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 > 第89章 朝堂风云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 第89章 朝堂风云

簡繁轉換
作者:我爱吃红心火龙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6 01:42:48 来源:源1

第89章朝堂风云(第1/2页)

山梁上那道目光还未收回去,云来峰山坳里的灯笼突然晃了三晃。

林风握着缰绳的手微微一紧,青骡的蹄铁在碎石路上擦出火星。

他侧头看向车帘缝隙,见那盏绣着狼首纹的灯笼正被暗卫攥在手里,灯穗随着手臂摆动扫过小腿——这是苏婉儿暗卫的第二重暗号,三晃代表“前路无伏“。

“吁——“他勒住骡车,后车厢里传来楚瑶宫女压低的咳嗽声,像极了病中咳血的轻喘。

暗卫们早已散作三拨,两个扮作挑夫的汉子上前接过缰绳,另一个矮壮男人掀起车帘,冲车厢里点头:“林大人,庄子到了。“

林风跳下车,粗布短打沾了一路尘土。

他抬眼望向山坳里那座灰瓦白墙的庄子,院门前两棵老槐的枝桠正好遮住半边围墙,确实是三面环山的地形。

身后传来车轮碾过碎石的声响,苏婉儿的商队马车紧随其后,盐袋下的刀柄在月光里闪了闪,又被篷布压了回去。

“林大人!“

院门口突然传来低唤。

苏婉儿穿着玄色劲装从门里奔出,发间银簪在夜色里划出冷光。

她腰间的雁翎刀未入鞘,刀身映着她泛红的眼眶——显然是收到暗卫急报后一路快马赶来的。

“可算等到你了。“她抬手要拍林风肩膀,中途又收住,指尖在他衣襟上虚虚一按,“赵虎的死士今早摸进慈恩寺,把大雄宝殿的梁柱都劈了半根。

要不是你改了行程......“

“我这儿有更要紧的。“柳如烟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她卸了红绸披风,露出月白中衣,掌心的金疮药还未完全渗开,泛着淡粉色的新肉。

此刻她正捏着半张烧焦的纸,“暗桩在张元正书房外的炭盆里捡的,烧剩半行字:‘夜袭庄子,取林首‘。“

林风接过残纸,指腹蹭过焦痕。

他能闻到纸上残留的松烟墨味,混着焦木的苦。

昨夜在林府商量改道时,他特意让楚瑶的宫女念《女戒》当暗号,就是要放风声给盯梢的细作——看来张元正果然信了他们要去慈恩寺祈福。

“楚瑶呢?“他突然问。

“在东厢歇着。“苏婉儿朝院里努嘴,“她听说要装病,特意让宫女备了参汤,说等会儿咳得越厉害,越能让太后信她是真染了时疫。“

林风没接话,转身往院里走。

东厢窗纸透出昏黄烛火,隔着窗棂能看见楚瑶的影子——她正倚在床头,宫女举着药碗,她却偏过头,指尖揪着被角,分明是在憋笑。

“公主这病,装得倒像。“柳如烟在身后低笑,“前儿在御花园,她还怕蚂蚁爬到裙角,如今倒敢含着陈皮假装咳血了。“

林风推开东厢门,楚瑶的笑僵在脸上。

她慌忙用帕子捂住嘴,眼尾却还翘着:“林大人,我、我这咳得......“

“装得很好。“林风打断她,从袖中摸出个锦盒,“这是太医院新制的蜜饯枇杷,含着润喉,别真把嗓子咳哑了。“

楚瑶接过锦盒,指尖在盒盖上轻轻敲了两下。

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两下代表“明白“。

她抬眼时已换上病弱模样,帕子按在唇上,眼尾泛红:“多谢林大人挂心,只是这病......“

“公主且安心。“林风转身看向门外,苏婉儿和柳如烟已跟进来,“今夜我们要商量的,是如何让张元正的刀,砍在空气里。“

他走到八仙桌前,掀开桌布——下面压着幅云来峰地形图。

烛火被穿堂风掀起,地图边角簌簌作响:“张元正敢动慈恩寺,说明他等不及了。

三日后早朝,他必定会联合六部老臣,以‘新政扰民‘为由参我一本。“

“那便让他参!“苏婉儿拍桌,雁翎刀在桌上震出轻响,“我带暗卫守在午门外,他若敢动刀......“

“动刀的是蠢货。“柳如烟指尖点在地图上的“通政司“位置,“张元正要的是舆论。

他昨夜派了二十个书生去城门贴揭帖,说新政断了学子生路——今早我让人撕了,但明日必定还有。“

林风盯着地图上用朱砂标红的“朝堂“二字,指节抵着下颌。

他想起三日前在御书房,乾元帝摸着茶盏说“爱卿且再想想“时,茶盏边缘那道细裂纹——帝王的犹豫,往往是权臣的机会。

“明日早朝,我要当众撕了他的揭帖。“他突然开口,“苏婉儿,你让暗卫把那些书生请来,每人发五两银子,让他们在朝门外说真话——新政免了他们的学田税,他们才读得起书。“

“柳姑娘。“他转向柳如烟,“你让情报网把张元正次子在扬州私贩盐引的账册整理出来,我要在朝堂上念给他听。“

“至于公主......“他看向楚瑶,“明日你装病的消息,要让太后在早朝前就知道。

太后最疼你,她若说‘林卿家是为了我瑶儿的江山‘......“

楚瑶眼睛一亮,帕子从指间滑落:“我懂了!

太后若开口,父皇就算犹豫,也得给几分面子。“

“都记好了?“林风扫视三人,烛火在他眼底跳动,“张元正以为他布了局,可他不知道——“他手指重重按在“朝堂“二字上,“真正的局,在金銮殿的地砖下。“

一夜无话。

第二日卯时三刻,林风换了件玄色官服,腰间玉牌撞在朝笏上,发出清响。

苏婉儿扮作随从跟在身后,雁翎刀裹在青布包袱里;柳如烟坐着软轿落在最后,轿帘缝隙里露出半卷账册;楚瑶的宫女则捧着药罐,走在最前头,药香混着晨雾飘进东华门。

金銮殿的朱漆大门刚打开条缝,林风便听见里面传来喧哗。

张元正的声音像破锣:“陛下!

林风推行新政三月,已有七县闹粮荒,这分明是......“

“张大人。“林风掀帘而入,玄色官服在穿堂风里扬起,“七县粮荒的账册,臣昨日已呈给陛下。

那七县本就是十年九旱的穷地方,往年没新政时,饿死的人比今年多三成——这账,该算在谁头上?“

殿内霎时安静。

张元正的胡子抖了抖,他身后的户部侍郎张得贵凑过来低语:“大人,那账册......“

“住口!“张元正拍案,茶盏里的茶泼在御案前的青砖上,“你说新政好,那为何通州河工停了?

为何商户不愿纳新税?“

“河工停了,是因为有人往河工的粥里投了巴豆。“林风从袖中抽出份血书,“这是河工头李三的证词,他说前日半夜,有个穿玄色锦袍的人塞给他二十两银子,让他闹停工。

玄色锦袍,张大人府上的家丁,可都是这打扮?“

张元正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他张了张嘴,却见柳如烟的软轿停在殿外,轿夫掀开轿帘,露出半卷泛黄的账册——那是扬州盐引的底单。

“至于商户不愿纳新税......“林风向前一步,朝乾元帝躬身,“臣昨日走访了西市十八家商户,他们说新税比旧税少两成,只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张元正,“只是有人告诉他们,若敢交税,就封了他们的铺子。“

乾元帝的手指在御案上敲了敲。

他看向张元正时,目光里多了丝冷意:“张卿,你可有话说?“

张元正踉跄着后退半步,撞在身后的蟠龙柱上。

他指着林风,声音发颤:“你、你这是血口喷人!

你的改革只会带来混乱,我们不能让你继续下去!“

林风望着张元正发白的唇,突然笑了。

他想起昨夜在云来峰的庄子里,楚瑶捧着蜜饯枇杷说“林大人的棋,总是比别人多走三步“。

此刻金銮殿的日光透过琉璃瓦洒在他身上,他能听见自己心跳如鼓——这一局,他等了太久。

“张大人说改革会带来混乱。“他转身面向满朝文武,声音像敲在青铜上的钟,“可大人可知,这混乱本就存在?

是有人捂着盖子,不让陛下看见;是有人收着银子,不让百姓说话!“

他的目光扫过阶下噤声的官员,最后落在乾元帝身上:“臣恳请陛下,准臣再奏三事:一查盐引私贩,二审河工投毒,三问商户封铺——“他深吸一口气,“待这三事查完,臣愿跪于午门,任天下人评说这新政,是乱国,还是救国!“

乾元帝凝视着他,目光里的犹疑渐渐褪去。

殿外的晨钟突然响起,钟声里,林风看见楚瑶的宫女捧着药罐从廊下经过,药香混着钟声飘进来——那是太后的凤驾到了。

张元正的额角渗出冷汗。

他望着林风挺直的脊梁,突然想起昨夜在书房里,那半张被烧剩的“夜袭庄子“的纸条。

他原以为胜券在握,此刻却突然明白:从林风改道云来峰的那个夜晚起,这局,就再也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陛下。“林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滚烫的笃定,“臣今日敢立此誓,不仅因为《盐铁论》里的治国之道,更因为——“他摸向腰间,那里藏着《乾坤诀》的残卷,“这天下,该有人为百姓,把盖子掀开了。“

殿外的阳光越发明亮,照得金銮殿的金砖泛起金光。

张元正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

他望着林风,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书肆里抄书的穷小子——那时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被他踩在脚下的寒门子弟,有朝一日会站在这里,把他的算盘,砸得粉碎。

乾元帝的手指终于停住了敲击。

他看向林风,目光里有了几分他当年登基时的锐利:“准奏。

三日后,朕要亲听这三事的结果。“

林风跪下叩首,额角触到金砖的凉意。

他听见身后传来苏婉儿压抑的抽气声,听见柳如烟的软轿在廊下停住,听见楚瑶的宫女轻声禀报“太后驾到“——而在这些声音之上,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像战鼓,像春雷,正擂响这场改革的第一声号角。

张元正后退时撞翻了案几,茶盏摔在地上,碎成一片狼藉。

林风站起身,目光扫过满地瓷片——正如他昨夜在云来峰捏碎的那盏茶,有些东西,碎了,才能看见里面藏着的,真正的乾坤。

金銮殿的蟠龙柱投下绵长的阴影,乾元帝起身离座时,玉佩流苏扫过御案边缘的茶渍。

张元正瘫坐在被撞翻的案几旁,指节抠进青砖缝隙里,指背青筋暴起如扭曲的蚯蚓——他听见身后有细碎的脚步声,是户部几个平时最会阿谀的员外郎正低头绕过他,连句“大人“都不敢唤。

“林大人留步!“

礼部侍郎陈青衫攥着朝笏追出来,官靴在汉白玉阶上磕出急促的响。

他鬓角的白发被风掀起,眼底却闪着异样的光:“方才那番‘掀盖子‘的话,陈某在廊下听了三遍。

二十年前在江南做知县时,陈某也想掀了那些乡绅私吞赈灾粮的盖子,结果被参了个‘搅局生事‘......“他突然抓住林风的袖子,指尖因激动发颤,“如今林大人敢掀,陈某愿做那第一个递状子的!“

林风垂眸看那只攥着自己官服的手,指节处还留着当年握笔批案的茧。

他想起昨夜在云来峰,柳如烟说陈青衫的独子在扬州被盐商逼得投了运河——原来有些盖子,压着的不只是贪墨,更是活人。

“陈大人。“他轻轻覆上那只手,“三日后查盐引,还望您带江南来的商户做个见证。“

陈青衫猛地抬头,眼眶泛红:“林大人放心,陈某这把老骨头,今晚就去西市找那些被张元正威胁的商户!“他转身时官服下摆扫过阶前的积水,溅起的水珠落在张元正脚边,惊得那老臣缩了缩腿。

苏婉儿的雁翎刀在腰间晃了晃,她侧身挡住林风的视线。

方才在殿内她一直攥着袖口的银哨,此刻指腹还泛着青白——那是怕自己一时冲动拔刀,生生掐出来的。

见张元正像条被踩碎壳的乌龟似的蜷在柱下,她冷笑一声,靴尖碾过地上的茶盏碎片:“张大人,您这茶盏碎得倒比臣的刀快。“

张元正突然抬起头,喉间滚出浑浊的笑声。

他鬓角的白发沾着茶渍,眼里却烧着阴毒的火:“林大人赢了今日,赢不了明日。

你可知......“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血丝——方才撞柱时咬碎了舌尖。

“苏将军。“柳如烟的软轿不知何时停在阶下,轿帘掀起半寸,露出她握着算盘的手,“张府的马车停在东华门外第三棵槐树下,车帘上绣着金麒麟——是他嫡子张怀安来接了。“她指尖在算盘上拨了两下,“方才陈大人说话时,张怀安往这边看了七次。“

林风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果然见朱漆门外那辆青呢马车的帘子动了动。

他摸了摸腰间《乾坤诀》的残卷,残卷上的纹路隔着布料硌得他心口发疼——这是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说“留着,总有一日能掀翻压在咱们头上的山“。

“回府。“他声音轻得像叹息,却让身后众人同时绷紧了神经。

苏婉儿手按刀柄走在左首,柳如烟的轿夫提起软轿跟在右后方,楚瑶的宫女捧着空药罐落后半步——药罐里的参汤早倒在了太后轿前的砖缝里,此刻正有蚂蚁顺着药香爬进去。

林府的朱漆大门刚打开,门房老周就捧着个锦匣迎出来:“大人,太医院的刘院使刚送来的。

说是太后听说公主装病辛苦,赏了西域的**。“他压低声音,“还有,西跨院的石榴树底下埋着个坛子,是柳姑娘的暗桩今早送来的——说是张元正上个月往北边送了二十车皮货,可账本上记的是三十车。“

柳如烟掀帘的手顿了顿,眼尾微挑:“老周记性见长。“她转身对林风道,“那车皮货里混着兵器,我让人在沧州截了半车。

三日后审河工,这能当张元正通敌的引子。“

林风接过锦匣时,指尖触到匣底的凸起——是楚瑶用蜜饯盒盖刻的暗号,三横一竖,代表“太后要见“。

他抬眼正撞进楚瑶的视线,那小公主本还端着病弱模样,见他看来,立刻抿着嘴笑了,眼尾的胭脂被晨露晕开,倒真像病中勉强撑着的娇弱。

“林大人,我让宫女把蜜饯枇杷收在东暖阁了。“她声音轻得像羽毛,“太后说今晚用晚膳时,让我给您留碗鸽蛋羹——她最爱看您喝羹时,把碗底舔得干干净净。“

众人哄笑中,苏婉儿突然按住腰间的刀。

她望着影壁后晃动的人影,低声道:“有暗卫。“

果然,穿青布短打的暗卫从影壁后闪出来,单膝跪地:“启禀大人,张元正的嫡子张怀安去了左都御史府,停留半柱香;又去了兵部侍郎孙大人的别苑,待了一盏茶。“他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这是孙府厨子扔的泔水,里面有半块火腿——张怀安送的,切口是扬州刀法。“

林风捏开油纸,火腿的咸香混着酒气钻出来。

他记得扬州盐商最会用二十年陈酿腌火腿,张元正次子管着扬州盐引,这火腿......

“柳姑娘。“他将油纸递给柳如烟,“让暗桩查查孙侍郎的夫人,是不是上个月刚收了扬州的珍珠串?“

柳如烟接过油纸时,指甲在油纸上掐出个月牙印:“已经在查了。

孙侍郎的二儿子在扬州娶了盐商家的女儿,聘礼是五车海盐——按新税法,那五车盐该交三千两税,可他只交了三百。“

“好。“林风转身往正厅走,玄色官服的下摆扫过青砖,“让陈青衫今夜去西市,带商户们写状子;苏将军,你派暗卫守着张元正的府门,他若派死士......“

“直接剁了。“苏婉儿接口,雁翎刀“噌“地出鞘三寸,刀光映得她眉峰更利,“我带二十个暗卫守在林府后巷,张怀安要是敢学赵虎派死士,我就用这刀给他刻墓碑。“

正厅的案几上早摆好了各地送来的急报。

林风翻开最上面那封,是通州河工李三的血书,血字里还凝着暗褐色的血块——李三被投巴豆后拉了三天,现在还躺着,但咬牙按了手印。

第二封是扬州商户的联名信,墨迹未干,带着海腥味——柳如烟的情报网昨晚就把信差从扬州催来了。

“大人。“老周又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个粗陶碗,“厨房熬了小米粥,您从卯时到现在还没吃东西......“

林风接过碗,却没动勺子。

他望着窗外渐斜的日头,影子在青砖上拉得老长。

张元正的笑声突然在耳边响起:“你赢不了明日“——明日?

不,张元正说的“明日“,是三日后的查案,是查完案后的清算,是新政推行中每一个可能被撕开口子的夜晚。

他想起昨夜在云来峰,楚瑶举着蜜饯枇杷说:“林大人的棋,总是多走三步。“可此刻他突然觉得,这棋不是多走三步,而是每一步都踩着刀尖——张元正背后有二十年的盘根错节,王雄的余党还在边疆虎视眈眈,甚至乾元帝眼里的锐利,也可能在某个清晨变成猜忌。

“大人?“苏婉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不知何时卸了劲装,换了件青布短打,手里提着酒坛:“我让人去顺兴楼买了酱牛肉,你再不吃,我可要抢了。“

林风转头,见她发间的银簪还别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柳如烟不知何时也进来了,正低头拨算盘,珠子碰撞声像落雨:“三日后查盐引,能牵连出十二个官员;审河工,能咬出张元正的三个心腹;问商户......“她突然抬头,“问商户时,让楚瑶公主去。

太后疼她,商户们见了金枝玉叶,敢说的真话能多三成。“

楚瑶不知何时也溜了进来,正踮脚够案几上的蜜饯盒。

她听见柳如烟的话,立刻转身,帕子按在唇上咳嗽:“我、我这病歪歪的,去了商户该心疼我,倒愿意说实话......“话没说完就笑出声,蜜饯盒“啪“地掉在地上,枇杷滚了一地。

林风弯腰捡枇杷,指尖触到青砖的凉意。

他望着楚瑶蹲下来帮他捡,发间的珠钗垂下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苏婉儿蹲在另一边,雁翎刀搁在膝头,刀尖却小心避开楚瑶的裙角;柳如烟依然拨着算盘,可珠子声轻了,像是怕吵到他们。

这一刻,他突然想起幼年在书肆抄书时,总盼着有盏灯能照在自己的纸页上。

如今这盏灯,是苏婉儿的刀,是柳如烟的算盘,是楚瑶的笑——他们不是棋子,是同他一起掀盖子的人。

日头渐渐沉到西墙后,林府的灯笼被老周一盏盏点亮。

林风站在庭院中央,望着满天星辰从渐暗的天色里钻出来。

最亮的那颗在东南方,他记得那是文曲星——小时候先生说,文曲星亮时,寒门子弟能出头。

可此刻他望着星子,心里想的不是出头,是如何护着身后这些人,在接下来的风雨里,不被掀翻。

晚风掀起他的衣摆,带来远处更夫的梆子声。

一更天了,张元正的府里该掌灯了,孙侍郎的别苑该上晚膳了,通州的河工该裹紧破被子了——而他的棋,才刚摆到中盘。

“大人。“苏婉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夜露的凉,“该用晚膳了。“

林风转身,见她手里提着的酒坛上还沾着星子的光。

他突然笑了,接过酒坛仰头灌了一口。

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烧进胃里,像一团火,烧得他眼底发烫——这火,他要让它烧遍乾元的每一寸土地,烧穿所有捂盖子的手,烧出个朗朗乾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9章朝堂风云(第2/2页)

山梁上那道目光还未收回去,云来峰山坳里的灯笼突然晃了三晃。

林风握着缰绳的手微微一紧,青骡的蹄铁在碎石路上擦出火星。

他侧头看向车帘缝隙,见那盏绣着狼首纹的灯笼正被暗卫攥在手里,灯穗随着手臂摆动扫过小腿——这是苏婉儿暗卫的第二重暗号,三晃代表“前路无伏“。

“吁——“他勒住骡车,后车厢里传来楚瑶宫女压低的咳嗽声,像极了病中咳血的轻喘。

暗卫们早已散作三拨,两个扮作挑夫的汉子上前接过缰绳,另一个矮壮男人掀起车帘,冲车厢里点头:“林大人,庄子到了。“

林风跳下车,粗布短打沾了一路尘土。

他抬眼望向山坳里那座灰瓦白墙的庄子,院门前两棵老槐的枝桠正好遮住半边围墙,确实是三面环山的地形。

身后传来车轮碾过碎石的声响,苏婉儿的商队马车紧随其后,盐袋下的刀柄在月光里闪了闪,又被篷布压了回去。

“林大人!“

院门口突然传来低唤。

苏婉儿穿着玄色劲装从门里奔出,发间银簪在夜色里划出冷光。

她腰间的雁翎刀未入鞘,刀身映着她泛红的眼眶——显然是收到暗卫急报后一路快马赶来的。

“可算等到你了。“她抬手要拍林风肩膀,中途又收住,指尖在他衣襟上虚虚一按,“赵虎的死士今早摸进慈恩寺,把大雄宝殿的梁柱都劈了半根。

要不是你改了行程......“

“我这儿有更要紧的。“柳如烟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她卸了红绸披风,露出月白中衣,掌心的金疮药还未完全渗开,泛着淡粉色的新肉。

此刻她正捏着半张烧焦的纸,“暗桩在张元正书房外的炭盆里捡的,烧剩半行字:‘夜袭庄子,取林首‘。“

林风接过残纸,指腹蹭过焦痕。

他能闻到纸上残留的松烟墨味,混着焦木的苦。

昨夜在林府商量改道时,他特意让楚瑶的宫女念《女戒》当暗号,就是要放风声给盯梢的细作——看来张元正果然信了他们要去慈恩寺祈福。

“楚瑶呢?“他突然问。

“在东厢歇着。“苏婉儿朝院里努嘴,“她听说要装病,特意让宫女备了参汤,说等会儿咳得越厉害,越能让太后信她是真染了时疫。“

林风没接话,转身往院里走。

东厢窗纸透出昏黄烛火,隔着窗棂能看见楚瑶的影子——她正倚在床头,宫女举着药碗,她却偏过头,指尖揪着被角,分明是在憋笑。

“公主这病,装得倒像。“柳如烟在身后低笑,“前儿在御花园,她还怕蚂蚁爬到裙角,如今倒敢含着陈皮假装咳血了。“

林风推开东厢门,楚瑶的笑僵在脸上。

她慌忙用帕子捂住嘴,眼尾却还翘着:“林大人,我、我这咳得......“

“装得很好。“林风打断她,从袖中摸出个锦盒,“这是太医院新制的蜜饯枇杷,含着润喉,别真把嗓子咳哑了。“

楚瑶接过锦盒,指尖在盒盖上轻轻敲了两下。

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两下代表“明白“。

她抬眼时已换上病弱模样,帕子按在唇上,眼尾泛红:“多谢林大人挂心,只是这病......“

“公主且安心。“林风转身看向门外,苏婉儿和柳如烟已跟进来,“今夜我们要商量的,是如何让张元正的刀,砍在空气里。“

他走到八仙桌前,掀开桌布——下面压着幅云来峰地形图。

烛火被穿堂风掀起,地图边角簌簌作响:“张元正敢动慈恩寺,说明他等不及了。

三日后早朝,他必定会联合六部老臣,以‘新政扰民‘为由参我一本。“

“那便让他参!“苏婉儿拍桌,雁翎刀在桌上震出轻响,“我带暗卫守在午门外,他若敢动刀......“

“动刀的是蠢货。“柳如烟指尖点在地图上的“通政司“位置,“张元正要的是舆论。

他昨夜派了二十个书生去城门贴揭帖,说新政断了学子生路——今早我让人撕了,但明日必定还有。“

林风盯着地图上用朱砂标红的“朝堂“二字,指节抵着下颌。

他想起三日前在御书房,乾元帝摸着茶盏说“爱卿且再想想“时,茶盏边缘那道细裂纹——帝王的犹豫,往往是权臣的机会。

“明日早朝,我要当众撕了他的揭帖。“他突然开口,“苏婉儿,你让暗卫把那些书生请来,每人发五两银子,让他们在朝门外说真话——新政免了他们的学田税,他们才读得起书。“

“柳姑娘。“他转向柳如烟,“你让情报网把张元正次子在扬州私贩盐引的账册整理出来,我要在朝堂上念给他听。“

“至于公主......“他看向楚瑶,“明日你装病的消息,要让太后在早朝前就知道。

太后最疼你,她若说‘林卿家是为了我瑶儿的江山‘......“

楚瑶眼睛一亮,帕子从指间滑落:“我懂了!

太后若开口,父皇就算犹豫,也得给几分面子。“

“都记好了?“林风扫视三人,烛火在他眼底跳动,“张元正以为他布了局,可他不知道——“他手指重重按在“朝堂“二字上,“真正的局,在金銮殿的地砖下。“

一夜无话。

第二日卯时三刻,林风换了件玄色官服,腰间玉牌撞在朝笏上,发出清响。

苏婉儿扮作随从跟在身后,雁翎刀裹在青布包袱里;柳如烟坐着软轿落在最后,轿帘缝隙里露出半卷账册;楚瑶的宫女则捧着药罐,走在最前头,药香混着晨雾飘进东华门。

金銮殿的朱漆大门刚打开条缝,林风便听见里面传来喧哗。

张元正的声音像破锣:“陛下!

林风推行新政三月,已有七县闹粮荒,这分明是......“

“张大人。“林风掀帘而入,玄色官服在穿堂风里扬起,“七县粮荒的账册,臣昨日已呈给陛下。

那七县本就是十年九旱的穷地方,往年没新政时,饿死的人比今年多三成——这账,该算在谁头上?“

殿内霎时安静。

张元正的胡子抖了抖,他身后的户部侍郎张得贵凑过来低语:“大人,那账册......“

“住口!“张元正拍案,茶盏里的茶泼在御案前的青砖上,“你说新政好,那为何通州河工停了?

为何商户不愿纳新税?“

“河工停了,是因为有人往河工的粥里投了巴豆。“林风从袖中抽出份血书,“这是河工头李三的证词,他说前日半夜,有个穿玄色锦袍的人塞给他二十两银子,让他闹停工。

玄色锦袍,张大人府上的家丁,可都是这打扮?“

张元正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他张了张嘴,却见柳如烟的软轿停在殿外,轿夫掀开轿帘,露出半卷泛黄的账册——那是扬州盐引的底单。

“至于商户不愿纳新税......“林风向前一步,朝乾元帝躬身,“臣昨日走访了西市十八家商户,他们说新税比旧税少两成,只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张元正,“只是有人告诉他们,若敢交税,就封了他们的铺子。“

乾元帝的手指在御案上敲了敲。

他看向张元正时,目光里多了丝冷意:“张卿,你可有话说?“

张元正踉跄着后退半步,撞在身后的蟠龙柱上。

他指着林风,声音发颤:“你、你这是血口喷人!

你的改革只会带来混乱,我们不能让你继续下去!“

林风望着张元正发白的唇,突然笑了。

他想起昨夜在云来峰的庄子里,楚瑶捧着蜜饯枇杷说“林大人的棋,总是比别人多走三步“。

此刻金銮殿的日光透过琉璃瓦洒在他身上,他能听见自己心跳如鼓——这一局,他等了太久。

“张大人说改革会带来混乱。“他转身面向满朝文武,声音像敲在青铜上的钟,“可大人可知,这混乱本就存在?

是有人捂着盖子,不让陛下看见;是有人收着银子,不让百姓说话!“

他的目光扫过阶下噤声的官员,最后落在乾元帝身上:“臣恳请陛下,准臣再奏三事:一查盐引私贩,二审河工投毒,三问商户封铺——“他深吸一口气,“待这三事查完,臣愿跪于午门,任天下人评说这新政,是乱国,还是救国!“

乾元帝凝视着他,目光里的犹疑渐渐褪去。

殿外的晨钟突然响起,钟声里,林风看见楚瑶的宫女捧着药罐从廊下经过,药香混着钟声飘进来——那是太后的凤驾到了。

张元正的额角渗出冷汗。

他望着林风挺直的脊梁,突然想起昨夜在书房里,那半张被烧剩的“夜袭庄子“的纸条。

他原以为胜券在握,此刻却突然明白:从林风改道云来峰的那个夜晚起,这局,就再也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陛下。“林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滚烫的笃定,“臣今日敢立此誓,不仅因为《盐铁论》里的治国之道,更因为——“他摸向腰间,那里藏着《乾坤诀》的残卷,“这天下,该有人为百姓,把盖子掀开了。“

殿外的阳光越发明亮,照得金銮殿的金砖泛起金光。

张元正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

他望着林风,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书肆里抄书的穷小子——那时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被他踩在脚下的寒门子弟,有朝一日会站在这里,把他的算盘,砸得粉碎。

乾元帝的手指终于停住了敲击。

他看向林风,目光里有了几分他当年登基时的锐利:“准奏。

三日后,朕要亲听这三事的结果。“

林风跪下叩首,额角触到金砖的凉意。

他听见身后传来苏婉儿压抑的抽气声,听见柳如烟的软轿在廊下停住,听见楚瑶的宫女轻声禀报“太后驾到“——而在这些声音之上,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像战鼓,像春雷,正擂响这场改革的第一声号角。

张元正后退时撞翻了案几,茶盏摔在地上,碎成一片狼藉。

林风站起身,目光扫过满地瓷片——正如他昨夜在云来峰捏碎的那盏茶,有些东西,碎了,才能看见里面藏着的,真正的乾坤。

金銮殿的蟠龙柱投下绵长的阴影,乾元帝起身离座时,玉佩流苏扫过御案边缘的茶渍。

张元正瘫坐在被撞翻的案几旁,指节抠进青砖缝隙里,指背青筋暴起如扭曲的蚯蚓——他听见身后有细碎的脚步声,是户部几个平时最会阿谀的员外郎正低头绕过他,连句“大人“都不敢唤。

“林大人留步!“

礼部侍郎陈青衫攥着朝笏追出来,官靴在汉白玉阶上磕出急促的响。

他鬓角的白发被风掀起,眼底却闪着异样的光:“方才那番‘掀盖子‘的话,陈某在廊下听了三遍。

二十年前在江南做知县时,陈某也想掀了那些乡绅私吞赈灾粮的盖子,结果被参了个‘搅局生事‘......“他突然抓住林风的袖子,指尖因激动发颤,“如今林大人敢掀,陈某愿做那第一个递状子的!“

林风垂眸看那只攥着自己官服的手,指节处还留着当年握笔批案的茧。

他想起昨夜在云来峰,柳如烟说陈青衫的独子在扬州被盐商逼得投了运河——原来有些盖子,压着的不只是贪墨,更是活人。

“陈大人。“他轻轻覆上那只手,“三日后查盐引,还望您带江南来的商户做个见证。“

陈青衫猛地抬头,眼眶泛红:“林大人放心,陈某这把老骨头,今晚就去西市找那些被张元正威胁的商户!“他转身时官服下摆扫过阶前的积水,溅起的水珠落在张元正脚边,惊得那老臣缩了缩腿。

苏婉儿的雁翎刀在腰间晃了晃,她侧身挡住林风的视线。

方才在殿内她一直攥着袖口的银哨,此刻指腹还泛着青白——那是怕自己一时冲动拔刀,生生掐出来的。

见张元正像条被踩碎壳的乌龟似的蜷在柱下,她冷笑一声,靴尖碾过地上的茶盏碎片:“张大人,您这茶盏碎得倒比臣的刀快。“

张元正突然抬起头,喉间滚出浑浊的笑声。

他鬓角的白发沾着茶渍,眼里却烧着阴毒的火:“林大人赢了今日,赢不了明日。

你可知......“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血丝——方才撞柱时咬碎了舌尖。

“苏将军。“柳如烟的软轿不知何时停在阶下,轿帘掀起半寸,露出她握着算盘的手,“张府的马车停在东华门外第三棵槐树下,车帘上绣着金麒麟——是他嫡子张怀安来接了。“她指尖在算盘上拨了两下,“方才陈大人说话时,张怀安往这边看了七次。“

林风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果然见朱漆门外那辆青呢马车的帘子动了动。

他摸了摸腰间《乾坤诀》的残卷,残卷上的纹路隔着布料硌得他心口发疼——这是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说“留着,总有一日能掀翻压在咱们头上的山“。

“回府。“他声音轻得像叹息,却让身后众人同时绷紧了神经。

苏婉儿手按刀柄走在左首,柳如烟的轿夫提起软轿跟在右后方,楚瑶的宫女捧着空药罐落后半步——药罐里的参汤早倒在了太后轿前的砖缝里,此刻正有蚂蚁顺着药香爬进去。

林府的朱漆大门刚打开,门房老周就捧着个锦匣迎出来:“大人,太医院的刘院使刚送来的。

说是太后听说公主装病辛苦,赏了西域的**。“他压低声音,“还有,西跨院的石榴树底下埋着个坛子,是柳姑娘的暗桩今早送来的——说是张元正上个月往北边送了二十车皮货,可账本上记的是三十车。“

柳如烟掀帘的手顿了顿,眼尾微挑:“老周记性见长。“她转身对林风道,“那车皮货里混着兵器,我让人在沧州截了半车。

三日后审河工,这能当张元正通敌的引子。“

林风接过锦匣时,指尖触到匣底的凸起——是楚瑶用蜜饯盒盖刻的暗号,三横一竖,代表“太后要见“。

他抬眼正撞进楚瑶的视线,那小公主本还端着病弱模样,见他看来,立刻抿着嘴笑了,眼尾的胭脂被晨露晕开,倒真像病中勉强撑着的娇弱。

“林大人,我让宫女把蜜饯枇杷收在东暖阁了。“她声音轻得像羽毛,“太后说今晚用晚膳时,让我给您留碗鸽蛋羹——她最爱看您喝羹时,把碗底舔得干干净净。“

众人哄笑中,苏婉儿突然按住腰间的刀。

她望着影壁后晃动的人影,低声道:“有暗卫。“

果然,穿青布短打的暗卫从影壁后闪出来,单膝跪地:“启禀大人,张元正的嫡子张怀安去了左都御史府,停留半柱香;又去了兵部侍郎孙大人的别苑,待了一盏茶。“他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这是孙府厨子扔的泔水,里面有半块火腿——张怀安送的,切口是扬州刀法。“

林风捏开油纸,火腿的咸香混着酒气钻出来。

他记得扬州盐商最会用二十年陈酿腌火腿,张元正次子管着扬州盐引,这火腿......

“柳姑娘。“他将油纸递给柳如烟,“让暗桩查查孙侍郎的夫人,是不是上个月刚收了扬州的珍珠串?“

柳如烟接过油纸时,指甲在油纸上掐出个月牙印:“已经在查了。

孙侍郎的二儿子在扬州娶了盐商家的女儿,聘礼是五车海盐——按新税法,那五车盐该交三千两税,可他只交了三百。“

“好。“林风转身往正厅走,玄色官服的下摆扫过青砖,“让陈青衫今夜去西市,带商户们写状子;苏将军,你派暗卫守着张元正的府门,他若派死士......“

“直接剁了。“苏婉儿接口,雁翎刀“噌“地出鞘三寸,刀光映得她眉峰更利,“我带二十个暗卫守在林府后巷,张怀安要是敢学赵虎派死士,我就用这刀给他刻墓碑。“

正厅的案几上早摆好了各地送来的急报。

林风翻开最上面那封,是通州河工李三的血书,血字里还凝着暗褐色的血块——李三被投巴豆后拉了三天,现在还躺着,但咬牙按了手印。

第二封是扬州商户的联名信,墨迹未干,带着海腥味——柳如烟的情报网昨晚就把信差从扬州催来了。

“大人。“老周又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个粗陶碗,“厨房熬了小米粥,您从卯时到现在还没吃东西......“

林风接过碗,却没动勺子。

他望着窗外渐斜的日头,影子在青砖上拉得老长。

张元正的笑声突然在耳边响起:“你赢不了明日“——明日?

不,张元正说的“明日“,是三日后的查案,是查完案后的清算,是新政推行中每一个可能被撕开口子的夜晚。

他想起昨夜在云来峰,楚瑶举着蜜饯枇杷说:“林大人的棋,总是多走三步。“可此刻他突然觉得,这棋不是多走三步,而是每一步都踩着刀尖——张元正背后有二十年的盘根错节,王雄的余党还在边疆虎视眈眈,甚至乾元帝眼里的锐利,也可能在某个清晨变成猜忌。

“大人?“苏婉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不知何时卸了劲装,换了件青布短打,手里提着酒坛:“我让人去顺兴楼买了酱牛肉,你再不吃,我可要抢了。“

林风转头,见她发间的银簪还别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柳如烟不知何时也进来了,正低头拨算盘,珠子碰撞声像落雨:“三日后查盐引,能牵连出十二个官员;审河工,能咬出张元正的三个心腹;问商户......“她突然抬头,“问商户时,让楚瑶公主去。

太后疼她,商户们见了金枝玉叶,敢说的真话能多三成。“

楚瑶不知何时也溜了进来,正踮脚够案几上的蜜饯盒。

她听见柳如烟的话,立刻转身,帕子按在唇上咳嗽:“我、我这病歪歪的,去了商户该心疼我,倒愿意说实话......“话没说完就笑出声,蜜饯盒“啪“地掉在地上,枇杷滚了一地。

林风弯腰捡枇杷,指尖触到青砖的凉意。

他望着楚瑶蹲下来帮他捡,发间的珠钗垂下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苏婉儿蹲在另一边,雁翎刀搁在膝头,刀尖却小心避开楚瑶的裙角;柳如烟依然拨着算盘,可珠子声轻了,像是怕吵到他们。

这一刻,他突然想起幼年在书肆抄书时,总盼着有盏灯能照在自己的纸页上。

如今这盏灯,是苏婉儿的刀,是柳如烟的算盘,是楚瑶的笑——他们不是棋子,是同他一起掀盖子的人。

日头渐渐沉到西墙后,林府的灯笼被老周一盏盏点亮。

林风站在庭院中央,望着满天星辰从渐暗的天色里钻出来。

最亮的那颗在东南方,他记得那是文曲星——小时候先生说,文曲星亮时,寒门子弟能出头。

可此刻他望着星子,心里想的不是出头,是如何护着身后这些人,在接下来的风雨里,不被掀翻。

晚风掀起他的衣摆,带来远处更夫的梆子声。

一更天了,张元正的府里该掌灯了,孙侍郎的别苑该上晚膳了,通州的河工该裹紧破被子了——而他的棋,才刚摆到中盘。

“大人。“苏婉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夜露的凉,“该用晚膳了。“

林风转身,见她手里提着的酒坛上还沾着星子的光。

他突然笑了,接过酒坛仰头灌了一口。

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烧进胃里,像一团火,烧得他眼底发烫——这火,他要让它烧遍乾元的每一寸土地,烧穿所有捂盖子的手,烧出个朗朗乾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