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农家子闯科举 > 第228章 你说的回礼,准备了吗? 大章

农家子闯科举 第228章 你说的回礼,准备了吗? 大章

簡繁轉換
作者:登山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13:2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28章你说的回礼,准备了吗?(大章)(第1/2页)

甜井村,可不止陆承安一家有人常备科举。

一个有族学的宗族,虽然自大周开国以来,没出过官员,就连举人也只出过一个,还是百多年前出的。

但全族的人加一块,包括秀才也有几个。

至于童生,那也有七八个。

族长和族老为了这次接旨,可是把族里的秀才童生等读书人都集合起来,连天的训练礼仪,以确保无误。

等收到礼部王大人带着传旨队伍即将到达时,族长就将所有人召集起来,再三吩咐后,开口道:

“读书人都走前面,待会若是大人有话要问,记得想好了再回答。

还有,若是谁今天给我出问题,决不轻饶。”

说完这话,他还专门看了几个读书人中较为年轻的。

其中,就包括陆正林和族学的陆夫子,还有一个四十多岁,以前在周边另一个县城开私塾,听到消息回来的秀才。

这三人是较为年轻,还有奔头的秀才。

若是能被官员赏识带走,没准会搏出个好未来的诱惑太大,不叮嘱一下,村长可不敢保证会不会有人想着要表现,凑人家官员跟前惹人厌。

当然,其中两个白发苍苍,牙齿都差不多掉光的老秀才,村长只是吩咐他们的儿孙扶稳了长辈。

说句话都要反应好半天的老秀才,只需在前面凑人数,让甜井村的秀才人数看着多一点就行。

带着按照安排站位的村民们,村长和族老去村口将颁旨的队伍迎进了村里。

礼部王大人是个一言一行都按照礼仪规范自己,也规范别人的人。

但他对自己的礼仪,才是要求最严的。

看到甜井村村民虽然有的地方礼仪不到位,但一想这些人都是地里刨食的普通村民,他就忍下来习惯性准备说教的话。

接着,一路跟村长聊了两句,大家保持着紧张却又庄重严肃的气氛,走向陆氏宗族准备好的接旨地方。

浩浩荡荡一群人,一时间却安静的没多少动静。

还好,考虑到村民们承压能力,设香案的地方离村口不远,一行人很快就走到那边。

本来接旨者需穿官服或礼服,男性戴冠带,女性佩珠宝,仪容需整洁肃穆。

但这些,对甜井村的村民来说没几个能做到。

大家只能找出自己最好的衣服,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当然,有首饰也都戴在了身上。

对此,王大人倒是没说什么。

看着香案前,陆氏宗族的人正襟双腿下跪,上身挺直恭听圣旨,他暗自点了下头。

这个宗族穷是穷了点,但最起码态度不错,也没人出错,应该是好好准备过。

这么想着,他正了正神色,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今有陆氏宗族后进陆承安,才学出众,笔下文章尽显乾坤……

朕,甚感欣慰。

念及陆承安之功,特此免除陆氏宗族今次兵役,以示嘉奖。

永兴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

随着王大人的圣旨宣读完,确定圣旨上真的免了全族兵役后,陆氏宗族的人高呼万岁,叩首道谢。

那满脸真挚的谢意,一下入了王大人的眼。

本来这次颁布圣旨,周启明会让礼部的王大人前来,不光因为他的性格,更因为王大人是他的腹心。

陆承安那些图纸和小妙招,可是有大用的。

虽然秦臻和暗卫已经将陆承安还有整个陆家里里外外都查的很清楚,周启明依旧给王大人安排了观察陆氏宗族之人和陆承安一家的任务。

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歹竹出好笋的情况很少见。

陆承安这样有才的小秀才,他得确定真的没问题。

看着陆氏宗族的人感激的神色,王大人捋了下胡须,暗自点头后,接着就开始宣读给刘氏封诰命的圣旨。

当刘氏在圣旨上听到她的名字刘萍,而不是刘氏或陆刘氏后,突然间眼睛开始湿润起来。

忍着泪,拜谢过后,刘氏心里一阵松快。

真好,她是刘萍,是朝廷册封的六品“安人”,往后就不再是只能冠夫姓,活了大半辈子都快忘记自己名字的陆刘氏。

这么想着,刘氏还用眼角余光看了一旁的陆老头一眼。

等到颁旨仪式结束,村长赶紧将早就准备好的荷包递过去。

颁旨收喜银,这都是常规,再加上银子也不是给他一个人的,王大人倒是没有拒绝。

递完荷包的村长,在他收下荷包后,邀请道:“

大人,此番劳您前来颁旨,辛苦了。

族里备了些酒食,还请您稍作休息,品尝一下我们青山县的美食。”

听到这话,王大人摆摆手,直接拒绝道:

“族长无需客气,本官受命前来颁旨,是陛下的旨意。

至于美食,这次可能无缘品尝。

本官还要去庆安府,下次有空再说。”

说完这句客套话,王大人就准备带队离开。

见状,村长也没敢继续邀请,赶紧带着人恭送王大人一行离村。

一路上,因为已经颁布完圣旨,气氛倒是比来的时候松快了一些。

王大人这会,跟村长和族老聊了几句,就把话题引到了陆承安身上。

秒懂重点还是陆承安的村长,肯定是将陆承安大夸特夸。

时不时的,还会给一旁的陆老头一个眼神,让陆老头这个当爷爷的,也夸一夸自家孙子。

一时间,王大人将听到耳中的话汇总了一遍,没忍住笑了下。

这甜井村的陆氏宗族之人,还挺能夸人的。

虽说夸得有些直白,但重复的话,还真不多。

这么想着,王大人就想起,陆氏宗族虽然早就落魄了,开国后连个官员都没出过,但怎么说也是有族学的宗族。

听完大家夸赞陆承安的话,王大人很快转移话题。

这上过学的村民,跟一般的百姓比起来,的确容易交流。

这不,没一会,王大人就把陆承安从小到大的事,在跟大家交谈中打听清楚,还没浪费多少时间。

剔除村里人夸张的赞扬之言,总结下来就两个字:聪明!

想到陆承安那份策论,王大人赞同的点了下头。

接着,他就将注意力集中到村里读书人身上。

随着王大人的目光看过来,陆正林等几个秀才,还有他们身后的童生心里一紧。

接着,大家都端正态度,就跟等待检阅的士兵一般,确保自己的礼仪姿态能做到最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8章你说的回礼,准备了吗?(大章)(第2/2页)

嗯,就是胳膊腿的看着走动时有些僵硬,其他一切还能保持住。

不过,王大人只看了陆正林和另外一个秀才一眼,目光就精准的移向陆夫子。

“听闻陆小秀才最开始的启蒙,是村里族学的夫子教的?

想来,老先生就是陆小秀才的启蒙恩师?”王大人看向陆启才问道。

陆承安的资料,他来的路上都看过。

只一眼,就认出了陆夫子。

闻言,陆启才赶紧躬身道:

“大人,陆小秀才只在族学待过一段时间。

算下来,我也说不得是他的启蒙恩师。

只是运气好,带了他些许时日罢了。”

听到这话,王大人倒是没有惊讶或是过问别的,只是淡淡的往陆老头那边看了眼。

他其实对陆老头,更好奇。

放着明显有才华也有恒心的儿子,还有过目不忘的孙子不培养,以全家之力浪费时间供养一个没多少读书天赋的儿子,陆老头怎么想的?

这要是让那些以利益为重的商人知道,绝对会嘲讽陆老头做赔本买卖的。

不过,今天怎么说,都是老陆家的大日子,王大人也没有把自己的心里话跟陆老头问出来。

但陆老头还是在他这个眼神中,低头沉默起来。

此刻的陆老头突然觉得,就如王大人这样不理解的目光,往后随着陆正田和陆承安这对父子考的越好,他看到的机会也会越多。

别说,光是想一下,陆老头都觉得自己以后不想出门了。

从陆老头身上收回视线后,王大人又跟陆夫子聊起了陆正田和陆承安这对父子。

从陆夫子口中,王大人很快掌握了这些年来在学堂外偷学的陆正田的学习进度。

可以说,是个聪明的,也很好学,但能不能考中进士,结果待定。

直到陆夫子说起陆承安的学习进度,王大人才正了下神色,表情逐渐转为羡慕。

此刻,他很清楚的察觉出,陆承安不光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他融会贯通所学,还有难得的理解能力,才是他优秀的原因。

“难怪,姜大儒都把陆承安这个小秀才视为忘年交。”在心里感慨一下,王大人一行人就离开了甜井村。

拒绝文县令准备招待他们的提议,王大人带着颁旨的队伍就准备赶往庆安府。

离开青山县前,他对着身后招了下手,问道:

“那些送往庆安府的礼物,可是快要到达了?”

一个看着像是文书打扮的中年人赶紧上前,对着王大人说道:

“大人,按照您的计算,咱们到达庆安府的时候,那些礼物也会刚刚到达。

时间绝对刚好,咱们的圣旨和礼物会在同一时间送达陆小秀才家。”

说到这,他看了王大人一眼,接着说道:

“大人,您放心。

朝中武官都是明白人,礼物到达的时间肯定不会有误。”

听到这话的王大人,点了下头后,吩咐道:

“尽快赶路,争取能快点到达庆安府。”

随着他的吩咐声传出,他带来的人纷纷上马或是进入马车,开始赶路。

期间,不管大家如何不喜接连赶路的吩咐,也没人敢出言抱怨。

等王大人一行人的队伍,出现在即将到达庆安府的官道时。

随着王大人的一声令下,整个队伍就在原地等待起来。

没过多久,从京城方向,就有一长队的马车,带着不知装载着什么的箱笼,往庆安府这边而来。

很快,两方人马就汇合在一起。

明白王大人不进庆安府不是在等他们,而是等他们带来的礼物。

护送礼物而来的护卫,因为早就收到主人的吩咐,为首之人马上对着王大人说道:

“大人,我等专程给陆小秀才带来些许礼物。

这次去陆小秀才家,可否随您一同前往?”

“本官去宣读圣旨,既然同路,那就一块前去。”王大人有点尴尬的说道。

不过,他常年没什么表情变化的脸上,这会倒是没让其他人看到他的尴尬。

接着,不等王大人说什么,送礼队伍的为首之人,就招呼一声,带着人很自觉的跟在传旨队伍身后。

从这一刻起,但凡有人打量这个队伍,都会觉得传旨和送礼,那都是周启明的安排。

虽说,这的确是周启明的安排。

突然觉得历任皇帝将武将调教的分外懂事的王大人,突然有点庆幸自己所在的王家,一直以来都是耕读世家。

这大周朝的武将,日子不好过啊!

这个想法,在眼角余光瞄到送礼队伍长长的车队后,王大人突然觉得,大周的皇帝对武将严苛一点,也是情有可原。

毕竟,这些武将不管以前是什么出身,几场战争下来,家底都会快速的丰厚起来。

带着这个想法,王大人的马车,驶入了庆安府。

曲知府早就收到消息,可他到达这边的时候,王大人还在等送礼的车队。

于是,曲知府就没有出现。

等王大人的马车进了庆安府的府城大门,曲知府才带着手下,前来欢迎。

王大人虽说没有曲知府的官大,但倒地是天子近臣,还是颁旨的钦差,曲知府态度恰到好处的热情。

将人迎进庆安府后,曲知府就看向王大人问道:

“王大人,不知您是准备先去府衙休整一下,还是直接去陆小秀才家颁旨?”

王大人可不敢跟送礼的队伍分开,跟着曲知府先去府衙,马上说道:

“现在时间正好,我就先去陆小秀才家。

曲知府,不知您可愿带路?”

闻言,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的曲知府,忙应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话落,曲知府就带着人,赶往陆承安家。

而此时,宣旨队伍即将到达的消息,早就被曲知府派人告知了陆正田。

做好准备的陆正田,就带着家人和几个下人,恭敬的在门外等着。

待到王大人一行人快到达时,陆正田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别的,而是那一长队装着箱笼的车队。

“承安,你说的回礼,准备了吗?”陆正田小声说道。

说完,他补充了一句:

“回礼可一定要对得起这份赏赐,要不有些丢脸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