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豪 > 第53章 上门催稿

大宋文豪 第53章 上门催稿

簡繁轉換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01:21: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老冯眼皮被女婿的哭嚎震得发颤,枯树皮似的老脸涨成赤色。

人间的悲欢并不相通。

一时之间,陆北顾只觉得自己家里虽然穷了点,但是家人都好正常啊......

而他觉得自己一个外人再待下去也不合适了,正打算告辞离去时,忽闻院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门板“咣当”一下被踹得直晃悠。

但见一个瘦瘦小小的身影撞进来。

“老娘让哩来借个钱,哩倒在这儿号丧?”

这女人愤怒地抄起门口缸子里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手腕一抖扔了出去,屠户矮了矮脑袋,鱼“嗖”地飞过头顶,砸进墙角鱼篓。

陆北顾分明看见那鱼入篓时翻了个白眼......也不知是摔的还是吓的。

“还哭?老娘蜀道山!”

屠户也哭不出来了,顿时像被掐住脖子的鸡,挂着鼻涕泡就蹿了起来:“娘子听我解释......”

“解释个铲铲!”

女人一个箭步上前,踮起脚尖揪住丈夫耳朵就拧了个麻花。

她突然瞥见桌上的羊肉臊子,杏眼一瞪:“哟,还学会吃夹帐了?”

老冯连忙打圆场:“闺女莫恼,这是陆小郎君买来送我的......”

“晓得了!”

女人转头打量陆北顾,忽然松开丈夫,叉腰嗤笑:“我当是哪个,原来是那天被我爹从河里捞起来的旱鸭子嘛!”

她染着凤仙花汁的指甲往丈夫脑门上一戳:“看到没?这才是晓得知恩图报的!”

陆北顾正捧着茶碗,忽见这川辣子凑到跟前。

女人年纪大概有三十岁左右,市井中人出门也没戴帷帽,此刻阳光透过窗户斜照进来,能看清她鼻尖缀着几粒浅褐雀斑,随着说话时嘴唇开合而雀跃:“喂,读书郎,会写字不?”

“会。”

“那正好!”

她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往桌上一拍:“帮老娘写个欠条,这钱不白借他们的,肉铺以后挣了钱,以后一定还!”

屠户蹲在墙角直嘟囔:“现在的铺子就是小了点,倒也不是一定要换。”

“你闭嘴!”

女子吼了一声,转头对陆北顾却瞬间堆出笑脸,变脸比翻书还快:“小郎君帮个忙嘛。”

“不用给她写!”

“冯金花。”冯老汉直起了腰杆子,“除非你先把现在的铺子卖了,不然家里不会借你钱的。”

“一时半会儿,我上哪找人买现在的铺子?”

听到这里,陆北顾心念一动。

若是想要想要买个宅地用来迁籍,再给嫂嫂开个食店做营生,屠户家现在的肉铺位置倒是可以,虽然地方不算特别大,但毕竟是个正经铺子,能放下那么多猪、羊,瞧着三分之一亩地以上的面积是有的。

不过他现在手头也没那么多钱,所以只能暂时把这个信息记下来。

“那我不管。”老冯气呼呼的。

一家人不欢而散。

既然已经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又跟老冯聊了两句之后,陆北顾便也起身告辞。

老冯觉得陆北顾送的东西太多了,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所以老冯一边执意送他到门口,一边嘴里还念叨着:“小郎君日后若想吃鱼,只管来找老汉,保准给你挑最鲜的!”

离开渔夫家,陆北顾沿着青石板路往县学方向走。

时间已经是下午将近黄昏了,街边的小贩正忙着收摊,卖炊饼的汉子推着独轮车从他身旁经过,车轮吱呀作响。

不远处,几个孩童在巷口追逐嬉戏,手里攥着刚买的糖糕,笑声清脆。

阳光洒在瓦檐上,晚饭的炊烟袅袅升起,整座小城笼罩在温暖的颜色中。

而当陆北顾来到县学门口的时候,却发现有一个意料之外的人,正在等着他。

“陆公子。”

计云从墙角弹了起来,还是松垮的衣衫,腰间又系了个青葫芦。

计云的年纪比陆北顾还小的多,估计也就十四五岁,放到现代就是初中生,不仅个子矮而且一脸小孩样,还没到发育长开的时候呢。

这么一弹起来,就跟个活泼的小顽猴似的。

“我来上门催稿了。”

陆北顾的神情一僵。

说实话,现在《江左浮生》剩下的十一篇,连“新建文件夹”阶段都没到呢。

这时候催稿,他哪有稿子交给计云?

所以陆北顾旋即转移话题道:“怎地有空来此?”

“自是州学放假了。”

计云笑呵呵地说道:“合江法王寺的沐佛节法会在泸州最为盛大,便随两个友人前来一观,正好想到陆公子在合江县学,就来寻你了......陆公子不会还没写稿子呢吧?”

“当然不会!”

陆北顾面不红心不跳:“已经在构思了,写出一两篇来不过是须臾之事。”

“那就好,那就好。”

计云也只是顺路并非专程过来催稿,所以并不急迫,而是转而问道:“这是刚回县学?”

“是,因着有事,随上官去了趟成都。”

陆北顾说道:“我先把东西放回去可否?”

计云自无不可。

很快,陆北顾把东西放回了他县学的学舍,锁好门以后出来找计云。

“去哪?”

“两个友人正在茶铺歇息,一同去吧,我为你引荐一番。”

陆北顾点了点头,跟着计云开始走。

对于合江县城,其实他并不熟......前身比较自闭不喜欢闲逛,也没有朋友找他出去玩,所以除了县学周围这一圈大概清楚,其他地方也没怎么去过。

往南走了两条街,计云引他到了临街的一间茶铺。

陆北顾掀开竹帘,迎面扑来一阵混着茶香的热气。

茶铺里只四五张榆木桌,墙角炭炉上煨着烧水的粗陶壶,“咕嘟咕嘟”吐着白雾。

其中有一桌上,对坐着一对男女,见计云带了个不认识的人来,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

计云在门口的旧毡垫上跺了跺靴子上沾的泥,瞥见柜台后头立着个戴青布头巾的老丈,正用竹勺往陶罐里添茶叶。

“两位客官可要饮些什么?”

“小店有各种的雨前散茶,还有今年新制的紫苏饮子。”

计云好奇地探身去看:“紫苏饮子?是跟酸梅汤差不多那种吗?”

“小官人好见识!”老丈咧开缺牙的嘴笑了,“乃是紫苏叶、桑白皮、青皮、五味子、杏仁、陈皮熬的,通常会兑些梅子汁,喝起来酸甜解腻。”

“那来一碗,我不喜欢喝茶。”

计云转头问道:“陆公子喝什么?”

“我喝散茶。”

老丈点点头,揭开陶罐,舀出好几勺琥珀色的汁水放到大碗里,酸甜气息扑面而来,又去后院地窖里拿了两小块储存起来的冰块出来。

宋代储存冰块主要是两种办法,一种是冬天时到河面上将冰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让它们漂浮在水面上继续冻结,当冰块的厚度达到三尺时,把冰块运到事先挖好的地窖里面做好隔热的措施,并在每块冰块中间放上锯末等东西,就可以保存到夏天使用;另一种是前唐时候发现的,直接用硝石放到水里,然后水会结冰。

不过茶铺之类的地方,都会采用第一种方式。

因为这里旁边就挨着长江和安乐溪,冬天天气最冷的那段时间,安乐溪两侧靠岸位置的水面是会结冰的。

相比于还要花钱买的硝石,这些冰都是可以直接无成本获取,只是费点凿冰的力气罢了。

而且来喝饮品的客人,其实也不大喜欢硝石做的冰,都觉得对身体会有不好的影响......其实没啥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