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50章 后世少年得志者,当以知年为鉴也

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50章 后世少年得志者,当以知年为鉴也

簡繁轉換
作者:鱼白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8 01:22:5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0章后世少年得志者,当以知年为鉴也!(第1/2页)

太子刘庄看到刘知年心力憔悴的模样,不由感到有些心疼。

冠军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年少时被第三世辽东王举荐入宫为官,后来一路平步青云,成为了宣帝在位时的权臣。因为日夜处理军国大事,最终操劳过度病逝。

而现在刘知年躬秉万机,日夜操劳,比起当年的霍光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太子也是真怕这个被自己视为血肉兄弟的孩子,与当年的霍光一样因为过度劳累而死。

奈何对方实在不听劝,每天醒来便来到皇宫禁中问政,夜半深更时方才休息,每天的睡眠还不到两个时辰。

他的辛苦,太子是看在眼里的,着实于心不忍。

“知年,孤明日打算去上林苑狩猎郊游,你随孤一同前去如何?”刘庄开口询问道。

狩猎郊游只是个幌子,他只是想找个借口让刘知年休息一下,别累坏了身子。

刘知年望着太子关切的面容,嘴角扯出浅淡笑意:“殿下的好意臣心领了,只是陇西郡的屯田改制方略尚未...”

“孤会命尚书台来接手此事。”太子不解的问道,“你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为何非要急于一时呢?”

“……”

刘知年长叹道:“臣的先祖们策马挥戈,以武德安天下。臣自幼便身体瘦弱,骑不了马,便只能更用心的去学习理政之道,以手中笔来回报皇恩。”

并非所有人都能像靖祖一样文武全能,既能提笔治国造福万民,又能策马出征定天下。

刘知年官服下的骨节如刀削般嶙峋,他自知没有先祖们的勇武,便只能另辟蹊径,更加努力的去学习权谋之术。

历代辽东王都是大汉的擎天之柱,他不想到了自己这一代,给先祖们抹黑丢人。

太子长叹道:“你说的话固然有理,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呢?”

“请太子殿下示下,知年洗耳恭听。”

“你有媳妇吗?”

“?”

刘知年面色涨红,不解的问道:“臣尚还年幼,未曾娶妻...”

“这不就得了!”太子耸了耸肩,一针见血的道,“你连个媳妇都没有,要是你累死了,辽东王府嫡系香火断绝,你又该如何面对先祖呢!”

刘知年愣住了,他在思考太子所说的这个问题。

靖祖后人传承至今,虽说不及中山靖王的后裔那般泛滥,但两百年下来也有上千人了。

而每一代辽东王都会从旁系的靖祖后人当中,遴选出天赋出众之人,纳入嫡系培养,最后选择其中最为优秀的人来成为下一代的辽东王。

后来王莽篡汉,刘沉月带着遴选出来的靖祖后人隐居在辽东乡中,他的儿子刘九思是那一代靖祖后人中最为杰出的年轻人。

刘九思孤身一人离开辽东,与刘秀再造大汉,成为了第十世辽东王,是名副其实的靖祖嫡系后人。

至于隐居在辽东的靖祖后人,虽然还与洛阳的辽东王府保持着联络,但那也只能算是旁系了。

刘知年是刘九思唯一的儿子,顺理成章成为了第十一世辽东王,但也因为年龄较小的原因,他如今尚未娶妻,就更别说子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章后世少年得志者,当以知年为鉴也!(第2/2页)

严格的来说,洛阳的辽东嫡系,目前只有刘知年一个人。

如果他死了,辽东刘氏在洛阳的嫡系血脉便就此断绝了。

刘知年陷入到了迷茫当中,他本以为自己最大的任务是光复大汉。可现在看来,他最要紧的事应该是...娶个媳妇,最好多娶几个,然后努力的去多生儿子,壮大辽东刘氏嫡系血脉。

靠!

看到刘知年愣神的模样,太子忍俊不禁道:“怎样,现在愿意随孤一同郊游狩猎了吗?”

“臣...遵命。”刘知年见推辞不得,无奈的点了点头。

……

翌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上林苑草长莺飞。

太子刘庄策马扬鞭,身后跟着一众羽林郎,当真是意气风发。

刘知年虽不善骑射,却也换了一身轻便的猎装,骑着一匹太子特意为他寻来的性格温顺的白马,尚还在尝试驯服坐骑。

头一次骑马,刘知年的动作生疏,在马背上显有些手足无措,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摔下去。

来上林苑的不止他们二人,还有当今的汉帝刘秀与皇后阴丽华。

只不过这二位并未参与狩猎,只是在营帐里休息,远远的看着太子与刘知年。

“皇后,你觉得知年这孩子如何?”汉帝刘秀轻捋长须,轻笑着问道。

阴丽华望着远处马背上略显狼狈的少年,眼中浮现出一丝怜惜之色:“知年生性温和、博学广知,虽不善骑射,却比朝中那些纨绔子弟强上百倍。”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忧虑道:“臣妾听闻,国都洛阳最近有不少功臣家族的二代子嗣飞扬跋扈,整日里惹是生非,闹出来了不少的祸事。”

“朕复国大汉才不过三十年,危机隐患便已经初见端倪。”刘秀叹道,“这都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只能交给后世人来处理。”

“所以陛下才会重用知年,不是吗?”皇后淡淡的笑道,“将朝中军政大权交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也只有陛下能有这样的魄力了。”

“他配得上朕的信任,自他接手禁中政务之后,各地灾祸得以平息,各地的盗匪也销声匿迹,凭借着过人的政治手段,就连一开始质疑他的大臣们也都心服口服了。”

说到这里,刘秀不由称赞道,“以弱冠之年,而能处变不惊,谋定后动,此非天授之才而何?后世少年得志者,当以知年为鉴也!”

汉帝对刘知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深知自己已经没有多少年的寿命了,为了大汉国运能继续昌盛下去,他必须要谨慎的谋划未来。

在他看来,自己死后必定会是太子刘庄继承皇位。

人到了晚年的时候,总会变得焦虑起来,纵然是刘秀这样的雄主也不例外。他也会焦虑太子刘庄是否能坐稳皇位,又是否能守住大汉的基业。

但当他看到刘知年之后,顿觉安心了下来。

有刘知年这位辽东王辅佐,何惧大汉不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