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 第977章 清算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第977章 清算

簡繁轉換
作者:李别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4 05:30:51 来源:源1

我,过去?

季鸿旭内心恐惧。

若是平时,老祖叫他,他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笑脸相迎地快步赶过去。

但现在,抬头便是面对季延南那宛若阴鹫的眼神,他不知怎的,竟然双腿难以移动半分。

“老祖,我,我……”季鸿旭语无伦次。

“无妨,你过来便可。”季延南喘了口气,朝着他笑了笑,声音平缓,甚至还带上了一丝温和,仿佛只是在叫一个不懂事的晚辈。

季鸿旭一辈子都在揣摩人心,尤其是这位老祖的心意,这也是他能上位成代族长的主要缘......

山雨初歇,晨雾如纱,缠绕在启言书院残垣断壁之间。那株老槐树的枝干上,还挂着昨夜“共名”潮退后留下的光尘,像是星屑凝成的露水,在微风中轻轻颤动,偶尔滴落一粒,便在泥土里绽出一朵小小的言铃花,旋即又悄然枯萎,化作一道淡痕,仿佛只是大地的一声叹息。

盲女仍坐在石台边,双手抱着膝盖,脸贴着冰冷的石面。老人??雪山??已经不在了。他的身体随着最后一道波纹消散于天地,连骨灰都未曾留下。只有胸前那枚铃铛徽章静静躺在石台上,铜绿褪尽,表面光滑如镜,映着初升的日光,竟隐隐有无数细小名字在其间流转,如同呼吸。

她听不见他的声音了。

可她知道,他还活着,在每一阵风里,在每一声呼唤中,在每一个敢于说出“我”的唇齿之间。

她缓缓伸手,指尖轻触铃铛。刹那间,一股暖流自指尖涌入心口,像是有人隔着岁月握住了她的手。她闭上眼,耳边忽然响起一个极轻的声音,不是从外而来,而是从她心底浮起:

“你听见了吗?”

是雪山的声音,温柔、疲惫,却带着笑意。

她点头,泪水无声滑落:“听见了……所有人都在说话。”

的确,整个神州都在“说话”。

不只是人声,还有物语。

一块被遗弃的碑石在荒野中低吟自己的铭文;

一只锈迹斑斑的铁剑在古墓深处震颤,诉说主人战死前未尽的遗愿;

就连那些曾被焚毁的典籍残页,也在灰烬中重新拼凑出字句,随风飘散,落入识字者梦中。

言语不再是权力的附庸,而成了存在的证明。

但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觉醒。

北方边境,一座废弃的正音司旧址上,黑烟袅袅升起。十余名身披黑袍的人围成一圈,中央燃着一簇幽蓝火焰,火中焚烧的并非柴草,而是一本本从民间搜刮来的《心录书》与私人日记。他们口中念诵着早已失传的禁咒,试图以“逆鸣诀”斩断“共名”与现世的联系。

“言生于心,灭于火。”为首者低吼,“烧尽私语,天下归静!”

火焰骤然暴涨,竟将半空飞过的几粒言铃花光尘吞噬。然而就在他们以为得逞之际,火堆中忽然传出婴儿啼哭般的声音??那是被烧毁的书中亡魂的哀鸣。紧接着,灰烬腾空而起,凝聚成一张张模糊的脸,齐声质问:

“你们凭什么替我们沉默?”

黑袍人惊骇后退,可那些灰烬之脸如影随形,最终扑入他们口中鼻中,令其七窍流血,倒地抽搐。临死前,他们嘴唇开合,竟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自己一生最不敢承认的秘密:

“我曾在肃言使面前告发亲弟……只为求一官半职。”

“我烧过三十七本《家史》,只因怕祖上罪名牵连子孙。”

“我不是忠臣……我是懦夫。”

他们的尸体化作焦炭,而灵魂却随着风,飘向西南,汇入泪碑的水滴之中。

与此同时,南方某座小镇的市集上,一名少年站在茶楼高台,面对众人朗声道:

“我叫林九,父亲是十年前‘削形诀’中被抹去名字的三百城民之一。他曾写信给朝廷,控诉赋税不公,结果全家被列入‘失序名录’。那天夜里,官兵破门而入,母亲抱着我藏在灶底,父亲被拖出去时还在喊:‘我说的是真话!我存在!’”

台下寂静无声。

少年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展开念道:

>“儿若见此信,勿悲。父虽身死,名已入天听。只要有人记得,我就没有真正消失。你要活下去,要说话,哪怕声音再小,也要让世界听见??我在。”

话音落下,人群中有人开始啜泣,有人默默摘下胸前的银牌,扔在地上。那银牌上刻着“太平顺民乙”,如今却被踩进泥里。

一位老者走上前,颤抖着握住少年的手:“我认得你父亲……他教过我写字。他说,字是骨头,话是血肉,没了这些,人就成了行尸。”

越来越多的人围拢过来,有人带来祖传的族谱,发现原本空白的一页竟自动浮现文字;有人捧出亡妻的绣鞋,鞋底竟渗出一行小字:“莫忘我笑时模样。”

这一夜,小镇无眠。人们不再诵“我在太平”,而是轮流讲述自己的故事??有悔恨,有委屈,有爱而不得,也有恨不能报。月光洒在屋瓦上,宛如一层流动的语言之河。

而在遥远的东海之上,那支由亡魂组成的军队并未解散。他们在雪原上扎营,每日清晨列队操练,动作整齐划一,却不发一语。唯有当孩童靠近时,才会微微低头,任由小手穿过他们虚幻的身体。

有个五岁女孩天天跑来,给为首的将军“送饭”。她端着一只破碗,里面盛着清水和几粒米,放在雪地上,认真地说:“爹说,饿着的人最可怜。”

将军凝视她良久,终于抬起透明的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那一瞬,女孩忽然睁大眼睛,脱口而出一句她从未学过的古语:

“守关者,不退。”

周围士兵皆震,纷纷单膝跪地,向女孩行礼。

自此,这支亡魂军有了新的使命:他们不再等待世人说出真相才归来,而是主动巡游四方,唤醒沉睡的记忆。他们在冤狱旧址徘徊,引出囚徒遗言;在战场废墟低语,还原被篡改的历史;甚至潜入权贵梦境,逼迫他们在睡梦中吐露罪行。

有人说他们是正义之灵,也有人说他们是祸乱之源。

可无论褒贬,无人能否认??他们让“遗忘”再也无法成为逃避的盾牌。

十年过去,新王朝的律法虽已废除言禁,但人性的枷锁往往比刀剑更难斩断。许多人依旧害怕说话,怕招祸,怕被孤立,怕揭开伤疤后痛不可当。

于是,一种新的职业悄然兴起??**言引师**。

他们行走乡野,专为那些无法开口的人代述心声。有的背负木匣,内藏能共鸣心绪的玉石;有的手持铜铃,摇动时可引出压抑已久的言语碎片;更有甚者,以自身为媒介,让亡者借其口发声。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一位独臂女子,名叫许绾。

她本是当年墨青赴死前托付遗志之人,曾在战火中焚毁千卷伪史,也被正音司剜去一目、斩断右臂。如今她隐居山林,却每逢月圆必出,踏着言铃花盛开的小径,来到各地村落。

人们称她“断臂说书人”。

她不说故事,只问一个问题:“你最想让谁听见你的话?”

若对方沉默,她便吹响一支残玉箫??正是当年沈知白所用之物,断裂后被她拾得。箫声呜咽,如泣如诉,往往能勾出人心深处最隐秘的呐喊。

有一夜,她在一村庄停下,见一老妇蜷缩屋角,怀抱空摇篮。许绾走近,轻问:“你想说给谁听?”

老妇摇头,泪如雨下。

许绾不再多言,取出玉箫吹奏。箫声起时,屋外言铃花齐齐震颤,花瓣纷飞如雪。忽然,老妇浑身剧颤,猛地抬头,嘶声道:

“儿子!娘对不起你!那年官府征粮,我……我把你的名字改成了‘夭折’,只为少交一份税!可你没死!你被人贩子带走……你还活着啊!!”

她嚎啕大哭,摇篮中竟渐渐浮现出一个虚影,是个七八岁的男孩,穿着破旧布衣,怯生生地看着她。

“娘……你不认我了?”孩子轻声问。

老妇扑上前去,却穿过了他的身体。但她不放弃,一遍遍重复:“娘认你!娘一直记得你!你叫阿禾,小名豆儿,左耳后有颗红痣……你说过长大要给我买糖吃……”

话音未落,那虚影竟渐渐凝实,嘴角扬起一丝笑,然后化作点点光尘,融入她怀中的摇篮。

次日清晨,村民发现摇篮里多了一块刻字木牌:

>“阿禾,生于乱世,卒于重逢。”

许绾悄然离去,身后,一朵言铃花迎风绽放。

岁月流转,启言书院原址上的无顶之殿日渐恢弘。泪碑不再只是石壁流水,而是演化成一片巨大的“声域”??任何人在此诚心呼唤,不仅可听见逝者回音,更能感知其一生情绪片段。有人在此与亡父和解,有人在此原谅背叛的爱人,更有人在此直面自己曾犯下的罪。

一日,一名青年跪在碑前,声音沙哑:“师父……我是周文昭。当年我在疗言院喊出真名,后来侥幸逃出,可我一直不敢回来。我怕看见您和其他人的尸骨……我怕自己不够勇敢。”

风拂过碑面,一滴水珠落下,击在他的掌心。水中传来熟悉的声音:

“文昭,你已归来,便是勇者。我们等的从来不是完美之人,而是肯说真话的人。”

青年伏地痛哭。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脚步声。一名白衣少年缓步走入,眉目清冷,手中捧着一支断玉箫。

正是沈知白转世。

他不知前世因果,只觉心中常有空洞,似有万千话语堵在喉间,却不知对谁而言。直到昨夜,他梦见一位盲女站在槐树下,轻声问他:“你愿意替我说话吗?”

他醒来后,便一路寻来。

他走到泪碑前,将断箫置于石上,低声说:“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感觉,我欠你一句话。”

话音落下,整片声域骤然震动。水流加速,光尘翻涌,最终汇聚成一道人影??是雪山,模糊却温暖。

“不必还。”他说,“你只需记住:每一次开口,都是对虚无的反抗。”

少年怔住,眼中忽有泪光闪动。

他张了张嘴,终于说出人生第一句发自肺腑的话:

“我……在。”

刹那间,漫山遍野的言铃花同时开放,铃音如潮,响彻云霄。

百年之后,传说仍在延续。

有人说,每当有人真心说出“我在”,天上就会多一颗星。

也有人说,言铃花的种子藏在每个人的心底,只待勇气浇灌,便会破土而出。

还有人说,雪山并未真正消散,他化作了风,化作了雨,化作了所有不肯沉默的回响。

而在某个偏僻山村,一位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写字。

黑板上写着三个大字:**我是谁**。

一个小女孩举手问:“老师,如果我说谎,我还存在吗?”

教室安静下来。

老师蹲下身,温和地说:“说谎的人,依然存在。因为他必须先‘是’一个人,才能选择骗或不骗。重要的是,有一天,他能不能对自己说真话。”

女孩若有所思,点点头。

放学路上,她摘下一朵言铃花,戴在发间,蹦跳着回家。风过处,铃声清脆。

她忽然停下,仰头望天,大声喊道:“我叫小铃!我喜欢画画!我昨天偷吃了妹妹的糖!但我还是爱她!”

声音飘远,落入山谷,激起层层回响。

仿佛天地也在回应:

“你在。”

“你在。”

“你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