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帝业 > 第103章 姜念献策官仓

红楼帝业 第103章 姜念献策官仓

簡繁轉換
作者:挽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8 13:24: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03章姜念献策官仓(第1/2页)

已是六月初,夏意愈浓,炎炎暑气蒸腾,大地一片炽热。

自从姜念被授予三等侍卫后,便遵照泰顺帝的旨意,以屈泰为师,习学儒经、史书、法典、时政。

作为内阁学士的屈泰,要在内阁当值,公务在身。不过,他会给姜念安排功课,且抽出每日下午酉时始至酉时四刻的半个时辰,悉心指教姜念。

今日也不例外。

酉时四刻,姜念受完了屈泰今日的指教,课毕辞别屈家,登上马夫董良所驾的马车。然而,今日他没有直接返回东郊,而是让董良驾着马车赶往西城的荣国府。

姜念抵达荣国府时,正值夕阳西下,晚霞漫天,金红色的余晖笼罩着荣国府,荣国府大门外蹲踞左右的两只大石狮子,狮身披霞,仿佛镀上了赤金。

守门的奴仆不敢怠慢姜念,得知姜念是来找贾政的,忙入内禀报。

这次,姜念被引至内宅的梦坡斋。

贾政于荣国府设有两处书房,一为外书房,一为内书房,梦坡斋便是内书房。

晚霞透过窗棂,洒入梦坡斋室内,斑驳陆离。

姜念与贾政招呼过后便切入了正题,道:“今日冒昧叨扰二老爷,实因有一事相商。”

贾政微微颔首,问道:“何事相商?”

在他想来,姜念找他相商之事,多半是关于姜念与元春的婚事。

然而,姜念却神色郑重地回应道:“涉及官仓之事。”

贾政听到这句话,心内登时不禁郁闷了。官仓之事虽为其公务与专业,然他素不喜于私下谈及这种公务。数日前姜念初入荣国府便已详询官仓之事,所问之深,竟令他应答吃力。而且,现在都快天黑了,姜念贸然登门,竟又提及此事,他心中不免生出不悦。

贾政面上故意不动声色,淡然问道:“莫非你尚有未解之处,欲再询官仓之事?”

姜念微微一笑,道:“前番承蒙二老爷赐教,详述了通州漕运仓与神京城内仓之事,令我受益匪浅。然我斗胆以为,此二仓皆可改进,且我有改进二仓的计策。”

饶是贾政素来持重,且对姜念这位未来女婿颇为看重,此刻听到姜念这话,还是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呵,你一个年方十五的哥儿,且从未涉足官仓事务,竟然就大言不惭说有计策改进通州漕运仓与神京城内仓?你竟是这般少年意气?竟是这般不知天高地厚的?

姜念不待贾政开口质疑,便从容不迫地说道:“今之通州漕运仓,储粮损耗高达三成,若依我之策改进,或可降至一成五以下,且能延仓之寿命;今之神京城内仓,储粮损耗高达二成五,若依我之策改进,或可降至一成以下,亦能延仓之寿命。”

贾政闻言,按捺不住心中不悦,眉头紧锁,语气加重:“岂有此等良法?纵有之,又岂是你所能筹谋?念哥儿,你虽才干出众,却不可骄狂自大,妄言无据!”

姜念神色不改,从容取出一迭纸张,递到贾政面前,道:“此乃我所筹的改进通州漕运仓与神京城内仓的方案,请二老爷过目。”

贾政略一迟疑,终究接过方案,细细看了起来。

初时,他神色淡然,然随着目光逐行细看,眉宇间渐露惊异之色。

官仓之事,乃是贾政从事了十年的专业,加上姜念此次给出的方案条理清晰,阐述详细,贾政仔细看过后便惊奇了。

阅毕,贾政抬头望向姜念,语气中已无先前的责备,反多了几分惊叹:“此方案详实周密,若能依此改进通州漕运仓与神京城内仓,纵不能达你所言之效,也可降低二仓的储粮损耗。念哥儿,此方案果为你所筹?”

姜念微微一笑,道:“正是晚辈所思所筹,望二老爷指正。”

……

……

姜念此次献策官仓,并未选择自己直接将方案呈给掌管工部的忠怡亲王,而是选择将方案交给贾政,由贾政找工部尚书于先复,再由于先复呈给忠怡亲王,乃至呈到泰顺帝面前。

不久前姜念才直接找忠怡亲王献策清查亏空,若现在又直接找忠怡亲王献策官仓,显得频繁了。他想尝试一下,通过间接的途径献策于泰顺帝。

由贾政呈交方案,或也能助贾政升官。

姜念之所以要助贾政升官,可不是想扶持荣国府这个扶不起的阿斗,而是要让贾政欠他人情,从而利用贾政控制荣国府……

另外,姜念明年就要与元春大婚,他虽不是暖男,却也想给自己今生的正妻一份特别的聘礼,助贾政升官,便是这份特别的聘礼了。

贾政已向姜念详细介绍过工部尚书于先复。

据贾政介绍,这位于尚书,今年已六十二岁,做官资历深,以清廉勤政实干著称,尤其擅长工程与治河。早在景宁六十年,于先复就担任工部侍郎,主管全国工程、水利等事务了。

通过贾政献策,是否会有人觊觎姜念的官仓改进方案?

这种可能性甚小,明面上,姜念可是与十三王爷极亲厚,是泰顺帝授予的年方十五的三等侍卫,且是蒙皇太后指婚与荣国府联姻的人。

况且,姜念胸中立功之策不胜枚举。别的不说,单单工部这块,他就有好几种计策可以立功。

前世的丰富学识和今生的超群记性相结合的能量是惊人的……

前番献策清查亏空,及此番献策官仓,都不过是其计策之一隅,未来他会不断用计策立功,助自己步步高升。

……

……

翌日早晨,贾政便将姜念的通州漕运仓和神京城内仓的改进方案,呈到了工部尚书于先复面前。

于先复仔细看了方案后,有些相信这方案能达到姜念预计中的效果,自然就重视起来。

这日上午,于先复便召集了数名精通官仓设计建造之人,共聚一堂,详加商讨。

下午,当忠怡亲王来工部衙门巡视,于先复将方案呈给了忠怡亲王。

又翌日的上午,忠怡亲王在畅春园澹宁居觐见泰顺帝时,将方案呈到了泰顺帝面前,微笑着说道:“臣弟此处有一份通州漕运仓与神京城内仓改进之方案,请圣上过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3章姜念献策官仓(第2/2页)

泰顺帝问道:“此方案乃何人所筹?”

忠怡亲王却卖起了关子,笑道:“圣上且先过目,待您阅毕,臣弟再与您细说。”

敢这般与泰顺帝说话的人屈指可数,忠怡亲王便是其中之一。

泰顺帝不禁莞尔:“莫非此事有何特殊之处?你竟与朕卖关子?”

说完,他接过了方案,凝神细阅了起来……

方案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改进通州漕运仓,第二部分是改进神京城内仓。

通州漕运仓,地处北运河畔,地下水位高(距地表不足2米),夏季湿度很高,冬季河面结冰导致冷凝结露。

鉴于此,姜念对通州漕运仓进行以下改进:

架空系统:采用“三合土墩 柞木地板”。三合土墩用三合土(石灰:砂:黏土=1:2:4)内嵌运河鹅卵石;柞木地板涂桐油 明矾溶液。

通风系统:采用“苇席卷筒 石灰砂浆加固”。内层为芦苇席浸桐油卷成筒状,接缝用马尾绳缝合;外层为石灰砂浆(掺糯米汁),每三尺加竹篾箍一道。布局为,每廒设南北向风道六组,利用运河气流形成负压通风。

防潮系统:底层泼灰打底(生石灰水化层),快速硬化防返潮;中层铜网夹炭灰(炭灰:石灰=3:1),防火防鼠 吸湿;表层为柞木地板 铁梨木护边,抗磨损。

神京城内仓与通州漕运仓有所不同。

神京城内仓,位于城区高地,地下水位较深(3-5米),但冬季采暖导致仓内外温差大,易产生冷凝水。

架空系统:采用“夯土台基 青砖表层”。夯土台基由黏土 碎蚬壳 石灰分层夯筑;表层为停泥青砖磨砖对缝立砌,灰浆勾缝。

通风系统:采用“子母陶管直风道”。主管道为直径10cm直通陶管,分支管道为直径5cm陶管,斜插主管,形成扰流降速,主管入口加铜丝网进行过滤。

防潮系统:底层蚬壳粗掺夯土,吸潮 碱性抑菌;中层双层苇席夹炭灰,吸附冷凝水;表层青砖立砌灌浆,抗压防渗。

姜念在设计此套方案时,心思缜密,还顾及了材料供应之便。方案中所列材料,皆因地制宜,且力求节省成本。

此外,姜念还在方案中提出了“验粮匣”之策,即,在改进仓与旧仓中各置杉木验粮匣(内衬锡箔,匣盖开观察孔),每匣贮米千粒,火漆封印,进行比样。

此法可直观感受改进后的效果。

泰顺帝对官仓设计不甚精通,方案中诸多细节令其略感晦涩,不过有一点却令其心生期待,那便是方案中预测的改进效果!

他抬头凝视着忠怡亲王,问道:“若依此方案改进,通州漕运仓之储粮损耗,真可由三成降至一成五以下?神京城内仓之储粮损耗,真可由二成五降至一成以下?且皆可延仓之寿命?”

忠怡亲王微微一笑,答道:“于先复已与数名精通官仓设计建造之人,详加探讨此方案,皆以为若依此改进,必能大幅降低储粮损耗。然能否达至方案所预测之效,尚须待改进后方可知晓。”

泰顺帝眉梢微扬,眸中闪过喜色,又问道:“此改进之策,乃何人所筹?”

忠怡亲王依旧含笑,答道:“此策乃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贾政呈予于先复。”

泰顺帝眉峰微蹙,诧异道:“荣国府的贾政?他竟有此等韬略?”

忠怡亲王笑意更深,缓缓道:“实则此策非贾政所筹,乃他人所筹,托贾政呈上。”

泰顺帝不禁轻哼一声,佯怒道:“你莫再卖关子,究竟是何人所为?”

忠怡亲王这才收起笑意,神色肃然,叹道:“易哥儿!”

泰顺帝双目骤然睁大,惊道:“易儿?”

忠怡亲王微微颔首,唇角再度泛起笑意,道:“四哥可是不信此改进之策乃易哥儿所筹?”

泰顺帝眉头深锁,沉吟片刻,道:“易儿虽天资卓绝,非常人可比,前番赴考顺天府乡试及献策清查钱粮亏空,皆已显其才智。然,若言此改进通州漕运仓与神京城内仓之策,亦出自易儿之手,朕实难轻信。”

忠怡亲王道:“臣弟初闻亦难以置信,然臣弟已详询贾政。贾政此人,虽才具平平,然秉性端方,素无虚言。他说此策确为易哥儿交于他的,当非虚妄。贾政还言,几日前因皇太后指婚,荣国府下帖邀易哥儿登门。当时,易哥儿向贾政详询了官仓之事,细究了通州漕运仓与神京城内仓之设计。”

泰顺帝眉宇间仍凝着疑虑,道:“纵如此,亦未可断言此改进之策,便为易儿所筹。”

忠怡亲王道:“此次臣弟还特意询问了屈泰,疑其或于暗中相助易哥儿。然屈泰坦言,他于官仓设计之事,实非所长,未曾援手。若非屈泰相助,又有何人能为此策?故臣弟揣度,此改进之策,或真乃易哥儿亲筹。此子天资卓绝,实非寻常之辈可比。”

泰顺帝略作停顿,问道:“前番易儿献策清查钱粮亏空,径直将奏折交予你呈于朕。此番何以不直呈于你,反托贾政上呈?”

忠怡亲王微微一笑,从容答道:“贾女史乃贾政嫡女,今既蒙皇太后指婚,贾政即为易哥儿的丈人。易哥儿此举,或欲令贾政沾光立功。若臣弟所料不差,则易哥儿不仅才智超群,于为官之道亦有谋略。

泰顺帝点了点头,道:“朕即刻遣人召易儿入畅春园,当面详询,令其奏对,以解朕心之疑!”

忠怡亲王已事先料到泰顺帝会有此一举,并不感到奇怪,神色如常,心中暗叹:“四哥果然又要召见易哥儿这位民间皇子了!这已是易哥儿第几次受四哥召见了?我都记不清了!”

泰顺帝习惯了遣任辟疆传召姜念,于是,泰顺帝命太监传来了御前侍卫任辟疆,又命任辟疆速往神京城东郊传召姜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