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西汉种田日常 > 9、买鸡雏

西汉种田日常 9、买鸡雏

簡繁轉換
作者:随云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01:21: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相比汲桶和木盆,姊弟两个最着紧的明显还是鸡雏。

小孩儿哪有不爱毛茸茸的?

况且奴奴都想好了,要把鸡雏养成大鸡,鸡生鸡子,鸡子生鸡,鸡再生鸡子,鸡子再生鸡……

奴奴觉得这么养下去,家里就不能缺粮缺钱缺盐了。她方才可瞧见,有阿媪是拿鸡子来换钱的。

媚只一眼就知小家伙盘算着什么,轻笑:“鸡雏会有的,放心,咱去问问价,一会儿再问问你虞伯娘,看看她们家鸡雏是哪家换的,若是里中有,在里中换就更好些。”

乡里到底远,这一路拎回去,她还怕那鸡雏禁不住。

想是这般想,事情总不会都如她盘算的一般发展,因为往回走的路上两个小的远远就听到一阵叽叽叽的叫声了。

这下好,左右里一望,目光便锁定一处道旁小摊儿。

这样的小摊在这乡市中实不多见,她们一路走来也就见到三两家罢了。

摆摊人是个瞧上去年约四五旬的老妪,身前一个竹篮,那一阵小鸡的叫声便是从那竹篮子里传出的。

奴奴已经当先奔了过去,俯身一瞧,哇一声,转头就唤:“阿母,这儿就有鸡雏!”

姊弟两个一人一边,蹲在那篮子边瞧着那一篮子可可爱爱叽叽乱叫的毛茸茸就不舍得挪道儿了。小身子半倾着,显是喜欢得不得了。

倒是乖觉,知晓这东西不好养,只看,并不上手去碰,只殷切回头看自家母亲,口中催促着:“阿母,阿母,你快来看。”

那眼巴巴的劲儿,恨不能立就抱几只家去才好。

人谟未及天划。两孩子正心热呢,这不是迎头赶上了吗?

媚捏了捏仅剩四枚秦半两和三枚荚钱的荷囊,苦笑一下走过去,心说这鸡雏的价钱可千万莫叫两个孩子失望才好。

虽说一身家当其实都在腰间的腰带里藏着,家里再有锁钥,里中空荡荡不足三十户,里左她们那一排又只有她们家和虞两个院有人,还双双出来了,哪敢把财物搁家里?临出门前,一应有用的东西她都搬到主屋里锁上了,何况钱财。

可出门在外,也不便拆腰带啊。

她探身去瞧那一篮子鸡雏,得有十来只,倒都养得颇健壮,显是花用了心思的,老妪身侧还放着十来个不比成人巴掌大多少的藤编小笼。

“阿媪,您这鸡雏怎么卖?送小笼装盛吗?”

摆摊儿的老妪很有些紧张,显然是乡里农户,并非市井贾人。听得媚寻价,她一面是高兴,一面又讷于言,点头道:“是,是,送小笼装盛。”

说到价钱,她顿了顿,手指不自在的篮柄上搓了搓,方道:“现在钱不大一样,我不大会算,能用粮食换吗?若无粮食,布匹也行。”

说到这里看向媚手上拎着的桶和木盆,见是簇新的,里头空荡荡什么也没有,还有些失望,道:“用钱的话,若是荚钱,一只鸡雏不能少于六十六个钱。”

这是家中大女帮着算好了的,若买主用大小不一的杂钱,老妪琢磨着怕是还要请后边铺子里的掌柜帮她称一称才成。

媚听得这价钱,比半升盐的盐价还高六个钱了。

她垂眸想了想盐铺掌柜先时对秦半两和那种不足一铢最轻的荚钱的开价,莫说那老妪算得打怵,没有称量的东西她自己也得算得发晕。

好一会儿,算出一枚秦半两约莫值十四枚半荚钱,且这也不是定数,就连那等荚钱也有轻有重。

她算了算,把手中的汲桶和木盆放下,把荷囊里的钱倒出来摊在手心,道:“我手中还有四枚秦半两,比对荚钱的话约莫值五十七八个钱,再加三枚荚钱,大概值六十个钱,您看,能买一只吗?”

老妪脑子浆糊也似,根本算不过来,不过她看到秦半两时那佝偻的身子都微微直了几分,眼里的热切是掩不住的。

经了这几年,谁都知道秦钱好。

若果真这四个秦钱加三枚荚钱总价值六十个荚钱,便宜六个钱……老妇人挣扎挣扎也是舍得的。荚钱太轻了,似她们这样没有东西能称量的,收荚钱也好,用荚钱也罢,十回里倒有九回能遭人坑了。

可秦钱就不一样。

她咬了咬牙:“小娘子可能等一等?老妪我算不来这钱数,你容我到后边粮铺里问问成是不成?”

媚轻笑,点头应好。

老妇人听她应了,心下一松,提了自己的鸡雏和那一小串小藤篮就往后边的粮铺去了,踟蹰着进了粮铺,神情颇讨好的与那粮铺掌柜询问四个秦半两并三枚荚钱算起来能值多少。

不多会儿想是得了答复,躬身对着那掌柜谢了几谢,这才匆匆提着篮出来。

“成,我卖一只与你。”她把篮子搁地上,道:“娘子你自挑一只。”

奴奴和獾儿听得那阿媪肯卖小鸡雏给她们了,心下欢喜,两个小的一双眼就在篮里的一群小鸡雏中来回的瞧。

显是很想挑出最健康最大的一只来,只左右里瞧不定,最后都侧头看母亲。

媚一一瞧过去,在几只相对健壮的里边选了一只捉起来看了看,细细辨认了,确定是牝鸡,这才看奴奴和獾儿:“要这只?”

两个小的哪懂挑啊,看哪只都好看得紧,听得这话便连连点头:“好,就这只。”

老妪接过媚选中的鸡雏,自个儿拿在手中瞧了瞧便笑:“娘子好眼光,这只鸡雏头小脚短身圆,背窄且陡,腹部紧实,是牝鸡无疑。”

雄鸡能司晨,但牝鸡能生鸡子啊,因而买鸡雏大都要挑牝鸡才好。

一边说着,一边给选了个小藤笼,将媚挑中的小鸡雏小心装了进去,递了过去。

奴奴欢天喜地接过,媚将一早拿出来的钱递给了老妪。

老妪收了钱后在手心拨了拨瞧了数目不错,尤其摸了摸那几枚厚重扎实的秦钱,喜得什么似的,又提醒媚:“鸡喜一群呆在一处,养一只没那么好养,娘子手头便宜时再买一二只才好。”

至于更多,不敢建议,这年头没有谁用粮食养鸡,全靠野菜草籽和虫,草籽许多时候都不舍得给鸡吃,那都是攒着掺在粮食里自己吃的,哪里养得起太多鸡。

“好,多谢。”媚谢过她,提了桶和盆带着抱着藤笼欢天喜地的奴奴和獾儿回盐铺去了。

~

里中去换钱买盐的此时大多都换好买好了,正在盐铺门口闲站着等人聚齐呢,瞧这母子三个又提着汲桶抱着木盆的,奴奴手里还提着个小藤笼,里头叽叽叫的不是小鸡雏是什么?都艳羡不已。

“买这许多物什呐?”

媚作苦笑状:“可不是,家里汲桶木盆都没了,这两样少不了,路上叫奴奴和獾儿瞧见卖鸡雏的,又买了一只。荷囊都空了,亏得卖鸡雏的老妪心善,让了我六个钱,不然这一只鸡雏还买不上。”

一句话就把众人视线都引到了她腰间荷囊上,轻飘飘平扁扁,可不就是空了。

也不艳羡了。

当年逃难,谁还能没几个钱傍身呢,也不富裕就是了,富裕就不用把自己母女俩都卖了给人做田奴。

都不容易。

便有妇人道:“一只鸡雏没那么好养,若有个两三只能好些。”

“方才卖鸡雏的老妪也这么说,没法儿,回头地里有产出再换两只吧。”

话头也就揭了过去,待人齐了,就都顶着日头赶回程。

回云阳里的一路,奴奴提着那装鸡雏的小藤笼就没撒手,不止奴奴,三个孩子都瞧什么稀罕物似的,就围着奴奴拎的那只小鸡雏打转,贴心的还摘片叶子给那小藤笼盖一盖,给小鸡雏遮阳。

二十多里路叫几个小孩儿自己走回去是不可能的,獾儿走了没两刻钟那小短腿就明显迈得慢了,媚把挑筐收拾收拾腾出了一边,把他放进挑筐里挑着走。而奴奴和竹生一起,坐上了田翁特意多带来的一对相对空的挑筐里。

衣裳褴褛、贫穷到买点盐都不易的一群人行走在荒野间,在奴奴眼里却实实在在浸染的都是幸福的底色。

她们有了房、有了地、有了粮、有农具还有了小鸡雏,往后地里能长更多粮,小鸡雏能变成大鸡,大鸡生出鸡子,抱出更多小鸡雏来……孩子的眼里满满的都是憧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