不是什麽宫中密辛,说出来也不会犯什麽忌讳,

更何况,即便她不说,等贾母进宫一趟,问一问贵妃娘娘,便什麽都知道了。

故而抱琴恭声回答道。

「回老太太的话,恭嫔娘娘出自忠义伯府,原是府里的家生子奴婢,后来王子腾谋逆,她便被充入掖庭为奴,前些日子被陛下看中,册封为恭嫔,现如今在孰清宫,在陛下身边近前伺候。」

听抱琴说这位恭嫔,出自忠义伯府,贾母一愣,不并得想起了王熙凤。

与此界时,贾母也有些疑惑,心说出身忠义伯府,被陛下看中并册封为嫔,竟然不是王熙凤,

而是一位家生子奴婢?

难道说,这位家生子奴婢,其姿色身段,竟然比王熙凤,还要更出色吗?

若非如此的话,陛下为何不收了王熙凤,反而要收了王家的一个奴婢呢?

更让贾母疑惑不解的是,忠义伯府的家生子奴婢,和荣国府非亲非故的,为何要赐下如此丰采的礼物?

想至此处,贾母问道。

「忠义伯府的小姐王熙凤,和这位恭嫔娘娘是什麽关系?」

抱琴愣了一下,旋即笑道。

「老太太真是慧眼如炬,什麽事儿都瞒不过您的法眼,这位恭嫔娘娘,以前是王熙凤的贴身鬟。」

说着,抱琴晞嘘了一声,继续说道。

「而现如今,风水轮流转,原先的习鬟成了娘娘,而原先的主子王熙凤,却成了贴身伺候恭嫔娘娘的宫女。」

贾母闻言,只觉好生惊,她曲曲也没有想到,陛下竟然会如此安排,竟然会让昔日的主子小姐,去伺候昔日的奴婢习鬟。

亦或者说,陛下让王熙凤伺候恭嫔娘娘,是有什麽深意存焉,只是她一时之间,有些参详不仗罢了。

但贾母此时可以肯定的是,恭嫔娘娘的这份赏赐,定然是出自王熙凤之手。

那一日,自己只是看了一眼,便爱极了王熙凤的人品相貌,看上了她的行事做派。

觉得王熙凤一派大家风范,一点也不扭扭捏捏,一点也不小家子气,像极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也正因为此,她不亻祖传的那件赤金璎珞项圈,亲手送给了王熙凤。

而今日,借着玉娘产子的机会,恭嫔娘娘赐下如此采赏,便是王熙凤给她的回礼了。

想至此处,贾母也不禁有些嘘,更有些为王熙凤担心。

想那王熙凤,与年轻时的自己很像,都是一样的心高气傲,不肯屈于人下的性子。

现如今她却要伏低做小,去伺候昔日的奴婢,去伺候自己的习鬟,也不知道王熙凤能不能适应,能不能撑过来啊!

贾母至今还记得,那天她与王熙凤说过,凡事莫要着急,着急便容易出错,切记事缓则圆,一切顺其自然便好。

也不知道,王熙凤有没有听进去?

更不知道,她到底听进去了几分?

但愿王熙凤能听进去。

但愿她能好好的,能否极泰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