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帝业 > 第72章 押题考乡试(上)

红楼帝业 第72章 押题考乡试(上)

簡繁轉換
作者:挽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8 13:24: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2章押题考乡试(上)(第1/2页)

已是三月底。

暮春时节,杨柳依依,桃花灼灼。

这天下午申时四刻,屈继善授业完毕,忽然对姜念道:“家父意欲见你一见,请你去我家中吃个东道,你可愿去?”

姜念闻言,心中一阵欣喜如春水般漾开。

他早想去拜访屈继善的父亲屈泰。屈泰乃是从二品内阁学士,又学识渊博,德高望重。而且,他推测屈泰以后多半会成为朝廷重臣,若能得其青睐,便是一份不小的机缘。

因他不便主动开口贸然拜访,本打算四月初再寻机前去。今日屈继善却主动相邀,说屈泰想见他,请他去屈家吃东道,正中他下怀,自然巴不得。

“承蒙老先生抬爱,岂敢推辞!”

姜念当即应下,取了两瓶由江宁带来的上好茶叶,又唤来蒙雄随身护卫。两人翻身上马,与屈继善一同离开了姜家。

春风拂面,马蹄轻快。

屈家距离姜家不算远,位于神京内城的东城,是一所三进宅院,面积比姜念的二进小宅院大了一倍有余。

进了大门,又穿过垂花门,便见内院中花木扶疏,几株海棠花泼辣辣开作一片粉霞,花气直漫到书房的雕花槅扇前。

屈继善引着姜念来到屈泰的书房。书房内陈设古朴典雅,墙上挂着几幅名人字画,书架上摆满了书籍,空气中弥漫着墨香。

屈泰正坐在书案前呷茶,案上摆着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他已年过七十,头发斑白,面容清瘦,却显得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身上穿着内阁学士的官袍,锦鸡图案栩栩如生,似随时会从袍上飞出。

姜念步履轻缓地进了书房,躬身向屈泰行礼,声音清朗:“晚辈姜念,拜见老先生。”

若按官职称呼,姜念应称屈泰为“屈大人”或“阁学大人”。

在大庆,大学士被称为“中堂”,内阁学士则被称为“阁学”。

因屈继善是姜念的老师,姜念称呼屈泰“老先生”,自称“晚辈”,既含敬意,又显亲近,恰如其分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屈泰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温和地落在姜念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才微微一笑地说道:“念哥儿不必多礼,坐吧,继善也坐下。”

屈继善若不坐,姜念可就不便坐了。

姜念并未立即落座,而是双手奉上带来的两瓶茶叶:“这是晚辈从江宁带来的两瓶茶叶,聊表心意,还请老先生笑纳。”

屈泰也不故作客套,接过两瓶茶叶,打量了一番茶叶瓶,只见瓶身绘有江宁景色,似将江宁风光带入了这神京城的书房中。

屈泰又打开茶叶瓶,瞧了瞧并嗅了嗅茶叶,茶色鲜明,香气清幽。他估计两瓶茶叶不便宜,但也不会很贵,才决定收下,对姜念轻轻点头道:“念哥儿有心了。”

姜念这才与屈继善一起落座。

有下人为姜念、屈继善斟上了茶。

屈泰问了姜念几句话,随即道:“听继善说,你记性超群,才思敏捷,勤学一日,堪比常人勤学十数日,令人惊奇。此事属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2章押题考乡试(上)(第2/2页)

“先生过誉了。”姜念对屈继善拱了拱手,重新看向屈泰,“晚辈不敢当此赞誉。不过,晚辈记性略佳,倒是属实,此得益于父母生养,天生而来。”

这话若是传到泰顺帝耳中,就会对姜念有利了。

屈继善微微一笑,接过话头:“事实便是如此,念哥儿不必过谦。”

姜念穿越已有好几个月了,时光如流水般悄然逝去。他一直在勤奋苦读,堪比常人勤奋苦读好几年了。尤其是最近一些天,在屈继善这位备考会试且有着进士实力的高材生的倾囊相授下,他堪比常人勤学了半年的科举应试技巧,进步实乃神速。

屈泰眼神深邃,道:“只是,继善也与我说了,你读书功底薄弱了些,科举之术更是薄弱。纵然记性超群,才思敏捷,在继善的教授下,勤学科举之术一月,堪比常人勤学一年,想在下月恩科顺天府乡试中榜,几率也甚小。若是赴考明年的正科顺天府乡试,中榜几率就大了。”

姜念神色平静,恭敬答道:“老先生所言极是。不过,晚辈会努力争取下月恩科乡试中榜。若实在未中,再考虑赴考明年的正科乡试。”

屈泰点了点头,目中闪过赞许:“距离下月恩科顺天府乡试开考,只剩十日了。此前十三王爷召见我与继善,当面叮嘱继善务必对你尽心教授,不得怠慢,望你下月能中榜。继善已遵命而行,而我也想对你有所助力。这些天,我出了一些乡试考题,并给出了答案节略。你仔细参考,或对你下月应考有所助益。”

这就是押题了!

话音方落,屈泰从书案上取出一摞文稿,递给了姜念。

屈泰年过七十,曾担任内阁侍读、翰林院侍讲、国子监祭酒,学识渊博,且精通科举之术。

姜念接过文稿,心中一阵激动。屈继善忍不住好奇,也凑过来观看。师生二人,一同翻看起了文稿。

只见这摞文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考题与答案节略,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科举应试地图。每一道考题和每一句答案节略,都经过精心推敲,都凝练着屈泰的学识与经验。

屈泰又开口道:“我出的这些考题,依据有四……”

他的声音低沉有力,为姜念揭开了科举押题的神秘面纱。

他详细说了他的四点押题依据。

其一,乡试考题严格限定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尤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答案,其中有一些高频考点。

其二,下月恩科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是汪廷玉,屈泰很了解汪廷玉,推测汪廷玉的出题方向。

其三,屈泰知道,下月恩科顺天府乡试,是泰顺帝在主导,他也很了解泰顺帝,且很了解当下的大庆时政。

其四,大庆的乡试试帖诗考题通常需要颂圣,可背诵固定意象,准备相关典故和颂圣句式,掌握限韵技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