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 > 第258章 解决物资运输问题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 第258章 解决物资运输问题

簡繁轉換
作者:寂寞的夏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8 02:33:45 来源:源1

第258章解决物资运输问题(第1/2页)

苏文只是听了这个建议便当场点头道:

“这个提议不错,可以短时间内解决雷达使用的问题,至于说雷达的维护,相信那边同样能逐渐摸索出来。”

只是稍作停顿,苏文接着道:

“我这里还需要从陕北突进到J东半岛,各个地域的详细地图,当然时间线要1936年前后的。”

“这个简单!”关国维几乎是毫不犹豫道:

“我们即刻帮你联系档案馆订制地图,保证帮你把沿途的地理情况标注清楚,并且会做成塑料材质,防污防水!”

至于后勤补给的筹备,苏文其实一点也不担心。

背靠强大的祖国,不管军用物资还是民用物资,都很好解决。

唯一难的地方就是这些东西的运输。

从陕北一直到J东半岛,整个路途全是敌占区。

甚至是抵达那边之后,还会面临至少三面应敌的准备。

武器装备再先进,要是没有充足的后勤补给,一切都是徒劳。

所以很多军事专家都说,打仗,其实打的就是后勤补给。

就比如S2时期,鬼子单兵战斗力再怎么强悍,

也不可能饿着肚子,拿着烧火棍,就能打败天天吃牛肉喝可乐,拿着加兰德的美利坚大兵。

想到这些的苏文,不免有些担忧道:

“不瞒各位领导,目前那边最大的短板就是后勤补给的运输。”

“按照计划,突进J东半岛,至少得有3个集团军,也就是9万人左右的兵力,才能应对当地相对复杂的局势。”

“粮食方面其实比较好解决,那边目前手里不缺钱,可以就地征集粮食。”

“唯一担心的就是武器装备和弹药,尤其是弹药补充,光是3支山猫合成旅弹药的消耗,都将是巨大的。”

关国维默默的点点头,其余人同样陷入了沉思当中。

而作为装备口代表的他,稍作沉吟,便道:

“是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之前,肯定得考虑运输问题。”

“各位,有没有好的办法,快速机动的输送物资补给,大家集思广益,都可以提出来。”

话音刚落,偌大的会议室,立马就议论起来。

有的建议单独成立运输大队,采用重型卡车进行运输,并在运输线关键位置进行驻防。

不过这个提议当场被否决。

毕竟如此一来不但耗费巨大,而且就地驻防需要的兵员众多。

而目前那边红军满打满算,加上后勤人员,也才不到20万。

要是转战千里进行驻防,就算再多的人也不够用。

还有人提出直接把沿途全部占领,让当地直接成为红区。

再发动当地的民兵和老百姓,共同守护物资运输线。

不过这个提议还是很快被否决,先不提彻底拿下这些东西需要多长时间。

如此大的动作,必将引起周边注意。

尤其是得顾及到国府的反应,保不齐对方的战略重点就会重新回到红军身上。

也不是红军怕了**,只是不想便宜了鬼子。

因此,以借道为由突进胶东半岛,这样才能不让国府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8章解决物资运输问题(第2/2页)

毕竟红军只要J东半岛的话,国府在心里边还是能接受的。

而且这样一来,还能让红军直面东北的鬼子。

估计以国府智囊团的脑瓜子,一定会建议某人听之任之。

最好是让红军和鬼子打得血流成河,他们才好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血流成河是肯定的,流的只会是鬼子的血!

并且我党打下一个地方,就必须开展土地革命,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

而土地革命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这个过程短则几个月,长则好几年。

但红军的计划是10天突入J东半岛,因此这个计划直接被众人判定为馊主意。

还说那位大校提的建议,简直比馊稀饭还馊。

气得那人脸红脖子粗,还不敢还嘴…

十几分钟后,一位坐在角落里,身穿空军常服,

长相白净清秀,肩扛上校军衔的30几岁军人举手道:

“苏文同志你好,我叫余昊然,是空军总部装备口的,我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即使余昊然和在场的众人相比,军衔最低,但因为是军委直属空军部的代表。

大伙还是立刻噤声,纷纷看向对方。

跟他见过几次面的关国维,立刻面带笑容道:

“呵呵,别客气余处长,能来这里的都是自家人,有什么好的提议,尽管说。”

苏文同样看着对方,客气道:“是啊余处长,你岁数比我大,叫我小苏就成。”

余昊然有些感动,要知道在这里不仅是军衔自己最低,而且就连职位也是最低。

仅仅是个副处长而已。

而关国维叫自己余处长,这明显就是想抬高自己的意思。

既然如此,他也不扭捏:

“关于后勤运输的问题,咱们为何不考虑空中运输,甚至是空投的方式解决?”

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室立刻陷入了沉思。

要说到最有效、最快速的物资运输方式,有什么比得上空运?

很快想通个中关节的张少成,有些激动的率先道:

“对啊!陕北距离J东半岛的直线距离,最远不过1000公里。”

“运输机3个多小时就能一个来回。”

关国维同样是有些醍醐灌顶的意味:

“没错!之前小苏不是送过去一架运-8吗?这可是航程3700多公里的运输机,一次性送20吨物资不费劲。”

“而且不管是**的飞机,还是鬼子的飞机,无论航速还是升限,都无法赶上运-8。”

“所以空运或者空投,的确是比较理想的运输方案。”

见自己的建议得到了采纳,余昊然接着道:

“目前那边已知的空中运输力量,还是太过于单薄,一架运-8根本不足以支撑9万余名士兵的后勤运输保障。”

“按照参谋部的推演,至少需要6架以上的运-8,每星期运输一次物资。”

“要是遇上战况激烈的时候,则至少需要10架,每天运输一次物资。”

“目前,空军能够调配到的运-8数量是16架,请问小苏,你大概需要多少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