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帝业 > 第111章 大婚(下二)

红楼帝业 第111章 大婚(下二)

簡繁轉換
作者:挽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8 13:24: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11章大婚(下二)(第1/2页)

大庆皇子大婚,一般会很隆重复杂。

姜念只是泰顺帝保密的民间私生子,大婚自然不会依照皇子的大婚礼仪,而是据三等侍卫的身份,依五品官员的大婚礼仪。

转眼已是二月十一,即大婚前一日。

这日,荣国府将元春的很多嫁妆,送到了东郊的姜家三进新宅,包括了家具、衣饰、日用品等。

此称为“铺房”或“发奁”。

“铺房”的目的,是布置新房,展示女方家资,并象征新娘的持家能力。

因元春的嫁妆很多,显得奢华,姜家的街坊邻里见了,无不啧啧称羡,道是国公府嫁女果然气派非常。连百步之外的秦家都被惊动,瑞珠、彭继忠夫妇纷纷跑来瞧热闹。

姜家新宅已收拾得齐整,洒扫庭除,悬红挂彩,铺设红毡,喜气盈盈,恭候嫁妆。待得元春的嫁妆送至,便依礼将床帐衾枕铺设停当,又摆上妆台镜奁,插瓶花烛,务使新房华美精致。

到了二月十二,大婚之日。

这日一早,姜念便身着三等侍卫的冠服,于家中焚香祭祖,诵读祝文,禀告婚事,供案设猪、羊、鸡三牲及酒醴,本该由族中长辈主持,象征“承宗庙之命”,然姜念无明面上的族中长辈。

此称为“祭祖告天”。

当姜念在家中“祭祖告天”的时候,荣国府内,元春亦早早起床,由众丫鬟媳妇婆子服侍梳妆。

但见元春眉如远山含黛,唇若朱砂点染,面上薄施脂粉,更显肌肤莹润。头戴翟鸟纹点翠冠,珠络垂额,凤钗斜插;身着大红绣金凤纹吉服,霞帔坠子银光流转。端的是雍容华贵,气度不凡,也体现出了五品命妇的身份。

王夫人与凤姐儿在旁瞧着,皆含笑点头,王熙凤暗道:“这般品貌,纵是皇妃也当得,如今配与那姜念,倒是委屈了……”

姜念“祭祖告天”后,就是迎亲了。

他换上一袭绛红蟒纹吉服,乘着四人抬蓝呢喜轿,仪仗前导,鼓乐喧天,往荣国府迎亲。但见队伍中青旗招展,蓝伞高擎,唢呐笙笛齐鸣,又有六礼人员各执雁、镜、婚书等物,随行左右。

迎亲队伍自东郊缓缓而行,引得路人争相观望。

有那知情的,低声道:“听闻这位姓姜的哥儿,与十三王爷极亲厚的,去年十五岁时便获授了三等侍卫,如今娶了荣国府的大小姐,日后前程更是不可限量!”

迎亲队伍行了许久,方逶迤来至神京西城的荣国府。

却见荣国府朱门紧闭,设了“拦门考才”之礼,新郎须过三重关卡,方得迎娶新娘。

第一关是元春幼弟贾宝玉索“开箱钱”。

贾宝玉本不乐意接这活儿,奈何王夫人有命,他不敢不从。

只见他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他神色呆滞地拦在了姜念跟前,有气无力地说了句:“若要进门,须先留下‘开箱钱’。”

姜念见贾宝玉这般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觉得好笑,含笑取出一串铜钱,红绳缠绕,递与贾宝玉道:“区区薄礼,还请弟弟笑纳。”

贾宝玉接过铜钱便不则声了。

荣国府正门打开,姜念由正门入府。

第二关就有意思了,乃是闺友出诗题。

指的是,新娘的未婚女性亲友,以诗文、对联等方式考验新郎才学。

这一习俗既含娱乐性,又彰显士大夫阶层对文化的重视。

当姜念行至二门,见迎春端坐绣墩,身旁围着一群丫鬟媳妇婆子观望。

这还是姜念第一次见到迎春,但见迎春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迎春温婉娴静,含羞对姜念轻声道:“闻姜大爷才学过人,今日既来迎娶大姐姐,不知可否以‘双燕’为题,赋诗一首?”

按礼,新郎可携有文才的“傧相”协助答题,但需自赋最终答案。若一时答不出,需赠“红包”或罚酒三杯,称为“买路钱”。但士大夫家族重体面,此类情况较少。

姜念没让别人协助,略一沉思,便当众朗声吟道:

“玉剪翻飞入画梁,雕阑并立语商量。

东风不负营巢约,同向花间度夕阳。”

此诗借双燕筑巢之事,既咏自然生灵的灵性,亦喻人间相伴相守的温情。

话音甫落,众人皆抚掌称妙。

迎春含笑点头,道:“姜大爷果然才思敏捷,此诗既合‘双燕’之题,又喻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当真应景。”

遂命人撤去第二道门障。

第三关由岳父贾政考校,或试诗文,或出对句。

当姜念及至正院前,见贾政肃然而立,虽面带笑意,却自有一股威严。

贾政略一拱手,道:“贤婿既至,我出一上联,请对下联,以增喜庆。”

姜念恭敬道:“请岳父大人赐题。”

贾政捋须道:“红鸾星动,喜今日赤绳系足。”

此联暗合婚庆之意,又含“天定姻缘”之典,颇为应景。

姜念不慌不忙,略一思索,便对道:“白首盟坚,卜他年金玉满堂。”

贾政听罢,眼中闪过赞许,点头笑道:“好!对仗工整,意头吉祥,贤婿果然不负盛名。”

遂侧身让路,示意放行。

众人见状,欢声雷动,鼓乐齐鸣。

姜念整衣而入,终得登堂迎亲。正是:

“三关考才显真章,一诗一对定鸳鸯。”

姜念既过“拦门考才”三关,接下来就是“新娘出阁”。

元春蒙着红盖头,由两位全福妇人搀扶,款款步出闺阁。脚下铺设麻袋,交替传接,谓之“传席”,取“传宗接代”之吉兆。

行至轿前,又跨火盆、迈马鞍,寓意“红红火火”“平安顺遂”。

待元春坐定轿内,随着一声吆喝,四人抬花轿稳稳而起,轿帷上绣的百子图栩栩如生,映着日光,愈显喜庆。

贾母由鸳鸯搀着,望着花轿渐行渐远,不由得老泪纵横,哽咽着道:“去了!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1章大婚(下二)(第2/2页)

王夫人在旁亦是泪落如珠,只攥着帕子掩面,心中百般不舍。

李纨怔怔望着那轿影,忽想起自己当年出阁时的情景,谁料贾珠早逝,留她青春守寡,如今见元春喜轿远去,心中百味杂陈,泪珠儿扑簌簌滚下,却又怕人瞧见,忙低头拭了。

王熙凤本是个爽利人,此刻却也红了眼眶,暗想:“当年我出阁,也是这般风光,可如今……二爷成日家馋嘴猫儿似的,瞧我倒似瞧黄脸婆一般了,哪里有夫妻恩爱的样子?”越想越觉心酸,偏又不好表露,只得强笑着劝贾母、王夫人宽心。

林黛玉倚在廊柱旁,望着那花轿远去,心中也生出几分怅惘,暗忖:“大姐姐今日嫁了,他日我们姊妹又不知各自飘零何处……”思及此,泪光莹然,忙背过身去,悄悄拭了。

迎春、探春亦是含泪相送。迎春性子温吞,只默默垂泪;探春虽强自镇定,却鼻尖发红。惜春年纪最小,然性子冷淡,见众人皆哭,她却未哭。

贾珍的续弦夫人尤氏也在现场,只见她站在人后,本不欲显眼,谁知竟哭得比贾母等人更甚。她想着宁国府如今凋零,自己无甚体面,又无亲儿女傍身,眼见元春风光大嫁,愈发自伤身世,泪如雨下,连帕子也湿透了。

正是:

“喜轿远去泪阑干,各怀心事怎堪言?”

虽说元春的很多嫁妆昨日就已送到姜家“铺房”,今日还是有一部分象征性的嫁妆随花轿一同送至姜家,以示体面。

这一部分随花轿的嫁妆,包括了官诰匣以及描金首饰盒、紫檀妆匣等。

当花轿逶迤来至东郊的姜家三进新宅,官诰匣被陈列在了正房堂屋,高设于紫檀翘头案上。那匣子乃黑漆描金所制,上錾五蝠捧寿纹样,内置朝廷封赠文书,端的是气派。

接下来是正婚仪式,包括了拜堂成礼、合卺结发、撒帐祝吉。

首先是姜念与元春拜堂成礼。

一拜天地。

正房堂屋面北设下香案,供着“天地君亲师”牌位,香烟袅袅。姜念肃立于牌位前,行三跪九叩大礼。元春则蒙着盖头,在喜娘的搀扶下行万福礼。

二拜高堂。

此环节就有些尴尬了。

姜念身世特殊,父亲是不可公开的泰顺帝,母亲则已亡故,身边亦无亲族长辈。于是,姜念、元春仅向姜雪莲灵位行了跪拜礼。

夫妻对拜。

新人相对而立。元春纤纤素手交迭腰间,屈膝行肃拜之礼,尽显大家风范。姜念则拱手长揖,腰间玉佩叮咚作响。

礼毕,喜娘搀扶元春退入洞房“坐帐”,但见那大红盖头下微微颤动,想来元春心绪难平。

接下来是合卺结发。

洞房内,百子帐低垂。喜娘奉上鎏金银杯一对,盛着琥珀色的合卺酒,姜念与元春各执一杯。

姜念仰首饮下半杯,喉结微动;元春则隔着盖头浅尝,酒未沾唇已先红了脸颊。

交换酒杯时,二人手指轻触,元春忙缩回,引得众人掩口轻笑。

结发礼时,喜娘取来金剪,先剪姜念左鬓一缕发丝,又轻轻撩起元春右髻青丝。两缕头发绾作同心结,装入五色锦囊。那锦囊上用金线绣着比目鱼,喜娘边系婚床帐角边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接着,全福妇人执着漆盘,将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抛洒婚床,边撒边唱《撒帐歌》:“一撒荣华并富贵,二撒金玉满池堂,三撒三元及第早,四撒龙凤配呈祥。”

红枣落在锦被上蹦跳,花生滚进床角,桂圆莲子簌簌如雨。

现场越唱越欢:“五撒屋子拜宰相,六撒**同春长,七撒夫妻同偕老,八撒八马转回乡,九撒九九多长寿。”

唱到“十撒十全大吉祥”时,满屋女眷都笑起来。

元春端坐床沿,藏在盖头下的俏脸已羞得通红,纤指不自觉地绞着喜帕。

正是:

“红烛高照合卺酒,青丝绾就同心结。

撒帐歌中良缘定,始信人间有白头。”

正婚仪式后,便是婚宴。

婚宴的主宾,以同品级官员及地方士绅为主,高阶官员通常避嫌不至,仅遣人代送贺礼。若存在姻亲、师生等密切关系,高阶官员或便服简从列席,但禁着官服、用官仪,以免违制。

此番列席婚宴的宾客不多。

最尊贵的宾客便是正二品工部侍郎屈泰,他是以姜念老师的身份出席,便服简从列席,且是忠怡亲王让他出席的。

另有屈继善、房庭训,这两位都是姜念昔日的老师,也都是去年恩科的二甲进士。

有王茂贞,此人乃是江宁牙行王典的嫡长子,于通州营任五品守备。

姜念进京前,王典曾将王茂贞的都中住址给他,希望他与王茂贞结交,他没忘记这事儿。

任辟疆遣人代送了贺礼,没列席婚宴。他作为御前二等侍卫,得避嫌。

鲍彦也遣人代送了贺礼,也没列席婚宴。他是从三品的王府一等护卫,根据《大庆通礼》,官员参与私人宴席需避“尊卑失序”,三品以上官员原则上不列席五品官员婚礼。

忠怡亲王自然更不会列席婚宴了,他已暗中送了厚礼给姜念。

至于景宁帝、皇太后、泰顺帝,呃,今日避嫌都来不及,三人的礼物也早就给姜念了。

婚宴宾客按品级分席,同品官员坐“东首席”,士绅居西席,女眷于后堂另设宴。

主宴设“八冷十六热”共二十四道。

所有器皿俱覆红纸,连茶壶嘴都需系红布。

宴席上忌说“离”“散”,姜家下人皆背了《吉祥语册》,如鱼称“摆尾仙”,莲藕称“通心玉”。

忽然,通州营守备王茂贞的一个随从失手打碎了酒杯,这随从也是一名武官。贺赟连忙高声道:“落地开花,富贵荣华!”又命人速速换上新的。

王茂贞尴尬,刚要对姜念赔罪,姜念已举杯笑道:“碎碎平安,正好讨个彩头。”

众人会意,都跟着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