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 第498章机制谋变人心筑基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第498章机制谋变人心筑基

簡繁轉換
作者:风在吹的地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21 16:54:27 来源:源1

第498章机制谋变人心筑基(第1/2页)

“这就像要刨断盘在帝国根系上的荆棘。”赵大人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抖开手里的账册,泛黄的纸页上记着各地赋税明细,红笔圈出的亏空密密麻麻,“您看,光去年,江南织造府就瞒报了三成收入,他们仗着是皇后的娘家,谁也动不得。”

云逸没接话,只是从案下取出个陶瓮,里面装着半瓮糙米,是他昨日从城郊农户家买来的。“你们尝尝。”他抓起一把递过去,米粒上还沾着泥土,混着点麦麸的涩味。“这是亩产不足百斤的荒地长出来的,农户要交四成税,剩下的不够过冬,只能去地主家借高利贷。”他指尖捻着一粒糙米,“可京城里,贵族们用的白米,十斤里要掺三斤香料蒸着吃,吃不完就倒给狗。”

李将军猛地拍了下案几,案上的茶盏震得跳起来:“属下愿带三千精兵,抄了那些蛀虫的家!”

“抄得完吗?”云逸反问,目光扫过他松脱的盘扣,“去年你清剿的盐帮,上个月换了个名号,又在淮河上贩私盐了。根源不除,斩草只会更疯长。”他将糙米倒回陶瓮,发出“簌簌”的声响,“这套机制,要像筛子,能滤掉沙子;要像犁铧,能翻松板结的土;更要像种子,得让百姓自己愿意护着它发芽。”

王大人忽然抬头,案上的墨滴在宣纸上晕开:“大人是想……让百姓参与进来?”

“不然呢?”云逸笑了笑,指腹摩挲着竹简上的刻痕,“那些乡绅官吏能瞒报,是因为百姓不敢说;贵族能世袭,是因为百姓觉得‘跟我无关’。得让种地的知道,交的税能换来修水渠的钱;让织布的明白,织出的布能卖出公道价。到那时,不用我们动手,他们自会盯着那些想偷奸耍滑的人。”

这话像一道惊雷,炸得众人半晌回不过神。赵大人的朝珠不绞了,李将军的盘扣被他悄悄系好,王大人的墨笔悬在半空,一滴浓墨恰好落在“民”字的最后一笔上,晕成个饱满的点。

窗外的日光渐高,照得案上的茶膜渐渐消散,露出底下清澈的茶汤。云逸将竹简推回中央:“你们继续,从税银怎么收、徭役怎么派、冤屈怎么申,一条一条捋。”他起身时,衣袍扫过陶瓮,带起一阵泥土混着米香的气息,“我去城郊看看那片荒地,下午回来听你们的章程。”

众人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廊下,檐角的铜铃被风拂得轻响,像在催着他们动笔。李将军率先抓起笔,墨汁蘸得太满,滴在“徭役”二字上,他却没擦——那浓黑的墨点,倒像是给这艰难的开端,点了个沉甸甸的注脚。

云逸落座时,腰间玉佩在青石地面上磕出一声清响,他顺势将茶盏往石桌上一放,茶汤晃出细微波纹,映着廊下灯笼的红光,像团跳动的小火苗。司徒兰挨着他坐下,素色裙摆扫过石阶,带起的风拂动了他袖口的暗纹——那纹样是云逸亲手绣的,缠枝莲里藏着极小的“兰”字,此刻正随着他抬手的动作,在灯笼光里若隐若现。

“流星?”云逸轻笑一声,指尖在茶盏边缘摩挲,“慕容兄可知,去年我在天古城遗址捡到过一块陨石,外壳焦黑如炭,内里却藏着水晶般的结晶体。”他抬眼看向慕容德,目光扫过对方因激动而微微发红的耳根,“那些消逝的帝国,就像这块陨石,表面看是灰飞烟灭,实则是把精华凝进了历史的岩层里。”

慕容德一怔,随即抚掌:“盟主此言精辟!就说三百年前的夜罗帝国,他们的‘铸币法’至今还被咱们沿用,只是后人贪懒,把金币的成色降了三成,这才闹得物价飞涨——这便是根基被虫蛀了啊!”他说着,手指在石桌上划出帝国疆域的轮廓,“夜罗的皇城遗址我去过,宫墙塌了大半,唯有国库的地基是整块花岗岩,刀劈不动,水淹不进,那才是真正的好根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8章机制谋变人心筑基(第2/2页)

廊外的风突然紧了些,吹得灯笼绳“咯吱”作响。月尚书端着茶盏的手微微发颤,茶沫子溅在他的官袍上——那袍子是月白色的,袖口绣着风之国的图腾,洗得有些发白,却浆洗得笔挺。他沉默片刻,喉结滚动着,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商国的天古城,连地基都是烂泥糊的。”

“我祖父曾是商国的史官,”他忽然开口,目光飘向远处黑沉沉的山峦,“他老人家临死前,把我叫到床边,掀开褥子,露出后腰的鞭痕——那是他记载皇子争储的黑幕,被发现后打的。他说‘史书要真,可真字最扎人’,我那时候不懂,只觉得祖父傻,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偏要去碰老虎的胡须。”

灯笼的光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银丝在红光里格外刺眼。他端起茶盏一饮而尽,茶水太烫,烫得他眼眶发红:“后来我去天古城任职,才知道什么叫腐烂。太守的小舅子强抢民女,受害者跪在衙门外三天三夜,诉状都递不进去;粮仓的粮食发霉了,他们却往里面掺沙土,说是‘防潮’,最后灾民暴动,太守第一个卷着金银跑了,留我们这些小官挡刀子。”

司徒兰的指尖轻轻搭上云逸的手背,他的手总是凉的,此刻却在微微发烫。她记得月尚书刚到风之国时,怀里揣着半本被虫蛀的《商国志》,纸页上全是批注,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有几处还洇着褐色的痕迹——后来才知道,那是他祖父的血。

“武王找到我时,我正在破庙里煮野菜汤。”月尚书的声音低了下去,像怕惊扰了什么,“他穿着寻常士兵的甲胄,蹲在我对面,往我锅里扔了块腊肉,说‘月老哥,风之国的锅,容得下说真话的笔’。”他抬手抹了把脸,指缝间漏出的苦笑里,混着泪意,“可我呢?上次查贪腐案,查到了武王的远房侄子头上,我竟……竟犹豫了。”

石桌上的烛火突然“噼啪”爆了个灯花,照亮云逸沉静的脸。他从袖中掏出一卷纸,轻轻展开——那是份账册,墨迹新鲜,上面记着风之国近半年的粮价波动,其中有一笔,用朱笔圈着:“三月初七,济民仓出库粮食五千石,账目显示‘赈灾’,实则入了私人粮铺。”

“这账,是你手下的书吏偷偷递上来的。”云逸的声音很轻,却像锤子敲在石板上,“你犹豫的不是该不该查,是怕辜负武王的信任,对吗?”

月尚书猛地抬头,眼里的震惊像被戳破的气泡。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化作一声长叹,佝偻的脊背仿佛又弯了几分,像株被暴雨压垮的稻穗。

司徒兰忽然开口,声音清润如泉:“月大人可知,武王昨天在城墙上看了一夜的兵书?”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远处军营的方向,“他指着城防图上的缺口对我说,‘兰丫头你看,这城墙修得再高,要是守城的人心里有了缺口,照样挡不住敌人’。”

风似乎停了,灯笼在夜空中稳稳悬着,红光透过纸罩,在三人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慕容德看着月尚书松动的神情,忽然想起自己刚入盟时,云逸也是这样,把他私藏的贪腐证据摊在桌上,却只说“人非圣贤,错了能改,就还是好兄弟”。

月尚书的手指在账册上轻轻颤抖,最终,他抓起笔,在那笔“赈灾粮”旁,重重写下“彻查”二字。笔尖划破纸面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是我糊涂了。”他声音沙哑,却带着股松快,“根基不是木头桩子,是人心。人心正了,烂泥也能筑成城墙;人心歪了,金砖也能变成豆腐渣。”

云逸端起茶盏,朝他举了举。茶汤里,灯笼的红光与月光交织,像揉碎了的星辰,在每个人眼底,都漾起一片清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