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二十六章 一老一少

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二十六章 一老一少

簡繁轉換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0 13:30:2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六章一老一少(第1/2页)

一个成功的将军总会细数过往的对手,而后将对手的不足之处拿出来再说道一遍,而后再将各种经验总结一番。

老将军刚说那些话……多半就是如上情况。

但再一想又不太对,齐威王距离王翦老将军应该还差一个大辈分,孙膑都过世多少年了。

眨眼间,扶苏脑海闪过一大片思绪,而后上前扶住这位老人家,道:“老将军先请休息。”

王翦摆手道:“老臣还未给公子行礼。”

“不用多礼。”

“老臣还是要行礼的。”

一老一少推诿了好一会儿,最后在众人的目光下,老将军与公子一起行礼了。

四周的老秦军都面带笑容的看着这一幕。

章邯听到了四周的议论声。

“我们的公子都长这么高了?”

“我孙子也这么高了……”

“你们看这公子,双手双脚长得多好,一看就是能在军中练砍杀的好娃子。”

大家的话语声朴素且友好,章邯听在耳中,但依旧肃穆而立,不敢有笑容。

但再看眼前公子扶苏与王翦老将军站在一起的场面,一老一少互相扶着对方,的确是令人心安的一幕。

本来嘛,老将军回来了,满朝文武的心也该踏实了。

立下如此大功的老将军回来了,有点架子也正常,而且还有公子扶苏前来迎接。

现在,人们看到谦逊有礼的公子扶苏,又觉得就应该是公子接老将军回去,如此又何尝不是一桩美谈。

公子扶苏亲自迎老将军入关,这是一件多好的事。

大秦的老秦军们,看见这一幕也都心安了。

王翦被公子搀扶着,花白的胡须随风而动,低声道:“公子,老朽的孙子要是不肯去北方……”

“老将军放心,我就算是绑也把他绑到北方。”

王翦重重点头,叹息一声道:“公子比老朽的孩子有出息多了。”

扶苏尴尬一笑,道:“说笑了。”

“老夫没在说笑。”王翦的语气强调了几分,一手悄悄指着身后的王贲,道:“老夫看了一辈子人,打了一辈子的仗,从赵国打到楚国,这辈子什么人没见过,唯独公子……将来必然不凡。”

扶苏觉得老将军这话,有言外之意,言外之意就是把全家老小托付了。

再一听,又觉得这位老将军在哄孩子开心。

王翦抓着公子的手,又道:“老朽这就收拾收拾,与公子一同回咸阳。”

扶苏站在原地,又见王翦老将军大步走了回去。

这个大步,真的是走得虎虎生风,一点都不像风中残烛。

而后,王贲也脚步匆匆跟了上去。

在大营的正中,有一驾囚车,囚车上有个中年男子,此男子衣衫破烂,神色疯疯癫癫,正在痴痴笑着。

章邯解释道:“公子,此人就是楚王。”

到现在,看到眼前这个被俘的楚王,扶苏才觉得秦灭六国的战争,是真的结束了。

扶苏道:“父皇会怎么处置他?”

章邯面对公子,抱拳行礼,道:“皇帝有诏命,善待被俘的六国国君,只是……”

闻言,扶苏颔首道:“若为难,不说也罢。”

章邯退后一步,在一旁站得笔直。

始皇帝的确说过要善待六国的国君,这些事扶苏是知道的,当初大秦善待了韩王给了韩王居住的地方,可是韩王却趁着秦楚大战,在新郑发动了叛乱。

之后,在始皇帝与秦国群臣的愤怒之下,韩国的最后一位韩王韩安被杀了。

而大秦攻下齐地后,齐王田建并没有死在秦军的刀下,而是被活活饿死的,其实他本可以不用被饿死的,但却没有齐人愿意帮助他们的齐王,大概是齐地的人也痛恨齐王。

还有眼前的这个楚王,扶苏觉得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仅仅比拼的是兵力,更拼的是国与国之间谁更能撑,谁能耗得住。

负刍在位时的楚国正是内事混乱,外事不稳的阶段。

至于燕国,唉……

夜风吹过,吹起函谷关前的一片黄沙。

扶苏想起了韩非的一句话,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

换言之,也可以这么说,一个再好的泥瓦匠修不好一面要塌的墙。

扶苏站在原地,对一旁的章邯道:“原来接老将军回去,还挺容易的。”

章邯沉默不言,肃穆以对。

迟疑片刻,扶苏抬首又道:“本来……应该也挺容易的吧。”

一想到眼前大营还有这么多的老秦军,还有回咸阳的一路,扶苏吩咐道:“请章邯将军先走一步,再回咸阳的各处要道准备好粮草。”

“末将领命。”章邯翻身上马,招呼了一队百夫长,一路朝着黄河的上游而去。

天色逐渐入夜了,明月高悬,夜空中星罗棋布,谷雨下过之后,这夜空中的星星也更多了。

闲来无事,扶苏就坐在函谷关的城关下,炖着今天晚上的饭食。

田安拿来了羊肉,还有芦笋与野果子。

当吃饭与丝竹放在一个场合,那么吃饭也会成为一件十分有艺术感且高级的事,眼前有了丝竹之音,再或者是眼前有一群美人在起舞,就更好了。

不过函谷关下,别说没有丝竹之音,又去哪里寻美人呢?

扶苏将芦笋切了之后,放入一个陶锅中,在其上铺上一层切好的羊肉,放在炉子上煮着。

田安将扯好的面片放在碗中,而后擦了擦手,又给炉子中添了些木材,将炉子下方的风口打开,如此炉子的火也就越来越大了。

这个炉子是公子帮忙修好的,便于携带又好用。

田安看到有热气从锅盖的缝隙中冒出来,满脸笑容地又去扯面。

不多时,锅中香味就传了出来,扶苏揭开盖子见到了正在随着汤汁翻滚的羊肉。

“好香的肉。”

听到老将军的话语,扶苏忙将盖子重新盖上,将勺子也搁下,询问道:“老将军可用过饭了?”

“老夫……”

话说到一半,王翦的目光看着陶锅,又正色道:“可惜了,公子拜李斯为师,可惜当年老夫打得太慢了。”

“何出此言?”

“当年,末将要是早点去打楚国,说不定就能活捉荀子,把荀子抓到咸阳来教导公子。”

话语到了兴头上,扶苏将这锅羊肉端了下来,让老将军边吃边说。

王翦嘴里还嚼着烫嘴的羊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六章一老一少(第2/2页)

扶苏问道:“老将军还见过荀子?”

“末将也想不起来上一次见到荀子是什么时候了。”

扶苏见面条煮好了,便捞起一些放入老将军的碗中。

王翦吃完了锅中的羊肉,再将面条伴着余下的汤汁一口气吃完。

吃罢,他老人家舒服地长出一口气,感慨道:“公子这一锅,值万金。”

田安勤快地继续拉着面条。

扶苏听着王翦大将军说着当年打仗的事。

一老一少坐在函谷关下,一个愿听一个愿说。

关于当年征战天下的事迹,王翦大将军可以说三天三夜不带停的。

在王贲与章邯的护送下,扶苏与老将军同乘一车,一路上还在听着老将军讲当年。

来函谷关时,队伍只有一千铁骑,现在要去咸阳了,队伍的规模扩大到了六千人。

除却那还在护送的一千铁骑,还有五千老秦军。

六千人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六千兵马一起走动着,就怕到一个地方就吃空一个地方。

哪个村县经得住六千人的吃用。

章邯是个办事很得力的人,他连夜奔走各地调粮,大军走了一天,就提前准备好了今天驻扎的地点与粮草。

现在章邯应该是在安排明天的粮草了。

王翦道:“这些都是公子安排的?”

扶苏解释道:“我让章邯将军去办的,我有个习惯让老将军见笑。”

“公子有什么习惯?”

“总是今天想明天的事,春天想夏天的事。”

王翦抚须笑着点头道:“这是好事。”

扶苏问道:“项燕很厉害吗?”

“老夫有六十万大军,他项燕就算是再厉害,还能敌得过六十万大军吗?”

言罢,王翦爽朗地笑着,“哈哈哈!”

扶苏了然点头,秦灭楚国的过程是十分曲折的,到底过程如何,敌人与对手如何,只有这些老秦军与王翦知道,他老人家是说得简单了。

回去路上明显比来时更加顺畅了。

谷雨之后,关中的气候明显回暖,晒久了会有些许汗意。

老将军与公子扶苏走了一路,说了一路,也吃了一路。

沿途,老秦军们各自散去了,多数都回了自己家。

就快要到咸阳,来到了商颜山附近。

那驾载着楚王的囚车就稳稳地在队伍中,扶苏小声问道:“就没有楚人来劫囚吗?”

王翦摇头道:“没有。”

“为何?”

“他们楚人自己都看不上这个楚王,谁会来救他。”

“扶苏受教了。”

一边说着,扶苏还惊疑,原来还有这样的啊……

王翦又道:“公子不用过谦,楚国那点破事大家都知道。”

楚国的春申君之后,权臣李园与楚幽王的确不是什么好人,他们的内部已烂了,谁都想要得到更多,谁都想要权力。

王翦道:“公子,楚国本来是有机会的,哈哈……老夫就笃定他楚王没魄力杀了权臣,也没魄力决断国事。”

“是呀……”

扶苏不住点头,相比秦国那真是说杀就杀,即便是扳倒吕不韦的时候根本就没犹豫,要杀吕不韦的时候,父皇最多只是内心挣扎一番,委婉地给了一封书信。

而后不用刀斧手,吕不韦自己就自杀了。

所以呀,一个君王在位,气魄和决断力很重要。

“前车之鉴,扶苏学到了,感谢老将军教导。”

“哈哈哈!”王翦笑得更开怀了,这个公子真是越看越欣赏,虽还年幼就已如此贤明谦逊。

队伍临时在商颜山休息,扶苏要去村子里处置一些事。

王贲守在老父亲身边,今夜不知为何,老父亲似乎做梦了,做梦都在笑。

翌日,咸阳城遥遥在望,天还未亮,队伍就要启程前往咸阳。

王翦早早睡醒,询问道:“公子可都安排好了?”

“这里一切都好,请老将军上马!”

“贲儿,给老夫披甲!”

原本穿着一身布衣的老将军重新穿上了战甲,整个人看起来貌似年轻了十岁。

可老将军也真的年迈了,需要王贲扶着才能上战马。

田安牵着一匹马儿而来,行礼道:“公子,马匹准备好了。”

这匹马儿通体黝黑,阳光下还有些发亮的反光。

战马看起来高大且有力量感,扶苏拉住缰绳翻身上马。

这匹马儿只是有些不耐地踏了两下马蹄,就安静了下来。

扶苏又轻拍马脖子,这战马是受过训练的,因此特别地温顺。

章邯朗声道:“公子都准备好了。”

扶苏面向咸阳方向,又回头看向东方,朝阳还没出来,这个时辰动身,一路顺利的话可以在午时之前赶到咸阳。

“走,去咸阳。”

章邯朝着前方的王贲朗声道:“公子有命,开拔,去咸阳!”

这是前往咸阳最后一段路了,队伍走得很安静,直道上的行人纷纷避让,距离咸阳越近,沿途的官吏与兵马也越多,他们正在维持路上的秩序。

距离咸阳城只有几里地了,马儿停下了奔跑,在王贲的指挥下,让战马缓缓走着,因为道路两侧围观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扶苏又回头看了看那驾囚车的楚王。

楚王负刍,负刍这个名字有背负薪木柴火的意思,大概在起名的时候是希望这个楚王能够背负起社稷的。

扶苏又确认了一番,一路上的确没有楚人来劫囚。

正想着又一人站在路边,举着竹简道:“公子,丞相书信。”

田安拿过竹简,再递给扶苏。

策马在一旁的王翦,询问道:“是有何事?”

扶苏看罢,又收起了竹简,回道:“有儒生说我对商颜山的家仆太过严酷了。”

“哪来的儒生?敢议论公子家仆。”

“老将军不用动气,老师都已帮我解开误会了。”

扶苏又将竹简收了起来。

王翦又笑道:“如此甚好。”

众人在咸阳城前下马卸甲,而后有内侍站在城墙上,高声宣读着始皇帝的旨意。

待旨意念诵完,丞相李斯这才走到城门前,三两步就抓住了王翦的手,激动地道:“大将军回来了,陛下的心也就踏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