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父刘玄德 > 第482章 荆州战毕

我父刘玄德 第482章 荆州战毕

簡繁轉換
作者:网文老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01:31: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82章荆州战毕(第1/2页)

欢宴至半夜结束,郗虑彻底醉倒,不省人事,被送往客院休息。

刘封则带着些许醉意,询问道:“你们认为郗虑所言是否为真?”

郗虑这次前来,通传了曹操接受刘封划汉水为界,平分襄樊的方案,并表示愿意说服蔡瑁开城。只是希望刘封能够允许蔡瑁带着蔡家的家私、部曲和财货离开襄阳,北上雒中。

对此,刘封自然毫无异议。

“此事定然为真,大将军没有任何必要欺骗我等。”

诸葛亮聪慧过人,自然看的出来刘封其实并不是在真的怀疑此事,而是将此事看的太重,想要得到身边人的肯定。

须知原本刘封都打算拱手让出襄阳了,现在不但拿到了襄阳,还白赚了襄阳城中的各种钱粮物资,自然是喜不自禁。

“主公。”

刘封另一侧的太史慈拱手道:“摧锋军已养精蓄锐多时,接管襄阳一事,是否交予我部操办?”

刘封看了眼太史慈,呵呵笑了起来。

襄阳已经是囊中之物,而且极大概率不会有什么战事发生,可算是送到嘴边的战功。

不过太史慈、张辽、徐晃等人皆是刚矜自傲之辈,平时反而看不上这种功劳,担心被人看成是迎奉钻营之辈。

如今太史慈会主动请战,显然也是被憋狠了。

因为战略地位的关系,摧锋军一直被刘封压在手中,不曾动弹。

太史慈等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云的挽澜军、周瑜的豫章军、贾逵的江东军各种征战立功,就连远在会南的高顺军,也时不时的有新的捷报传来。

太史慈等人自然眼红不已,更是求战若渴。

眼前的襄阳虽然有些胜之不武,但他们也已经顾不上这么许多了,想着不论好歹,先拿下再说。

只可惜的是,太史慈等摧锋军诸将虽然跃跃欲试,但注定是要希望落空了。

因为刘封并不打算使用摧锋军。

作为自己的王牌精锐,心腹嫡系,刘封对摧锋军自然是信心十足的。

也正因此,他才有意藏拙。

可想而知,曹操必然会在襄阳布下诸多的谍报细作,重点就是针对研究入城的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动用摧锋军显然毫无必要。

“不可。”

刘封直接摇了摇头,太史慈等人原本火热的目光瞬间就凉了下来,一个个显得有些郁郁寡欢起来。

看着诸将低落的情绪,刘封哈哈大笑了起来,安慰道:“尔等何以做小儿姿态,我之所以拒绝尔等请战,实是有更重要的任务要给与你等。”

听到刘封这般说后,太史慈等人这才重新精神了起来,一个个以期待的目光望着刘封。

刘封也没有再让他们失望道:“如今荆益交界之处,尚有蒯越六万余众。彼辈虽已经是末路之师,却仍困兽犹斗,不曾投降。我意使摧锋军即日启程南下,奔赴江陵,与豫章军一块平定蒯越所部。”

太史慈等诸将顿时大喜,虽然入驻接管襄阳轻松,可真论起功勋,还是远不如聚歼荆州军主力来的功高勋重,更别说这个任务更适合他们的胃口了。

“那需要让挽澜军和贾逵军撤回来吗?”

陆逊适时开口,询问道。

刘封果断摇头:“不必,让他们继续盯住中卢和黎丘两城,绝不能放这两城中守军逃去襄阳。”

中卢和黎丘两城中原本各自只有两三千人守军,后来蔡瑁为了分散扬州军军势,又给这两处增援了两千人,使得他们的防守兵力达到了五千人。

两个不大的小城,如今驻扎了上万兵马。

这些兵马如今随着城市一起被挽澜军给围了,在刘封看来,此时撤军,显然会便宜了蔡瑁和曹操。

他可不信对方会老老实实的把襄阳城内的两万余守军拱手相让。

只要曹操和蔡瑁到时候能不给自己留个空城,其他事情刘封都能忍了。

陆逊听出了刘封的心思,开口应道:“那我马上就去拟定军令,等主公用印之后即刻发出。”

“只是……”

陆逊顿了顿后,接道:“襄阳那边主公还需尽快决定指派。”

“嗯。”

刘封点点头,当即就给出了答案:“就让贾逵和甘宁去吧,让挽澜军抽调一部看管黎丘。”

原本挽澜军负责中卢,贾逵军负责黎丘,甘宁则继续控制汉水,遏制荆州军从水道机动。

现在不需要攻城拔寨了,以挽澜军一军的力量就足以看管两城,更何况还有周泰、蒋钦等部的水军辅助。

如此一来,贾逵所部正可以腾出手来。

挽澜军毕竟是仿照摧锋军的建制,没有必要着急暴露,贾逵所部一路平推而来,也是大小好几战了,此时拿出来给曹操过目,恰好再合适不过。

安排完毕,陆逊立刻草拟军令,刘封当即用印,随后被传骑送往各处军营。

两天之后,摧锋军拔营南下,挽澜军则分出一部分接管了黎丘城下的刘封军大营,而贾逵所部则集中于汉水边下寨,只等曹操和蔡瑁的消息,便水路共进,入驻襄阳。

蔡瑁这边的进展也是相当顺利,军权尽数在蔡瑁手中,刘表的嫡系又损失殆尽,剩余的也被蔡瑁派去了中卢、黎丘二城。再加上韩嵩等南阳派士族几乎都是投降派,而其他派系的士族豪强们也各有心思,襄阳城中刘表的死忠派并非没有,却因为缺乏领头羊而导致力量分散,无法形成合力。

刘表的身体虽然一日好过一日,但他对襄阳的掌控力却在飞速下降。

蔡瑁先是悄悄派亲信接管了樊城城防,随后接应曹军进入了樊城,然后按照盟约,传信给了襄阳城南五十里处的贾逵大营。

贾逵当即水路并进,于当天晚上就入主了襄阳城,而刘表直到此时都还没反应过来。

一周之后,蒯越于孱陵得到了襄阳已降的消息后,主动开城投降。

随即,刘表被蔡瑁裹挟离开了襄阳,前往雒阳担任九卿。

同一时间,整个南阳郡转变成了曹操的地盘,派驻各将,接管城防。

至此,荆州之战到此结束。

此战历时五个月,刘封自厉阳出发,逆大江而上,逐刘勋,入蕲春,破西塞,下鄂城,接管沙羡,鏖战大江,州陵大捷,巴丘追敌。

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荆州刘表的十四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速度堪称神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2章荆州战毕(第2/2页)

虽然最后有被曹操趁火打劫,分走了一块蛋糕外,刘封军所获也是极其丰厚,富裕的让人瞠目结舌。

光是战俘就有十万之众,其中州陵之战中,活捉了四万多俘虏,这些人俱是精锐老卒,乃是襄阳、江夏这两支荆州王牌水军的老底子。

张允的汉川之战里,也是一口气送了三万人头,其中战死不多,仅仅只有三四千人,剩下的大部分也都成了俘虏。

这些俘虏比起州陵之战中的俘虏,素质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其中半数还是临时征募整编的。

再随后的钟祥、上洪、鄀国、邔国、宜城、竟陵等地,也抓了小两万俘虏,不过这些俘虏可就都是当地私自招募的了,战力完全不能和老卒相提并论,就是连和张允手底下的人马相比,那都是逊色不止一筹。

末了,蔡瑁带着刘表跑路时,中卢、黎丘两地又是一万多的俘虏。

最后,蒯越军投降时,尚有六万,其中三万为野战军,其中甚至还有诸如刘虎手下的荆州王牌军,战力极其精锐。

这么一算,俘虏总数已经突破了十八万,其中战斗力较强的大约在九万余人,这些人都是荆州老兵,值得刘封军花费精力进行甄选考核,然后补充入自家军中的精锐。

剩下的三四万,是新征募的士卒,经历过基本的训练,如今也有不少战争、战斗经验了。只是这些战争经验并不太美好,毕竟都是失败方。

这些人也算是不错的兵员,具体如何安排,要看刘封是否打算继续扩军。

最后一部分则是剩下的五万人,则是战斗力很差的征召兵,被临时动员起来的青壮,没有受过什么训练,更没有战阵经验了。

这些人也不是完全没有用的,只需要将他们重新解散,返回各乡,就能有效的安定人心。

荆州军原本共有十四万,可刘封军却抓了十八万的俘虏,看起来似乎数字合不上,可实际上却是因为刘表边打边扩军了的缘故。

也正是因此,荆州军后面的战力才会越来越差,以至于实力差距悬殊,甚至被刘封军用来练兵。

战后第一时间,刘封就一口气解散了八万多人,主要就是新征募的和强征的壮丁,这一批为数近九万人的军队里,除了极少数很是优秀的士卒军官被甄选出来外,其他人悉数遣散,发放路费,让他们各自回乡。

剩下的九万多人,其中选出最为精锐的军官和士卒,先行补充了水陆两军各部的战损。

这一路战斗下来,扬州军的伤亡总人数也达到了三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轻重伤,救治比例相当高。真正战死和不可恢复的减员损耗其实才六千人。

因此,即便不考虑轻伤员归队的情况,全部补充完毕,也最少还有五万多人需要安置。

同诸葛亮、庞统、陆逊、赵云、贾逵等人商议之后,刘封暂做决定,原扬州军伤员尽数东送,暂回驻扎之所,以备编练新军。而各军的三万缺额,则悉数使用荆州军精锐补充。

这其实打的还是拆分使用的主意,但做起来显然要更加的柔和一些。

**

苏飞怎么也想不到,命运的转折竟来得如此突然。

彼时,他正于江畔怅然踱步,望着滔滔江水,满心皆是往昔的跌宕与当下的落魄,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忐忑不安。

曾经,他身为黄祖麾下心腹爱将,荣宠恩遇,不可谓不殊。虽然自家主公黄祖也已经投降了,可苏飞深受君恩,却没能以死报效,心里还是颇为羞惭的。

而他那屡立战功却未得重用,还遭人排挤,最终落得出逃东去的好兄弟,眼下却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这也让苏飞心中五味杂陈,滋味复杂。

眼下自己因为跟着甘宁,混得了一些战功,再加上甘宁的庇护,自保应该无虞。可对于将来,苏飞却是心中毫无底气,每每夜半惊醒,却只能来到江畔开解。

这些日子,苏飞已经不知道自己在江畔长吁短叹多少回了。

这一日,他本以为也是如昨日一般。

可就在苏飞想的痴傻时,身后突然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伯云,你又在此地看水?”

苏飞回头一看,来者果然正是自己的结义兄弟甘宁甘兴霸。

此番幸得甘宁搭救,才重获自由,苏飞对甘宁心中满是感激。只是对方不喜自己多言,他也只能将这份感激深藏于心底。

苏飞赶忙迎了上去,一边回答道:“闲来无事,只是随便走走。”

甘宁身着鲜亮甲胄,步伐沉稳,手中拿着一卷帛书,嘿嘿笑道:“我知兄长素日忧愁,今日特来为你解忧。”

苏飞心中一紧,忍不住生出个猜想,莫非甘宁向左将军举荐了我,而左将军应允了?

这念头一生出来,立刻就如杂草一般疯狂生长起来。

这也难怪苏飞会这般煎熬了,他不过才四十岁,正是一个将领最为黄金的岁月,又怎么愿意被投闲散置呢?

甘宁走到苏飞跟前,身上的鎏金甲胄闪的苏飞有些眼晕。

这一套金光灿灿的鎏金甲胄,乃是刘封亲自赐下,送于甘宁的。

甘宁一见,果然喜爱非常,平素舍不得穿着,只有高兴时才拿出来炫耀一番。

甘宁走到苏飞跟前,举着手中帛书道:“兄长,我先前将汝之功劳尽数上奏于主公,如今主公的恩赏已下,你可猜猜是何嘉奖?”

苏飞有些颤颤巍巍道:“兄此时脑中一片昏沉,实在是猜想不出,还望贤弟如实相告。”

兴致被苏飞给扫了,甘宁显然有些不高兴,不过旋即很快又恢复了笑容,露出白牙大笑道:“将军委任兄长为江夏水军校尉,下辖两营四千人,还特地吩咐了,兄长可拣选调用自家亲信儿郎。”

甘宁的话仿若一道划破阴霾的亮光,炸的苏飞惊喜异常。

苏飞双手颤抖着接过甘宁手中的帛书,展开的瞬间,“水军校尉”四字映入眼帘。他的眼睛瞬间瞪大,满是不可置信,反复确认着上面的字迹。

“这……这当真?”

苏飞喃喃自语,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未等甘宁回应,他猛地抬起头,眼眶泛红,几步上前紧紧握住甘宁的手,力道大得仿佛要将满心的感激都传递过去:“承蒙左将军厚爱,贤弟举荐之情,苏飞定当肝脑涂地!”

甘宁哈哈大笑起来,反手握住苏飞的手道:“弟愿与兄同,共报主公之恩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