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父刘玄德 > 第488章 潘濬请缨

我父刘玄德 第488章 潘濬请缨

簡繁轉換
作者:网文老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01:31: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88章潘濬请缨(第1/2页)

和潘濬截然相反的人也是现成的,就是先前刘封大宴荆州诸士时的樊伷了。

这人对刘备极其忠诚,在东吴偷袭关羽,夺取荆州之后,还伙同习珍发动兵变。因为其人在荆州颇有影响力,一时之间震动武陵,大有据郡反孙投刘的架势。

当时孙权问策于潘濬,结果潘濬根本就不当回事情,直接跟孙权说樊伷这人能力太差,不能成事。

果然正如潘濬所言的那样,孙权给了他五千兵马,三个月内就平定了武陵,阵斩樊伷和习珍。

潘濬并非是无端看不起樊伷,而是有前因后果的。

樊伷当年在襄阳请客,邀请了十多位襄阳名士前往做客,并且设宴款待众人。结果这个十几个人的午宴,折腾了整整三个时辰都没能吃上,最终不欢而散。

潘濬正是以此为据,断定樊伷不过是个眼高手低之徒,最少没有治政之能。

刘封也很认同潘濬的看法,樊伷这样的人放到实务上简直就是灾难。可樊伷难道就不可用了吗?

显然也不是,樊伷这样忠心耿耿,不惜以死报效刘备,怎么看都是非常珍稀的人手。

因此,最适合樊伷的地方是务虚或是外事。

樊伷的能力是忠诚、名望、家世和辩才,那么就尽量用其长,去其短。

今日召见,诸葛亮等三人也悉数出息,毕竟这些人才可都是为他们而准备的。

倒是潘濬、马良两人,刘封倒是另有安排。

潘濬是武陵人、马良虽是襄阳人,但马家和武陵荆蛮关系也很深,而且彼此维持了长达上百年的贸易,可谓是数代之交。

荆北暂时不能动,可荆南却是不同,刘封接下来要整顿荆南,其中五溪蛮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潘濬所在的潘氏以及马良所在的马氏,无疑是相当好的抓手。

当刘封将自己的计划托盘而出之后,堂上诸人尽是面露惊喜之色。

不论是大族出身的冯习,习珍、习宏兄弟俩,还是豪强出身的傅彤、霍家兄弟,又或是刘表降卒中的魏延等人,俱是惊喜莫名,活像是天上掉下了馅饼。

这也难怪他们会有如此反应,按照这个年代正规的流程,他们这些人可是需要数年时间来表现自己的恭顺和忠心。像冯、习这样的大族,更要多交粮食财帛,以显示自身的恭顺。

至于豪强出身的傅彤、霍家兄弟这些,更是得等到冯、习这等大族被刘封信任之后,才轮到他们被提携。

可现在,刘封居然直接给了他们任务,而且这任务还是跟随刘封最为信任的内阁阁员前往执行,这自然让他们喜出望外。

仔细听过任务之后,他们敏锐的发现这还是个能够争得军功的任务,心里更是惊喜莫名。在他们看来,这等平定山越、荆蛮的任务,如今再是抢手不过。

现在刘封居然允许他们辅助诸葛亮三人前往执行,可见最少是跳过了磋磨阶段,直接将他们接纳了。

这无论是对于他们个人,还是他们身后的家族,都意味着直接省去了数年磋磨的时间和靡费。

这如何能让他们不喜。

好在这些人都是刘封精挑细选的人才,总算是没有高兴到失态,更让刘封感到欣喜的是,只看这些人对自己的神情态度,就可知道他们对刘封的忠心无疑更上了一个台阶。

随后,刘封将这些人交给了诸葛亮三人,而他自己,则是叫上了宠辱不惊的潘濬和马良二人。

刘封领着两人转去了后堂,在书房中分主客入席之后,他饶有兴趣的调笑道:“承明、季常,心中可有羡乎?”

潘濬先是冲着刘封弯腰行礼,随后正色答道:“明公唤濬来,自有深意,濬只需悉听尊便即可。而同僚得用,乃是明公较其长,濬又有何羡乎?”

刘封笑着点了点头,这个回答很符合潘濬的性情,略显清高,却又颇为实际。

与之相对,马良的回复要显得低调温润的多,他只是老老实实一句“明公所思,良安敢揣度,明公但有所命,良无有不从。”

刘封给了马良一个赞许的眼神,随即说道:“召二位前来,所议者,五溪蛮也。”

潘濬、马良听到刘封的话后,心中齐齐道了一句果然。

他们两人都是多智善谋之士,刚才在大堂之上,刘封叙说了任用诸人的计划时,潘濬和马良就心中生疑,忍不住猜想起刘封找自己的目的。

很快,他们就醒觉到了这一点。

刘封安排给诸葛亮三人的任务中,唯有荆南五溪蛮不在其列。而潘濬出身武陵郡,潘家在武陵郡中更是郡望之族,势力极大。

马良所在的马家,虽然是襄阳宜城人,可马家五溪蛮的关系也是极深的。

这样一来,两人还有什么看不透的,当时就已经猜到了刘封的目的。

潘濬和马良不经意的对视了一眼,两人心中各有成算,只是也有些忌惮对方,不知道对方到底想要如何。

这也是因为事发仓促,刘封将人找齐之后,才公布了事情。否则,潘濬和马良必定会私下沟通,只要没有利益上的根本冲突,两个家族必然会争取保持利益上的一致。

不过现在,两人就只能各展神通了。

马良先是等了片刻,毕竟和潘家比起来,马家要略逊一筹。

可潘濬陷入沉思之中,一时之间竟也没有开口。

马良迟疑了一下后,还是决定占一个先机了。

“不知主公对五溪蛮是个什么方略?所谓凡事有矢放的,良敢问主公打算如何处置五溪蛮,也好对症下药,为主公出谋划策。”

刘封看了眼潘濬,后者继续一副深思的模样,于是回答马良道:“五溪蛮聚众数十万,不可轻视,我意自然是下山编户齐民,抽丁入伍。只是贸然仓促之下,恐难成事。”

马良心中一松,他怕的就是刘封要求过苛,又过于仓促。

现在刘封自己都说了时机不成熟,那要求自然就不会过于严苛了,马良自然要放松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8章潘濬请缨(第2/2页)

随即,马良继续询问道:“那主公之意是?”

刘封站起身,在书房中转起圈来。

虽说马良问题的答案他早就已经想好了,可事到临头,他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好一会儿后,才下定决心道:“我意让沙摩柯领五千荆蛮兵马出山,编为一营,听候调用。只要沙摩柯肯答应,我可表奏他为中郎将,另开榷场,允其下山贸易,买卖物资。”

说到这里,刘封突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这个榷场就由你们马氏出人管理,允许你们抽一成商税,专供榷场开销成本。”

马良听罢,顿时喜出望外。

刘封这个要求可一点都不过分,原时空里刘备丢了荆州,沙摩柯都愿意带着万余荆蛮兵马前来助阵,这时候整个荆州都是刘封的了,沙摩柯只要不是破釜沉舟,就不太会拒绝为刘封效力。

况且刘封还不是让他白白效力,而是给了莫大的好处。相比起中郎将的官爵来,榷场互市给的好处可就更大了。

马良有很大的信心能够说服沙摩柯点头同意,而马氏还能从中获得榷场管理权的酬劳,这实在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就在马良想要一口答应下来,并毛遂自荐,亲自前往五溪,说服沙摩柯的时候,潘濬却先一步开口了。

“主公,濬不才,愿前往五溪,说服蛮王沙摩柯出降。”

刘封一时之间竟没能反应过来,愣神了片刻后,犹疑的问道:“承明你是想劝降沙摩柯?”

“正是!”

潘濬当即应道,神情镇定自若,一派智珠在握的神色:“主公有所不知,沙摩柯仰慕汉化,早有归顺之心。只是既不得天时,也不得人和罢了。如今主公英明神武,更对蛮夷毫无另眼相待。祖郎不过山越酋长,却为主公所辟,出任鄱阳都尉,足见主公心胸之宽广,鲜有人能及也。”

对于潘濬的夸奖,刘封丝毫没往心里去,他在意的是对方想要劝降沙摩柯,这一条是否为真。

潘濬接下来,详细的叙说了五溪蛮如今的情况。

眼下的五溪蛮其实与汉人已经相差无几了,而且五溪蛮如今也不是单纯的渔猎民族,绝大部分都已经变成了耕猎民族。

绝大部分的五溪蛮如今都已经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他们能够种植水稻、大豆等农作物,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能够开垦农田、修筑水利设施,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

粗看起来,他们已经和汉族没甚区别了。

只是他们因为打不过汉人的关系,被迫困顿于群山之中,在山间溪谷的小平原上耕种粮食,而以渔猎为辅助,补充肉类所需。

听了潘濬的详细解说,刘封啧着嘴巴有些反应了过来。

蛮族之所以难缠,主要是他们不是农耕民族,跑路起来毫无顾忌,可以带着汉军在大山之中绕圈子,捉迷藏。

可现在五溪蛮已经开始定居了,还有了成熟的农耕体系。

这等于是五溪蛮有了抛不掉的资产,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潇洒。

一旦汉军打蛇打七寸,直取对方的定居点和田产所在的地方,那五溪蛮可就再没法跑了,除非真能扔下这一切。

难怪潘濬有这底气去劝降五溪蛮王沙摩柯了,原来潘家对五溪蛮竟然如此了解。潘濬的自信显然就是来自于抓住了五溪蛮的弱点和软肋。

刘封继续问道:“承明,若是能劝降五溪蛮,汝当立大功一件。只是不知汝需要何等条件,劝说沙摩柯甘心降服?”

弱点归弱点,若是毫无好处就想要沙摩柯低头纳降,那也是在痴人说梦。即便沙摩柯肯降,五溪蛮中的既得利益者们也绝对不肯啊。

潘濬这才将自己的如意算盘托盘而出。

“主公,五溪蛮位于五溪之地,这五溪,乃是武陵郡境内的沅水上游的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这五条溪流。

这一片地区,足有武陵郡六成地域,武陵郡共有十二个县邑,其中十一个在武陵郡的中部和东北部,这些地方加在一起,也不过是占了武陵郡五分之二的土地。而剩下的五分之三,却仅仅只有一个镡成县,所占之地,俱是大山之中。

其中很大一片区域说是汉土,其实就是五溪蛮的领地。”

又介绍了一番五溪地域的情况后,潘濬这才顺理成章的提出请求:“故此,濬请在武陵西南再立数县,包容五溪,以其族中俊才出仕,或可大功告成。”

刘封至此恍然,原来潘濬打的是这么个主意。

这倒并非是说潘濬的办法不好,对方能够看到五溪蛮和汉廷两边的问题,并从中谋划,可见其人的才智确实过人。更重要的是,他这番计划还真有不小的可行性。

至不济,也不会造成负面的效果。

既然如此,那不妨让他去试一试。

刘封的目光在马良脸上掠过,看见对方神情复杂,既有震惊,又有疑虑,还有些许佩服。

刘封心中一动,到嘴的话又发生了变化:“此事就由承明你全权负责,以季常为汝副手,若是能够说降五溪蛮,你二人当为首功。”

潘濬没想到到了最后,居然还是没能把马良踢出局去。而马良则也又惊又喜,没想到刘封点了他做潘濬的副手。

潘濬心中虽有不满,却也不敢说出口,只能和喜不胜收的马良一起应道:“喏!谨遵将军之命。”

**

送走荆州诸人之后,刘封在书房中闭目养神了一会。

等睁开眼时,看见了诸葛亮正等候在自己跟前。

刘封有些愧疚的关心道:“孔明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叫醒我?”

诸葛亮摇了摇头:“这段时日,主公太过辛劳,也需注意身体。”

刘封点了点头:“孔明寻我,所为何事?”

诸葛亮答道:“主公,我等如今已身负地方要职,随时即将外任。只是我等离开之后,内阁征调何人补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