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122章 【内斗就会变强】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第122章 【内斗就会变强】

簡繁轉換
作者:老左老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1 13:32: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22章【内斗就会变强】(第1/2页)

10月12日,外冈镇

淞沪会战总指挥部,作战室

白崇禧兀自坐在角落,看着那烟雾缭绕的众人,仿佛时间倒回到了那个黑暗的夜晚。

没错,曾经他们以为那一夜,是华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夜。

可没想到,那一夜却是未来最美好的一夜。

9月25日,沧县沦陷

10月1日,德州保卫战开启

10月10日,石门(石家庄)沦陷

10月11日,忻口战役爆发

10月12日,德顺(邢台)沦陷

10月12日,日寇第10军偷袭平安镇,淞沪侧翼危急。

如此看来,那一夜,真的不算什么。

而德州保卫战的开打,竟然是用一个重炮旅与山东半自治的条件换来的!

那个在报纸上登着【韩主x为挽天倾调兵北上】的家伙,用嘴上那漂亮的一套,换得了他梦寐以求的东西。

可老头子这边,在惨痛的代价背后,却是换来了韩复榘的抵抗与李宗仁率兵进入山东南部的条件。

就在所有人感慨委座胸怀天机,韩复榘深明大义的时候。

韩复榘直接把金陵方面派去的官员一股脑调过黄河,让他们直面鬼子兵锋。

而中统那里早有人趁机前往济南开始收集韩复榘的问题,以待未来清算。

如果让沈复兴知道这个消息,怕是会拍着桌子问问他们两个:

你们他妈的是不是有什么【内斗就会变得更强】的系统??

可这个指挥部的人并不这么看,韩复榘这冠冕堂皇的行为与前两年参加日寇的【华北自治委员会】会议时没什么区别。

在山西,那个富得流油的阎老西没有问金陵要一枪一炮,反而从山洞里拉出了9个团的炮兵部队。

300多门75毫米山炮/野战炮,直接将小鬼子炸得哭爹喊娘。

看着战报里那触目惊心的数字,所有人都想把这9个团的炮兵据为己有。

却根本看不到第9军军长郝梦龄、54师师长刘家祺、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在11日的战斗中牺牲。

这个会议室一共就10来个人,却有8000多个心眼子,这还怎么打仗?

沉默中,陆续有人进来。

何应钦、俞飞鹏陆续赶来,这次会议的级别,就连日耳曼顾问法肯豪森都获得了旁听的资格。

看到人都到齐了,参谋官将最新的战报一一下发,其中也包括了沈复兴的电报。

其实大部分人都已经得知了消息,没有人特地翻开,只是等着会议进行。

顾祝同负责主持本次会议,他率先起身:“诸位,此乃存亡危机之秋,德州、忻口接连爆发大战,昨日清晨日寇从杭州湾海岸偷袭,被税警总团所阻截,入夜,日寇第6师团偷袭杭州湾南翼平安镇。”

说着,顾祝同来到地图边开始介绍起杭州湾的情况:“根据目前的信息与税警总团传回来的情况,日寇的第10军作用第6、第18、第114三个师团,据悉,还有一个加强支队混在其中,总人数约为7万人。”

“幸运的是,日寇仅在平安镇登陆,但不幸的是,第10军规模太大,在两面夹击之下,沿岸守军有覆灭的风险。”

“总指挥部的建议,调教导总队一部,58师一部,组成联军拿下与税警总团组成海岸守卫部队。”

“第一道防线为平安至乍浦的海岸防线,第二道防线为奉城、奉贤、金山、枫泾、嘉善。”

说完,他没有继续介绍在蕰藻浜的情况,所有人都清楚,那里是无法定义,无法评价的。

一个拎不清的薛岳,一个喜欢操作老大,怎么办?

可尽管顾祝同介绍清楚杭州湾的局面,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接话,大家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

只有张发奎轻叹一声:“委座,我会后亲自前往金山卫坐镇就是了,剩下的,便交由各位。”

“诶!向华(张发奎)何须如此,有沈复兴在,必不至于局势崩坏,英吉利大使已经与我打过照会,11月3日便将召开国联大会专项讨论此事,此事前几日便已经定了。”那冷静的灵桥牌普通话让人感觉战争快要结束了。

不少人其实对那个什么狗屁国联并不感冒,有本事禁运小鬼子啊,制裁它啊!

只会跟我们叫唤算什么本事,莱茵兰事变怎么不见你们跳起来打小胡子膝盖?

“委座,不知日寇是否派代表参加?卑职担心他们诡辩。”

终于,有个不开眼的问了个不该问的问题。

“咳咳!”

“咳!”

一阵咳嗽声中,顾祝同立马转移话题:“教导总队这边,由参谋长邱清泉指挥,58师由俞济时亲自指挥.”

可众人早已看到委座极为难看的脸色,各自低头,继续沉默。

日寇早特么退出国联了,你还问!!!

所谓的国联调停,他们这些将领几乎都不抱希望,要是大洋彼岸的罗斯福能禁止出口原材料,根本就不需要国联大会!

但这个问题谁敢提?

上一个提出来的张治忠去哪里了?种田(去军职)去了!

不过这个时候,何应钦还是开口劝了一句:“委座,时至今日,还是早做打算,维安电报里也是这个意思,兵力、武器不足,如此名将亦守不住海岸线,遑论他人?”

这话说得有水平,不是他们不给力,兵力武器的问题。

人家也听话乖乖打,那你后路总是要给自己留一条吧?

陈誠见老头子脸色似乎有些犹豫,立马跳出来:“校长,无论如何,吴福线与锡澄线应该派部队接管了,兵法云:未虑胜先虑败。还请三思啊。”

顾祝同立马给其他人使眼色,大家纷纷起身。

“是啊,委座,后路空虚,前线将士作战心也不安啊。”

“有吴福线与锡澄线在,必可使军心大涨,运输调度亦可得庇护。”

“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2章【内斗就会变强】(第2/2页)

其实,所有人都已经看出来,在淞沪的战争损失已经越来越大。

前期投入的精锐早已损失过半,现在全靠各个地方的杂牌军拿命在抵抗,这样的情况维持不了多久。

特别是那两个川军师,现在是丢给谁谁都嫌弃,没有武器的部队,拿什么打仗?

大家自己手里武器都不够分配,哪里有余地再给川军?

但台上之人也有自己的考量,他很清楚的认识到,有阎老西,有韩复榘,这些都是金陵无法派官员,派部队的地方。

说到底,北面的江山,从来就没有统一过!!!

如果这个时候,金陵尽丧淞沪,地方派系继续做大,这不用日寇来打,他就要被赶下台了。

“各位所言有理,墨三啊,准备一下,安排伤亡比较大的部队,先撤下来在吴福线休整,责令当地官员全力配合。”

听到这话,众人皆是长出一口气。

有了后路保障,大家在前面才会甘心一些。

但灵桥牌普通话又继续响起:“让桂军暂停反击吧,健生,还是辛苦你跑一趟,配合向华守住我军侧翼。”

小诸葛顿时大喜过望,这帮虫豸居然正常了?

他当即起身敬礼:“卑职必不负委座所望!”

会议就这样结束了,众人的心情似乎又好过一些。

但更重要的是,至少他们看起来不会被日寇围歼,跑,还是能跑掉的。

除了报纸上为郝梦龄将军哀悼之外,会议上根本就没有提及德州与忻口战役。

因为他们没有权利管辖!

毕竟人家直接对接老头子,这些人才不会说一句半句。

这边会议的结果很快送到了沈复兴的面前,此刻他已经丢下老王,从乍浦赶到了全公亭。

一路上,不断有部队出现在他的身后,他将在这里带领超过10个预备连的兵力赶到柘林,与孙立人的部队汇合。

可.太远了,他从乍浦赶到柘林足足有40公里,再到平安镇,更是超过了25公里。

在1937年,没有一支部队可以一日行军75公里!

如果有,那也是未来十几年后的地表最强轻步兵:113师!

经常指挥部队奔袭三所里的小伙伴一定知道,哪怕是这样的行军,也一定会有大量的掉队。

所以沈复兴在出发前就已经让李希烈想办法:“无论如何,我要在今天赶到乍浦的时候,看到一个团的部队!”

本来正悠闲嗑瓜子的李希烈哪里料到,这个时候沈长官居然用到了他?

“哦?75公里?一天?一个团?有意思!”

周围的参谋们看到副总团长脸上这幅诡异的笑容,纷纷不寒而栗。

只不过20分钟,困扰老王与沈复兴的难题被迎刃而解。

一份份电报从金山卫直接发出,越过了正在车上风驰电掣赶路的沈复兴。

“命:你部从全公亭调集5个满编连前往金山卫,即刻出发,限时3个小时必须抵达。”

“命:金山卫守军除一线5个连,全员分两批次动身,首批部队即刻出发,后批次部队2小时后出发,直奔漕泾!”

“命:你部从漕泾、预备部队调集10个连,即刻出发,前往柘林,限时3小时必须抵达。”

“命:你部柘林守军除一线留守部队,全员赶赴西新镇,限时3小时必须抵达。”

“命:你部除海岸留守一连,即刻从西新镇出发,前往奉城镇设立防线,限时2小时内必须抵达。”

做完这一切,李希烈感觉困意上头,打了打哈欠:“对了,让其他预备队,可以出发了,天黑前到就行,一前一后,差不多,差不多么”

剩下指挥部的参谋们面面相觑,他们不是想不到这样的方式,只是没办法瞬间想到。

这边指令都已经发出去了,参谋部的军官们甚至还没算出来到底有多少部队抵达奉城。

看着这群抓耳挠腮的参谋们,李希烈顿时觉得有些无聊:“别算了,11个步兵连,1个工兵连,2个特务连,还有4个炮兵连,每支部队行军距离在7-10公里,孙立人那家伙应该已经出发了吧?”

说完,他真的摆了摆手,靠着战壕里的毯子,小憩起来。

原本紧张的氛围,也在李希烈的操作下,变得轻松起来。

此时的沈复兴恰好路过全公亭,他看到有负责传令的骑兵从全公亭冲出来。

很快身后的预备队有两个连的部队直接扭头奔向全公亭,在他疑惑之际,他又在前方看到了早已从全公亭出发的支援部队。

当李希烈的方案交到他手里的时候,沈复兴这才发现这家伙的使用手册。

下午14时,孙立人率兵抵达奉城,但他没有贸然发起攻击,他手下只有6个连的部队,率先构筑起防线才是正理。

驱散老幼妇孺,征发民夫修筑工事。

现在留给税警总团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守住奉城,围困日寇。

要么等后续兵力到达,杀入平安镇,与日寇血拼。

下午16时,一路驱车的沈复兴终于赶到奉城,后续源源不断有部队从后防跟进。

直到下午17时许,税警总团已经完成了所有部队调度,兵锋直指平安镇。

此刻,日寇在平安镇的登陆部队已经达到了三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共计4300人。

一场血战,已经不可避免。

但在沈复兴的后方,有人却已经完成了自以为聪明的大动作。

由于罗店方面日寇南下,18军压力骤减,彭善率11师退出战斗,前往吴福线修整。

闸北,第36师退出战斗,前往吴福线修整。

第8军黄杰接受川军三个师补充,继续在市区战斗,并直接投入一线直面日寇。

邱清泉与白崇禧所部堪堪度过虹桥,预计明日抵达奉城。

是夜,税警总团袭击平安镇。

大战,终于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