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在红楼当暴君 > 第312章 宝玉出家了,还是被拐了

朕在红楼当暴君 第312章 宝玉出家了,还是被拐了

簡繁轉換
作者:榻上参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5 15:19:08 来源:源1

第312章宝玉出家了,还是被拐了

贾宝玉刚爬出狗洞,便被人整了这麽一出。

借着如水的月色,贾宝玉凝神望去,只见不远处,站着两个极为怪异的人。

一个满头疮,腌膦不堪的头和尚。

一个跛腿跛脚,脏不拉几的跛足道人。

要说其具体模样,原着中有诗云:

癞头和尚: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讷芒鞋无住迹,腌更有满头疮。

跛足道人: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二人生得如此模样,出现的时机又如此的巧妙,再加上他们方才说的那些玄之又玄,让贾宝玉听不太懂,却又有所明悟的话语。

不用问,肯定是得道高人,肯定是世外神仙啊!

贾宝玉今夜出走,本就打算一直往南边去,寻一座庙宇出家修行,了此残生。

再加上他时常读写佛经道藏,自认为有些慧根,现如今见了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自然是喜不自胜。

贾宝玉心道,这两位高人出现在此时此地,难道是专程来度化我的吗?

想至此处,贾宝玉便躬身行礼道。

「两位大师,小子这厢有礼了,还未请教两位大师法号?」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纷纷还礼道。

「贫僧茫茫大士。」

「贫道渺渺真人。」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这法号好生奇怪。

贾宝玉皱眉想道,不愧是得道高人,不愧是世外仙神,法号都如此的不同凡响。

他急忙问道:「两位大师,你们是为我而来吗?」

在贾宝玉满脸满眼的期待之色里,只见那位头和尚摸了摸自己的子头,摇头晃脑的说道。

「非也!非也!」

而那位跛足道人也摇头说道。

「我二人并非为你而来,而是为他而来。」

说罢,跋足道人看着贾宝玉的胸口,看着他胸口挂着的那块口衔之玉,稽首道。

『石兄,人世光阴,若似弹指,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七载,现今你尘缘已尽,快快随我们归去吧!」

贾宝玉闻言,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两位大师并非为他这个宝玉而来,而是为了他身上这块宝玉。

当然,此宝玉,非彼宝玉。

而他贾宝玉,不过是衔玉之人,便如那搁笔的笔架,藏锋的剑鞘,装扇子的扇套,区区一介俗物而已。

一瞬间,贾宝玉便神色,颇有些意兴阑珊之状,

贾宝玉叹了口气,从胸前项圈璎珞上解下那块宝玉,双手捧着递给跛足道人。

跛足道人摩着手中那块宝玉,先是说了些贾宝玉听不懂的话。

比如什麽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什麽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

听着像是什麽地方的名字,可贾宝玉最爱读那些个杂书,勉强也算是个通古博今之人,但这些个地方的名字,他竟然一个都没有听说过。

因此,贾宝玉不由得更加坚信,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这一对僧道组合,定然是得道的高人,

定然是不世出的神仙。

可是贾宝玉的心里,还是有着很多不解之处,他皱眉问道。

「两位大师,这块宝玉自我降生之时便跟着我,小子我也随身携带了十数年,并没有发现它什麽灵异之处啊?」

跛足道人摩着那块口衔之玉,警了一眼贾宝玉,没好气的说道。

『石兄啊石兄,枉你天生宝玉,也曾跟随女娲娘娘补天,来此红尘俗世游历一番,不想却跟了这麽一个蠢物,被粉渍脂痕给污了宝光,被这头蠢物给蠢没了灵性,

贫道说不得还要带着你,去那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寻那警幻仙子,讨一盏万艳同杯与你泡上一泡,滴几滴千红一篇在你身上,

再回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让你吸收日月精华,等过了万载光阴,才能将将恢复一些灵性啊!」

贾宝玉闻言大孩,心说他这个蠢物,竟然害得这块宝玉失了灵性,而想要恢复灵性,竟然如此的麻烦。

不仅要那千红一窟,万艳同杯,还得将日月精华,吸收上一万年才行。

照此说来,那他岂不是罪莫大焉!?

想至此处,贾宝玉不由得满面羞惭之色,连忙跪伏在地,连连叩头请罪。

可是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并不理会贾宝玉,而是摩着手中那块宝玉,叹息了一番之后扭头便走。

贾宝玉见状,呆愣愣的跪在那里,天大地大,竟不知该往何处去了。

方才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一口一个蠢物叫着贾宝玉,显然是对贾宝玉嫌弃之极。

贾宝玉想要跟着他们一起修行,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可贾宝玉还是有些不死心,他大着胆子喊道。

「两位大师,可怜可怜小人,带了我同去吧!」

头和尚和跋足道人,刚刚走出去十几步,闻言站住身形,彼此相视一笑。

他们今儿来,贾宝玉身上这块宝玉,他们要,贾宝玉这头蠢物,他们自然也要。

至于不搭理贾宝玉,至于扭头便走,不过是欲擒故纵的小小手段罢了。

二人转过身子,来至贾宝玉身前站定。

头和尚摇摇头,看着跪伏在地的贾宝玉,对跛足道人说道。

「这个蠢物虽说蠢了些,但生得眉清目秀,皮肉又极为白嫩,又是个阉人,带在身边消乏解闷儿,想来是极好的,不如便带了他同去吧!」

头和尚此等言语,显然是将贾宝玉视作优伶,兔爷儿一般的玩物。

贾宝玉登时便羞臊难耐,又有些气恼,不过贾宝玉此时并不敢发作。

毕竟在那些小说话本里,这些个世外高人,得道的神仙,最喜欢用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来考验你的诚意,洞察你的慧根了。

这位茫茫大士,故意这麽说,万一是在考验他呢?

想至此处,贾宝玉强忍羞臊,跪在地上叩首道。

「只要两位大师愿意带了小子同去,小子愿意伺候,伺候两位大师。」

说罢,贾宝玉面色通红,再加上他本就相貌极好,竟有些艳若桃李之色。

头和尚低头看着贾宝玉,竟然看得有些呆住了。

跛足道人见状,连忙摇头道。

「不妥不妥,你乃一介蠢物,即便是跟了我们,也并无多少益处,还是快些回家去吧!」

贾宝玉闻言,不由得红了眼眶,流着泪说道。

「两位大师容禀,小子的祖母刚刚亡故,小子又连遭劫难,此时早已是心如死灰,无家可归之人了。」

头和尚也帮着说道。

「道兄,他虽为一介蠢物,到底也是衔玉之人,将石兄带在身边十七载,多多少少也应该沾染了一些灵性,还是带了他同去吧!」

跛足道人低头沉吟良久,这才唱叹一声道。

「也罢,看在道兄的面子上,也看在石兄的面子上,今儿便姑且试你一试,看看你与石兄朝夕相处十七载,是否沾染了一些灵性,又觉醒了多少慧根?」

紧跟着,癞头和尚又对贾宝玉说道,

「我二人有一首寻道之歌谣,今儿便唱与你听,看看你能领悟多少吧!」

说罢,跛足道人和头和尚,便摇头晃脑的唱了起来。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不多时,二人唱罢,低头问贾宝玉道,

「你听出什麽了?」

贾宝玉满脸茫然,皱着眉头说道。

「小人并没听出什麽,只是听见两位大师,方才说什麽『好」啊,『了』啊什麽的。」

跛足道人低头不语,头和尚却拍手笑道。

「你能听见『好」『了』」二字,便说明你与石兄朝夕相处,的确沾染了一些灵性,也确实觉醒了许多慧根,

毕竟这繁华俗世,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要知道,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哈哈,我二人方才唱的这个歌谣,名字便叫《好了歌》!」

宝玉闻言,竟有些痴了,口中不停的喃喃自语道。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说的不正是我吗?

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看来我若要好,便须得了却尘缘,而我若是不能了断前尘往事,此生便得不了好!」

贾宝玉的这些喃喃自语,传到头和尚耳中,他连蹦带跳,拍手笑道。

「小子,你了了,你也悟了,待我二人为你开光,你便能见性明心了,哈哈,快些随了我们去吧!」

说罢,头和尚抓起贾宝玉左臂,跛足道人抓住贾宝玉右臂,二人架着贾宝玉,趁着无边夜色飘飘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且说贾环,在铁槛寺阳宅之内,他卯时初刻,便睁开了朦胧的睡眼。

倒不是贾环每日都起得这般早,今儿是贾母安灵道场的第一日,他身为荣国府下一代继承人,

怎麽能睡懒觉呢?

贾环打着哈欠,起身之后这才发现,隔壁榻上并没有贾宝玉的身影。

贾环不禁皱眉,贾宝玉竟然起得这般早?

旋即,贾环便释然了。

想想也是,老祖宗生前那麽疼爱宝玉,宝玉为了给老祖宗尽孝,早早的起身去给老祖宗磕头,

也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

贾环笑了笑,并不怎麽在意,洗漱一番之后,便往安放贾母棺柠灵位的正殿走去。

等到了正殿一瞧,并没有贾宝玉的身影。

贾环再次皱眉,旋即,他再次释然或许贾宝玉是去用早膳,或是出恭了呢?

至于贾宝玉独自起身,并不叫了贾环一起,想想其实也很正常。

毕竟他们兄弟俩的关系并不怎麽好,前几天在贾母的灵枢之前,他们俩不还打了一架吗?

故而贾环并不怎麽在意,只是忙碌着他身为荣国府下一代继承人,该忙碌的一些事情。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来至已时初刻,贾母的安灵道场已经开始了,可贾宝玉还是不见人影。

这时候,不仅仅是贾环,就连贾元春,贾探春等人,心里也尽皆大惊,她们连忙叫来大管家林之孝,让他带人在铁槛寺内四处寻找。

贾府众人几乎将铁槛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给翻找了一遍,仍是不见贾宝玉的身影。

这时候,铁槛寺内的一个小和尚,才过来禀报说,昨夜寅时时分,似乎看见宝二爷来给贾母磕头来着。

贾元春,贾环等人一听这话,心里便知道坏事了。

昨日贾母出殡,大家伙都累了一整天,一沾枕头就睡着了,哪里还能起得来?

而贾宝玉,昨儿更是磕头不断,身体早就吃不消了,后来还是贾环喂了他几口参汤,才勉勉强强支撑了下来。

累成这个样子,大半夜的还爬起来给贾母磕头,贾宝玉如此反常的举动,他这是要做什麽,只要不是个傻子,便都能猜出来个**分。

种种迹象表明,贾宝玉这是出走了,甚至是了断尘缘,就此出家了。

贾元春乃是贾宝玉的同胞姐姐,她更是急得哭出声来。

这些日子以来,她弟弟贾宝玉连遭打击。

先是得知儿子贾萎,不是自己的种。

然后最最疼爱宝玉的老祖宗,又突然逝了。

后来又得知了母亲王夫人的死讯,以及王夫人生前的种种不堪之举。

再后来贾宝玉唯一的指望,贾又被鸳鸯给捂死了。

短短几日之间,如此多突如其来的打击,她弟弟宝玉在万念俱灰之下,选择离家出走,便没什麽好奇怪的了。

贾元春一边自责,深恨自己没有瞧出端倪,没有看好宝玉,一边连贾母的安灵道场也顾不上了,紧忙命人备车,登上马车便往京城而去,往紫禁城而去。

贾元春进了宫,便第一时间去见了李崇,

李崇得知此事,也不由得眉头紧皱,心说这贾宝玉好不晓事,贾母的后事还没办完呢,他便离家出走,真真不当人子。

李崇本来不怎麽想管这件闲事,可架不住贾元春一再哭诉,又想想贾母过往的人情,李崇便叹息一声,叫来顺天府尹,让他撒出人手去,尽力寻找贾宝玉的下落。

又过了几日,北直隶那边有消息传来,说有人曾在通州,瞧见了贾宝玉和一僧一道在一起。

而且那一僧一道,样子极为怪异,一个是头和尚,一个是跛足道人。

得知了此事,李崇一下子便猜出来,这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便是原着中那一对堪称神仙一般,极为神奇的僧道组合,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了。

去年,李崇在临幸恭嫔平儿之时,平儿为了给王熙凤求情,也曾说起过她和王熙凤小时候,偷偷跑出去逛庙会,遇见这位头和尚,并给王熙凤留下一句言的往事。

当时李崇便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杀了这一僧一道。

原因无他,在李崇看来,大乾是朕的大乾,在朕的治下,不允许有这麽牛逼的存在。

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源自于李崇对神鬼之说的恐惧。

毕竟在上一世,李崇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是不信这些个东西的。

但是他穿越到这方红楼世界,经历了那麽多的事情,却让他不得不相信了。

有人举兵反叛,李崇并不怕,因为他是皇帝,掌握着天下最为雄壮的兵马。

而面对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李崇便没有那麽从容了,因为他并不掌握这种神奇的力量。

而李崇身为皇帝,对超出自己掌控的力量和人物,他的第一反应便是将其斩尽杀绝。

而让李崇更加恐惧的事情,便是历史上无数的帝王,年轻的时候再英明神武,到了晚年之时,

几乎都会被神鬼之说所蛊惑,都会被那些和尚道土,方士之类的玩意儿,给哄得团团转,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之道。

李崇便想着,趁着他还年轻,趁着他还没有昏至此,将这天下有着神鬼手段的所谓高人,统统来一个物理性消灭。

即便你是佛祖转世,联也要将你火杀。

毕竟,没有你,对朕很重要。

省得等朕老了,等朕老糊涂了,你们又来蛊惑朕!

更何况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这一对僧道组合,是极其擅长搞事情的。

整个红楼世界,可以说十处敲锣,九处都有他们,整本红楼梦,最忙碌的便是他们俩,

度化甄士隐出家。

给薛宝钗冷香丸的海上方和药引子。

给贾瑞送风月宝鉴。

拐骗柳湘莲出家。

在林黛玉小时候,说什麽木石前盟,想度化林黛玉出家。

贾宝玉和王熙凤被马道婆住,他们来解救贾宝玉和王熙凤,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便是李崇决心要杀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根本原因之所在。

而现在,他们竟然连贾宝玉也给拐骗出家了。

那麽下一步,他们是不是要来招惹朕,是不是要对朕下手了?

想明白这些前因后果,李崇当即便下旨,让大乾两京一十三省,撒出去海量的人手,凡是发现了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的踪迹,不问缘由,尽数屠戮。

李崇的这道旨意,登时便将两京一十三省,给搅了个天翻地覆。

再说跛足道人和头和尚,那日在铁槛寺附近,拐走了贾宝玉之后,便带了他一路往南而行。

这一路上,他二人先是典当了贾宝玉身上的衣服,后来又典当了贾宝玉脖子上的金项圈,金璎珞。

而得来的银钱,则全都祭了二人的五脏庙,以及给那些青楼女子开光,给她们增长智慧了。

而除此之外,他二人自然也免不了拿贾宝玉泄火,更是美其名曰为其开光,为其增长慧根。

等银子花光之后,他二人又带着贾宝玉走街串巷,在那些达官显贵之家做些法事,赚上一些银钱。

等皇帝陛下的圣旨,他二人以及贾宝玉的画像,还有海捕文书贴满大乾的每座城镇之后,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便如同过街老鼠一般,不得不潜藏行迹,不得不昼伏夜出了。

为此,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背地里没少埋怨贾宝玉。

后来风声越来越紧,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便不得不离了繁华的城镇,专往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钻。

而如此一来,贾宝玉却遭了殃。

毕竟原先在繁华市井,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还能经常光顾那些寮妓馆,

而到了深山老林,他们没法子给那些青楼女子开光,便只是偏疼贾宝玉了。

这一日,三人来至长安附近的嵯峨山,贾宝玉实在扛不住了,便忍不住抱怨道。

「两位师父,你们都是神仙一流的得道高人,区区一个凡人皇帝,你们怕他做甚?」

跛足道人闻言一愣,头和尚挠挠头上的癞疮,也跟着汕汕一笑。

「乖徒儿,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佛家有云,过去佛不与现世佛争锋,而当今天子,来历极为神秘,我等为其占卜数次,都瞧不出他的跟脚,估摸着,当今陛下定是现世佛转世无疑,你说我二人怕不怕他?」

跛足道人也跟着连连点头,一个劲儿的长吁短叹道。

「乖徒儿,当今陛下的为人,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那是个狠人啊!

惹不起,实在惹不起,看来往后不能在繁华尘世中厮混了,只能往深山老林之中,去寻仙问道了。」

头和尚点点头,又拍了拍贾宝玉的肩膀,不失豁达的笑道,

「乖徒儿,好在有你陪伴左右,虽然身处这深山老林之中,我二人却并不觉得十分寂寞,哈哈,反倒十分逍遥!」

说着,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一左一右架起贾宝玉,一边高唱着《好了歌》,一边往嵯峨山脉深处的密林中走去。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贾宝玉跟了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这麽久,与他们朝夕相处之下,已然发觉这二人,虽然有些神仙手段,但并不是什麽得道的高人,反而更像是史书之上描述的,那些祸国殃民的方士一流的货色。

再加上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几乎日日夜夜都给贾宝玉开光,给他增智慧,贾宝玉是真的有些扛不住了。

去年在绍兴之时,他被处以宫刑,成了一个阉人,从此之后便添了一桩毛病,夹不住尿了。

而自从跟了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之后,他又添了一桩毛病,夹不住屎了。

两厢对比之下,贾宝玉不由得怀念起他在京城,在荣国府的里的日子。

和现在的日子相比,那会儿的他,简直就像是活在天堂一般。

此时的贾宝玉,被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夹在中间,只觉得欲哭无泪,只觉得生无可恋。

贾宝玉在心里嘶声狂吼道。

「元春姐姐,救我!」

「皇帝姐夫,救我,救救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