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二十七章 封赏

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二十七章 封赏

簡繁轉換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0 13:30:2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七章封赏(第1/2页)

城门前,尤为热闹,在咸阳城臣民的目光下,丞相李斯带着王翦大将军进入了咸阳城。

扶苏回头看去,见到了那群须发灰白的老秦军。

这些老秦军领着校令发的钱饷各自离开了,而发钱的正是军中校令,丞相的儿子李由。

李由想要摆脱这个官职,但他的少年时光多半是不能摆脱丞相的管束与控制了。

相较于被咸阳臣民热烈欢迎的大将军,这群老秦军离开时,却是默默无闻的,这些老秦军拿了属于他们的那一份,就转身要回家了。

扶苏翻身下马,看着这群老秦军的背影,躬身深深一礼。

公子的这一行礼,站在城墙上的御史程邈看在眼中,而后他将这一幕写下来,挥毫一笔就将大秦公子的行为写在了大秦的史书上。

咸阳城内,群臣与众将一起走入了咸阳宫。

一路上正走着,淳于越对走在一旁的伏念说着话,一边走向章台宫,一边低声且语速很快地道:“老夫当初在廷议时说过,教导公子扶苏不能只听他李斯一家之言,谁知他李斯又让公子拜张苍为师,岂有此理……”

淳于越越说语速越快,就怕走到章台宫还未说完,“天下谁人不知,他张苍与李斯师出同门。”

伏生低声道:“李斯师出法家,荀子与张苍又不是法家。”

淳于越神色带着些许怒意,又道:“那也不能任用他。”

跟在后方的叔孙通听得直皱眉,他道:“其实丞相忙于国事,哪有闲心教导公子,公子多数时候都是与张苍往来。”

伏生缓缓点头。

这下轮到淳于越无言以对了。

叔孙通暗暗叹息一声,道:“事涉公子扶苏,就是国事,淳兄莫要用个人恩怨。”

淳于越想说他与李斯只有治国成见,没有个人恩怨。

众人纷纷走入大殿中,等丞相李斯与王翦大将军走入大殿,今天的廷议也开始了。

张苍正站在章台宫,见到公子这才到来,忙上前道:“公子,廷议开始了。”

扶苏道:“原来是我迟到了。”

张苍解释道:“丞相说公子只是听政,不去也无大碍,若担心召见,不如就等在这里。”

扶苏听话且懂事地站在边上。

迟到了嘛,就在门口罚站也不错。

章台宫前的台阶太高了,扶苏听不见此刻大殿内的议论,也见不到大殿内的众人。

在这里站了小半刻时辰也没见要召见楚王的意思,被俘虏的楚王就像是被始皇帝与群臣忘记了一样。

一个内侍脚步匆匆而来,在张苍身边低语了几句。

闻言,张苍道:“丞相有吩咐,让臣带公子去见一个人。”

“什么人?”

张苍又道:“公子这边请。”

扶苏又看了看大殿,跟上了张苍的脚步。

从章台宫前,一路往南走,路过御史府时扶苏见到正在行礼程邈报以微笑,对其他人行礼的人也都报以微笑。

张苍一路走,一边道:“公子能将老将军接来,公子是大功一件,朝野上下都要恭贺公子。”

扶苏低声道:“白捡的。”

张苍道:“公子过谦了。”

博士府是新建设,近来年入咸阳的六国博士越来越多,除却叔孙通,张苍,淳于越之流。

还有很多很多人,但其中绝大多数人,扶苏都不认识。

扶苏跟着张苍脚步走入博士府。

此刻,这里没有其他人,显得空空的,大概多数人都去咸阳城看热闹,要不就是章台宫参加廷议了。

眼前的博士府内,坐着一个老者,这个老者身边还有一个穿着布衣的小童照顾着,正在研墨。

张苍介绍道:“公子,这位是甪里先生。”

老人家起身道:“老臣见过公子。”

扶苏忙行礼,甪里先生是与荀子他老人家同一时间的学者,在战国时期就有不小的名声,更是后来的商山四晧之一。

这位老人家须发不是那么整齐,看起来装束长发都打理得很随意,老人家白发已比黑发要多了,看起来是黑发掺杂在白发间。

“老将军回来了,始皇帝的心也就放下了,往后始皇帝也该好好处理国事了,大秦还有许多事要办吧。”

扶苏先是看了看身边的张苍,老师闭目眨着,一副不打算开口的样子。

“照理说,是这样的。”

“你们要如何处置楚王呢?”

甪里先生的目光一直看着自己,扶苏行礼道:“扶苏也不知道会如何处置楚王。”

“公子年少就如此沉稳,当真难得。”

“只是实话实说,不敢妄言。”

甪里先生的目光这才从眼前这位少年公子身上离开,他低声道:“打完了,真的打完了,秦真的一统了天下。”

扶苏听着这些话语,话外音似乎还有些不相信,可事实是战国的时代真的结束了。

现实就是列国真的不在了,秦真的一统六国。

对眼前这位老人家来说,多半是如梦如幻的。

列国的时代真的结束了,对始皇帝来说,对丞相李斯来说,有些国事就该施行了。

甪里先生又道:“列国打了八百年了,这八百年的纷乱,每三五年一次战争,每隔十余年就有一次举国大战,黔首怨苦,士兵战死,多少家亡,多少国破,徒增孤寡。”

扶苏行礼道:“列国的战争真的结束了。”

甪里先生忽然道:“还望秦能够珍惜世人。”

“扶苏谨记。”

“那么公子以为该如何治理天下呢?”

扶苏道:“这也是我正在想的,无非是做一些对的事,将对的事做好,将错误的事纠正过来。”

“他李斯想让老夫能够留下来,为大秦为始皇帝效命,可老夫还未答应李斯,原本老夫是准备在今天离开咸阳的。”

扶苏蹙眉而立,安静听着。

“但有人说公子扶苏贤明,还有人说公子师从法家迟早会是下一个李斯,前两天公子还不在咸阳,老夫听了叔孙通与张苍所言公子近来的行状,才会在今天留下,见一见公子,也好回应李斯是去是留。”

到现在,扶苏明白了老师的用意。

甪里先生摆了摆宽大的衣袖,双手放在膝盖上端坐,问道:“公子觉得天下该如何治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七章封赏(第2/2页)

扶苏还未开口。

一直沉默的张苍就抢先言道:“先生,公子曾说荀子有言君者舟也,黔首者,水也……”

扶苏退到了一旁,很自觉地将讲话的主导权交给老师。

有些话,大秦的公子不能随便说,若是说了会被人利用,会被曲解。

这个时候张苍能够站出来说话,扶苏心中感激这位老师,为弟子解惑,能够在关键的时候保护弟子,他是一位好老师。

接下来,扶苏保持沉默,谈话交给了老师,老师与甪里先生正在谈着。

张苍看起来也只有三十岁出头,却大有与甪里先生辩经的架势。

其学术与论述水平,不比甪里先生差。

而后就说起了选官与用官的制度,扶苏记得这还是当初自己与这位老师提过的疑惑。

那还是去年冬天的时候,师徒之间只是书信往来。

万事都是开头难,哪怕这个开头要走十余年,要杀很多人。

扶苏都觉得自己还年少,还有很多时间。

老师与甪里先生又讲到人口,分封制能养多少人口,郡县制能养多少人口,为什么近一百年间,秦国的人口会增加这么多。

直到廷议结束了,外面走动的官吏越来越多,也已是黄昏时分。

甪里先生十分满意地点头,笑呵呵道:“公子寻了一个好老师。”

扶苏道:“老先生见笑了。”

而后张苍又与甪里先生走出博士府,双方在黄昏下分别。

扶苏望着老先生离开的背影,低声道:“他老人家会留下来吗?”

张苍缓缓摇头。

甪里先生没说是否要留下来,他当然也不知道。

始皇帝想要将六国博士都留在咸阳,丞相李斯给了情面,张苍与叔孙通又几番劝说,该做的努力也都做了,就算是留不住也不能勉强。

张苍又道:“丞相说了,老先生若要走,派兵马护送,赐百金。”

扶苏道:“真是大方呀。”

张苍道:“这是丞相向始皇帝进谏的,始皇帝答应的。”

真的没有人去管楚王的死活,他被几个侍卫给带了离开咸阳宫,他这辈子或许会在咸阳默默无闻地老死,或者是病死。

这大概也是始皇帝给六国国君的人道了。

当年的六国国君鲜有像现在这位楚王这般听话的。

比如饿死的齐王,叛乱的韩王,派荆轲刺秦王的那位,都没什么好下场,大抵……他们不想活得像个黔首,可能连像黔首都不行吧。

扶苏回到了高泉宫,翌日一早,朝中就休朝了,始皇帝昨晚与群臣饮宴,今天休朝也是情理之中。

田安脚步匆匆来报,“公子,楚王被交给了咸阳城的一户人家照顾。”

看来始皇帝根本不想为了这个一个楚王分心,至少楚王的衣食住行不用担忧了,就让他在咸阳默默无闻地活着。

“公子,封赏也赐下了。”

扶苏心中有些失落,当初没有参加廷议,没有见到他们脸上的笑容,王翦灭楚之后在回来的路上就移交了兵权,将兵权交给了始皇帝。

一路上边走边将兵马都散尽了,只留下了两千老秦军相伴。

听罢田安的言语,扶苏才知道,王翦大将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封赏。

始皇帝赐王翦彻侯,封号武成侯,这比当初白起的武安君还要高一级。

赐封邑频阳,频阳是王翦的家乡,也是王翦长大的地方,子孙世袭。

不止如此,还给了楚地吴县三百户封邑,吴县此地……那可是楚地核心最富裕的一片土地之一。

特赐剑履上殿,岁禄万石。

王翦成了咸阳最闪耀的人。

扶苏又觉得这是一位很有意思的老人家,他老人家得了赏赐之后就告老了。

听说这位老人家在章台宫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诉说着他的不容易。

其实,这就多少有些老不修了。

扶苏很想为父皇说一句话,“你老人家带着六十万大军在外面跑,你觉得我父皇吃得好,睡得好吗?”

“公子,有人求见。”

扶苏喝着碗中的热水,询问道:“谁?”

“回公子,是右相。”

说来御史府是副相的地盘,老秦人在冬天都是要窝冬的。

去年,休朝窝冬,我这个公子也算是在御史府窝冬两个多月,还没与副相打过招呼,副相即是右丞相,朝中多称右相。

冯去疾的年纪与李斯相当,就是看起来高瘦,比李斯还高几分。

此人被迎入殿内,扶苏行礼道:“扶苏,见过右相。”

冯去疾也行礼,道:“公子。”

“当初我在御史府查阅文书,一直没与右相说叨扰。”

“无妨,公子想去随时都可以,不叨扰。”冯去疾摆手,又从他的袖子里拿出一卷竹简,道:“陛下对公子也有赏赐。”

扶苏再一次行礼。

冯去疾将竹简递上,又咳了咳嗓子道:“公子护送武成侯回咸阳有功,陛下特赐都水长。”

一国公子被封官职并不少见,历代列国还有让自家国君的公子当丞相的。

冯去疾又道:“陛下与丞相念公子年少,命张苍任宫室令协助公子,还望公子早日修成西渭河的桥与商颜山的河渠。”

“扶苏领命。”

冯去疾笑着点头,又道:“还有一事,丞相让臣来告知公子。”

扶苏抬首看他。

“丞相说王离已被派去上郡戍边。”

言罢,冯去疾行礼道:“臣告退。”

待右相离开高泉宫,扶苏还在思索着,搜刮着自己近来在御史府的所见所得,都水长主管修桥修路,建造营造。

忽然,扶苏又想到了自己与张苍的官职,都归九卿之一的少府管。

现在朝中任职九卿之一的少府是谁,那不就是王贲吗?

王贲就是我与张苍的上官。

那么王贲的上官是冯去疾。

这一次,王翦大将军回来了,父皇开始安排九卿位置,多半……朝中有不少人要升迁。

“公子,公子。”又有一人快步跑来,“公子,有人送来消息,说是甪里先生决定留下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