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殿阁大考!五儒齐至!(万更2)
洛京,御赐的江阴侯府内,香案早已设好,檀香袅袅,气氛庄重。
薛玲绮身着繁复庄重的三品淑人诰命服制,与一身江阴侯爵常服的江行舟一同跪接圣旨。
司礼监太监尖细而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庭院中清晰回荡:「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咨尔薛氏玲绮,乃户部左侍郎丶江阴侯江行舟之妻。
毓质名门,秉心蕙质,克娴内则,宜室宜家。
佐夫有功,堪为命妇典范。
兹特封尔为三品淑人,锡之诰命。钦此一」
「臣妇薛玲绮,叩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薛玲绮压下心中的激动,恭敬叩首,然后伸出双手,郑重接过那卷用明黄绸缎制成丶象徵着无上荣耀与身份的诰命圣旨。
就在她指尖触及圣旨,将其完全接过手中的刹那一「嗡!」
异变陡生!
一股无形的波动以圣旨为中心荡漾开来!
只见洛京城中心,那座供奉着历代儒家先贤丶凝聚了天下文运与才气的文庙,竟似乎与这道蕴含着皇权天命与国运力量的诰命产生了玄妙的共鸣!
一道精纯至极丶煌煌正大的才气光柱,如同受到无形牵引,骤然破开云层,自文庙方向贯空而来,精准无比地笼罩住刚刚起身的薛玲绮!
光柱之中,并非简单的能量,更蕴含着浩如烟海的文道至理与磅礴的天地元气!
「这是————文庙赐福?官身敕封引动的文气灌顶?」
一旁的江行舟眼中闪过一抹了然与惊喜。
他深知,在这文道显圣的世界,朝廷正式的丶高阶的册封,本身便是一种得到天地与国运认可的「认证」。
能引动冥冥中的文脉加持,为受封者开启或大幅提升文道修为!
这正是「学而优则仕」文道规则的另一面体现——「贵而文气附」!
薛玲绮娇躯微微一颤,只觉得一股温暖而磅礴的洪流瞬间席卷四肢百骸,意识被拉入一种玄之又玄丶物我两忘的顿悟境界。
在这股浩瀚文气的冲刷丶洗礼与改造下,她体内原本寻常的经脉,如同乾涸的河床迎来了甘霖,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丹田深处,海量文气疯狂汇聚,遵循着某种古老的文道法则,迅速构筑起一座虽略显小巧却结构坚实丶散发着莹莹白光的宫阙虚影童生文宫,成!
此乃文道之基,是未来储存丶凝练与转化文气的本源之地。
文宫甫成,其核心处,一点灵光骤然绽放,化作一颗剔透玲珑丶闪烁着坚定光芒的核心——
秀才文心,凝!
此心一定,标志着文道意志初步确立,可明心见性,百邪不侵。
紧接着,胸中一股浩然之气沛然升腾,与文心呼应,凝聚成一面无形却坚韧无比的意念壁垒一举人文胆,生!
文胆护体,正气自生,无畏谗言,不惧威压,是文修精神力量的体现。
最后,周身骨骼发出细微却清晰的嗡鸣,仿佛被注入了一种不朽不灭的意蕴,变得更加坚韧通透,隐隐有光华内敛T—
进士文骨,成!
文骨铸就,方能更好地支撑肉身,承载更强大的文气运转,为施展更高深的文术打下坚实基础。
童生丶秀才丶举人丶进士!
文道奠基四境,竟在这道三品诰命加身丶文庙才气灌顶的巨大机缘下,势如破竹,一气呵成!
这一切描述起来缓慢,实则从光柱降临到改造完成,不过短短几个呼吸之间。
当那煌煌文气光柱缓缓消散,天地异象平复。
薛玲绮缓缓睁开双眸,眼中竟有智慧的光芒流转不息,周身气息已然大变!
从前是功勋将门之女的飒爽英气,此刻更添了一份书香门第的沉静丶文修特有的渊深与洞明。
她清晰地感受着体内那真实不虚的文宫丶坚定跃动的文心丶守护精神的文胆以及支撑道基的文骨,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涌上心头,几乎要惊呼出声!
这意味着,从今日起,她不再是需要完全依赖夫君庇护的闺中女子,而是一位得到了天地与朝廷共同认证的丶真正的进士文修!
虽然这番修为是敕封机缘而来,起步便是进士,不如寻常文人那般历经寒窗苦读丶层层突破来得根基扎实丶感悟深刻,但文位是实打实的!
大周圣朝的文道规则:文宫一旦筑成,文胆一旦凝聚,便如同开启了一扇门,永存体内,后续只需不断积累学问丶砥砺文气,便能稳步提升!
「夫君!」
薛玲绮激动地看向身旁一直守护的江行舟,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与欣喜,「我————我体内真的有了文宫丶文心丶文胆丶文骨!
我感觉————感觉现在思绪前所未有的清晰,以前许多艰涩难懂的典籍,现在似乎能轻易明白其中的微言大义!
甚至————甚至能清晰的感受到天地间流淌的文气!
这————这就是进士文位带来的力量吗?
我是不是————是不是也能像那些文士一样,施展大型诗词文术了?」
江行舟看着妻子因这巨大惊喜而格外璀璨明亮的眼眸,心中充满了欣慰与柔情。
他走上前,轻轻抚摸着她的秀发,温和笑道:「自然如此。
三品淑人,秩同进士。
朝廷诰命引动文庙才气,为你重塑文基,这是你的福缘与造化。
自此以后,玲绮你便正式拥有同进士文位。
虽然实战经验丶文气运用技巧尚需从头学起丶慢慢积累,但文道根基已立,已然具备了施展进士级别文术的实力。」
薛玲绮闻言,更是喜不自胜,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全新世界在眼前豁然打开。
她不仅可以与夫君在身份丶文位上更加匹配,并肩而立,更能真正踏入那个她一直敬畏且向往的丶以诗词文术改变现实的文道世界!
「太好了!日后夫君在书房处理公务丶批阅文书,我也可以在旁静心研读典籍,或许还能在某些方面帮上忙,为你分忧!」
她雀跃地说道,随即又握紧拳头,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夫君放心,我一定会努力修习,认真感悟,定不辜负这份天大的机缘和陛下的浩荡恩典!」
江行舟含笑点头,眼中满是鼓励。
有这实打实的进士文位在身,薛玲绮的自身实力和潜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再加上他早已为她准备好的丶可供其慢慢掌握的【鸣州】乃至【镇国】级诗词文章作为底牌,假以时日,足以让她的实战能力提升到进士境的顶尖层次。
届时,等闲妖帅之流,绝非她的对手。
这无疑让他对妻子的安全放心了不少。
庭院深深,月色如水银泻地,将麟峋的假山和扶疏的花木染上一层清辉。
江行舟与薛玲绮并肩漫步于蜿蜒的石径上,夜风拂过,带来沁人心脾的花草清香。
薛玲绮细细体味着体内新生的文宫丶跃动的文心丶坚实的文胆与文骨,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与对未知前路的好奇交织在心间。
「夫君,」
她微微侧首,轻声问道,眼中闪烁着求知若渴的光芒,「进士文位,已让我感觉天地焕然一新,仿佛揭开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那————进士之后,文道又该如何精进?
你要面对的殿阁大学士之境,究竟有何等玄妙?」
江行舟负手而立,停下脚步,仰头望向那浩瀚无垠的星空,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层层虚空,看到了那条奔流不息丶承载着古今天下智慧的文道长河。
他的声音平静而舒缓,却自然而然地带着一种阐述天地至理的韵味,引人入胜:「文道修行,如同登九重之塔,层层递进,各有风光。」
「进士之境,核心在于凝练文骨。
此乃铸就了支撑自身道途的坚实框架,如同房屋之梁柱,使得文修能够承载更磅礴的文气,施展更强大的文术,初步具备了影响现实丶干预战局的能力。
此时文气之运转,大多仍依循前人典籍所载之固定法门,犹如临摹字帖,形似而神未全,尚未能真正与天地间那浩渺无垠丶充满灵性的文脉产生深层次的共鸣与互动。」
他顿了顿,让薛玲绮消化片刻,才继续道:「及至翰林学士之境,则需于自身已然稳固的文宫之内,凭藉对学问的深刻理解与文气的精妙掌控,开辟出一条独属于自身的文脉。」
「此脉,非指人体经络,而是连接自身文宫小天地,与外界大天地文气的桥梁与通道,亦是自身学问体系丶思想见解初步凝聚成型的象徵。
文脉一成,吞吐吸纳天地文气之效率将倍增,感应天地至理丶洞察万物规律的敏锐度亦非进士可比。
至此,文修已可引动更为宏大的天地异象,施展更接近法则本源的强大文术,开始真正拥有代天行法」的雏形。」
薛玲绮听得心驰神往,仿佛眼前展开了一条清晰无比丶直指大道的修行路径图卷。
江行舟的声音在此刻微微凝重了几分,带着对更高境界的阐述:「而殿阁大学士————此境,乃是文道修行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水岭,是真正迈向文道巅峰的起点,亦是区分运用者」与执掌者」的关键。」
「欲达此境,核心便是在文宫最深处,凝聚一枚文枢!」
「文枢?」
薛玲绮喃喃重复这个词汇,感受其中蕴含着莫大的力量与玄奥。
「不错,文枢,乃文道中枢核心之意。」
江行舟详细解释道,语气笃定,「它不再是简单的桥梁或框架,而是自身对文道所有理解丶感悟丶学识的高度浓缩与具象化核心!
是统御自身所有文气丶学问丶意志,乃至能够引动丶调御部分天地规则力量的中枢枢纽!」
「文枢一成,文修方可真正意义上执掌」文道之力,而不仅仅是运用」其皮毛。
其威能,远非翰林学士可比,已初步具备言出法随」丶以文载道」的无上威能雏形。
可以说,唯有凝聚了文枢的殿阁大学士,才算真正踏入了文道的高深殿堂,拥有了参与塑造规则丶影响国运的资格。
在此之上,便是能够诞生文域丶教化一方的大儒之境!」
薛玲绮心潮澎湃,忍不住追问道:「那————夫君,如何才能凝聚这至关重要的文枢,成就殿阁大学士呢?」
江行舟淡淡一笑,月光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常规途径,便是通过由朝廷主持的殿阁考核。」
「届时,陛下会亲临现场,文武群臣观礼,天下有识之士瞩目。
朝廷会派遣五位德高望重的当朝大儒,组成考核团,当众出题考核。
题目内容不限,完全由五位大儒根据自身学识与对国事的理解而定。
可能涵盖经史子集的微言大义丶治国安邦的方略策问丶天文地理的推演测算,乃至应对四方异族丶解决民生疾苦的务实之策————
考察应试者的学问深度丶广度丶临场应变能力,以及对国运文脉的理解与契合度。」
他进一步细说道,如同在陈述一件寻常事:「而且,殿阁大学士之间,亦有高下之分,从其受封的殿阁名号便可见一斑。
大学士共有十种封号,分属五阁丶五殿。」
他屈指数来,声音清晰:「五阁为:文渊阁丶龙图阁丶奎章阁丶体仁阁丶东阁;
五殿为:文华殿丶武英殿丶集贤殿丶崇政殿丶保和殿。」
「其中,文渊阁大学士与文华殿大学士这两个封号最为尊贵,象徵其学问最为渊博纯正,堪称文官极致荣誉。
因此考核也最为严苛,通常需要得到五位大儒的一致认可方可授予,难度极大,近乎于完美标准。
而其他殿阁的大学士封号,或许只需得到其中一到四位大儒的认可即可。
因此,一位殿阁大学士的才学高低丶受认可程度,观其受封的殿阁名号,明眼人便可窥知一二。」
薛玲绮听得咋舌,五位大儒一致认可?
这几乎是难以想像的挑战,意味着在学问丶见识丶应变丶心性等所有方面都不能有丝毫短板,要经受住五位顶尖大儒的轮番拷问而毫无瑕疵。
「当然,」
江行舟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淡,「世间之路,并非仅此一条。
亦有他途,可以绕开朝廷考核,晋升殿阁大学士。」
「譬如,若一位翰林学士,能于翰林院中,甘受寂寞,耗费数十年甚至半生心血,独立修撰丶补全丶注解一部上古圣贤遗留的残缺圣典,使其湮没的智慧重现光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那麽,在圣典修成丶文光冲霄之日,天地文气自发共鸣,降下磅礴赐福,亦可自然而然地助其凝聚文枢,晋升殿阁大学士。
此途不假外求,全凭自身毅力丶学识与恒心,但耗时极长,非大恒心丶大智慧者不可为。」
他心中清楚,自己没有那麽多漫长的时间去皓首穷经,慢慢修补圣典。
北疆虽平,但天下暗流汹涌,洛京局势瞬息万变。
他需要更快地掌握更强大的力量与更高的权位。
薛玲绮闻言,默默点头,心中了然。
无论是面对五位大儒如同烈火真金般的严峻考核。
还是选择那条皓首穷经丶与青灯古卷为伴的孤独修典之路,都绝非易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她抬眸望向身旁的江行舟,月光下他的身影挺拔如松,眼中充满了炽热的期待。
以夫君经天纬地之才丶旷古烁今之功以及那份睥睨天下的自信,定会选择那条最具挑战性丶也最能在天下人面前,彰显无匹实力与风采的道路一直面五位当朝大儒的联合考核,一举夺下那最为尊贵的文渊阁或文华殿大学士之位!
内阁。
静谧异常,唯有上等的檀香在古铜博山炉中静静燃烧,吐出缕缕青烟,缭绕于梁柱之间。
中书令陈少卿丶门下侍中郭正丶尚书令魏泯,这三位平日里执掌帝国权柄丶
一言可决天下事的殿阁大学士。
此刻却围坐在一张厚重的紫檀木案前,面对着一份墨迹初乾的大儒名单,眉头微锁。
气氛不似往日商议军国大事时那般挥斥方道丶运筹帷幄,反而透着几分罕见的凝重与————一种面对超然力量时的无可奈何。
名单之上,赫然以端庄的楷书写着五个重若千钧的名字:陆明德丶董献丶李文远丶郑守常丶周朴。
「唉————」
尚书令魏泯率先打破这令人压抑的沉默,他抬手用力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发出一声带着疲惫的叹息,「反覆推敲,权衡利弊,眼下洛京及周边,能请动丶且身份资历足够担当殿阁大学士主考官的大儒,看来————确实只能是这五位了。
再也挑不出第六个文位丶声望都足够服众的人选。」
门下侍中郭正缓缓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温热的茶水似乎也无法驱散他心头的些许凉意。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尖带着一种审慎的力量,轻轻点着名单上的名字,语气复杂地分析道:「陆明德公执掌嵩阳书院数十年,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学问渊博如海,为人刚正不阿,请他出山主持,任谁也挑不出错处,可堵天下悠悠众口。
李文远公精研《春秋》,以微言大义成就大儒之位,掌国子监,乃天下文教之表率,此次考核关乎文道正统,他不可或缺。
郑守常是翰林院院君,考核翰林学士晋升殿阁大学士,是他分内之职,于情于理都避不开。」
他的手指微微移动,停留在「董献」这个名字上。
顿了顿,他语气变得微妙起来:「至于董公————乃是陈相的座师,前朝元老,德高望重,在士林中一言九鼎。请他出面主持,最能彰显此次考核的公正性与无上权威。」
他说着,目光若有深意地瞥了一直沉默不语的陈少卿一眼,话外之音不言而喻一有董献这位「自己人」在考评团中,至少能确保考核的基调不会完全失控,不至于让江行舟过于轻易过关。
最后,他的指尖落在最后一个名字「周朴」上,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敬意与不确定:「周朴公精研《易经》,洞悉天道玄机,早已归隐多年,不问世事。
据说,他离半圣已经近了!
此次能请动他老人家,全靠陛下天威,与此次考核本身关乎文道气运的吸引力。
有这位近乎半隐的半圣候选人在,可为此次考核增添几分超然的公信力,使其结果更具天命所归的意味。」
陈少卿一直静静地听着两位同僚的分析。
此刻才缓缓抬起眼帘,开口说话,声音依旧保持着宰相的平稳。
但细听之下,却能品出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无力感:「名单,看来是只能如此定下了。
但你我心中皆如明镜,到了大儒这个层次————其意志,已绝非我等,凡俗权势所能左右分毫。」
他的目光扫过郭正和魏泯,带着几分洞悉世事的清醒与自嘲:「其一,大儒数量何其稀少?
屈指可数!
每一位都是历经百年寒窗苦读丶悟道明理,文宫沟通天地丶触摸到文道法则边缘的非凡存在,堪称国之重器,文道脊梁。
莫说我等身为内阁宰相,便是陛下九五之尊,面对他们,也需执弟子礼,恭敬有加,权势驱策毫无作用!」
「其二,」
他轻轻叹了口气,这口气叹得意味深长,「眼前这五位,身份特殊。
要麽是你我的师长前辈,恩情如山,如董师于我;
要麽是文位丶资历丶清望皆远在你我之上,如李文远公丶郑守常公;
要麽是早已超然物外丶心游万仞,如周朴公。
他们自有其不容动摇的行事准则,心中所系,唯有文道真谛与天地至理。
我等在朝堂之上所斤斤计较的权力平衡丶派系得失丶未来格局————这些俗世尘念,在他们那近乎圣心」的眼中,恐怕与过眼浮云无异,甚至会觉得蝇营狗苟,可笑可叹。
指望他们会在考核中,因你我的情面」或暗示」而对江行舟施压?
呵,恐怕只是我等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
魏泯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深有同感的苦笑,接口道:「陈相所言极是。
大儒之心,已近乎圣心」,唯道是从,唯理是依。
他们来主持这场考核,眼中看到的只会是江行舟本身的文宫是否稳固如岳丶
学问是否渊深如海丶对文道的领悟是否触及本源,判断他是否真正具备了凝聚文枢」丶承载国运的资格。
至于他是否晋升太快,是否会影响我等苦心维持的朝局平衡————这些属于权力场中的俗虑,大儒们怕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三位权倾天下丶平日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宰相,此刻面对这份看似由他们拟定丶实则蕴含巨大不确定性的名单,竟罕见地生出一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无力感。
在绝对超然的文道实力和地位面前,一切精妙的权谋算计都显得如此苍白和微不足道。
他们能做的,似乎只是负责将这五位「文道宗师」恭敬地请来,搭建好殿阁大学士考核的舞台,至于舞台上最终上演的是喜剧还是他们不愿看到的「悲剧」,已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掌控范围。
只能交由江行舟自身的实力和那五位大儒的评判标准来决定。
「罢了,」
陈少卿最终将心中那丝不甘与无奈挥散,抬手一摆,似是下定了决心,「名单就此定下,即刻呈报陛下御览。
至于考核结果如何————就看江行舟他自己的造化与真才实学了。
若他真能凭藉过硬的本事,一举过得了五位大儒的苛刻法眼,成功凝聚文枢,那也是他的本事,是他应得的道果。
我辈————届时也只能无话可说,只能接受。」
郭正与魏泯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复杂情绪,最终化为默然点头。
他们原本精心设置的丶意图用以延缓江行舟晋升步伐的「文位门槛」。
却因守门人的地位太高丶太过超然,反而可能使这道门槛失去他们预期的「过滤」效果,变成一场纯粹的实力检验。
这场即将到来的殿阁大学士考核,已然跳出了朝堂权斗的范畴,变成了一场对江行舟真实文道修为的丶连他们都无法预料结局的检验。
文渊阁内,檀香依旧袅袅,茶香淡淡弥漫。
但三位宰相的心思,却早已飘向了不久之后,即将在那座象徵文道巅峰的文华殿内,牵动无数人神经的文道盛事。
那不再是他们熟悉的权力游戏,而是一场关乎「道」的较量。
大周皇宫深处。
寝殿内,名贵的龙涎香在紫铜熏炉中静静燃烧,吐出袅袅青烟,氤氲一室静谧。
女帝武明月晨起不久,身着宽松舒适的凤纹寝衣,慵懒地倚靠在铺着软缎的榻上。
任由贴身宫女动作轻柔地为她梳理那一头如瀑的如云青丝。
她目光流转,落在侍立一旁的御前女官南宫婉儿身上,带着一丝晨起特有的朦胧,语气却清晰而直接:「江行舟那边,关于殿阁大学士的考核事宜,准备得如何了?」
南宫婉儿刚将一叠需要晨览的紧要奏章轻放在御案之上,闻声立刻转身,躬身应道,声音清晰而恭谨:「回禀陛下,江大人府中一切安妥。
江大人近日深居简出,文华内蕴,气度愈发沉凝如山,早已准备就绪,成竹在胸。
今日便可进行考核。」
女帝微微颔首,凤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之色,随即伸出保养得宜的纤纤玉指,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嗯。把内阁与礼部初步拟定的五位主考大儒名单,拿来给朕看看。」
「是,陛下。」
南宫婉儿应声,从袖中取出一份素雅笺纸,双手恭敬奉上。
女帝接过名单,目光沉静地扫过上面五个墨迹沉稳的名字,朱唇轻启,低声念出,同时心中快速闪过关于每个人的信息:「陆明德——嵩阳书院院君,亦是已故忠臣曹瑾之师——!嗯,此老学问扎实深厚,为人刚正,在士林中声望颇高,处事还算公允,当无大碍。」
「董献—前朝老臣,曾入内阁,更是现任中书令陈少卿的授业恩师——」
念到此处,女帝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了一下。
此人辈分极高,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与陈少卿关系更是座师门生关系,其立场难免会受到陈系势力的影响,在考核中,很可能会对锐意革新丶势头强劲的江行舟多加审视,甚至刻意刁难,以求「挫其锋芒」。
「李文远——以精研《春秋》微言大义而成就大儒之位,现任国子监祭酒!
掌管天下最高学府,地位清贵,学问渊博,其意见分量足够。」
「郑守常—一翰林院院君——掌管翰林院,此次考核正在其职权范围之内,避无可避,此人素来谨守成规,但求无过。」
「周朴一早已归隐在野的大儒,精研《易经》,洞悉天机变化,隐居洛京!倒是位真正超然物外丶不太理会俗务的。」
她的指尖,尤其在那「董献」这个名字上轻轻敲击了两下,心中迅速权衡利弊。
若能寻得合适理由,将此人从名单中替换下去,自然对江行舟更为有利,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变数。
可————大儒之位,何其尊崇稀少?
每一位都是历经数十年寒窗苦读丶悟道明理,得到天地文气认可的国之瑰宝,其地位超然,岂是帝王可以随意指派或替换的?
更何况,许多大儒在功成名就丶达到人生巅峰后,往往选择归隐山林,或开宗立派,潜心追寻那更为缥缈玄妙的半圣之境,早已视人间富贵权势如过眼云烟。
想要在仓促之间,请动另一位声望丶资历能与董献相提并论,且愿意介入这等敏感朝堂事务的大儒,谈何容易?
强行为之,反而可能引起其他大儒的反感。
南宫婉儿静立一旁,敏锐地察觉到了女帝瞬间的迟疑与权衡,她轻声补充道,语气带着提醒与无奈:「陛下明鉴,在世大儒们————大多行踪飘忽不定,一心向道,寻求文道突破。
仓促之间,确实难觅声望相当丶又愿意入世主持考核的合适人选替代董公。」
女帝闻言,沉吟片刻,指尖从名单上移开,终究是将那份素笺轻轻放回御案,释然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属于帝王的决断与对江行舟那份近乎盲目的绝对信心:「罢了。既是依大周祖制延请,这份名单也算周全,便就定下这五位吧!」
她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仿佛已看到考核现场:「朕相信,以江行舟之惊世才华,只要这五位大儒之中,能有那麽一两位能秉持公心,认可其学养见识。
他便足以凭藉真才实学,夺得一个殿阁大学士的封号!
纵有刁难,也不足畏惧。」
她转而看向南宫婉儿,语气转为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朕旨意,今日午时,于文华殿设考。
即刻宣召五位大儒,入宫主持江行舟的殿阁大学士大考!
朕将亲临观礼,以示重视。」
「令在京四品以上官员皆至殿内观礼!
天下士子若有心,亦可于文华殿外广场静候消息,许他们感受此文道盛事!
「」
「朕要亲眼看看,我大周的这位未来栋梁,究竟能在这众目睽睽之下,走到哪一步!
又能为我大周文道,带来何等惊喜!」
「臣遵旨!」
南宫婉儿心领神会,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立刻躬身领命,快步退出寝殿。
前去安排相关事宜,务必使这场考核万无一失。
女帝独自倚在榻上,目光悠悠望向窗外,越过重重宫阙飞檐,似乎已穿透了时空,落在了那座即将成为天下瞩目焦点的文华殿上。
这场看似只是个人文位晋升的殿阁大学士考核,其意义远不止于此。
不仅是检验江行舟个人学问的试金石,更是一场各方势力的无声角力,其结果,将深远影响未来大周圣朝朝堂的权力格局。
江行舟能否顺利踏过这道门槛,对她,至关重要。
晨曦微露,薄雾如纱,笼罩着洛京内城新赐的江阴侯府。
府内一派肃穆,仆从们行走间皆屏息凝神,生怕惊扰了今日即将迎来人生重要一刻的主人。
寝室内,灯火通明。
青婘纤巧的手指带着十二分的虔诚与小心,为江行舟换上那身代表着清贵与学识巅峰的翰林学士公服。
深青色的云锦官袍质地柔软却自有风骨,熨帖地衬出他修长挺拔的身形。
衣襟丶袖口与袍角,皆以极细的银线绣着繁复而精致的云海纹与狻貌丶白泽等文道瑞兽,暗光流动间,既显文采斐然,又寓示着祥瑞护体,邪祟不侵。
腰间束以羊脂白玉带,悬着一枚温润剔透丶刻有「翰林」二字的腰牌,更添几分儒雅威仪。
更衣既毕,江行舟缓步立于巨大的青铜菱花镜前。
镜中人,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深邃的眼眸中仿佛蕴藏着星辰大海。
一身青衫将他衬托得宛如玉树临风,明明只是文士装扮,周身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丶不动如山的威严气度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
仿佛天地间无形的文气都受到牵引,悄然汇聚于他周身,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力场。
「主人————」
青婘在一旁静静侍立,仰望着镜中那丰神俊朗丶气度超凡的身影,眸中不禁泛起一丝难以抑制的痴迷与敬畏的涟漪。
她身为千年槐树修炼而成的精灵,对于天地灵机丶万物气息最为敏感。
此刻,她能无比清晰地感受到,主人周身正弥漫着一种清淡似兰丶却又无比醇厚绵长的才气香气。
那绝非任何世俗的香料所能比拟,而是文宫充盈到了极致丶学问精深到了化境之后,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的大道韵理,沁人心脾,直抵灵魂深处。
让她这修行了千百年的精怪之魂,都感到一种源自本能的沉醉与安宁。
仿佛靠近主人,便能得到最纯净的滋养与庇护,忍不住想要更近一些,再多汲取一分这玄妙的气息。
江行舟透过光洁的镜面,瞥见青婘那副罕见的丶近乎迷醉的失态模样,心中了然,不由莞尔一笑。
他自然知晓自身这身凝聚了北疆之功与自身苦修的磅礴文气,对于青婘这类亲近自然的草木精灵有着何等巨大的吸引力,这如同甘霖之于旱苗。
他转过身,动作自然地轻轻揽了下青婘不盈一握的细腰,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时辰已到,该入宫了。」
「是!主人!」
青婘被这轻微的接触惊醒,猛地从那种沉醉状态中回过神,脸颊瞬间飞上两抹红霞,如同初绽的桃花。
她连忙收敛心神,压下翻涌的气血,恭敬地垂首应道。
随即,她上前一步,伸出微凉的手指,无比仔细地为江行舟抚平官袍袖口处的细微褶皱,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仪式。
府门外,一辆装饰简朴却不失格调的马车早已备好。
当江行舟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府门时,等候在外的玄女丶春桃以及其他一众随从皆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被主人今日身上那股愈发内敛却也愈发深不可测的威严气场所慑,连大气都不敢喘。
就连那几匹神骏的拉车马匹,似乎也感知到了某种威严的存在,不安地轻轻刨动着蹄子,发出低低的丶带着敬畏之意的嘶鸣。
江行舟神色平静,从容登车。
青婘与一身劲装丶神情冷冽的玄女一左一右,无声地随侍在马车两旁。
厚重的车帘落下,恰到好处地隔绝了外界所有探究的视线。
「出发。」
车内传出江行舟平静无波的声音。
车轴开始辘辘转动,马车平稳地向着巍峨皇城的方向驶去。
今日的洛京街道,比往日任何时刻都要喧嚣沸腾。
天才刚亮,无数得到消息的百姓和从各地赶来的文人士子便已自发涌上街头,他们翘首以盼,激动地交谈着。
所有人都知道,今日是那位创造北疆神话丶年仅弱冠便已封侯的江侍郎,冲击文道殿堂——殿阁大学士文位的重大日子!
沿途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议论声丶欢呼声汇成一片热烈的海洋。
无数道饱含期待丶敬佩丶好奇的目光,皆热切地追随着那辆看似不起眼丶却承载着整个大周文道未来希望的马车。
「快看!是江阴侯的车驾!」
「祝江大人文运昌隆,一举夺魁,成就大学士之位!」
「若能亲眼见证一位如此年轻的殿阁大学士诞生,真是三生有幸,此生无憾矣!」
「江大人定能成功!」
热情的欢呼声丶真诚的祝福声如同汹涌的声浪,一阵阵传入行驶的马车之内。
然而,车内的江行舟却始终端坐如松,双眸微闭,仿佛老僧入定,对外界的一切喧闹鼎沸恍若未闻。
他的心神,早已沉入自身文宫的最深处,与那浩瀚无垠丶奔流不息的文气长河进行着最后的沟通与调整,将自身的状态臻至圆满无瑕的巅峰。
今日之考,非比寻常,面对的是五位站在文道巅峰的大儒,他需以最完美丶
最从容的姿态,去迎接那最为严苛的审视。
马车在森严的皇宫门外缓缓停下。
江行舟下车,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迈开步伐,沉稳地穿过一重又一重巍峨的宫门,走过漫长的御道,最终来到了今日的考核之地一那座象徵着大周文道至高圣殿的文华殿前。
汉白玉铺就的台阶高耸入云,直通那庄严神圣的殿宇。
殿前广场之上,早已黑压压地站满了人:身着各色官服的文武百官丶从各地赶来的饱学士子丶肃立护卫的禁卫军丶以及垂手侍立的宫女太监————所有人的目光,在此刻,齐刷刷地聚焦于台阶之下,那位青衫如玉丶卓尔不群的年轻身影之上。
江行舟在殿阶前驻足,深深吸了一口气。
眸中所有神光尽数内敛,变得如同古井深潭,波澜不惊,映照着头顶的苍穹与眼前的巍峨殿宇。
他再次正了正头上的进贤冠,轻轻拂了拂一尘不染的青色官袍,然后,抬脚踏上了第一级台阶。
一步,两步————步伐沉稳而坚定。
就在他拾级而上的刹那,初升的朝阳恰好跃出云层,万道金光泼洒而下,为他那挺拔如松的身影镀上了一层耀眼而神圣的金色轮廓。
宛如文曲星临凡,光彩夺目,令在场众人无不心折。
ps:
11月爆肝!
每500张月票,爆肝1万字!来吧!尽情的蹂躏我!
今日完成,1万字更新!
万更第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