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98章狗日的张潮!(第1/2页)
2008年7月11日,iPhone3G手机在发布一个月后,正式上市。
作为第二代iPhone,硬件的升级并不仅仅只有加装了3G芯片这一项,还升级了性能翻倍的处理器,以及搭载了全新的、可以拍摄视频的摄像头。
但这些并不比当年的诺基亚N96强到哪里去,有些方面——比如摄像功能——简直孱弱。
让这一代苹果手机发生质的飞跃的是,为它设计的新版系统里自带了AppStore。从此人们就可以通过极其简单的方式来下载非系统应用了。
这也是乔布斯在发布会上重点介绍的功能。但几乎所有科技媒体都认为这还不足以撼动诺基亚帝国——
无论什么样的应用,诺基亚都可以凭借其市场影响力迅速与开发厂商或者开发者达成协议,然后将其加入自家的塞班系统当中,接着凭借体量优势迅速铺开。
和强大的N系列相比,iPhone仍然弱得像个孩子。但是这并不妨碍它吸引了大量关注与期待,毕竟这是苹果公司发布的产品,即使只是“玩具”,仍然足够有噱头。
美国,洛杉矶,数码爱好者克莱文在排了一夜的队后,终于第一个冲进苹果店,买到了这个“玩具”。
早在场外等候的媒体一拥而上,开始围着克莱文,希望他能展示一下自己新买的手机。
克莱文也毫不怯场,掏出了刚刚激活的iPhone3G开始展示,在媒体摄影机的镜头下,他打开了AppStore,并且道:“这是我最期待的功能,但刚刚排队的人太多了,我还没来得及体验……”
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界面上滑动:“说实话,我还不知道应该下载哪个应用……太丰富了,竟然有足足500个APP,难以置信……”
这时候他划到了游戏页面,其中一个颜色靓丽的图片吸引了他的注意:一颗绿色的西瓜被从中间切开,从中间绽出红色的汁液。
带着好奇心,克莱文点击了这个图片,由于还在苹果店门口,在WIFI的加持下,详细页面很快就显示出来了:
FruitKungFu。
“功夫水果?售价0.99美元?”克莱文带着好奇心点击了下载,并且用刚刚绑定的信用卡支付了费用。
不到1分钟,这个小游戏就下载好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来,根据游戏界面和指引,把屏幕横过来,很快就上手玩了起来——
只见从屏幕下方不断有各种水果弹出,西瓜、香蕉、苹果、菠萝、梨子……,而用户只需要利用iPhone的触屏机制,将自己的手指化为刀刃,看准时机从屏幕划过,将水果切开即可。
根据切开的时机,屏幕上不断地给出分数——如果完美切开,手机还会震动一下,给用户强烈地正反馈。
随着分数的累积和熟练度的增加,水果数量也从一颗变成了多颗,中间还夹杂着炸弹,用户要准确地避开炸弹把水果切掉,同时屏幕上会根据一刀切开的水果数量显示连击。
克莱文一开始以为这是诺基亚手机上那种需要用键盘来操控的传统手机游戏,准备稍微展示一下就离开。结果没想到FruitKungFu完全利用iPhone多点触控功能,一刀接着一刀、丝滑无比,让人欲罢不能。
采访的媒体也惊呆了,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游戏方式,完全颠覆了所有人对手机游戏的认识。
在以往,手机游戏就等于电脑游戏的简化版,只是从电脑键盘改用手机键盘操控的而已。
而这款“功夫水果”则告诉人们,在触屏时代,游戏的机制可以完全不同。
克莱文完全沉迷了,他忘记了自己的手机屏幕仍在记者的镜头下,尽情地享受起切割水果的快乐。
围绕他的记者也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眼睛里要冒出火来,恨不得把手机夺过来自己操作一下。
过了几分钟,随着克莱文的熟练度不断提高,他的得分记录也屡创新高。终于,在他一刀完美斩开,游戏屏幕显示:
恭喜你创造了新的记录,现在你可以——
1、选择一把新的武器。
2、向你的朋友炫耀一下。
克莱文先点击了第一项,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界面,里面有两件武器供他选择——
1、太极剑:中国被使用最多的剑器之一,它可以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斩击弧线,并留下具有杀伤力的“剑气”,继续切开后面的水果。
2、八斩刀:来自中国南方的双持兵器,迅捷灵巧。你现在可以使用双指在空中斩击目标了,并且在斩击时出现红色的轨迹。
围观的记者都鼓噪起来,有的让他选择太极剑。有的让他选择八斩刀。
克莱文犹豫了一下,最终选择了八斩刀——单手都这么爽了,何况双手?
选择好以后,大家才发现这个界面是个游戏内的商店橱窗,除了已经解锁的太极剑和八斩刀外,竟然还有二十多个打着问号的小格子,就不知道是哪些神兵利器了,肯定是需要创造更高的成绩才能解锁。
从武器选择界面退出以后,克莱文又点击了一下“向你的朋友炫耀一下”。
随即游戏就给他生成了一张包含“成绩”“地区/世界排名”“所用兵器”在内的海报图片,并且提供了一个链接:
您可以将图片分享在全新的社交APP「WeMessage」的朋友圈里。
克莱文将信将疑的点击链接,手机立刻从游戏界面跳转到AppStore界面,接着又自动进入「WeMessage」的下载界面。
克莱文一看就乐了——这不就是他一直在用的「微博网」吗?图标一样,细看出品公司也一样,应该就是「微博网」为苹果手机特地推出的版本。
他毫不犹豫地点击了下载,很快App就在手机上安装好了。点开来用「微博网」的账号就可以直接登录,界面十分整洁,并且弹出提示:
是否导入你的微博好友?
克莱文点了一下“是”,瞬间他的好友列表中就出现了上百个联系人。
这时候「WeMessage」又引导他把刚刚的那张图片分享到了App当中的「朋友圈」。
……
“张潮这个年轻人,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
深圳企鹅公司的大厦里,QQ业务的负责人手里拿着最新款的iPhone3G,在玩了两下「FruitKungFu」和体验了一下「WeMessage」以后,近乎失控地吼出了这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8章狗日的张潮!(第2/2页)
就在这一两个月,他们内部还在讨论张潮里「微博传信」楔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构想,能不能成为QQ今后的发展方向。
这还没几天,「潮汐文化」自己的社交软件上马了?
由于iPhone手机始终没有正式进入国内,所以「WeMessage」的中文名字叫什么还不确定,但是根据网络上的反馈,大概率是叫「微信」了。
作为企鹅核心业务的QQ,立刻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QQ团队并不是没有对「潮汐文化」借助「微博网」杀入即时通讯软件领域有所防备,相反,他们内部开过多次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潮汐文化」作为一家专注于文学、文化产品代理、开发的公司,「微博网」更多是其进行宣传的平台,想要跨界到即时通讯软件几乎不可能成功;相反,如果这么做了,会拖累他们其他业务的发展。
因为在国内,作为社交工具的即时通讯软件,QQ一统天下,飞信、UC聊天等各司其职的格局已经形成,别说后来者,就连起步更早、并且背后是巨头微软的MSN,都只能丢盔弃甲。
原因无他,这种软件一旦形成了稳固的用户基本盘,更换平台的成本极高——大家最后总是会倾向于只使用一个,至多不超过两个即时通讯软件。
所以要想撬动这块市场,投入资金的多少是其次的,关键在于怎么说服用户放弃原有习惯,更换新到新的聊天平台。
只要这个理由足够充分,并且真的行之有效,那么钱就会像洪水一样涌入这个新平台,根本不会存在任何资金问题——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
QQ凭什么能在世纪初聊天软件竞争的红海里脱颖而出?更方便的注册方式(不需要绑定邮箱),陌生人社交(可以随意搜索添加好友),支持多人聊天(MSN要装插件),支持断点续传,可以直接显示图片……
这些今天看来司空见惯的聊天软件功能,几乎都是QQ第一个做出来,或者整合进来的。
从“社交聊天软件”这个本质上说,2004年左右的QQ和2024年的微信没什么两样。
所以要想从“功能”这个角度来挑战QQ,几乎没有任何可能,何况它在2008年还拥有总用户8.9亿、活跃账户3.7亿这个恐怖的体量。
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投入海量的资金,通过各种宣传和优惠活动,一点点积累用户量,最终看能不能从企鹅那里磕下一些用户。
但「WeMessage」却从“玩法”层面完全颠覆了QQ团队对社交聊天软件的发展路径认知。
首先是张潮用两篇,引发了国内数以百万计的文学爱好者以及吃瓜群众对于未来生活的畅想,将一款压根都没有发布的软件深深“植入”到用户的脑袋里。
然后是「潮汐文化」用一款新颖、有趣得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手机游戏,几乎让每一个买了iPhone的用户都迫不及待地下载了这个游戏,并且通过「WeMessage」分享自己创造的成绩。
而「WeMessage」本身在中美两国就拥有超过两千万的注册用户,更让「WeMessage」几乎不需要在宣传上投入任何额外资金来赢取新用户。
这一切都让企鹅的QQ团队措不及手,有被张潮和「潮汐文化」偷袭的感觉。
偏偏他们这次还不太敢轻易发动「写轮眼」,因为对方的身份实在太特殊了,不能当成普通的商业对手看待;
……
一夜之间,无论是FruitKungFu还是WeMessage的相关新闻风靡了整个美国,顺便也震动了大洋彼岸的科技数码圈子。
两款APP的下载量都登顶了分类第一,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应用。
第一批买到iPhone3G的用户几乎都疯了一样在屏幕上滑动着,切开一个又一个的水果,创下新的记录以后,就把图片分享到「WeMessage」的「朋友圈」里。
要知道,「朋友圈」的内容是会被同步到「微博网」上的。
中国的用户一时半会还用不上新款iPhone3G,老款的iPhone则还没有接收到新系统的更新推送——即使推送了,也没办法支持中国的信用卡支付。
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用户在那里狂炫「FruitKungFu」的记录。
在这种巨大的期待推动下,电子数码产品历史上的奇观出现了:已经上市一年多的iPhone一代,在二手市场上被炒作到了5000元一部,品相好的甚至直逼6000元,比发布时的原价还要高。
而全新的iPhone3G,更是被炒作到了上万元一部,而且还有价无市。香港的大飞都不运牛肉和海鲜了,统统改运手机。
如果这时候在大学校园里能掏出一部iPhone3G,打开「FruitKungFu」划两下,再用「WeMessage」分享出去,那效果简直堪比在篮球场的隔人爆扣,瞬间拥有大学四年优先择偶权。
而「FruitKungFu」背后的开发商也被媒体挖掘出来了,竟然就是「潮汐文化」美国分公司的游戏部门。
这下其中的逻辑关系就全都搞清楚了。
不过人们在惊叹张潮和「潮汐文化」的先见之明的时候,都忍不住要问一句:
“张潮是魔鬼吗?”
这其中甚至包括张潮的忠实读者,还有他的老师。
十天前他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刚刚把“卖肾买手机”这种事当成十多年后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象征,现在直接就当了幕后推手了?
要说张潮不知道「FruitKungFu」这款游戏推出以后会有多么火爆,那谁也不会信——那么他就是在明知如此的情况下,才写出这篇的?
细思之下,确实有点令人毛骨悚然了。
现在iPhone3G的价格被炒作到上万元,成为很多自视为“潮人”的青少年热烈追捧的对象,是不是已经有人躺到了黑诊所的手术台上了?
就连一向比较支持张潮的《青年报》都对此提出了质疑,刊登了一篇文章进行了含蓄的不点名批评:
《当幻想照进现实——艺术良心与商业价值应如何取舍》
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但毕竟没有点名。
但「微博网」上的一个用户的文章则更加直接,也更吸引眼球,直接把这个话题引爆了:
「狗日的张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