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39章 村上春树的赞美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339章 村上春树的赞美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3:41: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39章村上春树的赞美(第1/2页)

《刑事の栄光》这本书后面还有张潮的中篇《少年の巴比伦》,两部作品加起来20多万字,等村上春树全部看完的时候,晨曦已经漫窗帘的缝隙,在房间的边缘划出淡金色的痕迹。

他索性起身,把窗帘整个拉开。此时朝阳的霞光已经流淌在高楼大厦的玻璃镜面上,温和得像刚融化的奶油,更远的新宿却仍浸泡在钴蓝色的夜里,仍未醒来。

如果不是楼宇间不时见到的日文招牌,村上也分不清这到底是日本还是美国。

“张潮”这个名字他并非第一次听说。住在美国的时候,他就在电视和报纸上多次看到这个中国年轻人掀起的舆论风潮。

他并没有特别留意。毕竟美国媒体热爱夸张的修辞以及种族议题的敏感性他深有体会,只认为这又是一个踩中了热点的幸运儿而已。

在30年的写作生涯当中,他见证过太多文学的流星——即使曾经和他并称为“双村上”的村上龙,虽然依旧高产,但再也没有写出一部接近《无限接近透明的蓝》的作品了。

但张潮给他的感觉却非常不同。

张潮与许多日本年轻的作家沉溺在自我中难以自拔不同,他的作品始终贯彻着一股冷静感。作为作者的张潮并没有全身心地代入任何一个角色当中,而更像是躲在阴翳角落的观察者。

这种游离的创作态度虽然让作品不能灼热地炙烤读者的神经,甚至让读者丧失理智,与角色共舞;

但同时也给带来了惊人的穿透力,仿佛可以直接洞穿时空的阻隔,让村上春树这个异国的读者,也触摸到他笔下这些时代的褶皱。

村上看看墙上的钟,已经早上5点10分。他去卫生间简单洗漱了一下,然后给自己煎了鸡蛋、烤了面包片,又冲上一杯咖啡。

一边吃着早餐,村上一边在自己的内心盘算着刚刚让他连夜读完的两个故事。

根据饭塚容写的序言,《少年の巴比伦》是张潮19岁时候的作品,而《刑事の栄光》则是去年所作。虽然仅仅隔了2年时间,但村上却看到了一个作家的成长。

《少年の巴比伦》中那个90年代国营糖精厂,因其特殊的时代质感,在村上眼中或许会成为东亚文学某种新的地标。

但它的叙事手法却仍有些稚嫩,带有明显的炫技感,仿佛一个年轻的杂技演员在尽情地展现刚刚掌握的空翻身段。

《刑事の栄光》带给他的感觉却更加特别——三重叙事框架中,他看到了某种熟悉的文学基因,这种让叙述者与人物相互质疑、相互解构的手法,与其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构建的镜像世界形成奇妙呼应。

无疑张潮走得更远。当程队长从开始的虚构层面突然闯入现实维度时,这种叙事的穿透力已超出村上惯用的平行时空设定,让人明白真相从来不是凝固的事实,而是随着人类情绪的变化而不断流动。

关键是张潮在这部当中收敛了叙述的火气,将一切悲怆与愤怒都埋进了文字的深处,只在地面上长一棵结满疮疤、也开满小花的老树。

这时候村上的脑海浮现出《刑事の栄光》的结尾——

【雪停的时候,我站在荒废的旧派出所二楼。车棚的铁皮屋顶被风掀起又砸落在钢架上,轰响中,十年前的脚步回声依然清晰可辨。某个被雨水泡胀的笔记本摊在窗台,末页潦草记着:“98.4.17晴确认死亡。”

夕阳穿透纸背,将“死亡”二字涂成金箔,映着城市尽头永不消散的暮霭。】

“真是个好结尾啊!”村上暗自赞叹着,毕竟写一个美妙的结尾对每一个苛待自己的而言,都是一种折磨。

对于村上来说,没有想好的结尾,他甚至不会动笔写开头。

两部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张潮对“过渡地带”的敏锐捕捉。无论是县城“城市-乡村的过渡”,还是程队长“80年代-90年代的过渡”,都带有一种天然的疏离感。

这种疏离感,也正是村上春树的特点。但与典型的“村上春树”不同的是,张潮笔下的角色没有那种理想幻灭后的“松弛感”,也不是“现代病患者”,反而充满了一种野蛮的活力。

这种野蛮不是暴力,而是未被规训的生命对现代社会的粗粝解构。

“你可真是狡猾啊,让我看这样的。”村上无奈地摇摇头,仿佛饭塚容就坐在他的对面。

对于已经年近六旬的他而言,读几部年轻人的自然不会让他改变文学的理念,哪怕是最爱的菲茨杰拉德活过来也不行。

但他也明白了老友为什么想让自己见张潮一面的原因——

某种程度上,张潮就好像25岁的自己活在21世纪的镜像;张潮的野蛮生长,恰似他年轻时刻意压制的某种能量。

1979年,那个在国分寺爵士酒吧熬夜写《1973年的弹子球》的青年,与此刻东京公寓里读《刑警荣耀》的老人,在张潮的文字中完成了宿命般的时空折迭。

从他决心用寻找人生出口的同时,从此也被困在了由虚构构成的迷宫当中。

可能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村上笔下的人物永远在寻找出口,渡边彻在直子与绿子之间摇摆,田村卡夫卡奔向四国的森林……

不知不觉,早餐吃完了,时钟的指针也指向了6点钟的位置。

村上春树按照以往的规律,坐到书房里,一直写到了10点钟,直到10张稿纸都铺满字为止。

一夜未眠对精力充沛的他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他甚至没有取消今天的跑步计划,而是穿上了运动装和跑鞋,准备下楼。

但看了一眼手机,他才发现“新着信”提示竟然有数十条。忍不住好奇心,村上翻开手机盖,打开其中的一条看了一眼……

“诶?”村上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这封邮件附带了一张照片,正是自己站在书店的柜台前,付款购买《刑事の栄光》的样子。不过照片非常模糊,只能看清轮廓,应该是从监控录像当中截取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9章村上春树的赞美(第2/2页)

「听闻您昨晚购买了张潮君的《刑事の栄光》,请问是这样吗?」发邮件的是他一个熟悉的日本文学记者、专栏作家,叫做佐藤健一。

村长春树暗自感叹:“真是信息社会啊……什么秘密都保不住!”

又打开几份邮件,基本都是询问此事的记者和作家,他也看了给店员签名的那本《海边的卡夫卡》。

村上想了想,还是把手机放回了玄关的柜子上,继续按照原本的计划慢跑去了。

……

“所以,这就是你购买《刑事の栄光》的原因?”佐藤健一问道。

此时,他和村上春树正坐在村上公寓附近的咖啡馆里,午后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斜射在胡桃木桌面上,把一切都晒得懒洋洋的。

村上春树有些无奈地道:“就是这么简单。老朋友推荐了,我就买来一看。谁知道竟然能引发这么多人的关注。”

今天早上慢跑完成以后,他就回复了佐藤健一的邮件,简单的一个「是」字,立刻就让佐藤回复了一条「可以问问您看了多少吗?」

村上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已经全部看完了,用了一整晚呢。」

不到10秒钟,佐藤健一就发来了一个采访邀约,希望能尽快和村上对话,问问他对张潮作品的看法。

也不知怎的,向来不喜欢这些俗务的村上春树竟然就这么答应了——可能是看完张潮作品以后的心潮涌动,跑了整整10公里仍然没有完全平息的缘故吧。

佐藤健一道:“您可是日本文坛的大人物,张潮近年来在日本也颇有影响力。您看他的书,当然格外引人关注。”

村上春树有些自嘲地一笑,然后道:“大人物?真的吗?你这么说要被传出去了,恐怕会有人不高兴。”

作为日本文坛的异类,村上被排斥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

1979年,村上春树凭借《且听风吟》获得第22届群像新人奖,同时入围了日本文学最权威的芥川奖,但最终被淘汰,大多数评委认为“村上春树的创作方法故意偏离了日本文学传统,文体难以确立,杂质多!”

后来,村上春树的《1973年的弹子球》再次闯入芥川奖候选,但因其有续篇之嫌,最终再遭淘汰,这也被认为是村上春树与日本文坛交恶的开始。

等村上春树铸就大名以后,他也用自己的方式报复日本文坛。例如拒绝让《1973年的弹子球》进入《昭和文学全集》,当时《全集》的副标题已打印完毕,题为“从谷崎润一郎到村上春树”,这让编辑吉行淳之介很难堪。

佐藤健一微微一笑道:“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您说昨晚用了一夜看完了张潮的?”

村上春树点点头道,有些苦恼地道:“说起来这个年纪就不该熬夜了,可真的很精彩,不知不觉就看到了天亮。”

佐藤健一兴奋了起来,问道:“这样的评价异乎寻常地高啊——您是怎么看待他的的?”

村上春树沉默了一会儿,才答道:“他写的那些故事里有种特殊的频率,能与我产生共鸣吧。世界上写得精彩的家有很多,但是能有共鸣的并不多。

这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就像是披头士的歌曲,或者用黑胶唱片放蓝调。”

佐藤健一追问道:“可以说得更详细一些吗?”

村上春树道:“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实体的表达是一件困难的事,家恰恰是善于做到这一点才成为家的。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把家称为一个‘通过谎言抵达真实’的职业。张潮君虽然年轻,却已经是一个‘撒谎的高手了’。

《刑事の栄光》用三个视角,好像讲了同一个故事,又好像讲了许多个故事。就像三面镜子互相映照,但每面镜子都带着裂痕。

程队长的工作笔记让我想起《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我”与影子的对话,但张潮君更残忍——他让虚构角色踹碎镜面,直接闯进现实里。

这虽然不是我擅长的方式,但我却喜欢这种直接。”

佐藤健一问道:“这是一种……暴力?”

村上春树摇摇头道:“这恰恰是文学该有的破坏力。张潮君和我们这代人一样,都喜欢建叙事的迷宫,但与我们喜欢让主角和读者一并迷失在其中不同,他会在最后把迷宫炸掉,然后露出通道——

并且告诉所有人,迷路并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村上春树一边说,佐藤健一一边记,整整过了20分钟,村上才把对张潮的看法讲完。

佐藤健一停下笔,有些不可思议地感慨道:“没想到您会如此推崇这样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作家。说起来,你这个老朋友的眼光真是精准啊,竟然能猜到你会欣赏他的作品。”

村上春树望向咖啡馆外的街道,过了一会儿才笑着说道:“就像建议爵士乐手听朋克摇滚。张潮君的里有种危险的活力,能把我从精致的倦怠里震醒。”

佐藤健一知道这是结束了,写完这句话后,他合上了笔记本,对村上说道:“您对他的高度评价,恐怕会再次震动很多人?”

村上春树疑惑地道:“再次?”

佐藤健一道:“您不知道吗?”

村上春树道:“我不太看日本的新闻……”

佐藤健一道:“就在前两天,石原说了一句不得了的话呢……”

在日本文学的语境下,提到“石原”当然首先是正在当东京都知事的石原慎太郎。

村上春树眉头皱了起来,他对这个热爱军国主义的男人当然没有什么好感。

佐藤健一道:“石原说,「明治时代我们就摆脱对支……中国的文化朝拜了,现在竟然要浪费宝贵的税金去邀请中国人来吃喝玩乐,简直是在掠夺国民的精神——

日本的文学界,现在还想做中国人的小老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