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江行舟亲赴密州!国子监举子震动!
塞北道,密州府。
此地的风,不似江南那般润物无声,倒像是裹挟着砂砾的鞭子,抽在脸上,带着一股蛮横的肃杀之气。
新任密州太守薛崇虎,并未安坐府衙翻阅卷宗,而是径直登上了府城城墙。
他身形魁梧,一袭官袍外罩御寒玄色大氅,面容间虽有几分儒雅,却无半分文官的迂腐之气,眼神锐利如鹰,扫过城头每一处垛口丶每一架守城器械,以及城外那片枯草伏地丶苍茫无边的荒原。
随行在侧的密州守将姓赵,脸上带一道刀疤,是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对这位新赴边塞要地的上司,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薛国公,世袭的开国功勋爵位,祖上正是靠着军功起家。
「赵将军,」
薛崇虎停在一架需三人合抱的巨弩前,手指抚过冰冷弩臂一上面刻着简陋的加固符文,在他眼中却显得粗糙不堪,「此弩射程几何?符文加持之后,可曾测试过极限?「
赵将军忙躬身答道:「回大人,有效射程四百步。符文是由州府内的秀才丶童生所书,约能增添一二成穿透之力,尚未做过极限试射。
只是——边塞苦寒,条件艰苦,秀才已是难得,举人更是稀少。
一旦中举,大多迁往中原丶江南等地。如今可用的文人不多,不少符文皆出自军中童生之手,难免良莠不齐。」
薛崇虎微微颔首,未再多言,继续沿城墙前行。
边地文士匮乏,他早有耳闻。
举人多不愿久居苦寒,秀才力薄,所能发挥的作用终究有限。
他行至城墙边缘,手扶冰冷墙垛,极目远眺。
城下是驻扎于野的庞大军营,正值操练时分。
只见校场之上,数万黑甲骑兵列阵森严,随令旗挥动,时而如潮水四散突进,时而如磐石聚拢固守。
马蹄踏地之声沉闷如雷,兵刃寒光映着塞北稀薄的日色,尘土飞扬,直冲云霄。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数万铁骑行动之间,气血隐隐相连,竟在军阵上空凝成一片若有若无的淡红肃杀之气。
寻常人若近,只怕魂魄都要被这股军威煞气冲散。
「精兵啊!」
薛崇虎眼中掠过一丝赞许,随即却微微蹙眉,「只是军中似乎缺少擅长大型文术之人?单凭武者气血与军阵煞气,应付小股妖蛮尚可,若遇雪狼妖国大军压境,其中必有修炼有成的妖帅统领,甚或妖王随行,恐难抵挡。「
赵将军叹道:「大人明鉴!边军地处荒远,资源匮乏,文士多不愿久留。偶有前来历练者,亦难持久。如今军中最为紧缺的,正是能以文气沟通天地丶施展文术对抗妖族的举人以上文士。」
话音未落,一骑快马自北面疾驰而至,至城下勒马,斥候翻身落地,声音嘶哑:
「报—将军!太守!北狼嚎发现批雪狼妖兵踪迹,约上千之众,由少三名妖将率领,正在集结!沿途烽燧见更远雪原之上,尘烟不绝,恐有狼族大军后续!」
风沙如刀,割面生寒。
薛崇虎眼神骤然一凝。
雪狼妖国,终究不再满足于小股袭扰,开始露出獠牙。
「再探!」赵将军沉声喝令,随即转向薛崇虎,「大人,您看——
薛崇虎深吸一口凛冽的边塞之气,转身面向城内,声音不高,却如钟磬般传遍城头:
「传令:密州府城即刻起进入战备!所有烽燧墩台,十二时辰轮值,不得间断!城防加固,器械整备,凡符文缺损者,立报本官!」
他目光扫过城上神情紧绷的士卒,语气陡然一沉,一股温厚而磅礴的文气随声荡开,抚平了众人心头躁动:
「诸位不必过虑。兵来将挡,来土掩。本官既镇此城,自当与诸君同进退。」
「雪狼虽凶,我周雄师亦非虚设!更要教它们知晓我族有锋镝之利,更有道之威!」
最后四字,如金石掷地。
话音未落,他并指为笔,凌空疾书一「《诗经·雅·出车》:天命我,城彼朔。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指尖文气凝聚,竟在空中结成一枚流转着淡金光芒的篆文文术,结构繁复,气韵凛然。
「去!」
薛崇虎屈指轻弹,金字化作数道流光,倏然没入墙体。
霎时间,城墙微震,砖石表面浮起一层难以察觉的温润光晕,整段城墙仿佛被注入一股沉厚之力,愈发坚凝如山。
「文术!是守护文术!」
有老兵失声低呼。
赵将军与周遭将士望向薛崇虎的目光,顿时充满敬畏。
太守进士出身—那可是能与妖帅抗衡的存在!
薛崇虎施展文术后,面色微白,目光却愈发明亮。
他对赵将军道:「赵将军,城防布置由你统筹。另,将军中所有识文断字丶可施文术者,无论职阶,列成名册报我。」
「本官欲遴选组建术营』,以应妖军。」
「得令!」
赵将军肃然抱拳。
他抬头望向北方风雪将起的天空,心头沉重。
这密州城,能否抵住雪狼妖国的利爪,尚未可知。
密州城虽处塞北,却并非最前沿的关隘,城内仍存市井繁华。
只是这繁华之下,暗流隐现,街道间弥漫着军镇特有的肃杀之气。
往来行人中,除寻常百姓与商旅外,更多是身着皮甲丶步履生风的军士,以及押送辎重的民夫,步履匆匆,神色凝重。
一辆外观朴素却由四匹神骏黑马驾驭的马车,悄然驶入城中,停驻于太守府侧门。
车帘掀起,当先步下一名常服年轻人,眉目清朗,眸光如刃,正是户部左侍郎江行舟O
随后,其夫人薛玲绮亦含笑下车,少妇新装,仪容端庄,气度从容。
紧接着,两名少翩然落地。
一人身着绿衣的青婘,气息温润如春野初萌,眸光流转间似含草木清韵;另一人黑衣素裹的玄女,神情清冷如玉,顾盼间自有凌人之势。
最后跃下丫鬟春桃,身手矫捷,目光警觉,四下扫视,隐有护卫之姿。
太守薛崇虎早已得报,亲自候于侧门之内。
他一见江行舟,眼中顿时涌起难掩的激动,大步迎上,声如洪钟:「贤婿!」
江见状,时欲礼:「婿拜见岳父人!」
薛崇虎一把托住他手臂,力道沉稳,语气亲切:「你我翁婿,何须拘礼!快请进!」目光掠过其后的薛玲绮,更是泛起慈色:「玲绮也来了,好,甚好!」
薛玲绮盈盈一礼,含笑应声:「女儿见过爹爹。」
一行人穿过回廊,步入一间戒备森严的书房。
待左右屏退,室内仅馀翁婿与薛玲绮三人。
青婘丶玄女与春桃则静立门外,默然守候。
「岳父,塞北苦寒,您辛苦了。...此事未来得及跟您仔细商议,便将您从江南的江州府,调往这塞北道的密州。」
江行舟亲自为薛崇虎斟茶。
将薛崇虎,平调到密州,是他向女帝直接请奏。
事先并无人知晓。
薛崇虎接过茶盏,掌心传来的暖意却化不开眉间的凝重:「塞北苦寒,倒也算不得什麽。
为国守边,本是分内之事。
太守一职,在江南在塞北,俱是为朝廷效力。」
他抬眼看向江行舟,目光如炬:「只是贤婿,你此番前来,恐怕不单为探望老夫吧?
如今朝中局势波谲云诡,你身为户部左侍郎,正值清查帐目的紧要关头,此时离京,风险不小啊。」
江行舟唇角微扬,笑意中透出几分凛冽:「岳父。小婿此行,名为巡视北疆钱粮调度,实则是要为岳父—也为大周北境,布下一盘大棋。」
他声音压低,却字字清晰:「江南韦观澜刺史已应我所请,将江南门阀捐献的所余钱粮,悉数调往密州。
关中丶中原丶巴蜀等地筹集的粮草军械,亦在途中。总计可支撑二十万大军一年之用。」
「雪狼国最近蠢蠢欲动,边衅日频。
陛下对此,心生警惕。
与其被动,等着雪狼国来攻!」
江行舟指尖轻叩案面,「还不如我们主动设局,在塞北与狼族决战。
而密州虽非前沿,却正可成为北疆大战的后勤总枢与大军集结之地!
这处重地,必须由岳父大人守住!」
薛崇虎眼中精光骤亮,猛地从座上起身,大步踏至墙边那张巨大的北疆地图前。
他手指重重落在密州所在,声如铁石交击:
「雪狼妖国若真大举南下,攻入塞北道,首当其冲的必是铁山城等前沿要塞。
而我军源源不断的粮草军械,却屯于后方的密州进可支前,退可固本,此处才是真正的命脉所在!「
他倏然转身,一把按住江行舟的肩,掌心滚烫:
「贤婿!若有充足粮草丶精甲利刃,再有各路兵马在此整编调度,老夫何止有把握守住密州?
纵使反击雪狼国,亦非虚言!」
江行舟颔首道:「岳父明见。密州虽不在锋镝之间,却是北疆战局的中枢。
粮秣在此囤积,骑兵在此休整,前线将士方能心无旁骛,全力迎敌。」
他语气渐沉,如暗流涌动:「此外,此举亦是小婿一着棋。
朝中未必人人乐见,我们在北疆建功。
将兵粮集于密州,由岳父亲掌,既为支援前线,亦为防范身后之箭。以防断粮!」
薛崇虎截口道,眼中寒芒一闪。
他如何不懂?
唯有自己坐镇此地,执掌钱粮兵马,江行舟才能放心,放手施为。
否则,稍有差池,和雪狼国的这一战,恐怕未战先败。
「贤婿放心,「
薛崇虎声如磐石,「只要老夫尚在,一粒米丶一枚箭,绝不会误了前线;更不容任何人,乱我北疆一草一木!」
二人相视不语,笑意中尽是默契。
此刻他们不仅是翁婿,更是同盟,共擎北疆危局的栋梁。
随后数日,江行舟在薛崇虎陪同下,「奉旨」巡视密州粮仓武库丶检阅各路援军。
但见粮垛如山,兵甲映日,铁骑奔腾之声震彻四野。
整座密州城,正如一张徐徐拉满的强弓,箭在弦上。
而青婘与玄女,也没有闲着。
青婘与玄如今皆已晋至妖将境界,各显神通。
青婘可通感地脉草木,凡风吹草动皆难逃其灵觉;
玄女则能振翼凌空,以玄鸟之瞳俯瞰北疆万里,将密州方圆千里内的敌情动向尽收眼底。
二人,一者熟悉大地草木,一者观天,互为耳目,让江行舟对这塞北的局面如观掌纹,敌我之势,了然于胸。
洛京,国子监。
藏书阁里墨香沉郁,琅琅书声与清辩之音交织不绝,处处弥漫着文华鼎盛的庄严气息。
在这里,仿佛每一缕风中皆蕴着若有若无的文气,此处正是大周圣朝天下文修之士心向往之的圣地。
然而,这片祥和的学苑之下,已有暗流悄然涌动。
学舍区内,一名身着蓝色举子襴衫的青年,正利落地将书卷丶几件换洗衣物,以及若干泛着微光的符纸与丹丸一一收进行囊。
他腰间佩着一块质地上乘的温玉,行动间透着乾脆。
这番动静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引得同舍几位举子纷纷侧目。
「赵兄,你这是——?」
一个胖乎乎的举子放下手中的《文心雕龙注疏》,面露诧色,「瞧这架势,是要远行?莫非家中有急?」
那赵姓举子,名唤赵铭,头也不抬,嘴角微撇,带出三分不屑:「远行是真,家中无事。」
「那你要去何处?」
另一人接话问道,「不在国子监潜心修学,难不成是寻到了一处文气昌隆的秘境,欲往游学?」
赵铭系好行囊最后一个结,这才直起身,拍了拍手,环视一圈满面好奇的同窗,压低声,却掩不住语的得意:「游学?那太慢!我要去的是塞北—密州!」
「塞北?密州?」
众人皆是一怔。
那胖举子更是失声:「赵兄,你莫不是疯了!那是苦寒边陲,文气稀薄,妖蛮煞气弥漫,于我文士有害无利!且一去数年,既险且苦,岂是读书人该往之地?「
「戍边?」
赵铭嗤笑一声,仿并听见舞麽荒唐笑话,「谁说我要去戍边受那份罪?五年十载,日日枯守边关,喝西北高,还没大仗可打—这等蠢事,谁愿去谁去!「
他略顿,眼中掠过一丝精明的算计:「可眼下不同了。密州那边,大战伶起—是真刀真枪丶见血封喉的大仗!
雪狼妖国大军已压境!
我此去混上两三月,凭我这卷新诗册之威,若运气好,说不定还能蹭上个妖今的首功C
这般战功,足开抵得过戍边五年丶十载!开两三月之险,换今来功名捷径你们说,这买卖划不划算?「
「大战?真要开打了?」
众人闻言顿时围拢上来,神色各异,有惊有疑,亦有心动。
国子监学子并非只知闭门读书,他们清楚,「功名」世字,不独科场可取,战功亦是1亍之途。
开诗文斩妖除蛮,本就是文修扬名立万丶淬炼心境的绝佳机缘。
「赵兄,消息可确切?「
一名面容沉稳的学子谨慎发问。
赵铭见众人已被吸引,神色愈发得意。
他神秘地四下一望,嗓音压得愈低:「你们还不知亥吧?——户亏左侍郎江行舟江大人,已亲赴密州!」
「舞麽?江侍亜去了密州?」
「这怎可能?他可是圣上前的红,何须亲涉险地?」
满室哗然,众人皆露难以置信之色。
「哼,你们细想,」
赵铭一副洞若观火之态,「江大人是不是多日未在朝会现身?
近日洛京可有人亲眼见过他?
若非事关北疆战局丶乃至大周国运之大事,他这等身份,何必亲临密州?
这分明是前去坐镇,统筹粮赛军务,甚或——就是去主持大局的!」
他语气一转,愈发言辞煽动:「江大人是何等人物?
深得圣心,算无遗策。
他亲自匆战之地,岂会打无把握之仗?
岂会让我等国子监的国之栋梁』白白送死?
此时随他而去,便是趁高而起丶抢占先机!
现在动身,就是赶在众人之前,去取一不,是去挣一份亍大的战功!
待凯旋论功,凭此功劳,何愁不能在中枢或地方谋得美缺?
岂不强似在国子监苦熬岁月?」
一席话如冷水入沸油,瞬间点爆满室气氛。
原本尚存犹豫的学子,眼中也燃起炽热。
江行富之名,在年轻士子中素有威望,昔日在江南便是一呼百应的人物。战功之显赫,令人眼红。
「赵兄说得在理!」
「若真是江侍郎坐镇,此战必胜!这等白捡的胜绩,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同去同去!我这就禀明祭酒,申请北历练!」
「也算我一个!我新填的一阕战词,正需妖血开锋!「
一时之间,学舍内群亥激昂,仿并功名利禄已近在眼前。
赵铭望着踊跃的众人,脸上浮起满意的笑容。
独木难成林。
人多不仅势众,大战之时,彼此有个照应,也更显得他赵铭有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