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 第978章 好大的口气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第978章 好大的口气

簡繁轉換
作者:李别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4 05:30:51 来源:源1

“后生好大的口气!”

季延南一步踏出,面对着数十位天子府执法使,气势丝毫不减。包括整个祖祠供奉院子在内,尽皆处于他之界内。

“开口便是“封族”一词,将我族内弟子长老绑缚至此,真当老夫这一身的合体境界是摆设不成?”

一语落下,空气中的灵力仿佛停滞,压力甚大。

季延南有些恼怒。

被人硬闯到家里来了,还把一群长老弟子的绑缚身体,齐齐带到祖祠面前,若说他季府祭祖之日都不一定有今天这般人全。

身后是祖宗,身前是......

山风穿过无顶之殿的残柱,卷起一片片泛黄的纸页。那些曾被焚毁又重生的《心录书》残卷,在阳光下轻轻翻动,字迹如蚁行般缓缓爬动,仿佛仍在书写未尽之言。沈知白站在泪碑前,指尖还残留着断箫离手时的凉意。那句“我……在”出口之后,他体内某种沉睡已久的东西终于松动了,像冰层裂开一道细缝,有光渗入。

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来到这里,也不明白为何梦见那个盲女。但他清楚地记得梦中她的眼睛??虽看不见世界,却仿佛能看透他的灵魂。她说:“你愿意替我说话吗?”而他竟点头应了。

此刻,风忽然静止。

整座声域像是被按下了暂停的琴键,水流凝滞,光尘悬停。一道极轻的脚步声自殿外传来,踏在碎石上,不疾不徐,却让沈知白脊背发寒。他转过身,看见一位女子缓步走来。她独臂藏于袖中,另一只手拄着一根由言铃花茎编织成的拐杖,每走一步,地面便生出一朵微光闪烁的小花。

是许绾。

她目光落在沈知白脸上,久久不动,而后嘴角微微扬起:“你来了。”

沈知白怔住:“你认识我?”

“我不认识你。”她说,“但我认识你的声音??它曾在千百个亡魂口中回荡过。那是雪山最后传下的‘启言之音’,唯有承其愿者,才能唤醒声域共鸣。”

沈知白心头一震。他想起昨夜梦境中的风、树、铃铛,还有那位盲女低语时唇齿间吐露的气息,竟与这殿堂里的每一缕空气如此相似。

“你是谁托付给我的?”他问。

许绾没有回答,只是走到泪碑旁,伸手抚过碑面。水珠顺着她的指缝滑落,映出无数画面:一场大火吞噬书院,老人怀抱铃铛微笑消散;盲女跪坐石台,泪水滴入泥土,催生第一朵言铃花;墨青挥剑斩断正音司旗杆,血染长空;沈知白前世执箫而立,唇边流血,却仍吹奏到最后一个音符……

“这些……都是真的?”沈知白声音颤抖。

“比真实更真。”许绾轻声道,“因为它们曾被人用性命守护。你说你忘了,可你的心还记得。”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骚动。几名村民慌张跑进殿内,脸色惨白:“许先生!不好了!北岭村的孩子们……全都不能说话了!”

许绾眉头一皱:“什么时候的事?”

“今早醒来就发现的。不是哑了,是根本发不出声!无论怎么哭喊,喉咙就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连婴儿都只能张嘴喘气,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沈知白心中猛地一沉。他想起北方边境那场黑烟缭绕的逆鸣诀仪式,那些试图以火灭言的狂徒虽已覆灭,但他们的咒术是否留下了余毒?

“带我们去。”许绾果断道。

三人连夜赶往北岭村。山路崎岖,夜雾弥漫,沿途所见皆异常寂静??鸟不鸣,虫不叫,连风吹树叶的声音都微弱得几不可闻。越接近村庄,空气中竟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灰雾,触之冰冷,吸入后喉间隐隐作痛。

村口老槐树下,十几个孩子围坐一圈,眼神惊恐,拼命用手势比划,却无人能发声。父母们束手无策,有人跪地祈求神明,有人怒砸门板,以为是邪祟作祟。

许绾蹲下身,从怀中取出一块温润玉石,贴在一名小女孩额前。玉色由乳白转为深红,随即“啪”地一声裂开一道缝隙。

“不是病。”她沉声道,“是‘缄口咒’,而且是最古老的‘九重锁喉印’。此咒早已失传,需以三百人之默许为引,一人自愿献声为祭,方能发动……是谁在这里说出了‘我不再说话’?”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一名老妇颤巍巍举手:“是我……昨天官差来说,朝廷要重修《太平志》,凡曾参与‘共名潮’者皆需登记。我怕惹祸,就在家门口烧了儿子写的一本日记,还对着天发誓:‘从此闭口不谈旧事,愿做顺民。’”

她说完,眼泪滚滚而下:“我只是想保全家人啊……我不知道这会害到孩子!”

许绾闭目良久,终是叹息:“你不是坏人。但沉默一旦成为习惯,就会变成枷锁。如今这村子已被‘集体失语’侵蚀,若不及时破除,不出七日,所有人将永久丧失言语能力。”

沈知白听得心头发紧。他看着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忽然开口:“我能做什么?”

许绾望向他:“你既是启言之音的继承者,便有可能唤醒‘原初之声’。但代价是你可能会失去自己的声音??就像当年的雪山一样。”

沈知白沉默片刻,然后缓缓点头:“只要他们能说话,就够了。”

当夜,许绾在村中央设下“回音阵”,以十二枚铃铛徽章布于八方,中央放置那支断裂的玉箫。沈知白盘膝而坐,双手合拢置于膝上,闭目凝神。

“记住,”许绾在他耳边低语,“不要想着如何发声,要想着‘为何要说’。言语的本质不在声带,而在心意。你想告诉这个世界什么?”

沈知白脑海中浮现梦境中的盲女,她坐在槐树下,手指轻轻拨动空气,像是在弹奏一首无人听见的曲子。她曾问他:“你愿意替我说话吗?”

他忽然明白了。

她不是要他代替她说话,而是希望有人能听见她??那个一直被忽视、被定义、被剥夺名字的自己。

他的嘴唇微动,没有声音,但心念已起:

>“我不是为了证明什么才开口。

>我开口,是因为我痛,我爱,我怀疑,我渴望被理解。

>即便无人倾听,我也要说出来??

>因为不说,我就不存在了。”

刹那间,断裂的玉箫自行悬浮而起,两截断端缓缓靠近,竟在空中重新拼合!一道清越箫音骤然响起,穿透夜空,直冲云霄。与此同时,地面言铃花疯狂生长,缠绕全村,花瓣绽放之际,每一朵都发出细微人声??有笑、有哭、有道歉、有告白、有母亲哄孩子的呢喃,也有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孩子们一个个睁开眼,张开嘴,先是呜咽,继而尖叫,最后放声大哭。声音回来了!

老妇扑通跪下,抱着孙子嚎啕:“豆儿!你能说话了!娘对不起你!娘以后再也不怕了!”

沈知白却感到喉咙一阵剧痛,伸手捂住,指尖沾血。他想说话,却发现发不出任何声音。他成了真正的哑者。

许绾扶住他,眼中含泪:“你做到了。你用自己的声音,换回了他们的言语。”

沈知白笑了笑,用手指在地上写道:“值得。”

然而,异变再生。

那一夜的箫声太过强烈,竟惊动了深埋地底的“伪言碑”??那是历代正音司用来篡改历史、抹杀异见者的工具,刻满虚假诏令与伪造供词。随着共名潮退去,这些碑本应彻底风化,但其中一座核心碑文却因怨念积聚,悄然复苏,化作一只巨大的青铜巨口,潜伏于地下,专吸人类言语为食。

它感应到了沈知白的牺牲,认定他是“最纯粹的言之载体”,于是悄然破土而出,趁着众人欢庆之时,猛然张口,将整座北岭村笼罩在阴影之下!

那巨口无声开合,村民们的语言再度被抽离,化作一道道光丝吸入碑中。就连刚恢复声音的孩子们,也再次陷入沉默。

许绾厉喝:“退后!”随即举起断臂,咬破指尖,在空中画出一道血符。这是她从雪山遗书中习得的禁术??“言刃斩”。

血光划破长空,化作千万把无形利刃劈向巨口,碑面顿时裂开数道缝隙。但那怪物竟从中喷出大量扭曲话语:“你不配说话!”“你是个累赘!”“没人爱你!”??全是人心中最深的自我否定。

许绾踉跄后退,脸色惨白。这些话击中了她内心最痛处:她曾因无法保护同伴而自责,也曾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值得活下去。

眼看巨口逼近,沈知白猛然站起。他虽不能言,但心中怒焰滔天。他抓起地上那支完整的玉箫,高高举起,然后狠狠摔向地面!

“啪!”

箫断成三截。

但这不是终结,而是唤醒。

三块碎片同时发光,浮空旋转,组成一个古老符号??“吾”。这是最原始的“我”字,象征着个体意识的觉醒。

沈知白指着巨口,双目赤红,心中呐喊如雷:

>“你说我不配?可我明知会哑,仍选择开口!

>你说我是累赘?可我宁愿失声,也要让别人说出真相!

>你说没人爱我?可我今日所为,只为一群素不相识的孩子!

>这就是我的存在!这就是我的言语!

>你可以夺走我的声音,但夺不走我说话的权利!”

整片大地震动,所有言铃花齐齐朝向他绽放。村民们虽不能发声,却纷纷抬手,指向天空,做出“说话”的口型。孩子们甚至蹦跳着围成圆圈,用肢体表达喜悦与支持。

这一幕,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

巨口开始崩解,碑文逐一剥落,显露出背后层层叠叠的真实记录:某年某月,某地百姓因言获罪;某位诗人写下讽喻诗篇,次日全家失踪;某孩童仅仅说了句“皇帝也会犯错”,便被割舌投入井中……

真相一旦显露,伪言便无所遁形。

最终,青铜巨口轰然倒塌,化为粉末,随风而去。

黎明降临,北岭村重归安宁。孩子们又能欢笑奔跑,老妇抱着孙子一遍遍说着“我爱你”,仿佛要把过去几十年压抑的情感全部补回来。

沈知白依旧沉默,但他不再悲伤。他发现自己虽不能发声,却能通过书写、手势、眼神传递心意。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原来,言语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源自真心。

数日后,他随许绾回到启言书院旧址。盲女依旧坐在石台边,似乎早已等候多时。

她伸出手,轻轻抚摸沈知白的脸颊,然后笑了:“你回来了。”

沈知白惊讶地看着她,用笔写道:“你怎么知道是我?”

盲女柔声道:“我能听见你的心跳在说话。而且……你的气息,和他一样温暖。”

沈知白怔住。

她继续说:“雪山走了,但‘共名’不会终结。只要还有人敢说真话,就有新的声音诞生。你不必成为他,你只需成为你自己。”

那天傍晚,沈知白独自登上书院最高处的断墙,望着漫山遍野盛开的言铃花。夕阳西下,花瓣随风轻摇,发出细碎铃音,宛如千万人在低语。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竹简,提笔写下一行字:

>“我曾失声,但我始终在。”

写罢,他将竹简插进土中。不久,一朵从未见过的蓝色言铃花从中生长而出,花瓣上隐约浮现四个小字:

**言即存在**。

多年后,这片土地被称为“启言原野”,每年春日,言铃花海如潮水般蔓延,吸引无数旅人前来聆听风中的故事。有人说,在月圆之夜,能看到一名白衣少年手持断箫,与一位盲女并肩行走于花间,他们不说一句话,却仿佛诉尽了一生。

而在南方小镇的学堂里,那位名叫小铃的女孩已长大成人,成为新一代言引师。她总是戴着一朵永不凋谢的言铃花,对学生说:

“不要害怕说错话,也不要畏惧说真话。只要你还在努力表达,你就活着??并且,正在改变这个世界。”

窗外,春风拂过,铃声阵阵。

仿佛天地永恒回应:

“你在。”

“你在。”

“你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