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隆庆中兴 > 第1382章 帝统不可轻干犯(三)

隆庆中兴 第1382章 帝统不可轻干犯(三)

簡繁轉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不过朱载坖要实施两宋的编管制度,还是要在两宋的制度上加以损益,朱载坖召集司礼监、厂卫商量之后,将大明版的编管制度给弄了出来。

和两宋的编管相比,朱载坖所制定的编管制度有几个不同,首先就是编管地方的不同,两宋的编管,实际是流刑的变种,将犯罪的官员以编管的名义予以流放到边远地区,所以两宋的编管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编管的地点主要以流刑的判罚为主。

但是朱载坖显然不会这么做,朱载坖认为编管主要是用于惩罚政治犯的,适用于一些以言行获罪,谤讪君上,心怀怨望,但是犯罪情节较轻,还不至于严惩的犯官,对于他们,就采取这种编管的惩罚方式,一方面加以惩罚,另一方面予以观察。

所以不能放的太远,朱载坖认为,主要就在京师附近和北直隶的皇庄中,同时编管的监管机构也由地方州县转移到厂卫中来,朱载坖不可能让地方官府来承担监管这些编管犯官的职责,这岂不是让老猫看鱼,监管这些编管犯官的只能是厂卫。

同时对于这些被编管的犯官,朱载坖要求厂卫对他们采取更加严厉的监督手段,朱载坖觉得所谓编管,就是编而管之,被编管的犯官,他们的一切言论、文字都要由负责监管他们的校尉予以记录,定期上奏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和东厂,然后送朱载坖处批阅。

而且被编管的犯官既然到了皇庄,就要分给他们一块地,让他们耕种,自食其力,亚圣曾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种种地怎么了,士农工商,农民没什么不好的,朱载坖觉得,这些犯官之所以一天有那么多的想的,就是吃饱了撑的,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当然,朱载坖也不会落下虐待他们的骂名的,虽然是编管,但是还是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的,照京营士卒发给钱粮。

同时,被编管的犯官每月还要给奏疏,向朱载坖汇报自己编管的心得体会,认罪悔罪的态度,这些都是以后是否解除编管的凭证,你们不是喜欢写吗?那就好好写,多写点啊!

而且朱载坖还规定,由于编管犯官大多数是政治犯,所以编管不能量移、叙免,也不能赎刑,甚至是大赦也都不能赦免编管,除非大赦专门提及赦免编管犯官,而这些编管犯官一经赦免,除名勒停,剥夺所有的功名,除非皇帝特旨赦免。

面对朱载坖的这个提议,重臣们都没有第一时间表态,朱载坖还真是贯彻了自己的意志,就是不杀人,只诛心,和太祖、成祖时大开杀戒的办法不同,朱载坖是准备用编管来对付那些政治上的异己,编管毕竟不像其他的刑罚,血淋淋的,但是其痛苦程度觉不亚于这些肉刑甚至是死刑。

编管犯官看似有一定的自由,也享受一定的待遇,但是通信、言论等全部受到厂卫的严密监视,一旦有任何言行越轨的行为,朱载坖立马就可以收拾他们,同时编管相当于政治生命的结束,不仅是本人的甚至是祸及子孙的,在被解除编管之前,三代子孙不得参与任何考试,完全被剥夺任何政治权力。

即便是被解除编管之后,是否恢复政治权力,也要看皇帝的意思。

海瑞思索了一阵之后说道:“陛下,编管犯官古已有之,但是厂卫编管,未免过于严苛,还是要派遣御史定期巡视,以防校尉虐待才是。”

对于海瑞的这个建议,朱载坖予以同意,朱载坖早就说过,不杀人,只诛心,要是要杀人,诏狱里有的是办法,要是在编管的犯官中大量的死亡的话,对于朱载坖的名声反而不好,所以朱载坖同意了海瑞的看法,要派遣御史,定期巡察。

还有就是编管的时间问题,重臣们认为,就是流放也还是有时间的,编管也还是要规定一个时间才是,否则岂不是成了无期徒刑,但是朱载坖有不同的看法。

按照两宋的规定,编管就是没有时间的,编管六年以上的犯官可以落户管制地或者他州,但是附籍者不得去其他的州,遇赦也不能移放,编管人死亡后其家属可以自行选择。所以朱载坖认为编管设立时间,古所未有,朱载坖也不会设立时间。

但是李春芳等阁部重臣都请求朱载坖给编管规定时间,毕竟编管犯官在政治上已经没有任何的权力了,甚至子孙后代的政治权力都要受到影响,所以还是规定一个时限比较好。

朱载坖于是和重臣们商量之后认为,编管以三、五、九和永不放还四等,而对于这次要编管的犯官,朱载坖认为上疏申救王祖嫡的,编管九年,支持王祖嫡看法的,永不放还,同时朱载坖还祭出了一个大杀器,追毀出身以来文字,这也是两宋旧例。

所谓追毀出身以来文字,就是说把此人出身以来的各种作为官员的身份证明如官告、迁调记录、勘磨记录等等全部予以删除,政治死亡,朱载坖还加上了登科录、各级考试的文章等一律予以删除,凡是被处以编管永不返还的,直接适用追毁出身以来文字,编管三、五、九年的,视情况予以追毁出身以来文字。

朱载坖知道这些文官们想要什么,就是想留名嘛,朱载坖就偏偏不让你留名,将其名字彻底抹去,不仅官方文书档案的所有记录要予以删除,朱载坖还规定,民间刻印被追毁出身以来文字犯官的文集、诗词等的,一律以违制论处,同时,被追毁出身以来文字的犯官,死后不准立碑,要消灭就要消灭的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阁部重臣们对于朱载坖的狠辣有了新的认识,朱载坖确实是善于诛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