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帝业 > 第61章 泰顺帝:让他考科举(上)

红楼帝业 第61章 泰顺帝:让他考科举(上)

簡繁轉換
作者:挽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8 13:24: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1章泰顺帝:让他考科举(上)(第1/2页)

姜念之前送给薛宝钗的第一首《临江仙·柳絮》,是原著里薛宝钗写的。

眼下他送给薛宝钗的第二首《临江仙·柳絮》,则是他自己写的。

这第二首柳絮词,既是送给薛宝钗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隐含着他的心绪与志向。

“不随流水去,宁作逆风尘。”

不愿随流水飘走,选择逆风而行。

如姜念这般沦落草莽的皇子,本无夺嫡之望,却偏要逆势而行夺嫡登基。

“清霜凝玉魄,银汉渡冰魂。”

清冷的霜凝结成玉一般的魂魄,借着银河的力量,渡向那遥远的彼岸。

象征着姜念的坚韧不拔,势必要借着金手指坐上皇位。

薛宝钗拿着花笺,目光在词句上流连,反复看了三遍,才轻声说道:“这首词也甚好。”

这话就有些言不由衷了,是在故意献媚。在她看来,这首词虽不算差,却远不及姜念送她的第一首柳絮词。

姜念微微一笑,道:“‘百转千回终须散,何妨离聚烟痕。浮生原本是萍根。’这是我特意为你写的,希望你不要沉溺于与家人的离别伤感之中。”

薛宝钗心中微微一颤,眼中闪过感动,盈盈一拜,道:“多谢大爷。”

百转千回,终究会散去,聚散离合,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生本就如浮萍般无根,何必在意这些?

这句词如同一剂良药,抚慰了她心中的离愁别绪。

姜念的目光轻轻一转,落在了薛宝钗颈间挂着的一个项圈上。他微微挑眉:“为何总见你戴着一个项圈?”

薛宝钗神色坦然,唇角含笑,答道:“幼时曾遇一个算命的和尚,他赠了我两句吉利话儿,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叫天天带着,方能保得平安顺遂。”

姜念道:“给我瞧瞧。”

薛宝钗有些羞涩,略一沉吟,她转身背对着姜念,纤纤玉指轻解衣襟排扣,从内里取出一个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项圈取下,递给了姜念,动作轻柔如风拂柳。

姜念目光落在璎珞上,见有一个金锁,锁的两面各錾着四个篆字,共成两句吉谶: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据原著所写,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镌了篆文: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句篆文与薛宝钗金锁上的吉谶能配成一对儿。

所谓“金玉良缘”,就是这般得来。

姜念的唇角勾起戏谑笑意,心内暗自玩味:“金玉良缘,呵!在这个红楼世界,薛宝钗已许我为妾,且与我同住,哪里还会有什么金玉良缘?”

姜念将璎珞还给了薛宝钗,薛宝钗道:“打扰大爷了,不便多打扰,我告退了。”

见姜念点了点头,薛宝钗微微福身,走出了书房。

回到西厢房后,薛宝钗手中紧握着两份花笺,仿佛握着什么稀世珍宝。她思来想去,终究是舍不得将这两份心意随意放置。于是,她打开了一个雕花木箱,箱中整整齐齐叠放着她贴身的衣物。她将两份花笺小心翼翼地压在了一件肚兜下。这件肚兜上绣着并蒂莲,花开并蒂,寓意着永不分离。

她的手指摸索着肚兜柔软的布料,脸上不禁泛起红晕,暗想着:“这事儿可不能让大爷晓得了,否则我又会很臊了。”

她轻轻合上了雕花木箱,仿佛将羞涩与甜蜜悄悄藏进了心底。

……

……

翌日,三月十二。

傍晚,天色昏暗,大雨倾盆而下,密密匝匝地笼罩着整个神京城。

坐落于东安门外帅府胡同的忠怡王府,巍然矗立在大雨中,朱门高墙,气势恢宏。雨水顺着琉璃瓦流淌而下,汇成一道道细流,仿佛为这座王府披上了晶莹的珠帘。府门前的石狮在雨中显得格外威严,目光如炬,仿佛在审视着每一个靠近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1章泰顺帝:让他考科举(上)(第2/2页)

一辆马车缓缓停在王府之外,车帘掀开,贺赟与姜念先后下车。姜念撑着一把青布伞,贺赟撑着一把黑布伞,伞面上雨水滑落。

这已是贺赟第三次来到忠怡王府,姜念则是第一次来。

姜念将青布伞往上撑了撑,仔细望了望那高耸的王府大门,眼神深邃如周围的雨幕。

随即,两人朝着那大门走去。

姜念是特意选在傍晚过来的,因这时候忠怡亲王可能在王府。

果然,忠怡亲王在。

姜念与贺赟静静等候了片刻,王府一等护卫鲍彦便亲自来迎,面带微笑,拱手道:“念哥儿,王爷召见。”

姜念跟随鲍彦,冒着大雨,伴着雨声,逶迤来至一座清幽的书房。

因天色昏暗,书房的暖阁里已是灯火通明。火光照亮着奢华的陈设,书架上摆满古籍珍本,墙上挂着名家字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檀香。

忠怡亲王正独坐在暖阁中伏案忙碌,清瘦的脸上透着威严与疲惫,手中的毛笔在飞快地书写着。

不愧是事务繁冗、重担在身的十三王爷。

鲍彦轻轻叩门,听到里头传出“进来”的回话,才轻启房门,低声道:“王爷,姜念来了。”

忠怡亲王抬起头:“叫他进来。”

鲍彦将姜念领进书房,他则恭敬地退下,轻轻关上了房门。

姜念忙对忠怡亲王行礼,因他是来王府求见忠怡亲王,行的是跪安礼,以展现礼敬。

礼毕,忠怡亲王看着姜念,唇角勾起玩味的笑意:“念哥儿今日来我这王府,所为何事啊?”

姜念神色恭敬,却直截了当地说道:“王爷,我意欲考下月的恩科直隶省乡试!”

忠怡亲王登时被这句话惊得目瞪口呆:“……”

……

……

据姜念分析判断,若他自己不努力争取,估计几年内泰顺帝都不会赐他官职,不会让他迈入朝堂,至于几年后会不会,也是未知。

而他想尽快迈入朝堂当官!

思来想去,他决定考科举。

这个时代,科举是正道。

而他的读书功底已不差,加上非凡的记忆力,再加上气运,对他而言,科举考出好成绩,真的不难。

因泰顺帝登基,已下旨今年开设恩科,礼部遵旨议定,今年四月举行恩科乡试,九月举行恩科会试,十月二十七日举行恩科殿试。

今日已是三月十二,距离四月恩科乡试仅剩一个月了。

如果顺利,姜念下月便能考中举人,如果更顺利,今年十月他便能考中进士……

如果不顺利,他下月没考中举人,那就等到明年,也就是泰顺二年。

因为,本来大庆今年要举行正科乡试,为避免与恩科考试时间冲突,正科乡试被推迟,改期到泰顺二年二月举行,泰顺二年八月则举行正科会试。

勉力奋进则有气运!

姜念认为,只要他努力考科举,努力争取凭此迈入朝堂,气运多半就会发挥作用。

因他是泰顺帝的儿子,即便他考中进士,泰顺帝或许也不会让他真成为进士。但通过这种方式,他可以向泰顺帝证明自己的能力,加重他在泰顺帝心中的存在感,改善他在泰顺帝心中的形象。

所以,在他看来,考科举是能让他尽快迈入朝堂当官的好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