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13章 拉起山头来!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第13章 拉起山头来!

簡繁轉換
作者:老左老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1 13:32: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3章拉起山头来!(第1/2页)

12月15日,夜

原本寂寥的黑夜在金陵城外荡起无数火焰与星光,那是燃烧的城镇,飞上天空的照明弹。

寒风中,这些城镇迎来了新的主人。

不是日寇,而是野狗。

成群的野狗从田野里晃荡着闯入无人的城镇,腥红的双眼在夜黑里亮地吓人。

只是它们的行动已经不如从前,一条条胖得如同野猪一般。

城内同样黑漆漆的一片,偶尔有手电筒的灯光亮起,便立马引来一群人,瞬间变得鸡飞狗跳。

早上的空袭之后,整个白天再也没有飞机到来。

反而是入夜之后,天空中嗡嗡嗡的传来飞机的轰鸣。

借着金陵城内的灯火,第一批炸弹落入了金陵城中。

对此,沈复兴毫无办法,大功率探照灯?

盲射?

前者没有设备,后者没有炮弹。

索性,第一批炸弹多在城外落下,只有少数落在城内。

下午的时候,卫戍司令部又发布了新的命令。

将城墙外的大批民宅烧毁,说是不让这些建筑被日寇利用来攻城。

罗卓英居然也应允了,这让沈复兴不能理解,完全不能理解。

这年头,城里人烧炭,城外的穷人多是烧柴火。

这一点燃,火焰经久不息。

此时的老王正在下关码头税警6团驻地,至少在这里,他是绝对安全的。

刚吃过饭,他就找来杨守义与李希烈开会。

“沈长官说了,这金陵城,是不可能长期坚守的,当今之计,是如何疏散城内的40万百姓,你们有什么想法?”

听着老王的话,杨守义并没有觉得意外:“就组织撤离不就完了?有什么好讨论的,反正只要沈长官不回金陵城,什么事儿都没有。”

可李希烈却皱着眉头:“疏散百姓?那我们怎么办?”

老王斜瞥了他一眼,似乎有些不满。

“好好好!”李希烈懒散又无奈的摆手:“听你的意思,是不是上面要锁城?”

老王点头:“41师一部守着挹江门,任何士兵不能通过,如果我不是税警6团的,怕是也过不来。”

“百姓也不让?”李希烈眼眸低垂,好像在思考什么。

“老百姓让,但每天只有少数人离开,还有不少工厂的老板舍不得自己的厂子没走,员工也就没法跟着走。”老王愤怒的同时又有些无奈:“下午的时候,我带着警卫去劝说,可不少人就是不肯离开,北平没事,申城没事,难道金陵就会出事?”

杨守义一个激动:“你没告诉他们,镇江、金山卫、罗泾的事情吗?”

说到这里,老王显得很难受:“说了。”

“说了他们也不走?”

老王点起一支烟:“人家说,就是我们这些当兵的没用,打又打不过,又要打,倒霉的才是他们老百姓。”

杨守义一口气差点把自己憋死,好半晌缓过来也跟着点起一支烟。

但老王的话还没说完:“还有更多的百姓,家中就几天的粮食,这一走,没有收入,没有粮食,又能走到哪里?”

是啊,金陵方面只是通知撤离。

但上百万人,怎么撤?

往哪里撤?

路上吃什么?

什!么!都!没!有!准!备!

“沈长官原话是什么?”李希烈突然抬头问道。

“百姓为重!”老王认真回答。

“百姓为重?”

“百姓为重!”

李希烈扬天叹了一口气,然后摇着头,摸了摸空空的口袋,熟练地从杨守义怀里掏出烟,点起一支。

嗤~

“卫戍司令部还靠得住吗?”他接着问。

老王摇头。

“明天,我亲自带队,去那些工厂查税,反正便宜了小鬼子不如便宜我,要么滚,要么交出家产。”

李希烈这话一出,老王与杨守义纷纷色变。

“不行,你这是要坏了沈长官的名声!”杨守义当即出言反对,指着李希烈低喝。

李希烈冷笑着拍掉:“什么沈长官的名声,金陵税务离开了,我们就是金陵税务的,明天换上税务局的衣服就是了。”

“这帮混蛋,要么交钱,要么交粮食。”

“至于守挹江门的41师,那个团长我早就买通了,不是问题。”

“呼——!”他呼出一口烟,眼神冰冷:“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抢阿不,攒够足够的钱跟粮食,谁特么敢反抗,谁就是汉奸!”

“你们去组织老百姓,让他们从下关码头走,我按人头给钱给粮食。”

老王怔怔的看着李希烈,怪不得来之前,再三交代。

“事情真到了那一步,你就去找李希烈那个混蛋商量,商量好了告知我就行。”

原来用意就在这里!

眼前的混蛋,是要得罪全城的富户啊!

真绝,真狠人!

可李希烈却是开始活动身体:“小爷才离开了几年,这帮家伙怕是忘了金陵城的【李少】了!”

艹!

没眼看!

老王刚才的感慨全然消失,赶紧准备给沈复兴发电报,这种大事,还是要有人决策的。

可就在老王发电报的时候,沈复兴却已经来到了位于牛首山侧后方的第54军指挥部,一群人整整齐齐等待他很久了。

军长霍揆彰,参谋长郭汝淮,第7师师长廖耀湘,第14师师长陈烈,沈复兴则是带着孙立人一起过来。

“霍老哥!”

淞沪一别,两人已经十几天没见。

经历过金陵卫戍司令部的蝇营狗苟,沈复兴见到霍揆彰那叫一个亲切。

霍揆彰还没开口,沈复兴就已经张开双臂。

这明显不符合当时军中礼仪与年代礼仪的一幕,却让霍揆彰心里暖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章拉起山头来!(第2/2页)

“沈老弟!”

霍揆彰同样张开双臂迎接沈复兴。

这种极具个人山头主义的一幕,却让双方的将领都感觉非常安心。

是的,哪怕在54军内部,陈烈与廖耀湘也是.客客气气的,彬彬有礼的。

“可惜了,我本来是想叫上王军长与桂总队长的,但唐司令眼睛尖,就不给他们找麻烦了。”沈复兴的语气显得很无奈。

霍揆彰自然能够理解:“我那天怎么说来着,他们靠不住!那唐生智,反复无常,性格偏激,北伐的时候我就看他不顺眼。”

说着,霍揆彰拉着沈复兴到身旁坐下,示意副官给大家派烟。

众人围坐在简易的长桌之前,互相寒暄。

沈复兴敏锐的发现,廖耀湘居然笑着接过一包烟,拆开后拿出一支放在身前,却并不点燃。

我去,有长进!

融入了,又感觉没有融入。

好微妙~

不过他很快收敛心神,替霍揆彰点烟后直入主题:“老哥,小弟这次来,也是逼不得已。”

“金陵城,怕是守不住了。”

听到这话,霍揆彰冷哼一声:“本来也不该这么守,听说下关码头已经好几天没有一兵一卒一枪一弹进入金陵了,这算是哪门子守法?”

郭汝淮也语气不善:“这是拿我们当面子工具呢!”

“正是如此,我们才要想好退路啊!”沈复兴说完,看了一圈众人:“我沈复兴什么人,大家应该了解,当逃兵,是绝对不可能的,但这次,我想带大家伙一起走。”

逃跑?

带大家一起走?

陈烈看向沈复兴的眼神都变了,这不是巧如舌簧是什么?

“别误会,这里面有两个前提!”沈复兴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一、疏散所有能疏散的百姓;二、司令部下达撤退命令。”

“目前,下关码头与南板桥渡口都在我们手上,主动权还在我们手里。”

听到这两个条件,有人疑惑不解,但廖耀湘却是默默点头,仿佛早有预料。

孙立人接机开口:“诸位长官,卑职不才,但我们沈长官一心为国,为民,下午他与我说的时候,我也是如同诸位长官这般,可沈长官的最后一句话,却让我甘愿鞍前马后。”

他的话很快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孙立人似乎想到了那句话,面色略略激动:“税警总团,愿为百姓断后,愿为诸位断后!”

嘶——!

饶是霍揆彰这时候也惊得站起身,快步走到沈复兴身边抓着他的手臂:“老弟,何至于此?”

为兄弟部队断后,他可以理解,以两人的交情,只要不是死局,互相断后不在话下。

但为百姓断后,自民国始,从未有之!

沈复兴却轻拍霍揆彰的手,语气淡然:“吾辈从军何为?”

“为官?为财?黄埔门口的对联怎么写来着?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为国?为家?”沈复兴问得众人一阵默然。

沈复兴没有放过他们,继续说道:“为了祖国而战,为了民族而战,为了人民而战!”

“总得选一个吧?还是为了先总理的遗志?”

不少人点头,似乎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答案,但沈复兴的下一句话,却击溃了他们的心灵!

“三民主义,为何是三个民?那是人民的民!!”

轰——!

人民的民!

这句话直接在几人的脑海中炸开,哪怕是孙立人,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人民的民!

霍揆彰低下头,似乎有些惭愧,可他又似乎想到了什么,再次抬头问沈复兴:“在写那篇绝笔信时,你有一句【人民万岁】,所以,你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

沈复兴点头,却是继续反问:“这个理由,够吗?”

与其他人默默点头不一样,郭汝淮整个人还处于震惊之中,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为何与他曾经见过的人.如此相似!

年轻,有朝气,有理想,有目标!

可他没有时间震惊,所有人都点了头,就他没有。

“怎么?郭小鬼,你不赞同?”

霍揆彰语气有些冰冷,沈复兴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作为黄埔一期生,等待他的只有两个结局。

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封候拜将。

而沈复兴,给了他一个更高的理想,或者说目标。

为了人民!

郭汝淮看到众人略带鄙夷的眼神,立马反应过来自己失态了,他解释道:“是不是,给王军长去个电?这样,54军、74军、税警总团与教导总队共同进退!”

“万一金陵那帮膝盖软的先跑了,咱们也可以互相有个照应!”

霍揆彰一拍脑袋:“还得是郭参谋,这才是正理,码头、渡口都在我们手里,不怕他不合作。”

很快,电报发了出去,而那边的反馈极快,回复也很有意思。

“我与桂总队长,自然唯霍学长马首是瞻。”

一时间,沈复兴分不清众人到底是真的为了人民,还是他们的小命。

但如论如何,金陵城守军最大的同盟集结完毕。

霍揆彰、王耀武、沈复兴、廖耀湘与桂永清,代表54军、74军、税警总团、第7师与教导总队正式结成同盟。

在沈复兴的努力下,大家的目标非常明确:

救人民!

救自己!

大家共同约定,务必坚守到金陵城百姓撤离!

沈复兴与霍揆彰向王耀武与桂永清承诺,54军与教导总队不走,他们的部队就永不撤出下关码头与南板桥渡口!

国难之际,沈复兴的高层路线彻底失败。

但他用底层路线,为金陵城的百姓,为近10万将士,趟出了一条活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