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20章 雄踞四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第20章 雄踞四地

簡繁轉換
作者:老左老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1 13:32: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0章雄踞四地(第1/2页)

“面谈?吃饭?”

沈复兴看着手里的电报,觉得一阵好笑。

他把电报递给老王:“这家伙不会是要给我摆鸿门宴吧?”

老王接过宋哲元的电报,连连感叹:“曾经雄霸河北的主,也是沦落至此了,昔年官渡之战的遗址就在郑县东边50里的中牟县.”

沈复兴眉头一挑,未做理会,只是继续问道:“新乡的士绅已经出发了?”

“嗯,今天早上从新乡城门出来的,约摸明天能走到这里。”老王内心估算了一下。

“会不会戏做的太过了一些?传出去影响不好。”

这时候没有随军北上的沈金生点头:“考虑一下南面那位的感受,威望太高不是好事。”

老王轻叹一声:“这个节骨眼很明显,阎老西在看着我们,宋哲元也在看着我们,武汉跟重庆也看再看着我们,看似顺风顺水,可还是步步维艰。”

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邯郸:“北方,土肥圆师团虎视眈眈,我们这是要做好替他人背锅的准备。”

“西侧,日寇在太原驻扎了第109师团,几个主要城市还有混成第9旅团及其他治安团,约摸3万人,什么时候出太原东进也未可知。”

“东面,徐州会战阴云密布,日寇华北方面军蠢蠢欲动,看起来,他们没有接到命令,但兵锋已经越过了黄河,山东大地,恐难以坚持。”

沈金生越听,越是皱眉:“这如果徐州兵败,他们要往哪里撤?”

“兰封、商丘与菏泽。”老王在地图上画出一个三角。

目前为止,没有人相信徐州会战的结果,军队一退再退,除了偶尔传来的喜报,就只剩下某某地区沦陷的消息了。

“为何不东扩,提前在这里补防呢?复兴,我回来之后,三地都跑了一遍,虽然依旧穷困,但背靠平汉线与陇海线,可以为根基,北上抗日。”沈金生有些不安,他也起身来到地图前:“没有这两条铁路,大规模反攻几乎没有可能,而从目前看,日寇也不会走出铁路与我野战。”

“三思啊!复兴!”

沈复兴默默点起一支烟,看着地图低声说道:“我之计划,让冯治安或者程潜顶在新乡之北,以第二支队,第4团、第5团、第6团作为豫北大战的机动主力,阻击日寇南下,继而掌控豫北,窥伺山西。”

“东侧,以第一支队为核心,在兰封一线阻击日寇,作为第五战区侧翼掩护。”

“对李长官,我是信得过的,我们与他交情颇深,这点俞叔也知道。”

“只是,如今兵力不足,装备不足,却是令我有些犯愁。”

老王眼咕噜一转,突然想到:“武汉那位觊觎豫北已久,我们先占据新乡,作为黄河北岸据点,沿太行山,将西北全部交付武汉,并控制焦作。”

“四县之地,超百万人口,郑县可做枢纽作为后勤根基,焦作有煤、铁,如果能运抵郑县办厂,可以为物资储备,若有军工厂,便是最好了,开封乃是黄淮海平原,是重要产粮基地,加之南洋进口,足以养活5万大军,新乡煤矿丰富,但地处战争一线,只能作为战略缓冲了。”

“只要.”

咚咚咚~

沈复兴连续敲了几下桌子:“咳咳,老王,僭越了!”

就连沈金生也是连连咳嗽,盯着老王面色不善。

老王一拍额头,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无甚意思,便是郑县作为反攻核心,是万万要守住的,没了河南,断了大半矿产,于抗战不利。”

沈复兴摆了摆手,不去听老王的其他话:

“让孙立人率军北上新乡,我带夜不收去会会他宋哲元。”

沈金生立马起身:“我陪你去吧。”

——

第二天

税警总团北上进驻新乡,发现这里的部队已经全部被调走,只剩下一营警卫。

沈复兴在新乡城门口见到了只带了两人等着他的宋哲元。

好胆气!

沈金生与孙立人两人也是心生佩服,只有李希烈看着宋哲元那模样,到处观察哪里藏了刀斧手。

此刻,站在沈复兴面前的只有一个身材并不高大,长相极为普通的中年人。

八字胡、微胖的四方脸,但整个人看上去却给人一种苍老无力的感觉。

宋哲元细细端详了咋沈复兴一会儿,疲惫的点头:“果然英雄正当时,我们这些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人啊,是该让贤了。”

“来吧,宋某在城楼上备了薄酒。”

说着,竟自顾自转身,走向城楼,身后的冯治安与一名副官紧紧跟随。

冯治安在迈上台阶时,还挑衅地回头看了一眼沈复兴。

“不可!”

“小心埋伏!”

身后几人立马上前劝说,他们不担心宋哲元动手杀人,可怕他扣押沈复兴,逼迫税警总团南撤。

可沈复兴只是伸手拦住众人:“颜宁,李希烈,你们俩跟我上去。”

几人听到颜宁的名字,却是松了口气。

看来团长还没疯!

这家伙自从加入夜不收之后,要么如同影子一般出现在沈复兴身后,要么就彻底消失,谁也找不着。

倒是徐彬教头来了之后,听闻颜宁的名头,两人约在郑县城头,进行了一场比试。

那夜的子时,不知道多少人蹲在城头观战,李希烈的瓜子更是被众人瓜分一空。

可两人紧紧只是对战一个照面,便互相拱手,直接离开。

比试的结果不知道如何,但押注的结果,就是李希烈大小通吃差点被杨守义堵在墙角揍.

那边宋哲元在城头坐定,见沈复兴欣然赴会,却是连连点头。

“好!果然是淞沪与金陵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将军,上酒!”

没有一人一案几,就是简单的四方桌,三个菜,两个酒碗。

宋哲元大手一挥,冯治安竟然亲自给上前为两人倒酒,只是给沈复兴倒酒的时候,他的眼神却带有明显的怨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章雄踞四地(第2/2页)

李希烈这边还想提醒,但宋哲元却一扫颓势,率先端起酒碗:“敬,在淞沪与金陵牺牲的将士!”

沈复兴毫不犹豫,举起酒碗:“敬,长城抗战的英勇将士!”

“好!”宋哲元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痛快!”

沈复兴默不作声,一口将酒全数灌入。

入口微辣,可度数比他想象的要低。

“沈老弟赶来赴会,宋某其实很意外,比某些躲在武汉的家伙,要好多咯。”宋哲元淡然一笑。

沈复兴回道:“不敢,委座前几日还是飞临徐州,不入豫北,是他遵守约定,不像小子,一心抗日,其他却是顾不上了。”

嗯?

宋哲元眼睛一眯,这家伙除了胆气,竟然说话也是半点不漏风。

不是说他又书生意气,又鲁莽冲动吗?

“那宋某就是丢城失地的罪人咯?”

宋哲元此话一出,身后的冯治安顿时面色一沉,看向沈复兴的眼神愈发不善。

而沈复兴身后的颜宁,则是低着头,抬眼扫过面前三人。

却只寻遍了各处要害,似乎在盘算需要几秒。

“日寇势大,宋长官丢了北平,却保全了29军,这是事实,但沈某不会评判,留给后人去说吧。”说完,沈复兴亲手为宋哲元倒酒,不知是何深意。

李希烈很想扭过头去,那天誓师动员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可宋哲元听到这话,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留给后人去说.”

“留给后人去说.那你说,后人会如何评价我?”

沈复兴见他这模样,竟然一时有些看不透了,他想了想,皱眉回答:“长城抗战有功,丢失北平有罪!”

“你!”

“嗯?”

冯治安刚想上前一步,却对上了颜宁那冰冷的眼神。

可宋哲元却是默然点头:“是啊,丢失北平有罪,怕不是北平,而是这豫北,也守不住。”

他又问:“那你觉得,我们能赢吗?”

“能!”这次,沈复兴没有任何犹豫。

“为什么?日寇雄踞河北、山西、山东与东三省,申城与金陵也都丢了,还能赢?”宋哲元再问。

沈复兴盯着宋哲元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日月山河还在,锦绣文章尚存,这中华大地之传承,必不会断绝。”

“如何不说因你这等抗日英雄而存?”宋哲元突然对沈复兴感兴趣。

可这时候,沈复兴说了一句让在场几人纷纷变色的话:

“功成不必在我!”

宋哲元猛地坐直身体,整个人微微前倾,似乎要看透眼前这个年轻人。

这是什么话?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恍惚间,眼前的年轻人早已不是沈复兴,而是一个个曾经璀璨的群星。

千百年来,似乎他们也是如此这般,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面对众人的目光,沈复兴丝毫不避,也无须避让!

半晌,宋哲元终是点了点头:“哎,我啊,怕是就少了这股子心气。”

他缓缓起身,走向城头,看着城外那万里山河:“小时候穷,这圣贤书,却是未曾读完,年轻时,想要的太多,以为投笔从戎,便能逆天改运。”

“我这一生,兜兜转转,在各路军阀麾下打仗,却是一直都没走出这半指山河。”

“冯玉祥,阎锡山,张氏父子,好不容易熬出头,觉得自己终于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毁在外敌手上。”

沈复兴也起身站到宋哲元身旁:“1868年,日寇开始明治维新,至今,已有70年。”

“1912年,清帝退位,1930年末,中原大战结束,7年时间,这个国家,不容易。”

“18年浩劫,是要还的,要还百姓,也要还这个天下。”

宋哲元转身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沈复兴,你可向我保证,抗战到底,不像我这般,到头来英名丧尽?”

“至死方休!”沈复兴回答坚决。

宋哲元盯着沈复兴的眼睛,好半晌,点了点头,转身而去。

次日,宋哲元因身体不适,通电下野,前往四川绵阳养病,并拒绝了武汉方面的出山请求。

2月20日

新乡、焦作、郑县、开封四地由税警总团进行军事管理。

武汉方面直接任命冯治安接任宋哲元成为第1集团军司令,下辖第77军、53军、69军,并提供大量军械物资。

第1集团军负责安阳、濮阳一线防务。

2月21日

日寇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正式下达作战命令:

板垣征四郎率领第5师团约25000人,计划直扑临沂,目标徐州后路。

矶谷廉介率领第10师团约25000人,计划从正面南下,经济宁,沿太白湖东安,进攻藤县、枣庄,兵锋直指台儿庄,与第5师团一起压缩徐州东北防线,占据山东全境。

土肥圆贤二率领第14师团约20000人,进攻豫北,企图进攻兰封、开封、郑县,打通平津线,切断第五战区后路。

独立第3、5、13,临时混成旅团约30000人,担任辅助进攻任务。

末松茂治率特设第114师团约18000人,为全军预备队。

平田健吉率野战重炮第1、2旅团约6000人,为第5、第10师团提供150毫米重炮支援。

德川好敏率临时航空兵团约200架飞机,提供空中支援。

山下奉文率领华北驻屯军团约5000人,提供后续占领支援。

伪兴亚黄军、伪山西剿匪军、伪地方警备队约30000人,协助战斗。

至此,日寇在北线集结约16万大军,展开徐州大会战。

留给沈复兴的时间,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