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父刘玄德 > 第471章 郗虑使济

我父刘玄德 第471章 郗虑使济

簡繁轉換
作者:网文老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01:31: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71章郗虑使济(第1/2页)

曹军诸多将佐一致认定,这支由刘封精心编练的摧锋军,其精锐程度丝毫不亚于袁绍麾下声名赫赫的大戟士、公孙瓒那骁勇善战的白马义从、曹操本部久经沙场的青州军,以及战力强悍的西凉铁骑,堪称是当之无愧的王牌劲旅。

曹操的青州军,历经无数次残酷战斗的磨砺,已然成长为一支劲旅。尽管其军纪方面仍存在不足,时有扰民事件发生,可在战场上所展现出的战斗力,却极为强悍。并且,这支部队只对曹操一人忠心耿耿,唯曹操之命是从。即便是曹昂等曹操的至亲之人,若没有曹操亲手书写的命令,也完全无法调动他们一兵一卒,无疑是曹操手中最为倚重信任的王牌。

曹操眼中闪过一抹满意之色,轻轻点了点头,心中对曹仁的分析极为认同,觉得其切中要害。他下意识地轻轻抚摸着胡须,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片刻之后,曹操缓缓将目光转向严象。

严象,京兆本地人,出生于世代名门之家,家学渊源深厚,自幼便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熏陶成长。早在李傕、郭汜祸乱朝廷之时,他就因才华出众、见识不凡,备受朝中大臣的重视,被视为朝廷中的后起之秀,前途一片光明,未来可期。

曹操此次率军进入关中,特意带上严象,其中有着深远的考量。一方面,是希望借助严象在当地的家族影响力和人脉资源,获得关中人的支持与拥护,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瓦解和剿灭李傕、郭汜等西凉武夫势力;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重用严象,向关中人表明自己广纳贤才的诚意,争取关中人对自己的支持,稳固自己在关中地区的统治,为日后成就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前,曹操曾以大将军府中幕职相征,对严象进行试探。严象并未拒绝,这无疑是一个极为积极的信号,表明严象并不排斥为曹操效力,愿意在曹操麾下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此刻,曹操迫切地想听一听这位自幼聪慧博学、胆略过人,素有文武之才的严象,对于当前局势的看法和意见。

在原时空里,严象凭借自身的才华与能力,被朝廷和曹操双双看中,出任扬州刺史,出镇寿春。他更是大魏吴王孙十万孙权的举主,在任上纵横披靡,举荐孙权为茂才,交换得来不少资源,要不是后来孙策死后,李术自立之后发疯,严象本该在历史上有更为浓墨的发挥。

然而,如今扬州已为刘备父子所有,刘封更是亲自兼任扬州牧。在这样的局势下,严象自然无法外任扬州刺史。但也正因如此,他与曹操走得更近了些,成为了曹操此次入关,跟随在身边的重要谋士之一,为曹操出谋划策,联络地方,排忧解难。

此时,曹操目光紧紧地盯着严象,故作踌躇地问道:“文则有何高见?还望君不吝赐教。”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期待,这一丝期待倒并非是希望严象能给出多么有用的建议,反而更像是对阎象选择的一种考验。

严象,字文则。

听见曹操的问话,他不慌不忙地起身,双手抱拳,恭敬地作揖行礼,身姿挺拔如松,仪态端庄大方,尽显名士风范。

他略作思考,整理了一下思绪后,缓缓说道:“大将军,昔日强秦暴虐无道,六国畏惧,纷纷退让。今日割让五座城池,明日又割让十座城池,只为求得一日的安宁,然而终究不能得幸免。况且大将军您受天子之命,辅佐朝政,正是需要天下英豪共同襄助之时。”

“今日刘表真心归顺朝廷,而大将军您却坚辞不受,那日后天下人将会如何看待大将军呢?此举不仅能够壮大我军的实力,增强我们在天下的影响力,更能彰显大将军您的宽广胸怀和崇高威望,实乃一举两得之事,望大将军明察。”

严象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屋内回荡。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人听后,不由自主地信服,仿佛他所说的一切,都是毋庸置疑的真理。

“文则所言甚是!”

曹操大声称赞,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中满是满足之感。他对严象的回答很是满意,觉得严象果然不负他的期望,给出的建议既符合当前局势,又极具远见卓识,最重要的是,严象这番话的出发点,是站在了他曹操的立场上,这无疑让曹操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了大半,倍感满意。

曹操的谋主戏志才,虽在一旁始终微笑不语,静静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但他却是最为清楚曹操心中所想的人。

其实,从曹操把曹仁、曹洪、乐进等人召集过来时,戏志才就凭借着对曹操的深刻了解,敏锐地察觉到曹操必然会接受刘表的归顺。

如今刘封气势正盛,在荆州地区的势力不断扩张。若曹操要接纳刘表的归顺,就必须做好随时动兵的准备。毕竟,这可是从刘封嘴边虎口夺食的举动,刘子升(刘封)有多善谋难缠、能征惯战,曹操可是深有体会。

即便曹操内心再不想与扬州军正面交锋,也不得不做好驰援刘表的打算。

盖因为刘封未必会因为朝廷的一道诏令,就停下他扩张的脚步。

万一真到了双方动手的时候,麾下诸将却因畏惧刘封而不敢上前,那曹操可就会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不仅会失去刘表和荆州士人的信任,让刘表对他的诚意产生怀疑,还会让天下人耻笑,使自己的威望和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

再退一步讲,即便刘封真的看在两家关系融洽的份上,选择退让一步,曹操同样也很可能要动用军事力量。

戏志才深知,在曹操心里,刘表是否真心归附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无论刘表是否真心,曹操都会利用朝廷的大义名分,让刘表别无选择,最终只剩真心归附这一条路可走。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某些时候很可能就需要动用军事手段,以武力来迫使刘表就范。

曹操向来善于权谋之术,在军事上更是果敢决断,善于用兵。为了实现自己的霸业,统一天下,他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壮大自己实力、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机会,哪怕前方充满了挑战和危险,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勇往直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1章郗虑使济(第2/2页)

戏志才正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却突然看见曹操的目光向他转了过来。他心领神会,立刻露出一个赞同的眼神,悄悄地向曹操点了点头。

曹操和戏志才相处多年,彼此之间极为投契,默契十足。曹操立刻就明白了自己谋主的意思,当即坚定了心中的决断。

“好!”

曹操长身而起,身姿挺拔,慷慨昂扬道:“诸君之意,操已尽知!既然刘表真心归附,朝廷自然不能拒之门外,否则天下人将如何看待我们?我们又有何颜面面对天子和天下苍生?”

曹操这话一出,众人齐声应诺,声音整齐而洪亮,充满了对曹操的忠诚和追随之意。

这时候,戏志才才缓缓开了口:“主公既然已经决定接纳刘表,那有一处不可不速速遣使而去。”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精芒,仿佛已经猜到了戏志才要说的地方,问道:“志才说的可是张济处?”

“正是!”

戏志才只觉和曹操心意相通,一股君臣相得之感油然而生。

他接着说道:“张济如今占着商城,此地乃是关中和南阳之间的战略要地,他的存在阻我关中大军南下南阳之通道。况且其人虽然也是西凉武夫出身,但与段煨相似,平日里作恶较少,且野心不大,对主公的威胁相对较小。如今刘表请降,正是趁势收降其部的上好良机。若能成功收降张济,不仅可以消除我们南下的阻碍,还能壮大我们的实力,增强我们在南阳地区的掌控力。”

曹操听罢,缓缓点头,对戏志才的分析表示认可:“志才所言,甚合我心。只是以你之见,这使者的人选以谁最为合适?”

戏志才稍加思索后,答道:“满伯宁(满宠),郗鸿豫(郗虑)皆可也。满伯宁为人沉稳,智谋过人,处理事情向来稳妥;郗鸿豫则博学多才,辨才鸿达,出身名门,又是大儒郑公的入室弟子,在士林之中颇有声望。以此二人出使,必不辱主公之颜面。”

曹操满意一笑,斟酌了下后,决定道:“就让郗鸿豫去吧。”

因为刘封的缘故,曹操对朝廷的统治力远远不如原时空的同期。

在原时空里,被曹操当成政争打手,专职酷吏的郗虑,自然没有了另一个时空里的威风。如今,他反而被曹操安排去了其他工作,这对于郗虑来说,其实反倒是一个好事。毕竟自两汉以来,酷吏如同过江之鲫,层出不穷,虽然升官极快,但真正能有好下场,得以善终的却是寥寥无几。

如今出访张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说服对方归顺朝廷。郗虑出身好,又是名师高徒,而且自身才辨出众,学识广博,倒是非常适合这次的任务。

戏志才对此毫无异议,在旁为曹操书写起了任命。

曹操则是同曹仁等人说道:“大军暂停回师,再督促雒中,继续输送些粮食过来。”

曹操驻军长安已经数月之久,在这段时间里,他对西凉残匪进行了大规模的清剿。尤其是两个主犯李傕、郭汜,前者被部下反水所杀,部下为了向曹操邀功,将其头颅献于长安;而后者则是被段煨追杀,最终走投无路,被围困自尽。

至此,关中讨伐战大体上是圆满完成了,半个关中地区也已经纳入了曹操的势力范围,剩下的半个则在韩遂、马腾的手里。最后就是张济,还占着关中右下角那一小块,只有两个县邑的地盘。

曹操之所以留着张济,也是别有一番心思。

一来,张济本人比较识趣,在曹操入关之后,不但没有来长安和李傕、郭汜抱团抵抗曹操,反而还派人向曹操示好,并暗地里送了一份重礼。从他的这些举动来看,态度上就相当不错,自然被曹操放到了后面,暂时没有对他采取军事行动。

二来,张济的位置也比较关键,他所在的商县正是关中和南阳的战略要地,又有丹水相连,不论是关中征讨南阳,还是南阳入寇关中,商县都是必经之地。在张济全力讨好曹操,同时又三番两次出武关洗劫南阳的前提下,留着张济对曹操来说反而是一桩好事。既可以利用张济牵制南阳的势力,又能在必要时通过商县对南阳发动进攻。

因此,在接到洛阳奏报和书信前,曹操本已经打算凯旋回师雒中了。

他原本的打算是以曹仁镇守关中,乐进、段煨两人为副将,统兵马两万人坐镇长安。为此,大军都已经开始准备收拾辎重,做好了东行返回雒中的各项准备工作。

可现在刘表这边出了这等事情,随时可能要出兵南阳,这样一来,大军回雒中可就费时费事又费粮食了。再退一步说,只要张济肯归顺,从关中出兵可比雒中前往南阳要方便的多,还有丹水做依靠,运输成本可是能节省太多了。

即便张济不肯归顺,那也就是走丹水顺手把张济给灭了的事情,对于曹操的大军来说,并非难事。

“喏。”

听到曹操的命令后,曹仁等将领当即应命,声音坚定而有力,展现出了对曹操的绝对服从和忠诚。

**

“朝廷来使?”

听见贾诩的话后,张济一脸震惊,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之色,险些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也难怪张济如此惊讶,如今朝廷之上,曹操一家独大,虽然还没到政出曹氏的程度,但曹家已然是实打实的朝中第一大派系。在曹操的强势掌控下,朝廷的诸多决策都深受其影响。眼下曹操重兵屯于长安,对关中地区,尤其是只单影孤的张济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威慑。

在这样的局势下,曹操突然来使,怎么看都有一种来者不善的味道,让人不得不心生警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