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豪 > 第45章 师父,别念了

大宋文豪 第45章 师父,别念了

簡繁轉換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01:21: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先说看起来最简单,实则最难的炼字。”

赵?点着其中的范例,说道:“炼字,其实目的不是找合适的字,而是找合适的声。”

“骈句对仗讲究平仄相协,你且看这‘云山叠嶂’对‘烟水浮槎’。”

“这里面‘叠’与‘嶂’皆为仄声,‘浮’与‘槎’皆属平声,看似工整,实则犯了‘同声落脚’的忌讳??四字皆为双平双仄相对,声韵便如断弦之琴,缺乏起伏之妙。”

说实话,平仄这玩意挺让人头大的。

写策论基本不要求平仄,完全可以随意发挥,但是诗赋的格律则非常的严谨。

除了本身字的对仗,还涉及到声的对仗!

要知道大宋可是没有汉语拼音的,所有字的发声,都需要根据《广韵1》的反切以及所属韵部来进行判断。

而且,千万不要试图耍小聪明,依靠汉语拼音来判断......因为宋代汉语的发音跟现代汉语在很多细节上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宋代汉语体系是以“四声八调”为基础的,已形成了平、上、去、入四声,但因声母清浊对立,四声各分阴阳,细分形成八调体系,而且跟现代汉语的显著区别就是入声独立,入声以塞音韵尾收尾,发音短促,与现代汉语将其合并入其他声调不同。

如果非要用现代汉语来找参照物,去找更接近宋代汉语的方言,那就是客家话和吴语。

客家话的特点是完整保留了宋代汉语的入声韵尾,而且通常有6-7个声调,接近宋代汉语的八调体系,调值分化细致。

并且客家话是有跟宋代汉语相同的虚词用法的,比如“系”(是)、“?”(无)、“?”(刚),且句末语气词丰富,如“咩”“?”等等。

除此以外,客家话还有很多的古音,比如“行”(hang)“食”(siak)等等,都跟宋代汉语发音极为相似。

吴语的特点则是保留了宋代汉语的全浊声母,并且入声分阴阳,因此用吴侬软语来唱宋词,通常会比用现代汉语来唱听起来要顺耳的多。

而说回此处,从单个字的平仄判断来看,四字的平仄属性倒是没问题。

但问题是,写诗赋不是对对联!

要的不仅仅是平仄相对,甚至可以说,在骈文或诗赋的对仗中,单纯的平仄相对只是基础内容,进阶一点,就需要讲究“仄顶仄,平顶平”的交替之美。

相信一般人琢磨到这里,就已经开始晕了。

好在陆北顾的理解能力相当到位,还是能跟上赵?的教学思路的。

赵?继续说道:“而若将‘叠嶂’改为‘列嶂’,将‘浮槎’改为‘迷津’,以‘仄仄’对‘平平’,虽合平仄,但‘迷津’二字分属‘支韵’与‘真韵’,终非上选。所以不妨改为‘烟水苍茫’,既保平仄相对,又合‘阳韵’一韵到底,方显声律谐美。”

见陆北顾似有所悟,赵?指了指正房里挂着他自己练字时候誊写的《兰亭集序》。

“你看这‘崇山峻岭’对‘清流激湍’,乍一看,是不是平平无奇?”

陆北顾点了点头,确实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倒是赵?的字是真的好看。

是那种,哪怕对书法完全不懂的人也能看出来的“好看”,属于美学范畴了。

而如果把陆北顾自己练的正楷放到上面去对比,就仿佛是一笔一划写字的稚童与信手拈来的书法家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一样。

不过这个倒无所谓,宋代考科举不要求书法有多好看,因为重要考试都是会给考卷誊写出来再送去阅卷的,你在卷子上写多好看都没用......

所以如果只是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艺术追求,那么练出来的书法只要写的不是如狗爬一般,正正经经能让人认清就可以了。

“文字确实不算惊艳,但若是从音韵平仄来看,可就大有讲究了......王右军此篇看似天成,实则暗合平仄交替之妙。”

“这里面‘峻’为去声,‘岭’是上声,虽同属仄声,然一刚一柔,恰如琴弦之张力。”

赵?的手指又移至“激湍”两个字这里。

“而‘激’字入声急促,‘湍’字平声绵长,正是‘仄顶仄,平顶平’的典范,明白了吗?”

陆北顾很想调皮地说一句。

......师父,别念了。

但这话也就在心里想想,一闪而过。

他还是认真地回答道:“明白了,讲的很是真切易懂。”

说实话,诗赋格律这种东西。

没人教,就这里面的门道,自己琢磨一年都琢磨不明白。

但要是有人教,自己悟性够好,很多东西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情罢了!

毕竟,内容即便再拗口再复杂,说穿了也就是那那些东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考试最怕什么?

当然不是怕背题,而是怕需要自由发挥的啊!

正因如此,很多考生其实帖经、诗赋都不错,但一考策论就稀烂,说白了就是才学不够,没有自己的观点。

而正是因为陆北顾,已经把他在“观点”这方面的能力展示了赵?。

所以赵?才会对陆北顾这么耐心地进行教导。

因为赵?很清楚,陆北顾是有才华、有天赋的,唯一的问题,其实就是不懂这里面的规律。

而规律,是可以教的。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一上午。

陆北顾对于平仄格律的理解,也比之前大大加深了。

就在他还要询问问题的时候,忽听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书吏匆匆进来,在赵?耳边低语几句。

陆北顾隐约听见了模糊的几个词。

“提点刑狱司那边......有要犯......”

赵?神色一肃,对陆北顾道:“有公务要处理,你回去将这手稿读熟,明日考校。”

陆北顾连忙识趣地起身告辞。

走出衙门时,日已近午。

陆北顾回头望了望那座朴素的官署,心头也是有些感慨,谁能想到名震朝野的“铁面御史”赵?,教导自己时竟如此耐心细致呢?

??????

1《广韵》是陈彭年、丘雍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写就的声韵著作,目的是为了增广《切韵》而作,全书分5卷,收录26194字,注文191692字,分206韵,平声57韵(上平28韵,下平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较《切韵》增多13韵,字数比《切韵》增加一倍,是宋代考生的声韵参考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