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帝业 > 第118章 姜念任钦差御前侍卫

红楼帝业 第118章 姜念任钦差御前侍卫

簡繁轉換
作者:挽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8 13:24: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18章姜念任钦差御前侍卫(第1/2页)

这日下午,忽有皇太后跟前的太监至姜家传谕。

此时晴雯仍在东耳房檐下跪着,那太监一到,倒成了晴雯的救星。

元春本欲让晴雯跪至黄昏,因恐太监见了不雅,便命晴雯起身回避。晴雯如蒙大赦,忙不迭退下,自去房中不提。

姜念命人在正房堂屋设下香案,与元春一同跪接。

只见那太监并未手捧懿旨,走至堂屋,面南而立,朗声宣道:“太后口谕:宣姜贾氏明日巳时始入畅春园凝春堂谒见。”

说罢,茶也不吃一盏,便要离开。

姜念对贺赟使眼色,贺赟捧上赏封,那太监略一掂量,面上便带了三分笑意,随即乘马而去。

元春喜上眉梢。

去年腊月下旬,她辞别皇太后时,皇太后曾抚其肩道:“莫哭!难道出了宫就不能见了?你嫁的又不是外省人家,日后我传召,你还得进来陪我说说话呢!”

今日皇太后便遣人来传召她了。

姜念对元春含笑道:“夫人辞别皇太后方过两月吧?今日又才是咱们大婚第八日,皇太后便遣人传召你了,着实难得,可见皇太后待你亲厚的。”

元春心中得意,却只抿嘴一笑:“太后不过闷了寻人解闷罢了。哪比得大爷,乃是圣上亲点的栋梁之才,将来必有大用的。”

姜念闻言,暗忖道:“我今生的皇帝老子,此前对我说,待我大婚后,便安排我入朝堂当值,也不知啥时候安排?”面上却不露分毫,只道:“夫人明日入畅春园谒见,还需好生准备才是。”

……

……

翌日,二月二十。

天色晴好。

元春一大早便起身梳妆,穿上了石青色翟鸟纹褂,佩上了银鎏金头饰,按着五品诰命的品级装扮停当。但见:

云鬓轻挽金步摇,

翟衣霞帔映朝霞。

随从除了抱琴,还有驾车的董良,姜念还特意派了贺赟骑马随行护卫。

一行人迤逦向畅春园行去。

到了畅春园凝春堂,元春向皇太后行过大礼,皇太后命起后细细端详元春面色,笑道:“瞧着气色倒好,想来新婚燕尔,甚是如意?”

元春登时一臊,低眉顺目道:“托太后洪福,他……他待我好。”

声若蚊蝇,更显娇羞。

皇太后便知,元春对新婚丈夫很满意。

又问了几句后,皇太后道:“今儿想听你抚琴。”

元春道:“臣妇未携琴来……”

皇太后道:“凝春堂里现成的有。”

有宫女捧出一张古琴。

元春净了手才抚琴弦,琴声悠扬而出。

皇太后闭目聆听,手指轻叩几案相和。

这日,皇太后让元春服侍她歇晌,待到歇晌后,皇太后与皇后伍氏、熹妃柳氏等人抹骨牌,又让元春在旁服侍。

伍氏便是泰顺帝的皇后。

熹妃柳氏则是泰顺帝的妃嫔,当今四皇子袁历便是她所生。

牌至酣处,元春明眸微转,见皇太后手中牌势已十严,单候一张五饼,便向皇后递了个眼色。皇后会意,纤指在牌上略略一顿,故意踌躇道:“这一张牌,定是熹妃妹妹扣在手里了。我若发了出去,只怕要顶了天去。”

熹妃柳氏闻言,杏眼一挑,笑道:“皇后娘娘这话可冤煞人了,我手里何曾藏着你的牌?”

皇后抿唇一笑,丹蔻指尖在牌面上点了点:“既如此,待会儿我可要查你的牌。”

熹妃柳氏佯嗔道:“皇后娘娘只管查去。只是现下先发下来,我倒要瞧瞧是什么稀罕物儿。”

皇后遂将一张五饼推至熹妃柳氏跟前。

熹妃柳氏垂眸一瞥,忽而掩唇笑道:“这牌我倒不稀罕,只怕太后满贯在即,一发不可收拾呢。”

皇后闻言,故作惊惶,忙伸手欲收牌:“哎呀,竟是我发错了!”

皇太后朗声一笑,将牌掷于桌上:“既发了牌,岂有收回之理?分明是你自己作怪,倒怨谁去?”

皇后笑叹一声,抚额道:“我原想算一算命数,谁知竟是自投罗网,怨不得旁人。”

皇太后指着她笑道:“正是这话!”

满屋珠翠摇曳,笑语盈盈,愈发热闹起来。

……

……

这日中午,时隔多日,御前二等侍卫任辟疆终于又一次至姜家传旨。

姜念闻得泰顺帝召见,心下暗喜:“多半是要安排我入朝堂当值了!”

他只不知泰顺帝会如何安排?难不成让他以三等侍卫的身份护卫泰顺帝或畅春园?

姜念忙整肃衣冠,换了三等侍卫官服,因贺赟去护卫元春了,便携着贺忠护卫,随任辟疆策马疾驰,直奔畅春园而去。

至澹宁居,姜念先静候了片刻,待忠怡亲王来了,才与忠怡亲王一同入内觐见。

泰顺帝对姜念道:“今岁朕欲大力整顿盐务,严查私贩。山东沿海盐场星罗棋布,又有运河、黄河之便,私盐尤为猖獗。据密报,莱州有个大盐枭,唤作周三魁的……”

遂将周三魁的情报一一道来,只是情报也不甚详。

言罢,泰顺帝目光炯炯,对姜念问道:“若命你为钦差御前侍卫,奉旨专办莱州盐枭周三魁事,你有何良策?”

姜念沉思了半晌后,条分缕析地奏对起来……

奏对间,但见他:

胸中自有韬略在,

舌底翻出锦绣文。

泰顺帝不精通军事,听罢,转向忠怡亲王:“你以为此策如何?”

忠怡亲王颔首赞道:“臣弟观他所谋,步步为营,只是若依此策,他难免涉险。”

“办这等差事,岂有不涉险的?”泰顺帝果断道,随即便对姜念宣谕,“既如此,朕便命你为钦差御前侍卫,奉旨专办莱州盐枭周三魁事。此事说易不易,说难不难。若办得妥当,朕不吝封爵之赏;倘有差池……你便是有负圣恩了!”说到此,目光已转厉。

姜念忙叩首领旨:“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其实,这莱州盐枭周三魁事,对泰顺帝而言,算不上大事也算不上难事。

泰顺帝特意将此差委与姜念,实乃另有一番深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8章姜念任钦差御前侍卫(第2/2页)

原来姜念年方十六,已位列正五品三等侍卫,若再欲擢升正四品二等侍卫,须有爵位在身才好。

而封爵一般是要立战功的。

剿除周三魁这等大盐枭,便可算作一桩战功。

时间已证明了,姜念去年献策清查钱粮亏空、改良官仓、杉木匣比样、赈济直隶水患,件件都已收了奇效,立功甚大。

泰顺帝近日又因姜念大婚无父母在堂亦无亲族长辈而有所愧疚。

所以泰顺帝现在要加紧提拔姜念了。

只不知姜念此去莱州,究竟能否顺遂拿下这份战功?

……

……

下午申牌时分。

姜念策马离开畅春园,马蹄踏着碎金般的阳光,不疾不徐地往城中行去。但见道旁杨柳依依,被春风拂得簌簌作响,偶有新叶飘落,恰似蝶儿翩跹。

行不过二里地,忽见前方有一辆翠盖珠缨马车,且有一人在车旁骑马随行。姜念眼尖,认得是自家车驾,那骑马随行的便是贺赟。

姜念忙催马上前,马儿撒开四蹄,转眼便追近,姜念又对贺赟做了个“嘘”的手势。

“夫人!”

车内元春正与抱琴闲话,忽闻车外传来熟悉的呼唤,忙掀起绣帘一角。只见明媚阳光下,姜念穿着侍卫官服骑在马上,英姿飒爽,面上含笑。元春又惊又喜:“大爷怎的在此处?”

姜念勒住马缰,笑道:“今日圣上召我入畅春园觐见,不想归途竟与夫人巧遇,天公作美。”说话时,那阳光映在他脸上,愈发显得英武。

元春闻言,眸中喜色更甚。

姜念又道:“还不曾与夫人同乘马车的。今日天朗气清,这西郊的景色又好,不如咱们同乘赏景?”

元春会意,颊上似飞起了红云,轻轻点头。

当下姜念翻身下马,将缰绳交与贺赟。抱琴乖觉,自往前头与马夫董良同坐。姜念登车入内,与元春并肩而坐。车厢虽不宽敞,却因二人相依,反觉温馨。车帘半卷,春风送爽,道旁野花香气时浓时淡地飘进来。

姜念方坐定,元春便按捺不住,问道:“圣上今日召见大爷,所为何事?”

姜念却不急答,只含笑望着她:“夫人且先说与为夫听听,太后召见时都说了些什么体己话?”

元春见他这般,只得先道:“不过叙些家常旧事,弹了会子琴,伺候太后歇晌,歇晌后,又伺候太后抹了骨牌。”说着抿嘴一笑,“抹骨牌时,我暗地里递眼色与皇后娘娘,教她出牌让着太后。太后连赢了几局,欢喜得什么似的,皇后娘娘也欢喜,二人都赏赐了我……”

元春说罢,纤指轻扯姜念衣袖,竟用娇嗔的神态语气道:“我已将太后召见之事和盘托出了,大爷也该解我疑惑才是。”

姜念见她这般情态,方敛容正色道:“不瞒夫人,圣上委了桩要紧差事,后日我便需启程出京。”

元春一怔,手中帕子陡然攥紧:“究竟是何等差事?此去要多久光景?”

“事关朝廷机密,纵是夫人,也不便明言的。”姜念轻抚元春的手,“短则月余光景,长则……怕是要数月方能回返。”

元春听罢,心头倏地一紧,但觉:

新裁并蒂莲方绽,

忽报征鸿欲远翔。

一时愁肠百转:既恼这新婚燕尔便要分离,又忧丈夫此行凶吉难料,更念着若能建功立业,倒也不枉这番离别。三种心思绞在一处,竟比那手中绞紧的帕子还要纷乱几分。

姜念卷起车帘赏景,但见春意盎然,远山含黛。

偏是元春一时间无了赏景心思,低垂螓首,只将那方罗帕绞了又绞。

车轮轧轧前行,碾过满地碎金般的阳光,车影似拉得老长……

……

……

且说尤氏、贾蓉。

去年贾珍黜爵,发往海疆效力赎罪,敕造宁国府被朝廷收回。

但宁国府众人都没受牵连,家产也没被抄没。

贾珍的续弦夫人尤氏和原配夫人生的独子贾蓉,迁居到宁荣街附近的一所大宅院,同住的还有贾珍的一群美妾美婢。

让尤氏既苦闷又担忧的是,因家中没了贾珍,贾蓉对她这个后妈便不大放在心上,且与贾珍一般贪图享乐、荒淫无耻,才不到一年,竟是与贾珍的几个美妾美婢勾搭上了。

这日下午,当姜念在畅春园觐见泰顺帝的时候,贾蓉却在家中与贾珍的一个美妾厮混。

尤氏悄悄来至这美妾的房外,蹑手蹑脚走到窗边,往里听时,先是察觉里头正发生着荒唐的勾当,随后又说话之声,正是:

锦帐低垂暗度香,

鸳鸯枕上话荒唐。

那美妾娇声道:“大爷与我这般,若老爷回来知晓,可如何是好?怕是要活活打死咱们了!”

贾蓉冷笑道:“怕什么!你道那老东西还回得来?去年太上皇亲自降旨整治他的,黜了世爵,连宁国府都被朝廷收回,那老东西八十杖后发配海疆。此种情形下,他多半是回不来了,要死在海疆的!”

那美妾道:“你就不怕咱们家那位主母晓得了?”

贾蓉嗤之以鼻:“她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个填房,又无显赫娘家。我乃先头太太所出,她岂能管得了我?倒还要倚仗我呢!”

那美妾又道:“若是荣府的老太太晓得了,又该如何是好?”

贾蓉道:“各门另户,那老太太管得着咱们大房的事?自古至今,连汉朝和唐朝,人还说‘脏唐臭汉’,哪个大户人家没这些风流事?那老太太这辈子不知见过多少呢!即便知晓,为着颜面也得帮着遮掩。”

窗外,尤氏听得真切,只觉一股无名火起,三魂七魄乱飞,十指掐进掌心,银牙咬得咯咯作响。

她恨不得立时冲进去,撕烂贾蓉的嘴,打死那贱蹄子。

可转念一想:若闹将开来,这家丑外扬,自己这续弦主母非但要遭人耻笑,且可能会引来祸事……

尤氏只得暂且咽下这口恶气,蹑步退去。

一路上身形摇晃,如风中残烛。

回到房中,尤氏伏案痛哭。想起元春大婚时自己哭得那般伤心,比起贾母等人更甚,原就是为了自己这般苦命。

如今这日子,该如何是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