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豪 > 第27章 旬测

大宋文豪 第27章 旬测

簡繁轉換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01:21: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此后数日,陆北顾皆是每日早起,在学舍院外晨读。

晨露未?时,他的低声诵读声便伴着鸟鸣在院落中回荡。

这般勤勉渐渐传开,引得几个学子也加入晨读,倒成了县学一景,甚至连县学的学正对此事都有所耳闻。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前去会食所用早餐的学正在路上驻足细听,发现是陆北顾的声音,声调虽低,但字字铿锵,似是读出了金石之音。

他记得这个学子,寒食节之前的策论考试上大放异彩,不过其余诸科都差的厉害,如今听这诵读,却已颇有章法......若不是足够熟悉,是做不到这么毫无磕绊一口气顺下来的。

学正捋须沉吟,转道向里行去。

晨光中,陆北顾正捧着书卷踱步,他读得专注,连衣袂被竹枝勾住都未察觉。

直到听见清嗓声,才惊觉学正已立在三步之外,老头的青布衣衫被风吹得微微鼓荡。

“学生见过学正。”

学正拿过了陆北顾手上的书,瞥见竹纸边沿密密麻麻的记号,大抵是用来练习帖经的。

他不动声色地翻开《为政》篇,突然发问:“‘视其所以’章,何解?”

陆北顾略一思索,答道:“夫子教人观人之法,观其所为,察其所由,安其所乐,则人心无所隐。”

学正点了点头,不全是死记硬背,与月前那个只会照本宣科的后生判若两人。

随后,他又考校了几个问题。

不单单是《论语》里需要默背的内容,还有《春秋》和《礼记》里关于经义的理解,但很明显,虽然陆北顾的《论语》已经背的越来越熟练了,《春秋》相关内容也多有了解,但对于《礼记》却还生疏的很。

“你近日读了哪些注疏?”学正突然问道。

陆北顾如实把他读的几本书告知于对方。

“光是读《礼记正义》不够,正统归正统,跟现在的考试内容还是有不少差异的。”

学正伸手按住他肩膀,老头感受到麻布下嶙峋的肩骨,说道:“方悫所著的《礼记精义》怕是来不及细读了......这样,你稍后到我这里来,拿三卷《礼记举隅》去读,若是自己有闲暇,也可去书店买《礼记墨义要览》看看。”

“是,多谢学正。”

老头摆摆手,自顾自地走了。

至于刚才所说的《礼记精义》,是一个大部头的备考书,总共有五十卷之多,内容主要是摘录《礼记》篇章,附以历代注疏精要,并附“墨义题解”,大抵就是模拟考试题型大全的意思,完全可以理解成类似《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存在。

这个大部头在如今的仁宗朝多次重刻,被国子监和太学列为考试重点推荐书目,没几个月全身心投入,根本啃不下来,所以眼下时间紧张的陆北顾是不用考虑的。

而《礼记举隅》则是其简化版,摘录的都是重点常考篇章,然后给相应的墨义答题模板,属于抓重点的速成之法,很适合突击提高成绩。

当然了,这种好东西,在市面上卖的极贵就是了。

至于所谓《礼记墨义要览》,内容则更高级一些,卖的也更贵一些,其实就是历年省试墨义真题集注,一般都是赴京赶考的举人才会买来考进士用,他现在倒是用不上。

陆北顾重新打开了《论语》,书页正好停在《述而》篇。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他摇了摇头,忘记吃饭还不至于,他得准备去会食所用早餐了......复习帖经所用的《论语》,除了晨读,只有在吃饭的时候他才挤出来时间看,剩下的时间,则大多都用在了复习墨义所必须下工夫的、纷繁浩杂的《春秋》《礼记》上。

至于诗赋,说实话,他还没时间准备呢,希望去成都府路上休息的时候能有空看看相关的书籍。

吃完早餐以后,一上午过去。

当刺眼的阳光穿透窗纸时,陆北顾已在案前坐了整整两个时辰。

从学正那里借来的《礼记举隅》的纸页被他翻得有点起了毛边,“啪”的一声,轻合上卷册,陆北顾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

窗外传来学子们喧嚷,他这才惊觉......该去书堂了。

今日正是旬测的日子,案几已摆成单人独座。

刚赶来的陆北顾坐下来没多久,学正就带着几个老师捧着考卷进来。

“帖经四十条,墨义二十问。”

学正将黄麻纸卷分发给前排学子:“午时初刻收卷,可以提前交卷。”

旬测属于小测试,用意主要在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平,所以学生们对此重视程度并不高,考的多了就有种例行公事的麻木感。

陆北顾展开考卷,墨香扑面而来。

首题便是《论语?八佾》的填空。

“子曰:‘《____》____,哀而不____’。”

这属于白给题,他每日晨读《论语》,虽然不说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但是连冷僻的《乡党》篇现在都考不住他了,这种随便答。

连答了四十条帖经,里面倒是确实有两三条比较刁钻的,让还没来得及把《论语》背到滚瓜烂熟地步的陆北顾,有些拿捏不准自己答得是否完全正确。

不过整体而言,90%以上的正确率是能保证的,这跟此前的水平相比肯定是天差地别。

当然了,同样是考帖经,县试帖经的难度,跟州试也压根比不了就是了,而这部分通常而言对于顶尖选手来讲也拉不开多少分。

到了墨义部分,开头的《春秋》题就让陆北顾笔尖悬停了下来。

“僖公二十四年,天王出居于郑,书法如何?”

陆北顾想了想,写下了“天子不言出,此言出者,讥王无德也”的答案,随后笔锋一转,又补上“虽失位,犹在境内”的别解。

二十问的墨义考下来,虽说没有到满头大汗的程度,但确实也是比之考《论语》填空的帖经要令人头疼得多。

“呼......”

把卷子交上去,陆北顾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检验他这十来天学习成果的时候了。

因为有标准答案,在场的判卷老师也有好几个,所以判卷速度非常快,基本上交上去没多久就判出来了。

没等多久,就开始公布排名和成绩。

对于各人都是什么水平,其实大家心里早就有数,所以听到何聪等人照旧名列前茅的时候,没人惊讶。

但是当一个名字突然挤进前十的时候,书堂内却是一阵诧异。

“??陆北顾,帖经乙上,墨义乙下,列第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