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隆庆中兴 > 第1376章 斑斑青史如何论(四)

隆庆中兴 第1376章 斑斑青史如何论(四)

簡繁轉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邹元标来访,李春芳不得不亲自接待他,因为邹元标邹爷可不是一般人物,这位江西神童,据说9岁就通读四书五经,20岁时跟随嘉靖进士胡直出游,遍历名山大川,拜访了诸多书院,饱闻各家学说,深受影响,曾经受心学大佬罗洪先的指点,而罗洪先又是欧阳德的师弟,同属江右王门一派。

也就是说,算起来邹元标是是李春芳的小师弟,当然在李春芳这里有这个面子,李春芳当然知道邹元标来是干什么的。

邹元标一来就说道:“石麓公(李春芳号)还请申救李三才。”

李春芳捻着胡须说道:“尔瞻(邹元标字)不必心急,以老夫看,陛下并不会重处李三才得,过段时间自会放他的。”

李春芳何等样人,怎么不知道眼下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朱载坖真要是对李三才动了杀心,要想处理李三才绝不会手软的,不管是庭杖什么的,有的是办法收拾他,将他下诏狱仅仅是杀杀他的气焰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李春芳对于现在这些轻轻官员们也是极为不满的,轻率上疏,动辄有抱团的迹象。

他们对于朱载坖最厌恶的结党一事苏沪是完全没有感觉一样,自朱载坖进去蹦迪。

其他人李春芳不想管,但是邹元标这样的心学后辈李春芳还是要管的,李春芳说道:“此事尔瞻就不必管了,来年春闱,才是尔瞻用武之地。”

李春芳堂堂首辅,能够亲自接待邹元标一个举人并且加以勉励,已经是非常大的面子了,要是看在罗洪先的面子上,邹元标连李家大门都进不来。

但是邹元标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他希望李春芳出来申救李三才,仍旧要求李春芳向朱载坖上疏,甚至表示自己想直接上疏给朱载坖,希望李春芳代奏。

李春芳就算是好脾气,对于邹元标这么不上路子,显然也有些愤怒了,但是为了保全心学后辈,李春芳还是耐着性子问道:“尔瞻,你以为今上是何等样之主?”

邹元标想了一会说道:“陛下乃是英察善断,开拓进取之主。”

李春芳点点点头说道:“陛下还是圣心独断之主!陛下要杀李三才,老夫保不住他,陛下若不杀,自有论断,何劳老夫上疏?倒是你,不要沉迷于所谓清谈,陛下厌恶结党虚浮,尔瞻要谨记。”

李春芳当然知道他们搞得小团体,什么李三才、顾宪成、魏允贞、**星等人,连李春芳都知道了,朱载坖掌握着厂卫,怎么会不知道,李春芳太了解朱载坖了,和重八哥一样,一旦动手,朱载坖就绝不会手软的,到时候就晚了,所以李春芳提醒邹元标,不要去搞这种小团体,这是朱载坖最厌恶的事情。

邹元标走后,李春芳只得无奈的摇头,这些小年轻,哪里经历过嘉靖朝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把朝政当成什么了?又把朱载坖当成何等样的君主了。

文华殿,朱载坖和朱翊釴正在听取冯保和陆绎的汇报,李三才得下狱显然引起了官员们的震动,最近上疏申救李三才的奏疏不少,朱载坖当然知道这位李天王交游广阔,人缘很好,便令厂卫密查,到底是哪些人在背后串连,在厂卫的查缉之下,户部主事**星、兵部员外郎王象乾,还有举人顾宪成、魏允贞等人就浮出水面了。

朱载坖拿到厂卫的密报之后笑着说道:“结党倒是挺快的嘛,**星、王象乾有没有申救李三才得奏疏啊?”

冯保赶紧将两人的奏疏找出来,朱载坖问道:“太子,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为好啊?”

朱翊釴认为应当公开申斥他们这种行为,使得臣子们警醒,不能结党以胁迫主上,朱载坖笑了笑说道:“这些话,朕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他们是一点也听不进去的。”

朱载坖说道:“既然听不进去,朕就有朕的办法。”

朱载坖当即命令陆绎,将**星、魏允贞、王象乾、顾宪成、邹元标等人在北镇抚司开个雅间,下诏狱,朱载坖现在也赖得和他们废话,先逮了再说。

朱载坖现在案头上的奏疏十有**都和国史有关,连在北直隶的申时行等人也向朱载坖上疏讨论此事,申时行还是一如既往的准备施展混学**,他知道现在君臣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建文年号的问题,朱载坖认为成祖既然已经废除建文年号,那就决不可复。

但是臣子们认为建文年号毕竟使用了四年,而且连那些亡国之君的年号大明都没有革除,何必要革除建文年号呢?

申时行在奏疏中则是提出了另外的看法,申时行认为:“窃惟建文年号因成祖靖难之日诏‘今年仍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其建文年号相传以为革除,及考靖难事迹亦称少主,称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则是未尝革除也,但不称建文耳。”

申时行认为,成祖将建文四年恢复为洪武三十五年,这是确有其事的,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诏书说革除建文年号,不能因为成祖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就认为成祖是将建文年号革除了的,这是对成祖圣谕的强行曲解,成祖始终没有明确说过要革除建文年号。所以申时行认为,革除建文年号,不可取。

申时行在奏疏中称:“夫胜国之君,人必为纪,以其临御一时,犹难泯没,所谓‘国可灭,史不可灭’也。况在本朝,乃使之孙蒙祖号,弟袭兄年,名实相违,传信何据?”如果强行将建文的四年改称洪武,天下悠悠之口,是堵不住的。

但是,成祖奉天靖难,子继父业,千载之定论也,而且在成祖朝所编撰的一系列史料中,将朱允炆称为少主,以元年等纪年,这才是成祖的本意,成祖并非想扭曲历史,是后世的臣子曲解了成祖之意。

所以申时行认为,洪武纪年用到三十一年即可,建文之事附录于太祖朝之后,不恢复建文年号,但是以少主元年、二年、三年、四年纪年,编撰成书。

申时行最后说道:“使详载当时所用之人,所行之事,别为少帝之纪,附录于太祖之后。是是非非,明白无隐,则靖难之兵有名,圣成祖之心益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