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在红楼当暴君 > 第303章 新科探花,拜见贾母,修罗场,

朕在红楼当暴君 第303章 新科探花,拜见贾母,修罗场,

簡繁轉換
作者:榻上参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2 03:14:14 来源:源1

第303章新科探花,拜见贾母,修罗场,启动

在贾元春诞下皇长子李肇的十天后,顺嫔妙玉也成功诞下一名皇子。

李崇为其取名李敕,是为皇次子。

一个月后,在皇次子李敕的满月宴上,李崇将其封为福亲王。

其母顺嫔妙玉,则因其诞下皇子之功,被册封为顺妃。

与此同时,李崇传旨朝野上下,念及悼皇帝,也即是先太子李琮无子,故将皇次子李敕,过继给悼皇帝为子,延续其香火祭祀。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掩人耳目罢了。

福亲王李敕的身世,宫里只有极少的几个人知道。

宗室勋贵,文武大臣,对皇帝的决定似乎并不意外,也没有哪个愣头青敢上摺子规劝皇帝。

毕竟皇帝已经有了皇长子李肇,而且看情况,没几年工夫皇帝便会有很多孩子。

而且皇次子李敕的生母妙玉,以前是一位带发修行的出家人,出身太过低贱。

也就是说,皇次子李敕的身份地位,将来也不会太高。

那麽皇次子李敕,过继便过继吧,并没有什麽大不了的。

再说了,以皇帝和先太子的感情,就算是他们敢规劝,估摸着皇帝也不会纳谏。

既然如此,那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时间很快来到三月份,这一天正是春闱会试结束的日子。

周文仁唇角含笑,自信满满的走出贡院大门,他有着强烈的预感,此次春闱,他是必中的。

自从那日与胡玉娘春风三度之后,周文仁感觉自己好似打通了任督二脉,不仅才思如涌,而且下笔若有神。

难怪仓颉造字之时,要男女合体,才能凑成一个好字。

看来男人想要成功,还真是缺不了女人啊!

又过了十天,这一日正是春闱放榜的日子。

春闱放榜,时值三月,正是杏花荼蘼之时,故而又称杏榜』。

春闱会试之杏榜,与秋闱乡试之桂榜,以及殿试之皇榜,合称为科举三榜。

名列杏榜的举人,被称为贡士。

而会试第一名,则被称为会员。

所谓杏榜,由礼部尚书张敞副署之后,加盖礼部印信,张挂于礼部东墙公示三日。

正如周文仁预料的那样,他果然中了,而且排名第七,也就是说他已然有了冲击殿试一甲的实力。

凡是中了贡士,参加殿试之人,最次也会名列三甲,混一个同进士出身。

而周文仁却志不在此,他不仅要名列三甲,还想着要名列一甲,最好是当个状元,榜眼什麽的。

然后再进翰林院供职,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终爬到内阁大学士的高位。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夺回他的妻子玉娘,夺回他的儿子小平安。

周文仁在兴奋之馀,又想尽办法与胡玉娘合体了几回。

要说这女人还真是奇怪,不管第一次有多麽的抗拒,往后都会变得越来越顺从,越来越滑溜。

也会变得越来越润。

或许真应了那句老话,一回生,二回熟,三回闭着眼睛做。

又过了半个月,四月十三日,周文仁平生第一次来到紫禁城,去皇极殿参加殿试。

望着眼前这雄伟巍峨的紫禁城,望着那高高的红墙,以及代表着无上皇权的金瓦,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辉,周文仁不由得心中感慨万千。

想他周文仁,年少成名,号称神童,早早的便中了秀才。

不料从此便开始走了背字,一连好几次秋闱,尽皆名落孙山。

可是连周文仁都没有料到的是,从去年开始,他竟然开始走运了。

先是在秋闱中了举人,接着又在春闱上中了贡土。

而现在,他又要去皇极殿,参加殿试了。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是从皇帝屠灭东南世家开始的。

周文仁站在皇极殿外的广场上,在心里暗暗赞叹道。

陛下真不愧是少年英雄,一代圣君啊!

杀得好,杀得妙,杀得顶呱呱!

若是皇帝不屠灭那些东南世家,不杀光那些世家子弟,他周文仁即便是等得胡子都白了,估摸着也考不中举人。

那就更不可能踏足紫禁城,来皇极殿参加殿试了。

想至此处,在皇极殿外等候进殿的周文仁,难掩心中感激之情,竟然当着数百位贡士的面,双膝跪倒在地,三跪九拜,山呼万岁。

「东南学子周文仁,能中举,能中贡士,全赖陛下恩德,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极殿外广场上,那些等候进殿的贡士们,以及负责此次殿试的礼部官员们,纷纷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名叫周文仁的贡士,又在这里抽的什麽疯?

今儿是什麽日子,殿试的日子。

这里是什麽所在,皇宫大内,皇极殿。

竟然敢在这里放习,进士功名还想不想要了?

即便你三跪九拜,山呼万岁,即便你叩谢的是陛下,可那也不行啊!

大乾礼制首重肃穆,如此重要的场合,岂容你肆意放纵?

除此之外,已经有好几名御史言官,悄悄记下了周文仁的名字,打算等今日殿试结束,便弹劾周文仁礼仪不周,取消他殿试和会试成绩。

既然你说你能考中举人,考中贡士,都是陛下的恩德,那言下之意,就是你并无才学,那你还是回你的东南老家,继续啃你的五香大头菜去吧!

而让礼部官员,让那些准备弹劾周文仁的御史言官们,万万也没有料到的是,周文仁此举,竟然在数百名贡士之间,引发了不小的共鸣。

尤其是此次殿试,在场数百名贡士之中,有不少人都是出身东南的寒门子弟。

他们也和周文仁一样,心里都十分的清楚,若非皇帝屠灭了那些东南世家,若非皇帝杀光了那些世家子弟。

他们这些寒门学子,想要中举人,想要中贡士,想要来参加殿试。

呵呵,下辈子吧!

故而在周文仁跪地叩拜之后,几十名出身东南的寒门学子,也跟着齐刷刷双膝跪倒在地,有样学样的三拜九叩,山呼万岁。

而两京一十三省,其他各地的学子们,看着这些出身东南的贡士们,纷纷跪地叩谢皇帝恩德,他们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脸上的表情那可是要多精彩,便有多精彩。

他们此时纷纷在想着,这麽多人一起跪地叩首,拜谢皇帝的恩德,若是他们不跟着一起叩拜,岂不是显得他们没心没肺,显得他们眼中没有皇帝吗?

故而这些人,在东南学子纷纷跪地叩拜之后,他们也不约而同的跪倒在地,也三拜九叩,山呼万岁,叩谢皇帝陛下的恩德。

至于叩谢皇帝的什麽恩德,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反正他们是不知道的。

这一下,在场的礼部官员,和那几个御史言官,却一个个尽皆傻了眼。

常言道,法不责众,若是周文仁一个人跪地叩拜,那还好说,禀明陛下之后,以不遵礼仪,不守宫规的名义,来处置他便好了。

可现如今,在场的数百名贡士,全都跪地叩拜。

他们还能处置谁?

他们又敢处置谁?

此时,李崇刚刚走到皇极殿,远远瞧见广场上,那些等待殿试的贡士们,纷纷跪伏在地,山呼万岁。

李崇不由得有些好奇,便让戴权过去问问,这是怎麽一回事?

过了一会,戴权回来将事情说了一遍。

李崇微微颌首,便记住了周文仁这个名字。

又过了一会儿,数百名贡士联袂进入皇极殿,而李崇高坐龙椅之上。

这些贡士先是跪地叩首,向御座上的李崇行礼,然后依次来至自己的座位之前。

随着戴权沉声喊道:「殿试开始。」

这些贡士这才纷纷落座,望着桌上的策问试卷,开始了他们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李崇坐在龙椅之上,虽说他已经主持了好几回殿试了,但还是觉得百无聊赖。

这时候的他,才终于理解了上一世,那些监考老师们的无奈和辛苦了。

李崇斜坐在龙椅上,压低声音问戴权。

「周文仁是哪一个?」

戴权望了望周文仁的座位,不动声色的躬身指给李崇看。

李崇顺着戴权的手指望去,只见周文仁相貌俊朗,气质出众,卖相真真不错。

李崇便在心里琢磨着,这周文仁是个会来事的,又出身东南,还是寒门子弟,若是他才学果真不错,或许可以赐他一点恩典,将他树立成一个典型,来进一步收拢东南士子的人心。

依照大乾科举制度,殿试只考一天,日出时分进殿应考,日落时分收卷,考生离场出宫。

而第二天,便是阅卷,排名次。

至于第三天,则是放榜的日子。

殿试后的第二天,李崇担任主阅卷官,一众内阁大学士,以及翰林院饱学之土,则纷纷担任阅卷官。

又因为殿试并不淘汰任何一名贡士,只是将他们做一个最终排名,故而殿试不用糊名,也不用誉抄。

只是由那些阅卷官,依照考卷水平,排出名次来,交由皇帝御准即可。

而殿试的前十名,则是独属于皇帝的权柄,任何臣子不得僭越。

故而此时的御案之前,便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十二份考卷。

为什麽是十二份,而不是十份呢?

那是因为皇帝肯定是要挑选一番的,总不能下面人报上来的是谁,皇帝便选谁吧?

十二份考卷,李崇逐一翻阅,果然看到了周文仁的名字。

李崇微微颌首,心说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看来这个周文仁,不仅会来事,还是个有才学的。

看完这十二份考卷,李崇闭目沉思,在心里将这十二人做了个简单的排名。

依着才学而论,周文仁大概能排到第五,或者第六的样子,总之是进不了一甲头三名的。

但所谓科举,从来都不是只看才学,还是要看政治的。

毕竟不管是科举,还是别的什麽国之大事,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政治而服务的。

而周文仁以才学而论,虽然进不了一甲,但他出身东南,又是寒门学子,这便是他的加分项了。

李崇甚至还想着,听说这个周文仁尚未娶妻,似乎可以在宗室女子,或者是勋贵女子之中,为他择一良配。

如此一来,无疑对收拢东南士子之心,有着不小的助益。

李崇斟酌再三之后,便提起御笔,在周文仁的考卷上,画了一个圈,写了一个丙字。

所谓甲乙丙,甲便是状元,乙则是榜眼,而丙无疑便是探花了。

也即是从这一刻起,周文仁从半年之前,连举人都考不上的穷酸秀才,一跃成为大乾朝的新科探花。

人生际遇之奇妙,还真是玄之又玄,妙不可言。

第三日,便是殿试放榜的日子,此榜为了区别于会试的杏榜,乡试的桂榜,故而又被称为皇榜。

殿试放榜与乡试和会试不同,又有着截然不同的规矩和流程。

这一日,所有的新科进士一起进宫,在皇极殿向皇帝行叩拜之礼。

而在皇极殿之上,由皇帝亲自宣布新科进士的排名,然后再由鸿胪寺官员,依照一二三甲的排名,高唱每一位进士的姓名籍贯。

至于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便没有此等殊荣了。

《尔雅》有言:上传语告下,称之为胪。

而传胪即唱名之意,故而在皇极殿举行的这场殿试放榜,又被称为传胪大典。

所谓传胪大典,唱名之时还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比如鸿胪寺官员在唱名之时,必须声音洪亮,一个人接着一个人,经过东华门,直至将声音传至午门之外。

以体现天子门生之尊贵身份,更彰显大乾天子之皇恩浩荡。

被那些读书人经常挂在嘴上的那句,东华门唱过名的才是好男儿,指的便是这一桩盛事了。

至于接下来的三天,才是老百姓口中放皇榜的日子。

在这一日,礼部官员会将皇榜,张贴在各个城门口,以供官民百姓围观瞻仰。

再然后,新科状元则会率领榜眼和探花,以及一众新科进士,披红挂彩,骑马游街。

唐代诗人孟郊的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描述的便是新科进士批红游街之时的盛况。

再说周文仁,在殿试后的第三天,他再一次站在了皇极殿之内。

当他从皇帝口中,听到一甲第三名,绍兴周文仁,这几个字的时候,周文仁不由得心中狂喜,不由得泪流满面。

他周文仁蹉跑十数年,终于成了新科探花了。

新科探花授官的话,一般是翰林院编修,别看此官品秩只是个区区七品,但清贵异常,有着储备宰相之美誉。

也就是说,只要他好好干,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只要不出什麽岔子,他是很有希望进内阁,成为大学士的。

周文仁激动得面色潮红,感动得泪眼滂沱,他紧忙跪倒在地,叩头谢恩。

若非有礼部多位礼仪官在一旁,准备随时纠正各位新科进士的礼仪姿态,周文仁恨不得跪在皇帝面前,好好的痛哭上一场。

传胪大典过后,各位新科进士纷纷出宫,准备明日开始的披红游街,以及三日后的琼林宴。

至于名列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出宫回家之时,则有礼部官员前呼后拥,一者为其开道,二者为其扬名。

故而在周文仁回到荣国府之时,荣国府上上下下几平所有人,都被周文仁回府这排场给惊着了。

荣国府虽然是顶级勋贵,但他们家并没有出过探花。

而宁国府的上任家主贾敬,他当时只是考中了进士,而且还是名列三甲的同进士出身。

也就是说,不管是荣国府还是宁国府,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他们都没有见识过此等声势。

到了这会儿,这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荣国府众人,才知道读书人为什麽那麽狂,为什麽那麽傲了。

他娘的,老子要是也能成为探花郎,老子比他还要狂傲上几分。

而周文仁回到荣国府,在府内引起的轰动,此等喧嚣自然也传到了贾母房中。

贾母这会儿刚刚昏睡醒来,精神头尚可。

而贾宝玉,胡玉娘,还有小贾萎,则围在贾母榻前尽孝。

在场众人心里都清楚,贾母的身子虽说有所好转,但也只是勉强能说几句话,勉强能坐起身子,伸出手指逗逗小贾荽罢了。

不管是太医院魁首王君效,还是绍兴名医胡君彦,都极为隐晦的说过,贾母的身子估摸着撑不过今年了。

没法子,他们能多陪一会,就多陪伴会吧!

当贾母听到外面沸反盈天,喧闹得好像菜市场一般的时候,这位老封君不由得蛾眉微蹙,满面愠色。

心说她才病了没多久,府里就乱成这样了?

堂堂荣国府,还有点规矩没有?

贾母口眼歪斜,扭过头看着鸳鸯,说话极为困难,吐字含混不清的问道。

「外间,间,怎麽,怎麽回,回事?」

鸳鸯会意,连忙让琥珀出去打探。

鸳鸯之所以不亲自去,乃是因为贾母现在吐字不清,说话很是费劲。

贾母身边要是离了她,贾宝玉和胡玉娘等人,若要明白贾母的意思,便只能靠猜了。

不一会,琥珀回来,趴在在鸳鸯耳边,嘀嘀咕咕说了一番。

鸳鸯闻言,极为诧异的咦了一声。

然后又来到贾母身边,半蹲着身子,将樱桃小口凑到贾母耳边,吐气如兰道。

「老太太,是姨奶奶的表兄周公子,刚刚从宫里回来,说是中了新科探花,还是由礼部官员亲自送回府的,故而外间才会如此的喧闹。「

贾母闻言,不由得愣了愣神。

什么姨奶奶的表兄,什麽周公子,这都是什麽事儿,怎麽老身一点也不知道呢?

原来贾母病重之后,贾环,贾宝玉,大管家林之孝等人,聚在一起合计了一番之后,决定在贾母最后的这段日子里,便不要将府中琐事,拿来让她老人家烦心了。

还是让她老人家,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尽享天伦之乐吧!

故而周文仁住进荣国府,以及后来考中贡士的事儿,贾母一概被蒙在鼓里。

而贾母病重之后,须臾也离不开鸳鸯。

外间的所有事情,鸳鸯也一概不理,只是一门心思的伺候着贾母。

再说贾宝玉,当他得知周文仁成了新科探花,心里很是不自在。

其实这种情绪,在周文仁会试结束,考中贡士那会儿,贾宝玉的心里就已经很不自在了。

只是那会儿,贾宝玉的心里,还远没有现在这麽愤懑罢了。

以前他是高高在上荣国府贵公子,而周文仁只是个穷酸秀才。

结果现在,周文仁高中探花,往后说不得官还会越做越大呢!

他和人家周文仁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疑会变得越来越大。

就像现如今,贾宝玉不愿意见贾环一样,他也开始有点怕见周文仁了。

原因无他,彼此的身份地位,差距越来越大,贾宝玉那颗脆弱的自尊心,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

正当贾宝玉并心不自在的时候,他见贾母并面疑惑的看着自己。

贾宝玉连忙冒着笑脸,将周文仁在绍兴考咨举人,成了他爹贾赠的门生。

他爹贾赠又亲自写了书信,让周文仁进京赶考之时,仇住在荣国堡。

以及周文仁考迄贡士,今儿又成了新科探花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也不知道是贾宝玉疏忽了,还是他此时提及周文仁之时,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自卑。

亦或者是贾宝玉觉得,人家周文仁已经是新科探花了,直呼其名似乎有些不合适了。

故而贾宝玉在与贾母说此事之时,并未提及周文仁的名字,他一直说的都是周公子,或者是玉娘她表兄。

贾母闻言,又是一愣,旋即又唏嘘不已。

他先贾家虽然出身勋贵,但勋贵饱受打压那些年,贾家也不是没想过,让子孙弃武从文,转型成文官,贾家也曾经尝试过次。

比如东堡的贾敬,当年还了进士。

比如她的宝贝女儿贾敏,便嫁给了当时的新科探花林如海。

比如她儿子贾赠,日常以读书人自居,也一直想着以科举入他,只是最终阴差阳错,没有成功。

比如她的孙儿贾珠,当年也考迄了秀才,可惜英年早逝。

贾家想出几个文官,尝试了如此多次,只是最终都功败垂成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她先贾家穷尽几十年的心血,一直都没有做成的事情,胡玉娘的表兄,他却做到了。

而且胡玉娘的表兄,这位周公子进京之后,便一直住在荣国堡。

照此说来,周公子此次高中新科探花,他先荣国堡也应该与有荣焉才是。

那麽于情于理,她都应该见见这位周公子,见见这位新科探花才是,不然她先荣国堡,可就太过于失礼了。

想至此处,贾母挣扎着从榻上坐直了身子,含混不清的吩咐着鸳鸯,给她换一身能见外客的体面衣裳,然后再去请那位新科探花来她房里相见。

等鸳鸯听明白贾母的意思之后,丐是去外间传话,说老太太想见见那位新科探花周公子,速速去前面请了周公子来此处相见。

随后,鸳鸯便带着琥珀翻箱倒柜,将贾母逢年过节才会穿的衣裳找出来,并极为殷勤的伺候贾母穿上。

贾宝玉见贾母如此的郑重其事,连忙在旁苦劝,说大家伙都知道您老人家病着,是不能见外客的。

您老人家还是将养身体要紧,别再折腾了,万一折腾个好歹出来,到那时节,又该如何是好呢?

至于玉娘她表兄,又不是外人,不见便不见吧,并没有什麽大不了的,估摸着人家也不会怪罪云云。

贾母闻言大怒,看着贾宝玉,并脸并眼的失望之色。

她又吐字极为含糊不清的,一连说了好几句话。

在鸳鸯的解释之下,贾宝玉这才听明白,原来老太太刚才把他骂了一顿。

说他不通人情世故,也不懂世道人心。

丐不说那位周公子住在荣国堡,又成了新科探花,只要贾母还有一口气,于情于理都得见人家一面,如此才不会失了礼数。

再有,这些个读书人最是小心眼不过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儿,说不定人家就能嫉恨你一辈子。

而这位周公子,眼下高探花,往后说不定还为官做宰,进内阁当首辅,更是万万也得罪不得的。

若是贾母不见人家,人家心思想歪了,觉得咱先荣国府目无人,瞧不起他。

此时他自然是不会发作,但他若是将此事记在心里,将来再报复回来。

到那时候,贾母已经亡故了,你先这些个贾氏子孙,又该如何应对呢?

贾宝玉明白了贾母的意思,一张大白脸涨得通红,也不敢再说什麽,只是垂头站在那里。

胡玉娘抱着小贾荽,站在一旁,也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般。

有一说一,贾母要见周文仁,胡玉娘的心里,还是有点怕的。

毕竟贾母虽然口眼亜斜,说话也不利索了,但她人老成精,眼明心亮,万一让她瞧出点端倪来。

那不管是周文仁,还是她,以及她爹和她的小贾萎,可就谁都别想再活着了。

更何况这些日子以来,胡玉娘和周文仁,想尽办法偷情幽会了好几回。

俗话说,做贼心虚,胡玉娘心里要是不怕,要是不担心,那才是活见鬼了。

就在贾母上房之内,人人各怀鬼胎,心思各异之时,新科探花周文仁,在几个荣国堡下的簇拥之下,昂首阔步进了屋内。

周文仁此时已然是天子门生,已然是新科探花了,可他的姿择却放得很低很低。

甫一进门,来至贾母面前,周文仁便双膝跪倒在地,给贾母磕了个头。

「晚生周仁,拜见老太太,愿老太太身子康健,福寿绵长!」

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原本虽然口眼亜斜,但并脸洋溢着笑模样的贾母,听了周文仁这句话,尤其是听到周文仁这三个字的时候,贾母的面色却突然为之大变。

而站在贾母身边,贴身伺候的鸳鸯,听了周文仁这句话,以及周文仁这个名字,也不由得花容失色。

鸳鸯可是在周文仁,贾宝玉,胡玉娘等人的脸上看了看,尤其是在小贾萎和周文仁的脸上看来看去,然后她一把炊住贾母,眼圈一红,险些落下泪来。

「老太太...」鸳鸯欲言又。

贾母抬头看了眼鸳鸯,然后她挣扎着身子,想要站起身来,可她一连试了好几次,结果都没有成功。

鸳鸯站在一旁,只觉得炊起贾母也不对,按住贾母,让她别动弹,似乎更不对。

而此时的贾母,原本蜡黄的脸色,霎时间便黑得如同亓炭一般。

只见她喘着粗气,伸出枯独如柴的右手,颤颤巍巍的指着周文仁。

「你说,你控什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