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隆庆中兴 > 第1381章 帝统不可轻干犯(二)

隆庆中兴 第1381章 帝统不可轻干犯(二)

簡繁轉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其实不管是朱载坖还是在场的重臣们都很清楚,这种私下里对于皇帝的诋毁,在大明文人的文集中是十分常见的,太祖、成祖时他们是绝对不敢的,太祖、成祖是何等样的皇帝,他们都很清楚,敢暗地里诋毁他们,你的九族是赊来的吗?

而后代的皇帝,就很难像太祖成祖一样大开杀戒了,毕竟皇帝们还要依靠这些文官们治理国家,即便是嘉靖,也不会大开杀戒,尤其是大量的族诛,这是这么多年以来大明皇帝和这些文臣们达成的一个默契。

不过朱载坖认为,这种默契显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存在的,对于一般的犯忌讳,朱载坖可以予以从轻处罚,但是干犯帝统,甚至是想借此机会为建文君臣翻案的,这已经触及了朱载坖的底线了。

事实上,现在正是正是由于各种稗官野史的盛行,使得民间对于皇家的敬畏感丧失,这些文人,将大明的皇帝当成可以任意抹黑的对象,这是朱载坖决不能容忍的,他们将成祖、世宗说成刚愎自用,嗜杀残暴的昏君,对建文君臣倒是寄予无限同情。

而王祖嫡这个倒霉蛋,居然看不清形势,敢在这个风头上直接上疏朱载坖,要求恢复建文年号,朱载坖要是不把他给狠狠的收拾一下的话,恐怕今天晚上朱老四就得托梦给朱载坖了。

朱载坖当即说道:“似王祖嫡这般大逆不道之言,如不重处,朕以何面目见成祖?”

朱载坖将三法司所拟的东西拿出来说道:“似这等大逆不道之言,放在太祖、成祖朝,九族不保,朕只诛戮一人,已经是宽恩了!”

朱载坖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一定要严惩王祖嫡,不仅仅是严惩王祖嫡本人,对于上疏为其辩护,申救王祖嫡的,朱载坖也要严惩,朱载坖就是要通过此案,让这些臣子们清楚,把自己的嘴管管好,否则的话,朱载坖不介意让厂卫给他们长长记性。

朱载坖当即命令,将王祖嫡大辟弃市,三族流放缅甸,处理王祖嫡,这其实已经在重臣们的预料之中的,但是怎么处理上疏申救王祖嫡的官员,这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杀人,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仅仅是贬谪等,朱载坖显然也不能接受,他们之所以上疏申救王祖嫡,实际上是在内心其实是认同王祖嫡的说法的,只不过没有表露出来罢了,就他们这种行为,放在太、成祖朝,早就让他们三族团聚了,但是朱载坖毕竟不是太祖、成祖,不可能这样去杀戮臣子,不过让朱载坖就这么将他们轻轻放过,显然是不可能的。

到底应该怎么处理他们,其实朱载坖还是费了一番功夫的,重臣们所建议的罢官、夺职甚至流放在朱载坖看来都是自罚三杯罢了,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加以诛戮又不太现实,所以朱载坖为此还是很伤脑筋的。

最后司礼监冯保向朱载坖提了一个建议,就是恢复两宋时的编管制度,专门用于收拾这样的臣子。所谓编管,按照宋刑统的说法,就是不文面而流者,谓之编管。

看起来编管的惩罚是不重的,比之流刑尚轻,又没有肉刑的痛苦,看似是一种相对比较轻的惩罚方式,至少比之庭杖要体面多了,按照宋刑统的规定,编管就是一种收编罪犯户籍,限制其自由,并加以管束的方法,被编管的官员会被剥夺官身和功名,押送到边远地区,并安排一定的官兵加以看管,约束其行动。

想当年苏东坡就因为乌台诗案被编管。编管对于官员们杀伤力最大的就是除名勒停,在编管期间,被编管人的政治权力相当于是被基本剥夺的,虽然看似被编管的犯官比之一般的罪犯要好些,但是实际上被编管人是要受到各级官府的严厉监视的。

第一个就是押送,按照宋代规定,被编管的犯官押送程序是十分严格的,押送编管人有严格的规定,罪状、随行家属财物、住所要详细记录于牒便于检查,到达一个地方要立即上报所在地的提点刑狱司审查,到达了所隶属的州县,要回报原来断案的官司。

被编管的犯官要受到地方官府和朝廷的时刻监视,不准离开所规定的地方,州县每十日要查看被编管的犯官行踪,提点刑狱司每月都要将辖区内所有被编管犯官的情况汇总,每三月向政事堂奏报。

同时,编管人一般被要求住在编管当地府衙的厢房之中,即锁闭厢房,除非有官员为之担保的情况下,才能够在编管当地租房居住,但是任然要受到严厉的监督。

由于被编管的犯官的特殊性,仍然给予他们上疏言事的权力,编管犯官可以在特殊的情况下上书言事,但是要由官府详细审核,如果所言可以采用且没有掺杂其他内容的话,可以由地方官员附带上奏,不能由编管人自己密封上书或者派人进状。刑统规定若有官员作保,编管犯官可以与他人有一定的交往,但是不可以交往过密。

而且被编管的犯官所有文字、交往等都要被负责监管编管犯官的官府加以记录,然后送政事堂由宰执们审阅,朝廷对于这些编管犯官的监督是极为严格的。

朱载坖最重视的就是这点,这些官员们不是喜欢做些酸文烂诗吗?朱载坖就要将他们严厉监视起来,不准他们四处交游,对他们的书信全部予以监视,要是他们敢于再有怨望之意,朱载坖就有进一步收拾他们的理由了。

所以朱载坖觉得,恢复编管,专门用来收拾这些犯官是很合适的。

而且宋代的一个规定朱载坖很喜欢,就是编管以上,则必除名勒停,谓无官也,也就是说,只要不解除编管,就永远无法起复,这使得大明文官们一贯用来对抗皇帝的朦胧推升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朱载坖可以通过控制编管的赦免来收拾这些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