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隆庆中兴 > 第1348章 爵禄酬功君臣论(二)

隆庆中兴 第1348章 爵禄酬功君臣论(二)

簡繁轉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朱载坖并不打算现在让步,给戚继光和李成梁晋爵,也他们应得的,至于马芳和李庭竹,那是朱载坖另有考虑,马芳已经年届六旬了,这一战也就是马芳的最后一战了,马芳从嘉靖年间为大明南征北讨,屡立战功,到了现在解甲归田,朱载坖认为赠国公并不为过。

李庭竹则是朱载坖推出来的新锐勋臣的代表,英国公等老牌勋臣固然是很忠诚,但是他们过于小心谨慎,很多时候都和内阁保持一致,这点让朱载坖对他们始终是有些不满意的,所以朱载坖希望提拔自己的勋臣集团,而李庭竹就是朱载坖所看好的人,李家和皇室的关系是很亲近的。

而且受嘉靖和朱载坖两代帝王的信重与厚恩,李家对于皇室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一旦朱翊釴即位,在勋臣中要有自己的铁杆,李家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朱载坖要重其爵禄,恢复李家曹国公的爵位,施恩于李家。

朱载坖于是先召见内阁辅臣,与他们商量此事,高拱等人也向朱载坖进言,现在朝廷中反对的声音实在是太大了,朱载坖要强行推动给征虏功臣大封爵禄,肯定是会招致满朝官员的反对,而且勋臣们也未必会同意的,高拱希望朱载坖认真考虑此事。

不仅仅要考虑朝臣们的反对意见,也要考虑勋臣内部的问题,这点确实是朱载坖之前所忽略的,朱载坖即位以来,虽然对于勋臣极为重臣,不仅重新开始封爵,派遣勋臣出镇地方,但是对于英国公、成国公等老牌勋臣来说,他们的权力并没有得到扩展,反而不如以前了。

如原本在南京的魏国公徐邦瑞被朱载坖调至京师来,虽然徐邦瑞仅仅在五军都督府任职,但是魏国公毕竟是大明名义上的勋臣第一,而且朱载坖对于京营的大力整顿和重新组建亲军诸卫的行动,也使得勋臣们丧失了之前役使军士等很多特权,对于班操京军的改革也使得勋臣们占役行为收到控制,这些都损害了勋臣们的利益。

而朱载坖要再次晋爵两位国公的话,对于这些勋臣们尤其是英国公、成国公等靖难勋臣们来说,将会造成极大的冲击,因为长久以来,靖难勋臣都是勋臣们的中坚,开国勋臣虽然是地位尊崇,但是已经被重八哥收拾了一大批,根本剩不下几个了,而且之前多在南京,并不是勋臣的主力。

而后代皇帝册封的勋臣数量不多而且形不成一股势力,对于靖难勋臣来说是构不成什么威胁的,但是朱载坖即位以来,用兵频繁,赐予爵位也就频繁,虽然现在得赐爵位的仅仅只有马芳等几个人,但是随着朱载坖执政时间的增加,用兵的次数增加,往后是否会出现一个以朱载坖时代册封的勋臣团体和靖难勋臣团体相抗衡,这是英国公等靖难勋臣们所担忧的。

而朱载坖这次要晋封国公,更使得勋臣们更加担忧了,虽然马芳、李庭竹两人晋封国公,对于勋臣们的整体力量来说是增强的,但是马芳、李庭竹会不会取代英国公、成国公成为朱载坖时代勋臣团体的领袖呢?这是现在勋臣们担忧的事情。

高拱等人希望朱载坖慎重考虑此事的利害,毕竟朝廷需要稳定,朱载坖也需要一个稳定的施政环境,因为封爵的事情,搞得整个朝廷沸反盈天的,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张居正也劝说道:“陛下,马芳之功虽大,然岂可与中山王、宁河王等相提并论也?虽有大功,朝廷令其世守富贵,有侯爵之尊,亦不能言薄待也。”

朱载坖问道:“马芳之功,尚不能与保国公、翊国公相比乎?”

朱载坖说的这两位国公是宪宗时的保国公朱晖和世宗时的翊国公郭勋,他们两人也是从侯爵晋封国功的,朱永尚且有军功,朱永治军严肃,所至多奏功。前后八次获佩将军印,在内总管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事,位列侯勋均名无与之相比。弘治九年去世,追封宣平王,谥武毅。其子朱晖嗣公爵。

但是朱永的斩获不过数千,远远不能和马芳相比,也从抚宁侯晋爵保国公,并且保国公爵位世袭两代,其孙袭爵抚宁侯至今,至于翊国公郭勋,那就更没有什么战功了,更多的是因为在大礼议中搞政治投机成功了,得以从武定侯晋封翊国公,虽然不能世袭,但是这个国公毕竟来得容易嘛。

马芳和他们两人比起来,那成色还是十分足的,所以朱载坖就拿朱永和郭勋说事,前代毕竟是有先例的,朱永、郭勋都能够获封国公,马芳为什么不行?

陈以勤说道:“陛下,保国公、翊国公之爵,不予世券,若陛下执意赐爵,亦不能予世券,且代乃大国,岂可轻封?惟陛下深思之。”

陈以勤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朱载坖执意要给马芳晋爵国公的话,那就要和朱永、郭勋一样,给铁券,不予世券,也就是说马芳的国公爵位不能世代承袭,要降爵的,就如同朱永之子朱晖承袭了保国公的爵位,朱晖之子就只能承袭抚宁侯的爵位了,郭勋之子也只能承袭武定侯的爵位。

其二就是马芳的爵号问题,大明和唐宋不一样,一般不用古代诸侯国的国名给封爵,只有开国时如魏国公、韩国公、曹国公等,成祖靖难之后,就没有用国名封爵的了,而且代国乃是大国,汤封同姓,代子立国,历史源远流长,用以册封马芳的话,岂不是将马芳当作开国功臣了,这不行。

对于陈以勤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朱载坖认为不予世券可以接受,但是要在给马芳的铁券中注明,准允其世袭三代,比保国公多一代,以示朝廷重功勋之意。

至于封号问题,朱载坖问道:“卿等既以代不可封,当封以何?”代乃是马芳的老家蔚州,所以朱载坖之前给马芳拟定的封号就是代国公,现在陈以勤既然啊认为代国公不能封,那应该封什么,这是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