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西汉种田日常 > 7、占名籍

西汉种田日常 7、占名籍

簡繁轉換
作者:随云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01:21: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寻是没什么可能再寻回去的,她当年为了自己和奴奴能好好活下去可以委身于陈忠,但陈忠若成婚,她既已脱身,怎还会往那边凑。只是经了上一段婚姻,经了求助无门、母女二人几乎都命丧饥荒最终只能与人为奴的汉二年,哪怕心中作如是想,媚也学会了面上再不表露出来。

因着翌日一早要走远路,今日一家三口歇得格外的早,把第二天要做豆饭用的黄豆浸好,想着明儿要买点盐回来,把白日洗净晾干的小陶罐也拿了一个搁进箩筐里,便早早睡下了。

天还未亮时,虞在院外把媚唤醒了,媚起身到窗下应了一声,也没喊两孩子,借着薄薄月色去烧火蒸了点豆饭,这才把两孩子叫起来,简单洗漱吃了早食,将装钱的荷囊仔细收好,挑上一担空箩筐就出门了。

虞家里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奴奴牵着獾儿,又一手牵着她阿母的衣裳趁着月色往虞家里去时,远远瞧见竹生在院门口,一边松了母亲的衣裳牵着獾儿加快了步子,一边就欢快地喊了声:“竹生!”

竹生经了两天与奴奴和獾儿已相熟了,看到小伙伴来,唤一声奴奴就欢快迎了出来。结果一照面还不及说话呢,奴奴那眼睛往他家院里一扫,就瞧见了刚被季申推出来的独轮小鹿车。

小伙伴什么的当即被抛到了脑后,哇一声奔了过去,那精神,展眼就提了八分!

“季申伯父,这是你家的车呀?”一边仰头问季申,一边还哇呀哇呀的绕着那小鹿车直转了个圈,这摸摸那瞧瞧,那叫一个喜欢。

季申瞧得好笑,他和虞只得竹生一个小子,似奴奴这般伶俐模样,怎不喜欢?笑着说:“这却不是我家的,不过今日借来用,一会儿你与你阿弟同竹生一起坐这小鹿车往乡里去,伯父推你们。”

“给我和獾儿坐小鹿车?”奴奴那欢喜劲儿都从眼睛里透出来了,她可是从昨儿睡前就打定主意今日一定争气些,坚决不给她阿母添乱的,没想到竟还有车坐,怎不惊喜?

如此,好话不要钱似的:“多谢季申伯父,伯父你可真好!有小鹿车坐我和獾儿今天脚就不用疼啦,你是不知道,我前儿走得脚上起可多水泡,可疼可疼了。”

小女娃儿说话抑扬顿挫,说可疼可疼前还龇牙晃脑袋嘶一声,把季申和一旁刚挑着空担出来的田翁都引得笑了出来。

这不给她坐车岂不还得眼睁睁瞧她再疼一回吗?

两家人到里门处时,已有一户先到了,里魁、田典和监门也早在右塾里等着。三家凑在一块,等了约莫一刻多钟,陆续又来了四户,再有两个老翁各带着一个年约十四五的少女,媚认出是汉二年被家里卖了的,想也是这几日刚接回来。如此人便齐了。

里魁燃着火把在前领路,田典在后,两只火把前后照着,九户人家拖了不短的一支小队来。

奴奴和獾儿长这么大头一回和一群人一起坐着小鹿车,打着火把赶夜路,稀奇得很,姊弟俩和竹生一左一右分坐两边,抱扶着车轱辘上方的木架子一边瞧夜景一边叽叽咕咕说着孩子话,时不时又问大人一句乡里是什么样儿。

云阳里较偏,近南山脚下了,此往乡里去路程不比前日从渡口归家近多少。天不亮出发,巳正过后方至。

乡廷所在也是个带夯土围墙的小聚落,从外边看与云阳里和途中看到的另一个里也无甚差别。就连门口也一样有监门守着,只是进去后奴奴才发现,和云阳里还是不同的。

一进门不是规整的巷道屋舍,入眼最近是两处瞧着和她从前见过都不大相同的建筑。

媚挑着空担,看奴奴左右里张望,知晓女儿一直好奇田庄外的世界,正要与她说说时,奴奴已经指了远处旗亭,道:“阿母,那里是乡市对不对?信田说有市楼立旗亭的地方就是乡市了。”

虞在一旁听得笑:“奴奴懂得挺多。”

奴奴得意的,有小尾巴都该翘起来了,竹生和獾儿就抻长着脖子直往奴奴说的乡市位置瞧,可惜,除了市门和两层高的旗亭,什么也瞧不着。

媚在一旁道:“等去乡廷办完正事就带你们往乡市看看。”

虞听她这话,便说:“我们家一会儿也去,得买些盐。你是买什么?”

“也是盐,再买个汲桶和木盆。”

这几样都是居家过日子缺不了的,云阳里是长安乡最偏的三个里之一了,往来一趟乡里一天就耗了进去,媚后边应该没时间走动,何况十数里无人烟,不结队行走也并不那么安全,不说亡民流寇,人少了,荒野间野物也多。趁今日采买是最合适的。

她问虞:“你可知如今盐价几何?”

虞摇头,“问了几家,都是去岁收成后用粮换的,当时粮与盐等价,一升新粮能换一升盐,现今什么价还真不知道。只如今凡粮食肉蔬脂膏盐豉酱醋这些能入口的,没有不贵的,一会儿且问问去吧,我家带了半筐之前在山中绩好的麻来换,也不知能换多少。”

媚只听盐与粮等价,头皮就是一阵发麻,想想从陈忠那儿打听到的如今半点不低于汉二年时的粮价,一时也没了再说话的心思。

待进得乡廷大院里,里边闹闹攘攘几十号人,早有来得早的里民已经在办户籍一应事务了。

占名数要核验存档名籍,颇费章程,但乡吏们对各里的户籍存放极有章法,寻起来也快,云阳里一众人等了不到半个时辰也就轮到了。一家家轮番儿上前,核验旧籍,签发新户版,将宅园户籍、年细籍、田比地籍、田命籍和田租籍一应都确认好,一份给户主,两份与乡廷和县廷留档。拿着这新户版便可去假贷种子、农具和粮食了。

媚拿到自家的户版时,心下不可谓不复杂,在此之前,她和奴奴的名字都在陈家户版下方,和园宅田地、家畜、农具排一起,写的应该是户下婢媚和户下婢奴奴几个字,便是獾儿,前两年案比,也成了陈家户版中的户下奴獾儿。

如今终于重又成为户主,拥有自家的名籍户版了,奴奴和獾儿也都在名籍之中,成了良家子,而不再是奴。

有陈里魁帮忙说项,媚家中佃到的田地也确是离水渠近的上等好地,这样的好地,几年内都不需休耕,收成好不说,于税赋上压力也能小很多。

她谢过经办的乡吏和一旁协办的陈里魁与田典,将户版珍而重之收好,方带着两个孩子领农具、粮种去。

奴奴早等着这一刻了,等到仓房处贷粮时,看仓啬夫用铜斗将粮食一斗一斗往她们家带来的麻袋里倒,和獾儿两个扒在用来放粮袋的挑筐沿儿上,伸着脖子瞧得那叫一个激动,被倒粮扬起的灰尘扑了一脸也半点儿不介意。

獾儿嘴馋,当往布袋里倒的粮食换成赤小豆和粟时,他一个没控制好嘴角就叭嗒滑下一缕晶莹的口水来,待意识到时又猛一下吸溜回去。

媚抻着粮袋,看着一双儿女这般模样,心下好不心酸。

自县廷仓房出来,媚的一担箩筐里就多了粮食两石和各色种子合计约一石,几件未装木柄的农具。1

这点粮食母子三人要熬到种下的粮食收成自然是不够的,换一个成年男人,省着点吃这也就是两个月的正常口粮,放开了吃两个月都撑不住。但这是朝廷救济,哪能管你吃个饱,能贷这些粮食媚已经很感天恩浩荡了。

好在她食量不大,两个孩子也还小,吃得不多,俭省着青汤寡水加藜藿葵叶,再寻些别个经济营生想法儿换了粮食来,撑到收成不成问题。

田翁、荆媪一家比媚还先一步贷好粮,这时已经都装盛好,看媚的粮食也分到了,田翁和季申就主动上前帮着提了两袋绑到自家鹿车上,也好叫媚回程能轻省几分。

三个小的不管这些事儿,只管欢喜,满嘴里说的都是吃食。

“竹生阿兄,你吃过赤小豆吗?可香可甜。”

“粟米粥也好吃。”

“吃过呀,我们藏在山里的时候大父和阿翁都有种的,不过不多。”

“你们种了就能吃呀,真好,我们从前在田庄里种了粟也吃不着的,主家只给豆和麦,只偶尔能分着一点粟和赤小豆。”

旁边有同里的里民听得这话诧异看向媚和奴奴,问媚:“你们这几年与人做田奴?”

这不是什么不能说的,媚点点头。

那妇人当时的神色,与前两日的虞如出一辙,又看媚母子三个,喃喃道:“肤色上倒瞧不出来。”

田奴多苦啊,怎模样还与前几年没什么差别。

媚笑笑:“我做得更多的是在田庄里养蚕、缫丝、织布的活计,风吹日晒少些。”

妇人方露出了然神色:“难怪,到田庄里能领了这样活计也是好运道了。”

说话间陈里魁和田典都出来了,陈里魁看看天上日头,与众人道:“往乡里来一趟不容易,你们又是刚回来安家,往乡市转一转吧,要买盐买酱还是添置什么物什的自己瞧瞧去,不买的在乡市门口等着也行,日中回程。”

没人有意见。今儿往乡里来的不是五年前亡逃山泽的就是三年前饥荒逃难背景离乡的,哪怕不买什么呢,谁不想乡市里转转。

一行人浩浩荡荡进了乡市,奴奴三个激动得,赤小豆和粟米也不叨叨了。

只是等真的进了乡市里边后,众人都有些恍惚,奴奴抓抓脑袋,一句话说出所有人心声。

“阿母,乡市里没什么人呀,没有信田说的那样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