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河守望 > 第一七九章 “纸糊马”的绝招

大河守望 第一七九章 “纸糊马”的绝招

簡繁轉換
作者:关源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人们经常看到上点儿年纪的老男人,一大早怀里抱着一个没多少重量的谷草捆儿,一脸悲伤快步来到乱坟岗,把怀里的谷草捆儿扔到乱坟岗上扭头便走,谷草捆里包的就是死婴。那个年代已婚妇女怀孩子频繁,但成活率很低,很多已婚妇女一辈子生五六个儿女很正常,孩子一出生就夭折占了一半儿,这跟乡下收生婆的不卫生、不科学的接生手段不能没有关系。也有不少儿女好不容易养到了好几岁,就因为乡下缺医少药和迷信鬼婆神汉,一点小病就耽误了儿女的性命。

当地的老风俗在一般情况下是谁家里出现了死婴,就由产妇的老公公把死婴用谷草捆着扔到乱坟岗上。如果产妇没有老公公,就请家族中的长辈儿老者干这种丧气的事儿,如果产妇没有家族长辈儿,那就只好请街坊好邻的老者来干这种败兴的事了。这种扔死婴的活儿虽然不吉利,但产妇家里的人请谁沾手,按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一般都不会拒绝。

死婴扔在乱坟岗里,这无疑是为野狗们送去了鲜嫩的美食。

人们认为死婴是“没成人”的人儿,既然“没成人”就像死猫死鸡一样一扔了之。但对出生后活了一些时候“成了人”的人儿,处理尸体的方法就不太一样了,就慎重一些了、规格就高一些了,因为已经是人了吗。孩子的父母会一同哭哭啼啼把死去的孩子用小薄木棺材埋在乱坟岗里,是担心野狗扒吃孩子的尸体,也是对死去的孩子的尊重,有层薄木头总是好一些。虽然孩子埋在乱坟岗,但按当地风俗不堆坟头儿。这也是有说头儿的,死人埋葬堆坟头儿是为后人清明祭奠烧纸钱做标记,小孩儿死了哪来后人为他祭奠烧纸钱?所以就没必要堆坟头儿了。

一天,古寨一户村民家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肚疼,就请了一个跑江湖的神汉,神汉说是这个小男孩儿的肚子进入了恶鬼,让孩子的家人给他些银钱作为驱鬼的费用,并让孩子的家人到街上买来黄表纸用此驱鬼。

神汉口中念念有词嘟嘟噜噜不知说的哪国语言,在黄纸吐上一口吐沫烧掉,又在黄纸上吐上一口吐沫仍然烧掉,不断地吐着脏臭的吐沫不断地烧掉……突然他怪叫一声“牛头大仙来啦!恶鬼害怕啦!”

孩子的母亲在床上流着眼泪紧紧地抱着疼痛难忍的儿子,孩子的父亲紧张地在屋里唉声叹气来回地踱步,当他们听到神汉的怪叫“牛头大仙来啦恶鬼害怕啦”,他们都喜出望外,认为孩子有救了。

“儿啊……儿啊……”母亲不断喊着怀里一阵儿紧似一阵儿痛苦呻吟的儿子,“牛头大仙来啦,你肚子里的恶鬼就吓跑啦!你肚子就好了!就不疼啦!”她欣慰地微笑起来。孩子的父亲也停住了紧张的踱步,布满深深皱纹的老脸上终于展活了一些,少有地露出了一丝希望的喜色,“总算……总算恶鬼害怕啦!”他憨厚的嘴唇上蹦出一句话来。

可就在这时孩子停住了疼痛的呻吟,躺在母亲的怀里一动也不动弹。

“儿子肚子是不痛了吧?!”孩子的父亲疑惑地向搂抱着儿子的妻子问道。

母亲警觉地看了看静静地躺在怀里的儿子,使劲儿摇了摇儿子软绵绵的身体,儿子翻着不会转动的白眼珠儿茫然地望着她。她又把手轻轻按在儿子的心口儿上,心口儿连一丝心脏跳动的感觉都没有。她急忙把耳朵贴着儿子的鼻子,鼻孔里连一点儿气息都没有了。她突然大哭起来:“儿啊……俺的儿啊……牛头大仙咋没镇住恶鬼呀……乖儿啊……俺的乖儿啊!你咋就忍心撇下娘就走了啊……”

他们的儿子死了,是肚疼疼死了。死在了母亲的怀抱里,死在了江湖神汉的忽悠里,死在了牛头大仙的不作为里。

肚疼咋会疼死了一个几岁的孩子?这个问题就得问问医生和医学专家啦。

神汉看到这种情况说了声:“我去请马面大仙过来……”拿着银钱立即溜掉了。

孩子死了,再也活不过来了,神汉也不见了踪影。这个小男孩儿的父母做了一个薄薄的小木匣子,把孩子放进去草草埋在了乱坟岗上。

第二天一大早孩子的母亲流着眼泪整理儿子的床铺,发现孩子的被窝里留下孩子生前心爱的一个玩具,那是一个孩子常玩的光溜溜的黑陶小老虎儿。孩子的母亲手里哆哆嗦嗦捧着这个玩具,对孩子的父亲哽咽着说道:“孩子很喜欢这个小老虎儿,咱们竟忘记了放在了他的木棺子里了……可怜的孩子几岁就这么一个玩耍的东西,他在那边一定想着这个小老虎儿……孩子还小,正是爱玩的年岁啊……俺的儿子啊……”说着孩子的母亲放起了悲声。

孩子的父亲想了想安慰妻子道:“这事儿好办……俺这就去乱坟岗,把这个儿子的玩具埋在孩子的身边,让孩子在那边也玩得快乐。”

第二天他就一大早带上黑陶小老虎儿,杠上一把铁锹急匆匆来到乱坟岗。不想正巧看到一群野狗把他的儿子的小薄木棺材扒了出来,野狗用尖牙利齿咬开薄薄的棺木,把尸体拖出来疯狂地抢着撕咬吞噬起来。

这位父亲看到恼怒得七窍生烟,抡起铁锹拼命地向野狗劈杀起来,野狗被劈死了两只,其余吓得急忙逃跑了。

孩子悲伤的父亲只好把孩子残缺的尸体,重新收拾收拾装进薄木匣子,把孩子唯一的玩具小黑陶老虎放在孩子的尸体旁,挖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墓穴,把儿子重新埋葬了。

这个孩子的父亲一脸恼怒和丧气,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本村一个姓宋的兽医。

这位兽医是走乡串村给牲口看伤看病的,也捎带也给狗兔猪羊看伤看病,人送外号:“纸糊马”。

“纸糊马”的绰号是姓宋的兽医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得来的,不过,村民们给他起这个绰号丝毫没有贬低宋兽医的意思,只是滑稽好玩儿而已。

宋兽医常常很内行地把快牲口(指马、骡、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用庄稼汉明白易懂的简单的形容词儿来表示:“铜驴、铁骡、纸糊马。”

宋兽医说的这“纸糊马”,意思是马匹不如驴和骡子的身体结实、娇气不耐折腾、容易得病。

可笑的是宋兽医看到不耐折腾、身体不结实常吃药常有病的村民,就职业性地当面或背后指着说道:“纸糊马!”人们听到了也不恼怒,知道他并无恶意。时间长了人们反而给他叫做“纸糊马”,久而久之老宋的“纸糊马”外号就这样叫开了。

“纸糊马”宋兽医常挎着一个装兽药和器械的挎包,手里从来不拿招牌,因为他的嘴巴就是一张活招牌。

“牛马驴骡、狗兔猪羊,有伤有病,来找老宋!”他这么一吆喝村民就知道“纸糊马”来了,村民饲养的牲口有伤有病,或饲养的家畜有伤有病就请他诊治。他经常在不同的村庄里用同样的口号吆喝着,有时候还大喊几声“兽医进村啦!”回应他的往往是一阵儿愤怒的狗叫。

虽然他医术不如他的老爹,可对牲口和动物的心理研究得很是透彻。

当遇到烈马猛骡有伤有病,其他兽医不敢近前,害怕它们踢咬,要么得几个大汉把烈马猛骡绑缚在结实的木架子上,要么用麻药麻倒,方可动手疗伤治病。可“纸糊马”有绝招,根本不用这一套。他面带微笑眼光温和地手里拿上一把饲草,自己嘴里也噙上几根饲草,牙口不断嚼动装作像牲口吃草的样子,慢慢地靠近马骡,让牲口感到都是同类、都是食草动物,无非是四条腿与两条腿的区别,到得跟前他就把饲草友好地喂给马骡吃,这样再厉害的牲口也就变得温顺起来任其摆弄。对接近厉害的咬人狗也是一样,他事先准备点儿吃食,自己嘴里一边嚼吃着,一边手里拿着食物装出友好的样子,再厉害的狗看到了都会被他嘴里香甜的咀嚼动作诱惑出口水。每到这时狗就会主动与他套近乎,摇着尾巴想得到他手里的食物。一旦狗吃了他手里的食物,他就成了狗的二主人了,任其抓摸摆弄也不会咬他。不但如此,竟然他还懂得狗的声音语言和表情语言。他说,狗见了你摇尾巴是向你表示友好打招呼问候,狗得到你的食物和爱抚摇尾巴是表示感谢,不停地摇尾巴是表示十分感谢和永远感谢。狗见着狗缩身夹尾巴是它畏惧对方,狗见着狗挺脖子竖尾巴是它鄙视对方、向对方示威。狗张着嘴伸着舌头平静地看着你,是它向你微笑和表示惬意。狗在你与他玩耍的时候,张着大嘴巴摇头晃脑,是它兴奋地开怀大笑。狗有时抿着耳朵低头摆尾发出“唧唧哝哝”的声音,是它受了委屈或是它想让你爱抚安慰它。狗见了陌生人发出“呜呜呜”的声音,是它向陌生人挑衅示威,或告诉陌生人要守规矩不要乱来要尊重它这里的主人。狗在夜晚狂吠是它为自己壮胆和与其它守夜的狗遥相呼应,营造一种防范贼寇的联防气势。

“纸糊马”常常告诉养狗的人们,说狗在人面前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一个因素是狗密切关注人的面部表情,它能读懂人的喜怒哀乐和想法儿。一个因素是狗的听觉特别灵敏,它凭人的声音的频率高低强弱来判断人的善意、恶意和赞扬、辱骂。另一个因素是人习惯性的肢体动作,狗能立即判断出人的意思和主人的指令。

“纸糊马”不但有这些绝招,他还是一个半半拉拉的文人。他少年上学时颇有理想和颇有文才,一心一意想像李白杜甫一样,当一个为底层劳苦大众请命的诗人,可他干了一辈子兽医的老爹非让他接这兽医的饭碗儿,向他强调兽医是宋家好多代人祖传下来的,不能让这门儿技艺消失在他的这一代,于是一个未来的诗人就变成了祖传兽医。他虽然接了祖上这个饭碗,但常有怀才不遇之感慨。本来他对兽医这行儿就不热,只是当做饭碗儿罢了,医术精道不精道保证看不死牲口。不过,他的兽医职业并没把他肚里的文才消耗掉,他有时总爱显露一下诗人的底蕴和情怀。

一天喝多了酒,写了一首顺口溜儿讽刺本村的甄保长聚敛民财、奸污妇女,贴在村里大街旁的一棵树上,被保长的马仔看到揭下送给了甄保长。甄保长恼怒异常,就指使村公所里几个跟班的把“纸糊马”绑了,以造谣生事污蔑政府,把他送到县衙门,衙门的贪官收了甄保长的银子,就胡乱把他定了一个“惑众暴乱”的厉害罪名,把他关进了大牢。他整整在大牢里待了半年时间,挨了不少打骂折磨、吃了不少苦头。由于“纸糊马”跟黑蛋是老亲戚,黑蛋的老娘与“纸糊马”宋兽医的母亲是叔伯姊妹,黑蛋就托“活菩萨”老郎中来想办法解救“纸糊马”。“活菩萨”拿银子拜托县城里的熟人,好不容易才把“纸糊马”救了出来,要不然宋兽医非死在大牢里不可。

从此以后“纸糊马”再也不敢沾惹甄保长的闲事儿了,对保长对官府的满腔仇恨他只好埋藏在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