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水乡风云 > 一八五、於湾过年

水乡风云 一八五、於湾过年

簡繁轉換
作者:竟成书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9 13:27:1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八五、於湾过年(第1/2页)

董凤兰像往常一样走进后边的屋子,发觉先生家里的人多得不得了,她张眼一望,有十几个人。师娘说:“凤兰呀,今日中午吃饭要晏一会儿。”董凤兰说:“没事。”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说:“唉,这个小姑娘蛮彤的,你叫什么名字?”董凤兰说了自己的名字,那女人叫她坐到自己身边。

她落了座,女人问道:“董凤兰,你今年多大呢?”董凤兰晃着辫子说:“过了年就十七了。”女人抓起她的辫子摩摸道:“你个学生子,哪里的人啊?”“我是穆家堡的人。我家爸爸叫董宝富。你是哪的夫人?”“我告诉你呀,我夫君名叫邵元邦,我叫王真修。”董凤兰便喊道:“邵妈妈,我董凤兰不懂事,还望你多多指教。”

女人仰起头笑哈哈地说:“这么说,董凤兰你就做我的干丫头。”当即从头上取下银发夹插到董凤兰头上。董凤兰适时地再次喊了声邵妈妈,女人激动地抱着董凤兰吻了嘴,爱抚地摸了摸她的头。

客人们离去,董凤兰便要上厨房里端饭端菜,师娘说:“凤兰,今日不要你下厨房,跟我家棉凤、红锦谈谈家常,饭还要等一会。”董凤兰只得跑到两个大嫂跟前,说道:“我是徐先生的学生,名叫董凤兰,中午在这里代饭。请问你们俩是这里的什么亲戚。”

一个摸着鬏儿说:“我就是这个家里的人,只不过出嫁了。嗨嗨,你这个女生细皮嫩肉的,今年十五六岁的吧?”“我属马。”另一个女人说:“嗯啦,属马的,那你十六岁,是的吧?”“是的,你说的一点都不错。”这个女人笑着说:“我是徐先生的儿媳妇,名叫阮红锦。她叫徐桂英,小名叫哭鼻子。”

徐桂英说:“凤兰呀,你这两支辫子梳得匀称、蹲样,脸皮细嫩,好看。难怪邵太太认你做她的干丫头。”董凤兰说:“唉呀,我就是外表华丽,内里不曾学到货色,才疏学浅。”阮红锦说:“话不能这么说,读书非一日之功,一切都得慢慢来。我看你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但谦虚很了的不好。”

“红锦嫂子,你现在哪里做事?”阮红锦说:“我跟我家男人徐成全在沈家埨跟人家合伙开了一个旱烟店,一年到头难得回来。所以,你在我家读书遇不到我家两口。”“桂英姐姐呢?”“哦,她家在茅山开茶食店。”

董凤兰问道:“桂英姐,姐夫叫什么名字?或许以后我遇到他。”徐桂英说:“他叫张甫成。”师娘端着一碗肉烧茨菇跑进来,招呼道:“吃饭了。”三个女子马上起身到厨房里盛饭盛菜。东桌是男爷们坐的,四个人,徐先生,儿子徐成全,女婿张甫成,还有一个商人。董凤兰跟徐家三个女眷坐在西桌吃饭。

吃好饭后,董凤兰不上厨房,就到书房里习字。孙来凤走进来,说道:“凤兰,你又写了一本,纸张快要被你写贵了。”董凤兰说:“来凤呀,你学习也蛮认真的。我跟你一起,已有一个半月了,还不晓得你家住在那个落头。”孙来凤说:“那就明日你到我家玩一下,就是不知先生肯不肯。”“这个我跟先生说,他会肯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嘛。”

孙来凤忽然说道:“我跑回去,没人拦我,可你跟我一起跑,就怕遇到不测。”董凤兰说:“我坐船上你家,从后门上你的房间。”孙来凤说:“这么说,我叫我家田大嫂撑船过来,到这里带你。”“行啊。”

董凤兰这次到孙大先家里串门,实际是奉命躲过敌人来徐家私塾搜查。李文宜事先安排孙家女佣田大嫂接送董凤兰。翌日上午,董凤兰上了船,田大嫂撑船悄悄的来,悄悄的去,她靠近芦苇处行船。到了孙家后码头,董凤兰拾级而上,孙来凤早已将二门虚掩。

房间里还有一个女孩,名叫孙红儿,十五岁,跟孙来凤一直是儿时伙伴。只是她家是一般农民家庭,条件自然不能跟乡宦孙大先相比。孙红儿说:“来凤姐你上了书房,可我家妈妈说,丫头人家要读书做什么,就在家里把个针线做做。”董凤兰笑着说:“不远的将来,丫头跟小伙一个样,全上学校学习,对了,以后的读书地方不叫书房,叫学校,有的地方叫学堂。孙红儿,女人受人歧视,没有学文化的权利,你看你连个名字都没取。我给你取个名字,她叫来凤,你就叫孙来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一八五、於湾过年(第2/2页)

孙红儿拍着手说:“这么说,我有名字了。”孙来凤说:“凤兰呀,你给她写在纸上,以后她好让人叫她名字。”董凤兰便说道:“好的。你磨墨汁,我写。”孙来凤拿出砚台,磨了墨,董凤兰提起毛笔在纸上写了“孙来仪”三个字。她说:“红儿,等墨汁干了,把纸结起来放进你的衣袋里。”

孙红儿忽然说道:“你俩梳的头好看,能不能给我梳一下头。”董凤兰笑着说:“她这个头梳起来不怎么吃工,因为头中间不分路子。来,我俩一起动手。”两人一阵侍弄,孙红儿的辫子编扎了起来,最后将她头顶上挑前部分头发的发针抽掉,再用头油轻轻地刮了几下,顿时油光可鉴。孙来凤说:“你拿起镜子自己照照。”孙红儿欢天喜地说:“是好看,原来梳头要用发针的呀,我家没有发针,用吃饭的筷子也行。”

董凤兰拿起镜子照了照,说:“来凤,你给我把个夹子重夹一下,不怎么正。”孙来凤说:“我给你抹点头油。”孙来凤一阵侍弄,说道:“凤兰呀,你确实是个美女,我跟红儿的脸皮没有你嫩糙,怕的你保养的好。”董凤兰说:“唉,我这是生来的脸皮,还保养的呢。……唉,来凤,我问你,先生家的儿子跟女婿够是开店的呢?”孙来凤说:“我听我爸爸说,徐家有文化,不种田,搞经商,怕的是在外面开店的吧。”

“来凤,你够晓得师娘叫什么名字?”孙来凤说:“我曾听父亲说徐师娘叫纪文兰,就是我们这里没人叫她名字。”

东边来人喊孙红儿回去,孙红儿依依不舍地说:“今日我玩得很开心,就是以后没这个机会。”董凤兰说:“红儿,你回去吧,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三个人还在一起玩。”孙红儿走了之后,董凤兰也就登船离去。

李文宜查点董凤兰在徐学选私塾里学习情况,徐学选不住地称赞道:“李指导员,你们这位女同志,学习进步快的。两天之内,就读完了《百家姓》,到了第十天上,她读下了《千字文》、《三字经》,后来又读了《论语》。我叫她读《女儿经》,她不肯读,说这是封建压迫妇女的书。我这里已经没有她读的书了。”李文宜说:“还有半个月,就要过年了,那就这样吧,明日她不来了。谢谢你教她识字读书。”

於起桂笑哈哈地走进来,说道:“趁热啊,董凤兰,请你给我家写对子。”董凤兰停下毛笔,抬起头说:“你有没有把对子裁好?最好你自己裁一下。”於起桂说:“那我就在旁边的小桌子裁。”

王大嫂说:“今年我家不贴红纸了,有个女先生在这里。”於凤彩凑到董凤兰跟前,念着对联:“物华天宝日,人杰地灵时。那副七个字的对子写的是:年年有余家业旺,天天平安人健康。唉,这副对联写的不错。凤兰,也给我家写这副对联。”董凤兰说:“行啊,我给你写起来。”

刘加建跑了进来,惊讶地说:“乖的东东,请女秀才写对联的还就不少的。”王大嫂说:“董凤兰今年在我们刘家庄於家湾过年,可帮了我们的忙啦。你说,过年门上贴对子没字,多不好的呀。”於起桂笑哈哈地说:“今年是民国三十五年,要换个新气象,大门、小门贴得红彤彤的。”

董凤兰过年穿的是於大娘年轻时候的衣裳,虽是旧的,经过浆洗也跟新的差不多。大户头菊花衣裳穿在姑娘模样的身上,素净,大方,略显稳重。她嗑了一阵葵花籽,随后到厨房操持。於大娘说:“凤兰啦,过年了,不要你做活计,一切都有我呢。”董凤兰笑着说:“我做点儿小活计,没事的。你家来人,你招待才不怎么忙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