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父刘玄德 > 第483章 群贤毕至

我父刘玄德 第483章 群贤毕至

簡繁轉換
作者:网文老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01:31: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83章群贤毕至(第1/2页)

刘封在八月下旬,亲率贾逵军进入襄阳。

此事,襄阳城中的守军已经撤离了大半,只剩下一些不想跟从蔡瑁北去的襄阳本地派以及他们的手下暂驻其中。

当刘封军来到襄阳时,这些人像是早就商量好了似的,直接打开襄阳城门,一起出城迎接。

在刘封的命令下,贾逵率领所部人马先行入城,接管城防、仓储、府库、州府、市场等各处要隘,并张榜安民。

在查封府库之后,诸葛亮带领一众文书展开清点盘查。陆逊则跟着贾逵开始巡视城内,检查城防,安定百姓。而庞统则跟在刘封身边,为他介绍前来迎接的荆州本地士族豪强。

原本刘封并没有对这些士族豪强有什么好感,在他看来,这些人没有跟着蔡瑁北上,投奔曹操而去,多半也是舍不得襄阳以及南郡、江夏的田产宅院。

可随着庞统的介绍,刘封的神情渐渐的起了变化。

“明公,这位是荆南名士潘濬潘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乃我荆南俊秀。”

“明公,这两位是襄阳邓城习氏贤昆仲习珍习伯璋、习宏习德裕。兄长于军略,弟擅长谋划,被誉为习氏双杰。”

“明公,这位是襄阳中庐冯氏少族长冯习冯休元,壮勇义气,刚节贞烈。”

“明公,这几位是襄阳宜城名士马氏兄弟,兄弟五人,正直贤良,其季兄马良,德才兼备,才华洋溢,足智多谋,堪为兄弟五人之长。”

“明公,这位是平氏县义阳乡人傅彤傅南和,刚毅劲节、勇武雄壮。”

听着庞统一个一个介绍,刘封初时还有些浑不在意。可听着熟悉的名字一个一个跳出来后,登时来了精神。

刘封着实没想到,这些人居然没有跟着蔡瑁离开,毕竟曹操如今的名声可比原时空里强多了。

主要还是因为有了袁绍和刘家父子的存在,使得曹操和天子刘协的关系远没有历史上那么紧张。

别看刘协胆子小,可他心思却并不少。

原时空里他和曹操闹的那么不可开交,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没有人帮曹操分势,唯一一个袁绍,还是刘协的死敌,比曹操还要坏的选择。

可现在却截然不同了,有了刘备父子的存在,刘协的操作空间就多了许多,哪怕刘封和刘协一度撕破脸了,但刘备却依旧和天子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刘备的做大,本身就是对刘协最大的利好。

都不用刘协去做些什么,曹操本身就会有所退让。

曹操一退让,刘协就有了喘息之机,更有了同曹操做交易的空间。

这也就不奇怪曹操的名声会变好了。

不过目前看来,马氏、习氏、傅氏、冯氏这些家族,显然做出了和蔡家不同的抉择,宁可投刘,也不投曹。

这显然是值得肯定、鼓励和嘉奖的。

以刘封此时的地位,仅仅只是多和对方闲聊几句,给予几个肯定赞赏的笑容,就激得对方情绪激动,愿为他效力奔走了。

考虑到这些人都是历史上自家父亲的嫡系班底,也都用实际行动回报了自家老爹的信任和重用,刘封当即决定将他们悉数征辟任用。

当天晚上,襄阳本土势力联合起来宴请刘封,刘封欣然从宴。

整个宴会之中,还留在襄阳城内的士族豪强,名人贤士无不到场,欢聚一堂。

除了潘濬、冯习、傅彤、习氏兄弟、马氏兄弟以外,还有邓方、赫普、刘邕、辅匡、蒋琬、费祎、董和、杨仪、樊伷、廖化、霍笃、霍峻、魏延等人,俱是荆州名士和豪强,其中大部分都是襄阳和南阳本地的士族豪强。

只是同潘濬、冯习、马氏兄弟、赫普、刘邕、杨仪这些名族之后比起来,其他人就显得没那么抢眼了。尤其是霍氏兄弟、魏延等名将,此时还都只是个小卡拉米,要不是刘封钦点,恐怕都没资格上堂参宴。

霍氏兄弟还好一些,有个都伯的官身,带着自己募集的数百部曲,勉强算是编外的荆州军。魏延倒是正牌子的荆州军,也是都伯,只是此刻他的部下只剩下了铁杆心腹数十人,其他人都跟着蔡瑁走了。

宴会进行的很顺利,刘封全程笑容满面,安抚在座士人,鼓励豪强投军,使得人心渐渐安定了下来。

同时,刘封也在全程观察着这些人。

蒋琬是潘濬的表兄,但实际上两人之间却是潘濬为主。而潘濬和樊伷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前者颇为看不起后者。

杨仪则颇为有趣,此时的他长袖善舞,能说会道,与场上众人关系颇为和睦,完全没有日后人憎鬼厌的骄横桀骜之态。

马氏兄弟虽然有些名不副实,但兄弟五人的水准都在及格线上,包括大名鼎鼎的马谡。

马谡这个人风采极佳,年纪轻轻,就长袖善舞,言谈举止,皆为一时之瑜。

与马良、马谡这两个人相比起来,马氏其他三个兄弟,的确是要逊色上不少。

冯习表现的颇为稳重,只是有些矜持,内里颇有自恃之味。不过在面对刘封的时候,冯习却是相当顺服,对刘封的功绩赞不绝口,钦佩不已。

傅彤在豪强之中表现的很是亮眼,其人身材高大魁梧,却谦逊内敛,从不和冯习争风,很是入了刘封的眼界。

霍氏兄弟俩十分低调,廖化根本就是士人作派。

魏延很想要在刘封面前有所表现,只是碍于身份低下,他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其他想法了。

刘封心中暗感满意,只是又有些头疼了起来。

为了消化荆州兵马,扩军势在必行,最好还要从徐州、豫州抽调一部分兵力过来,然后再送一部分荆州兵马过去才好。

不过这件事情并不着急,可以先和自家老爹报备一下,听听他的看法再说。

看着堂上众人,刘封心中暗自揣摩,如今兵力有多,将佐也是有余,唯有帅才稀缺。

就目前来看,至少还要扩充两军之数,这军主之位,蒯越姑且能算一个,另外一个还得仔细琢磨了。只恨眼下武侯年轻,伯言稚嫩,否则这二人皆是方面帅才,武庙级别的大佬,哪里还需要自己头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3章群贤毕至(第2/2页)

不过说到这里,的确是该深入培养诸葛亮、庞统、陆逊他们了。

刘封对于这三人可是给予厚望的,仔细拟定了培养计划,如今他们在身边已经一年多,是时候放他们出去历练了。

宴会结束之后,刘封在书房歇息了片刻,随后将诸葛亮三人叫了过来。

等三人坐下之后,婢女奉上茶汤,刘封这才开口问道:“孔明、士元、伯言,你们跟在我身边也有年余,对未来可有规划?”

三人沉默片刻,齐齐拱手道:“我等愿从将军之意。”

刘封呵呵一笑,诸葛是琅琊名族,诸葛玄如今也尚在人世,自然不会人走茶凉。庞家、陆家那更是本郡名门,郡望翘楚之家,对于自家子弟的前途自然早有安排。

只是眼下听刘封话里的意思,似乎对他们另有安排。

三人不但心思缜密,聪明过人,同时在品德上也十分过硬,在这短短的片刻之间,他们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听从刘封安排的决定。

“嗯嗯。”

刘封点了点头,脸上浮起一个满意的笑容:“如今荆州已定,接下来就是休养生息,没有大事发生,这两年应该不会再有大的战事了。”

刘封想的很清楚,他是不会在这时候去攻打益州的。

益州八百里山川,到处都是关隘险要,哪里有那么好攻打的。

难得刘季玉喜欢圈地自萌,自己又何必去招惹他呢。

如今自己驱逐了刘表,也算是为刘季玉报了昔日之仇,稍后刘封必然会遣使前往益州,互通有无,若是能够定下盟约,互通商贸,那就更合刘封的心思了。

“如今领内,唯有交州尚需人替我平定。”

刘封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尔等皆是我亲从,我有意使尔等前往交州,替我安定局势,收拢人心。”

交州是肯定要利用起来的,不过北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南面自然以安定为主,能不折腾就不折腾,暂时萧规曹随。

只要交州的士族豪强不明目张胆的反抗自己,刘封暂时是不会动他们的特权。

不过不动特权不代表就不整治他们了,就算是大汉朝廷也有税赋要征收呢,更别说为了拿到交州,刘封还欠了曹操一屁股债呢。到时候曹操可是直接找他要钱粮的,所以钱粮这块必须得到位。

“我等愿为主公效命!”

诸葛亮三人对视一眼,当即起身拱手拜倒。

“都起来吧。”

刘封笑着抬了抬手:“我视卿等为手足,无须如此多礼。”

诸葛亮三人虽然面容平静,可内心却被刘封这简单的一句话说的心神摇曳,一片火热。

这也不怪他们,毕竟刘封礼贤下士之名早已声名远播,爱才识人之能,更是深入人心。平日里对他们更是无微不至,体贴入微。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诸葛亮三人自然是感恩戴德,愿效死力。

“本来我是想安排你们去交州,替我拿下交趾等郡中实权。”

刘封说的是真心话,他最初的确是想这么安排的。

“只是交州路远地偏,还有蚊虫瘴气,士家又在本地声高名重,一呼百应。”

说到这里,刘封摇着头自我否决道:“历练尔等乃是将来有所大用,我如何舍得让你们去吃这苦头,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岂不要心疼死了。”

听着刘封**直白的话语,诸葛亮三人都有些羞愧,同时也对刘封的周道感激涕零。

“历练之地,还是定在这荆北吧。”

刘封敲击着案几,安排起来:“孔明去南郡,伯言留在襄阳,士元则去江夏郡吧。”

诸葛亮三人面面相觑,他们如今虽然不是白身,入了刘封的将军幕府,但实际上却是位卑而权重,甚至就连诸郡太守,诸部主官曹掾不但不敢得罪他们,还会主动示好亲近,意图交好拉拢三人。

谁让诸葛亮三人能长年累月的陪伴在刘封身边,虽然位卑,却能依托感情和近身的优势,拥有各郡太守,诸部主官曹掾都没有的建言权,更能在刘封身边高屋建瓴,掌握更多的情报和机密,从而获得更多有用的决策经验。

只是不论如何,三人目前确实是没有资格出任一方百里侯的,哪怕只是县长,都还欠缺资历和功绩。

因此,在诸葛亮三人的心里,此刻是疑惑大过喜悦。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犹豫片刻后,由诸葛亮开口提醒道:“主公,我等……”

“无妨。”

刘封早有准备,自然明白诸葛亮他们在担心什么,当即摆了摆手,解释道:“我之前就曾和你们闲时提及,今年汝等三人必举孝廉。”

刘封这话一出,诸葛亮三人总算是明白了过来,对视了一眼后,都忍不住想要开口谦虚辞让。

“好了,此事我已定下,不许辞让。”

刘封没好气的瞪了三人一眼,去年他就想要给诸葛亮和陆逊举孝廉,结果被他们俩给推辞了。

今年无论如何都不能听他们的了,否则将会影响刘封后续的安排。

“刘琦如今身上挂着南郡太守之职,我可以让他举荐士元孝廉,伯言和孔明则由我来亲自举荐。”

刘封如今是开府仪同三司的左将军,左将军位分乃是重号将军,地位和名望相当于九卿。因此,左将军是有独立举荐孝廉的权力的,不过他每年只能举荐一位孝廉。不过刘封身上还有扬州牧的官位,正可以举荐扬州治下吴县人的陆逊。

如此解释了一番后,庞统眼中充满了艳羡,全是对于同僚的诸葛亮和陆逊。三人之中,只有庞统的举主偏偏不是刘封,这无疑让庞统的孝廉都有些黯然失色,而庞统本人则很不是滋味。

刘封无奈也只能安慰了庞统一番,这也是无奈之举,若是庞统也想被刘封举孝廉的话,那恐怕又要等到明年了。

时间不等人,刘封自然也不想影响后续计划,只能委屈一下庞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