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父刘玄德 > 第486章 探病蒯良

我父刘玄德 第486章 探病蒯良

簡繁轉換
作者:网文老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01:31: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86章探病蒯良(第1/2页)

很快,刘封在许褚以及少量精锐甲士的护卫下进入了蒯府之中,大队人马则停留在了府外。

这份对蒯良以及蒯府的尊重,倒是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许褚一边带着亲信护卫在刘封身边,一边暗中派人四下搜索蒯府,以免府中藏有伏兵。虽然这种几率相当之小,但许褚却还是没有半点麻痹大意,行为谨慎之极。

很快,在蒯府管家的引领下,刘封来到了后院蒯良的卧室外。

站在院中,就能闻到浓郁的药香味,可见管家所言蒯良病了并非是虚言假话。

刘封轻轻的推开房门,走进了屋内。

床上躺着一个人,此人正是蒯良。

蒯良如今应该只有四十多岁,正是政治家的黄金年龄。可从他如今的面容上来看,却像是五十多岁的老者,可谓是苍老了十年以上。

刘封心中小吃了一惊,眉头微挑,随即又松开。

随后,他主动上前,小声的询问起堂中的大夫,蒯良究竟是患了什么病症。

大夫认出了刘封的身份,赶忙跪地行礼,却被刘封所止。

紧跟着,他向刘封说出了蒯良的病情。

原来自宛城离开时,蒯良就感染了风寒,可他没有停留休息,而是继续南下,一路日夜兼程,仅仅只是几天功夫,就赶回到了襄阳城内。

入府之后,精神一松,身体也就垮了。

刘封心中了然,蒯良的确是受了风寒,旅途的疲劳又加剧了风寒的威力,再加上还有刘封入主襄阳,兄弟被俘江陵等诸多的糟心事,使得蒯良一病不起。

“仲康,命令去请樊先生过来。”

刘封当机立断,对着许褚吩咐道。

樊先生乃是华佗的大弟子樊阿,此人乃是华佗同乡,年轻时就跟随华佗学医,擅长针灸并勇于探索。据记载,樊阿曾成功地为一位患有严重脓肿的病人进行手术。他曾向华佗求得养生药方“漆叶青黏散”,据说依此制药服用,活到了一百多岁,不过这一条多半是以讹传讹了。

如今樊阿跟在刘封身边,为刘封保驾护航,同时也开始自己带徒的生涯。

很快,很快,刘封在许褚以及少量精锐甲士的护卫下进入了蒯府之中,大队人马则停留在了府外。

这份对蒯良以及蒯府的尊重,倒是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许褚一边带着亲信护卫在刘封身边,一边暗中派人四下搜索蒯府,以免府中藏有伏兵。虽然这种几率相当之小,但许褚却还是没有半点麻痹大意,行为谨慎之极。

很快,在蒯府管家的引领下,刘封来到了后院蒯良的卧室外。

站在院中,就能闻到浓郁的药香味,可见管家所言蒯良病了并非是虚言假话。

刘封轻轻的推开房门,走进了屋内。

床上躺着一个人,此人正是蒯良。

蒯良如今应该只有四十多岁,正是政治家的黄金年龄。可从他如今的面容上来看,却像是五十多岁的老者,可谓是苍老了十年以上。

刘封心中小吃了一惊,眉头微挑,随即又松开。

随后,他主动上前,小声的询问起堂中的大夫,蒯良究竟是患了什么病症。

大夫认出了刘封的身份,赶忙跪地行礼,却被刘封所止。

紧跟着,他向刘封说出了蒯良的病情。

原来自宛城离开时,蒯良就感染了风寒,可他没有停留休息,而是继续南下,一路日夜兼程,仅仅只是几天功夫,就赶回到了襄阳城内。

入府之后,精神一松,身体也就垮了。

刘封心中了然,蒯良的确是受了风寒,旅途的疲劳又加剧了风寒的威力,再加上还有刘封入主襄阳,兄弟被俘江陵等诸多的糟心事,使得蒯良一病不起。

“仲康,命令去请樊先生过来。”

刘封当机立断,对着许褚吩咐道。

樊先生乃是华佗的大弟子樊阿,此人乃是华佗同乡,年轻时就跟随华佗学医,擅长针灸并勇于探索。据记载,樊阿曾成功地为一位患有严重脓肿的病人进行手术。他曾向华佗求得养生药方“漆叶青黏散”,据说依此制药服用,活到了一百多岁,不过这一条多半是以讹传讹了。

如今樊阿跟在刘封身边,为刘封保驾护航,同时也开始自己带徒的生涯。

很快,樊阿就被请了过来,略一诊治之后,脸色并不凝重。

“将军,蒯府君无甚大碍,只是身体有些亏空,可能是这几日因风寒而没有胃口。”

说到这里樊阿停顿了一下,显然是思考要不要继续说下去。

刘封当即表态:“还有何事,但说无妨。”

得到刘封的保证后,樊阿继续说道:“蒯府君这病,其实更多是心病。若是心结能解,恢复起来便可事半功倍。”

刘封心叫果然,与他所猜测的几乎没有出入。

于是,刘封冲着樊阿点了点头:“你去吧,且开方抓药。”

“喏。”

樊阿当即应命,转身离开。

随后,刘封挥了挥手,将室内的人尽数驱离,只留下了许褚。

“仲康,让人取来棉巾,再端一盆冷水来。”

刘封吩咐了一句,然后走到蒯良身边,伸手在其额头处摸了摸。

蒯良的额头还是有些发烫,若是能够用冷水冷敷一下,虽然没有太大的作用,却是会让蒯良感到更舒服一些。

很快,许褚就端来了冷水,放到了刘封的跟前。

这些冷水是来源于蒯家府邸之中的井水,再加上冰窖中的冰块,算是相当冰冷了。

刘封亲自打湿棉巾,然后染冰之后,放置到了蒯良的额头。

蒯良依旧在昏睡之中,只是原本有些痛苦的面容变得平静了下来。

时间慢慢推移,刘封一直坐在蒯良的卧室之中,直到太阳西斜时,蒯良才呻吟一声,缓缓睁开了眼睛。

“叔父可感觉好些了?”

蒯良刚一睁眼,就听到耳边传来了和声细语的问候。

“小侄已经吩咐准备粥汤了,叔父如今体虚,感染了风寒,用些粥汤利于消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6章探病蒯良(第2/2页)

刘封笑意盈盈的解释道:“樊阿先生乃是神医华佗先生的亲传弟子,已经为叔父做过诊疗,更开了药方。如今药汤正在熬煮,叔父正好先用些粥汤,随后再用药。”

蒯良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迟钝,一时之间竟认不出说话的少年是谁,不由发声问道:“你是谁?”

刘封满脸笑容的回答道:“叔父,家父刘玄德,现为朝廷所拜骠骑大将军,豫州牧,都督豫、徐诸军事。”

“你是刘子升!?”

蒯良几乎是失声喊道,他做梦也想不到一觉醒来,刘封居然会出现在自己的卧房之中,更想不到对方居然还在侍奉生病的自己。

“叔父,且先擦拭一下面庞,这会让你舒服一些。”

刘封手中挤干棉巾,一边递给蒯良,一边回答道:“封久仰良叔父风采,只是没想到我们会在这样的场合下见面。”

蒯良看着送到面前的棉巾,再看看神情自若的刘封,说没有感动那真是在撒谎了。

别看刘封年纪比自己小了几轮,可对方的身份地位却已经远在自己之上了。

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年,如今可是大汉帝国实权排名前三的重臣,若是与他父亲联合,那更是保二争一的存在。

这位如今的头衔可是扬州牧,都督扬、交二州诸军事,眼下就连荆州也已经落入对方之手,只差了一个南阳郡而已。

先前提到,蒯良虽然是因为风寒而卧床不起,可麻烦的并非是风寒,而是心病。

蒯良的心病,就在于如今的局势。

蒯越统大军而一败再败,如今更是在孱陵全军覆没,而蒯良自己则未能为刘表守住南阳郡。

蒯氏一门,愧对刘表啊。

与灵活变通的蒯越不同,蒯良的性格更接近传统士大夫,很是讲究忠贞。

事实上如果不是蔡瑁用了刘表的大印,蒯良又远在宛城,不知道刘表的情况,他也未必会配合曹操行动,以至于最终彻底交出南阳。

他这番心病,最重的就是有感于愧对刘表的托付,没能守住南阳,同时也因蒯越兵败荆南而痛心疾首。

“良叔父在想些什么?”

刘封看着蒯良木愣愣的神情,试探道:“若是良叔父在担心镇南将军的话,那大可放心,镇南将军虽有病在身,却已安全抵达宛城,只可惜他们与良叔父错过了。”

“明公去了宛城?”

蒯良脸上稍稍放松了一点,显然是因为这个对他而言的好消息。

刘封不以为意,径直走到蒯良床榻旁,语气诚恳道:“良叔父乃荆州名士,才智过人,敦厚贤良,封虽不才,却深知先生之贤,爱民如子。今日特来相请,望先生能看在荆州百姓的份上,出山助我一臂之力,共谋大业。”

刘封原本想要看看蒯良的反应,然后决定如何继续劝说。可没想到对面的蒯良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竟然哇的一声失声痛哭起来。

蒯良哭的涕泗横流,活像死了老爹似的,伤心已极。

刘封却是看的目瞪口呆,完全不明白蒯良这是怎么了。

按理来说,蒯越如今身在江陵,全须全尾,还被刘封军以最高规格的待遇礼遇着。

刘表眼下也离开了襄阳,安全抵达了宛城,虽然身体还有病,但刘表本来就六十岁的人了,生病不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因此,刘封是真想不出对方为什么哭的如此伤心。

好在蒯良自己很快就给他解了惑。

“良无能以极,丧权失地,愧对明公的嘱托啊。”

刘封脸色一僵,随即赶忙开口劝道:“良叔父此言差矣。叔父的南阳太守,乃是朝廷的官职,虽受刘荆州表奏,仍是朝廷命官。如今虽为大将军所取,也算不得背弃刘荆州,实是朝廷所命尔。”

蒯良痛哭流涕,摇着头不说话。

刘封只能继续劝道:“如今,刘镇南虽已离开了荆州,可大将军已经同我联名表奏其为太仆,暂时在宛城养病,一旦痊愈,便会入雒就职,良叔父无须为刘镇南担心。”

这一次刘封算是安慰到点子上了,听见刘表的近况之后,蒯良的情绪稍稍稳定了一些,但依然默默泪流不止。

就在刘封有些手足无措的时候,蒯良泣声稍停,有些情绪低落的开口道:“承蒙明公赞赏,可良不过一丧主之人,才疏能浅,已无甚雄心壮志,只求能孤老乡梓,于愿已足。”

刘封脸色一僵,看着散发着颓废气息的蒯良,陷入了沉默。

以刘封如今的地位,还对蒯良如此包容,实是因为对方太过重要了。

论能力,蒯良不如蒯越,但也并非滥竽充数之辈。

蒯良在政务理民方面,才能是非常优秀的,在刘表麾下,也一直负责这方面的事务。如今荆州欣欣向荣,粮满械足,是完全离不开蒯良的付出和辛劳的。

蒯家在荆州的地位,那也是事实上的前三之数,就连身为刘表姻亲的蔡家,也得给足蒯家的面子。更别说还有一个蒯越在江陵看着呢。

如果这时候蒯良能为刘封所用,不但能极大的安定荆州人心,为刘封取得北荆州的士族豪强支持,尤其是蒯良常理荆州政务,也能第一时间帮助刘封掌握荆州虚实,为刘封集团消化荆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蒯良的归附,也能在劝降蒯越这件事上,额外增加几分胜算。

劝降蒯良,有着如此之多的好处和优势,这也就难怪刘封会如此礼贤下士的来蒯府上亲自劝降了。

刘封心思电转,以他的眼力,自然能看出蒯良是真的无心仕途,只想要归隐乡梓了。

可问题是,刘封不愿意啊。

沉思许久,刘封再度开口,决定换一种有些冒险的方式来尝试一二。

“亮叔父久读经典,常阅史籍,封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叔父。”

刘封斟酌着开口道:“圣人以观丁父、彭仲爽为贤士,不知良叔父以为何如?”

观丁父、彭仲爽都是春秋时期的楚地贤士,在当时名气都很大。而春秋时期的楚地,可不就是南阳盆地。

因此,观丁父、彭仲爽二人,恰恰正是蒯良的老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