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西汉种田日常 > 4、皮实

西汉种田日常 4、皮实

簡繁轉換
作者:随云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01:21: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真是解了媚燃眉之急,离家三载,一应农具也不用指望还在,满院荒草,她还真怕有虫蛇藏匿。一入夜也没法点灯熬油的收拾,如此,忙一边道谢,一边把人相让进来。

奴奴和獾儿瞧见有同龄的小伙伴,便奔了出来,好奇打量。媚与虞家舅姑寒喧过,也瞧那孩子眉眼,问虞:“这是竹生?”

被唤到名字的小童就往自家大父身后缩了半步。

虞笑道:“是,从小在山中也没玩伴,有些认生。”

媚便唤了奴奴与獾儿过来,指了虞一家人一一教姊弟俩认,田翁、荆媪、季申伯父、虞伯母、竹生阿兄。

奴奴向来是个不怕生的,獾儿自小跟着自家姊姊也养成了这么个性子,又乖又甜的喊人。

田翁身量瘦高,荆媪却是瘦小老妪,老夫妇俩话都不多,看着孩子却是喜欢的,笑着应了一声。她们一家也是才回来没几天,活儿也熟悉,都不用商量安派,就各自分工捡紧要活计去干了,留三个孩子自己在院里到处看。

前院近屋门处的野草得收拾出一小片来能过人,田翁与儿子季申揽了这活,顺手把歪倒的柴扉也扶正修了修。屋里先紧着晚上睡觉的卧室整理,荆媪、虞和媚各自洒扫擦抹。

荆媪素不喜交际,亦不爱出门走动,当年与媚便称不得多相熟,又是经年未见,如今就只管闷头做事,虞与媚当年倒是颇有交情,如今见媚家中明显被人翻动过,一边帮着擦席子,一边就说起她们几日前回到里中家里也被人闯过空门的事。

“你家这还是好的,不好搬动的大件还在,我们家走得早,前几日回来一瞧,什么也没剩下,连几张旧案几都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搬走了。”话头一转:“不过难也只是一时,如今县官下诏要把田宅爵位都还照前朝时的还咱,再没比这更好的。爵位我们家是没有,田宅还在啊,好在那时匆匆亡逃,也没法变卖田宅,如今都能拿回来,有这园宅,还有四十五亩地呢,就有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亡逃五年,回乡还能取回田宅,虞满心的知足,说着话又与媚打听起汉二年饥荒的情况来,道:“你们家当年怎么个情况?田地还在吗?”

媚想起当年光景,心中仍存三分惊悸,语气却已经能相对平和了。

“你们走后,关中被几番征发,男子不论老弱,连未傅籍者也被征走,田地原种不过来,又逢水灌废丘,庄稼算是全毁了。贾人再把粮价一哄抬,米价涨到一斛万钱,哪还有活路?”

“我当时带着奴奴,家计艰难,见势不对,田算是卖得早的,也没换得多少粮来。后边园宅都作不上价了,卖了也换不出几日口粮,又发现……”媚说到这里,听得几个孩子的声音,止了话头,道:“我带着奴奴再不敢呆,忙寻了去处。到如今田地虽没了,园宅还在,倒勉强有个立锥之地,也算运道。”

虞很想问一声奴奴大父母他们哪去了,怎不见,又怎会是她母女二人卖身为田奴,与奴奴在一块的小童又是谁。只想想当年媚家中的那些事,把话咬在了嘴里,最后就成了:“你和奴奴是有后福的。”

媚笑一笑。

时人屋中陈设简单,又遭人闯过空门,实不剩什么,略作洒扫,席案、木榻一擦,重点是席,换了两盆水,反复擦了几遍,也就暂能住人了。

荆媪出门一趟,应是随身带了燔石来,到灶屋里把火都烧好了,燃了干艾草进来把屋子高低里外、边边角角一通的熏。媚见了去寻了个破瓮来,让荆媪把未燃尽的干艾草投进瓮里,道:“我把门窗关了由它多熏会儿,也免了晚上遭蚊虫。”

荆媪瞧她样样有盘算,做事也有条理,心下就天然带了几分喜欢,便多嘴一句:“刚才看你灶屋,橱倒还在,釜甑碗筷一应物件却都没了,不若先到我家中借一副对付了夕食,过了今晚,明日与里魁打听打听,到里中踅摸几个干净的出来?趁如今里中人少,也省了以后要费一大笔钱采买。”

若放在多年前,她是绝不会与媚这新妇说这样话的。仲兴是乡吏,这媚也生得娇美,日子比她们体面得多,哪里敢叫她去摸别家的空门捡些旧罐破瓮。只如今时移世易,仲兴早就没了,她孤身一人带着两个孩子,自然是能省一些就省一些,况且如今的屋舍,好些其实是已经户绝的,说白了也是无主的物件。

媚自然领情,谢道:“多得您提点,我明儿一早就找里魁打听打听,今日的夕食倒是有,出来前就怕回到里中太晚,备了点豆饭用竹筒带着,这会儿吃着正好。不过陶釜真要问您借用一下,若有木盆,想同您再借个木盆,两个孩子今日走了远路,我想着烧点热汤给她们把脚泡一泡,不然夜里怕是要疼得睡不成。”

荆媪恍然:“娃娃太小,是得用热汤泡泡,你随我回家取来。”

三人出来时,奴奴、獾儿和竹生已经混得相熟了,正凑在一块跟着田翁和季申身后收整刚割下来的野草,见母亲与来相帮的邻人出来,奴奴捧了被她放在院墙边的一片阔树叶就奔了过来,却是站在荆媪跟前,把那叶子捧着给人献宝:“阿媪,这是我和獾儿、竹生阿兄在草叶上捉的青虫,你要拿回家去喂鸡吗?”

荆媪话原是极少的,也架不住孩子这样讨喜,这会儿对着奴奴,枯瘦的一张脸都笑出了褶子,“好,好,家里正有两只小鸡雏,那就多谢奴奴了。”

说着伸手将那片装了十几条肥青虫的叶子接了过来。

奴奴小大人也似:“不当谢,是奴奴要谢阿媪来帮我们,这虫儿还有竹生阿兄捉的呐。”

被点着名的竹生就又高兴又赧然,下意识抬手挠了挠脑袋。

荆媪见此笑了起来,媚跟着往虞家去的时候,奴奴还听得竹生阿母赞她:“你家奴奴怎生得这样伶俐,怎么教的。”

再听得她阿母说:“就是皮,可不经夸,你家竹生多乖。”

话是这样,声音里都是笑意。

奴奴就很高兴,趁大人不在,带着獾儿就进了主屋。一宇二内的屋舍,只其中一间卧间收拾了出来,她胆儿也大,另一间也推门去看。又从主屋转到侧屋、仓房、灶屋、柴房,虽只站门口就能看到个底,灰扑扑一片极厚的落尘,两个小的却是看哪哪都觉着了不得。

“原来咱家这么富啊!”

媚一回来就听着两小的兴奋的叽叽咕咕,心说这是真不知愁啊,比着田庄里的草棚子呢,可不觉得有这么多间屋是了不得的富了吗?

顶顶富的母子三人分吃了半竹筒豆饭,那种细细的竹筒,半竹筒大概不比小孩拳头那么一团大多少。

用过饭后,借来的釜里水也烧热了,媚就舀热汤进木盆,让兴奋得一张嘴叭叭停不下来的奴奴在榻边坐了,小心帮着她把草履脱了下来。

小小一双脚丫上起了足有六个水泡,其中三个都破溃了,难怪后边那一程痛成那样。

这么一来倒不好直接泡热汤,媚取了三块葛巾叠几叠投热汤里浸了,又趁热拧干厚厚敷在奴奴脚上。

獾儿蹲在一旁瞧着,呲着小奶牙直吸了两口气,活似那水泡长在他脚上:“阿姊疼不疼?”

奴奴却是欢实:“方才可疼,疼得我都想哭,这会儿好多了。”

媚只当她是指热敷管用,给她敷脚敷腿更细致了,一边敷一边还给揉捏,一边说道:“我刚才瞧过了,咱家侧屋的织机还在,这几日阿母去外头找找有没有野麻野葛采些回来,待绩了麻织了布就给你们姊弟做一双麻屦葛屦,比草履要软乎。”

说到底是心疼了,也有几分后悔。

陈忠这几年其实也给过她几次布匹,只她想着攒几分家底,除了必要的衣裳布衾,余的一点都悄悄托了能出庄的健仆帮她在乡市里换了钱藏了起来。奴奴小,平日在庄子里也没什么活计,原还不觉得,今儿见孩子遭这大罪,当母亲的哪有不心疼的。

奴奴被她阿母捏得舒服,享受得直哼哼,听得母亲说要给做麻屦,知道那是精贵东西,满庄子除了分派活计的老苍头,她就没见过旁人穿麻屦,便摇头:“阿母,我不太疼了,也不是天天走那么多路,草履也挺好穿的,大家都穿。”

说这么一长串话,舒坦得眼睛都不带睁开的,等从脚丫子到大腿都热乎乎揉过一遍后,舒舒坦坦趴到一边榻上,媚新倒了些热水来,这才轮到獾儿也享受了一遭。

姊弟两个把这当个耍子,自己泡好了,还伺候母亲一回,四只小手根本没什么力道,也捏得媚眉开眼笑,指使着左边右边,上边一点,下边一点,不亦乐乎。待最后把水倒了,将借来的东西还回去,门从里边一闩,媚把包袱里的草枕布衾取出,母子三个才在硬木榻上躺了下来,终于安安生生歇下。

奴奴临睡前还借着最后一点天光感慨呢:“阿母,咱们家可真漂亮啊,房顶真高,榻也大。”

媚听得又是好笑又是心酸,其实这屋子三年无人住,墙皮风化脱落,老鼠打洞、虫蚁做窝,顶上茅草只怕都半朽了,很显破败。但和田庄里的草棚子比起来,谁能说不漂亮呢。

姊弟两个在榻上闹了会儿,又叽叽咕咕说了会子话,天完全黑下来,上下眼皮终于开始打架,不一会儿消停了下来。

夜里獾儿这个没走多少路的果真疼得睡不稳,媚也不好受,倒是奴奴这个不少走的,不知是不是累着了,睡得呼呼的,那叫一个香甜。

许是赶路太累,又或是终于到了家精神松弛了下来,第二天母子三个都睡迟了,日出方醒。好在也没什么急事,媚自己起了,用个破瓮取了点干净的水来,才把一双小儿女唤醒。

奴奴揉着眼睛坐起来的时候,媚寻思今日不叫她穿那草履,也不让出去跑了,就在屋里养一养脚。结果捧了女儿脚丫子一看,昨日红肿破溃的水泡,今日哪还有什么红肿的样儿,竟是已经好了五六成。不由得目瞪口呆。

一早被捧了脚丫子瞧,奴奴咯咯直乐,看阿母神色古怪,她自己抱了自己脚丫子凑近了一瞧,乐得笑出了声:“我说了不太疼了吧。”

媚:“……”

这娃儿一身皮肉生得娇嫩得很,谁知是个恁皮实的?这好得也太快了些。

想想真是,在田庄里三年,风寒都没得过一回。在时有幼童夭折的当下,又经了饥荒时疫,也亏得有这好体质才平平安安立住。媚思及此在心里念一回青帝护佑,又轮番谢了诸方神灵,这才笑着捏捏奴奴脸颊:“那就起来,阿母带你和獾儿寻宝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