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河守望 > 第四〇三章 黑蛋受刑,众人营救(二十四)

大河守望 第四〇三章 黑蛋受刑,众人营救(二十四)

簡繁轉換
作者:关源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8: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话说在“活菩萨”老郎中的药铺里,车子送来的老铁仍然在昏迷中。

老郎中简短询问了送老铁来的几个人年轻人儿一些情况,知道了黑蛋被官府残忍地杀害了,知道回民老铁是为搭救黑蛋被官府的警察打伤的,并大致知道了这场死了不少人的灾祸。

老郎中慌忙与徒弟一起把回民老铁轻轻仰面放在病床上,老郎中立即仔细给老铁检查了一遍身上的伤势,自言自语说道:“伤都在头上,其他地方没伤。”说着就让他的徒弟给老铁盖上一床棉被。然后让徒弟端来一碗温茶,老郎中就用小勺向老铁嘴里慢慢喂了起来。

不一会儿老铁醒了过来,神志也清醒了一些。

“啊哈……”老郎中轻声儿向老铁微笑着庆幸道,“老铁呀……你头上像是中了两枪呐……你老铁真是铁脑袋!你铁老板真是命大哇!”

老铁躺着用无神的眼睛茫然望着“活菩萨”,眼光里像是疑惑地想求问点儿什么。

老郎中向徒弟吩咐道:“快去熬一大碗红参鹿茸枣子汤来!”

“铁老板哇……你的脑袋上有两处枪伤,是两颗子弹射击的……但都不是致命的枪伤……一枪的子弹是擦着你的头皮,把你的头皮穿了一道深沟,但没伤着颅骨……这另一枪就厉害啦!这一枪正打在你的眉骨尾稍上,把眉骨打裂了,但奇怪的是头上没留有子弹,要是再错半指就打在了太阳穴上,你就没命啦……你昏死一定是这厉害的一枪子弹,把你脑子震晕了加上流血过多。”老郎中呵呵笑了笑,“真是万幸啊!真主在保佑你哇!”

回民老铁听了脸上涌起一层虔诚的苦笑,喃喃地轻声儿说道:“感谢真主……也得感谢您老郎中啊……”

老铁身子动了动,像是想坐起来。“活菩萨”赶快说道:“现在你一动也不敢动!好好躺着!不要再说半句话快把眼睛闭上!要不然伤口要流血的……要是流血过多很危险!我马上就要把你头上的伤口消毒上药包扎,还要让你喝些补血的汤药。”老郎中说着皱眉道,“可以想象你头上挨了两枪,该流多少血哇!恰好送来及时,要不然不及时补血心脏就会停跳。”

老郎中把回民老铁头上的枪伤处理包扎完毕,又让老铁喝了一大碗补血汤药,老铁的生命状况平稳了许多,就让老铁在药铺后院的病房静养起来,然后叫徒弟到邻村“皮货庄”告知老铁的家人。

“活菩萨”的心情特别沉重,他对黑蛋被官府惨杀,对死了这么多村民百姓,对这场人命关天的大灾祸,怎么也难于想出个所以然来……不断自言自语重复道:“黑蛋是为啥与官府结了要命的仇恨?黑蛋究竟犯了啥要命的王法?官府为何对这些饥饿的老百姓痛下杀手?”

正在“活菩萨”坐下来喘口气儿的时候,慢慢悠悠走进药铺一位胸前奇怪地挂着浅蓝色布兜儿的老者,布兜里装着他自己长长的银色胡须。

老者干柴般的手上拄着一根超长的旱烟杆儿,旱烟杆儿几乎与他的身高差不多,老者像是把旱烟杆儿当做了拐棍儿。

老者姓李,是村里年岁最高的老人,与黑蛋的好兄弟文山是一个家族同一个祖坟、只是已经出了五服,人们都尊敬地称呼他“老秀才”,这位“老秀才”是名副其实的秀才。“老秀才”在清朝末年还有幸得到一位路过古寨的河南巡抚高看了他一眼,为他题了几个不值钱的墨字儿“秀才门第”,“老秀才”欣喜地请人做了一块儿牌匾堂而皇之地挂在门楣之上。

“老秀才”已经整整一百岁高龄了,但眼不花耳不聋脑子还十分清晰,他老人家是大清咸丰五年考上的秀才。考上秀才后,由于发妻不识字儿且貌丑,其妻担心丈夫若再考取功名害怕位高权大变心休妻,就想方设法拖其后腿不让他再进考场,他也就没有再去考举人,以后他就止步于这个没有俸禄、没有权力的“秀才”功名上了。

虽说“秀才”没有当朝的俸禄,也没有多大的权力,但还是比老百姓有一些特权的。比如政府可以免除其家庭的赋税,免除秀才一人和其家两人的徭役。秀才见到县官儿可以不下跪,秀才若是犯了王法县官儿及执法衙门不得动刑。秀才可以代表本人或代表乡民,直接向县官儿禀告事情,秀才可以直接到私塾当老师。秀才逢年过节政府送有一定数量的银钱,尽管这些银钱不叫“俸禄”叫“贴补”。秀才要是当了私塾的老师,就另有一些收入了。一般来说秀才生活上是能过得去的。实际上秀才是迈进了士大夫的门槛儿,当地的官绅都是高看的。

人们都往往把“秀才”称作“穷秀才”,那是与“举人”和“进士”比较而言。“秀才”当然没有“举人”和“进士”富有。

我们不妨想想看,“秀才”是一个最低的“文凭”,还能享受到这么多的特权和经济好处,要是中了“举人”、中了“进士”,所得到的特权和经济好处自不必多言!要是殿试得了状元,那真是要“一人得弟、鸡犬升天”啦!

这些功名利禄都与读书分不开,所以才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名言,直到如今这句话似乎仍然是颠扑不破的名言。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看重和鼓励读书总是好事儿,不爱读书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因为书里的知识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力量源泉,书也是国民理智的矫正器。人与兽类的根本区别,可能就在于能读书和不能读书上。

这位姓李的“老秀才”是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秀才”那些特权和经济好处,所以没人把李老秀才称作“穷秀才”。

古寨的穷秀才“一支笔”就不同了,他是什么特权和经济好处都没享受到,连私塾的老师也没沾上边儿,所以村民们只知道他的绰号“一支笔”,不知道他也曾经考上过“秀才”。“一支笔”这个被人们淡忘的“秀才”,真是个地地道道的穷秀才。原因是“一支笔”刚考上秀才,没几天大清朝就垮台了。大清朝亡了,他这个大清朝的秀才也就没啥名分啦,也就不算回事儿啦。就像过期的彩票,成了一张废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